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8014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追加投资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附图:

1、现状地形图

2、竣工地形图

3、排水槽构造图

4、栏杆结构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蒲县迎宾公园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3、项目性质:

新建

4、建设地址:

蒲县城区临大公路与蒲伊东街交叉处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4、《蒲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20);

5、《蒲县县城迎宾区及荆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8、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

1.3编制原则及范围

1、编制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兼顾。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兼顾发展原则。

(3)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土地效益的分析,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土地的使用价值。

(4)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环保、消防等规定,以及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2、编制范围

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节能方案分析;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招标方案等。

1.4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景观照明工程、廊架及栏杆工程。

增加油松103棵;花岗岩防汛通道排水槽445m,公园内绿地区排水管道150m,雨水检查井15座;果园排水管道85m。

景观照明系统114套;在广场两侧增设廊架48m;草白玉栏杆446m。

1.5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19.33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474.6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4.7万元。

资金来源:

全部由县财政解决。

1.6项目进度计划

1.7结论

该项目符合蒲县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而且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近年来,蒲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建设宜居县城为核心,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完成了县城锦绣大道、南大街、荆嘉路、县城街巷硬化、县城亮化工程、集中供热、城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工程。

随着蒲县县城基础设施的完善,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加强,昕水河、北川河、南川河县城段的治理,为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县城投资环境,2011年,县委县政府实施了滨河大道、临大公路县城段绿化、东岳庙景区亮化等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为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奠定了基础。

然而作为门户区域的迎宾区,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绿化工作十分滞后,严重影响了蒲县县城的形象。

因此迫切需要尽快建设迎宾公园。

为了加快蒲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态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蒲县住建部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以及省政府办公厅晋政发[2004]1号文件精神,结合该县实际情况,制定《蒲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

方案中提出目标任务是:

根据蒲县县城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按照国家和省级园林县城标准,遵循人和自然环境相和谐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系统性原则、工程带动原则及因地制宜等五个原则,主要采取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藤有机结合的立体绿化模式,城市外围建设风景树木防护林带,城中以各条河道为纽带建造水系风景绿带;以城市干道为路网,形成一路一景,一街一模式,建设城市绿色长廊;建设城市公园、游园、中心广场等公园绿地,打造园林精品;以城市单位庭院、居民小区为依托,构建温馨舒适的绿色人居环境,力争2014年实现省级园林县城创建目标。

园林县城奠定的基础。

然而作为门户区域的迎宾区,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绿化工作十分滞后,严重影响了蒲县县城的形象。

因此迫切需要尽快建设迎宾公园。

本工程位于蒲县县城标志性点,为了进一步体现完整性、适用性及体现县城整体协调性,本工程在设计初没有考虑公园的景观照明系统,公园内增加景观照明系统,未考虑土方工程,增加土方工程。

为了体现公园的整体绿化效果,突出该公园的理念及整体的完整性与完美性,新增加栽植高达乔木油松100棵,增加迎客松3棵。

增加花岗岩石材拼接排水渠445m,绿地内排水150m,增加检查井15座;果园排水85m。

在广场两侧增设防腐木廊架48m。

增加草白玉栏杆446m。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迎宾公园工程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树立蒲县的旅游品牌形象。

近年来,蒲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连续增长的势头,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蒲县作为临汾市的重点旅游县,其更是把旅游业放在主导产业的位置进行重点培植。

但在旅游结构上,目前蒲县旅游热点高度集中,接待游客主要靠东岳庙为主,蒲县旅游环境没有达到旅游所需的要求,外观等各方面的景点旅游尚不成熟。

其中,县城环境是妨碍旅游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改变现状,进一步推动蒲县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城市综合环境整治,迎宾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展现蒲县良好的形象,而且可以创建具有蒲县特色的旅游休闲中心,将蒲县的旅游大产业意识进一步提高。

它是城市形象不应或缺的内容,这是社会进步、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

绿化工程的建设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它反映出一个社会和政府文明进步形象。

它的建设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它不但能为当地人提供服务,还可以更好的为各地来此旅游的客商服务。

从而带动再就业工程,推动蒲县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岁解放思想,从县情出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建设和谐蒲县为目标,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引领、环境保障三大战略,围绕做强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做大旅游产业三项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规模化、特色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使蒲县经济社会发展在短时间内迈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该项目的实施,将树立蒲县旅游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巩固蒲县在临汾旅游区中的地位。

蒲县迎宾公园是蒲县县城对外展示县城新发展的窗口,位置十分重要,而蒲县入口处现有绿化环境状况不佳,十分单调,起不到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的作用,所以建设迎宾公园对蒲县景观的建设以及提升县城品位是十分重要的。

2、项目建设是加速推进蒲县绿色经济建设的需要

2011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围绕“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再造一个新蒲县”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树立“三种理念”为引领,以统筹“四个发展”为主抓,以实现“五个新跨越”为主攻,以“项目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农业基地、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全省山区一流县、全省转型跨越先行县和全省全面小康示范县”开好头、起好步。

经济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城市绿化也就成了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条件,在改善蒲县生态环境、美化蒲县的同时,对改善投资、带动蒲县乃至蒲县的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项目建设是更好构建蒲县生态城市的需要

为了建设宜居城市,蒲县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2012年奋斗目标。

县住建局在2012年城建工作计划中,根据二零一二年城镇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制,提出以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堤、河、路、园”绿化为重点,按照大绿量、高标准、高质量、上层次的要求,遵循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宣、突出特色、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的原则,推进蒲县城镇绿化建设快速发展。

因此蒲县锦绣大道景观绿化工程符合蒲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是蒲县城区绿化建设上的需要,是蒲县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

4、项目建设能给蒲县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位于蒲县县城入口,东大街和临大公路的交汇处,通过拟建迎宾公园建设工程,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蒲县的社会和谐发展。

生态效益:

项目的建设作为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绿化,是蒲县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不仅是规划、市政、环境上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上的需要,更是蒲县城市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本报告的分析研究,蒲县迎宾公园绿化项目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第三章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3.1建设地点

该建设项目位于蒲县县城入口,临大公路与蒲伊东街交叉处。

3.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麓。

地理坐标:

北纬36°11′32″至36°38′13″,东经110°51′09″至111°23′36″。

东与洪洞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临汾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

总面积1510.61平方公里。

蒲县辖4个镇、5个乡:

蒲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克城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乔家湾乡、太林乡。

(2)地理地貌

蒲县地形复杂,大体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

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环山。

主要山峰:

东北部有泰山梁、牛槽山、菊花山、木岭山;东部有桃卜山、石门山、太山、白头山;北部有五鹿山、五龙洞;南部有石头山、豹子梁、五股山。

诸山海拔均在1500m以上,其中以五鹿山为最高,海拔1946m;其次是桃卜山1780m。

西、中部是黄土梁峁地形,海拔在1000m至1400m之间。

境内河流均系黄河水系支流,其中昕水河为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它的支流有南川河、碾沟河和北小河,均常年流水。

地形特点是:

东高西低,县境似海棠叶状。

境内南北山环,东西川绕,七垣展布,八河纵横,沟壑交错。

五鹿山枕其北,石头山列其南,姑射山环其东,昕水河贯其中,是临汾通往西山几县的门户。

南北凭百里之隘,东西辟一线之天。

故有“诚河东之咽喉,亦西秦之门户”之称。

(3)气候特征

蒲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比较明显,春夏冬三季风交错,形成温暖多风,干燥少雨的天气,年温差悬殊。

春季干旱多风,风速最大,平均气温12.9℃,相对湿度57%;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平均气温25.4℃,相对湿度73%,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4%,形成汛期;秋季昼夜温差大,多西北风,平均气温12.3℃,相对湿度71%;冬季严寒少雪,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平均气温-3.3℃。

年平均气温8.7℃,气温年较差平均为31.5℃,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26.7℃。

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

年降水量576.9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雨量分布受地形影响,从东向西相继递减,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71天,最长206天,最短167天。

稳定通过≥0℃的初日至终日持续时间平均为274天,日照2557.2小时,平均日照率62%,属北方长日照区。

(4)土壤条件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土壤分为2个土类,5个亚土,24个土属,43个土种。

其中两个土类为褐土和草甸土。

褐土类分为山地淋溶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四个亚类。

山地淋溶土和山地褐土主要分布在蒲县东石山区,褐土性土和碳酸盐褐土主要分布在县西黄土高原,浅色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昕水河一带。

拟建区域的土壤PH=7.8。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属低山区,微地貌为南川河低级阶地,场地地势略有起伏。

县城地下水属于基岩裂隙汗水,主要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受地层大断层作用,浅部节理裂隙发育,有断裂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深层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较差,有泥岩夹层,为相对防水层。

径流条件良好,总的走向是东北一西南方向,昕水河清水流量870万立方米/年。

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地震动参数:

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地抗震地段的划分:

拟建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场区内不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也未发现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空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勘察场地内亦无断裂通过,因此,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2、公用设施条件

灌溉水源为东川河河水,供水有保障。

电源为市政供电电网,供电有保障。

3、施工条件

拟建场地水、电、路状况良好,具备施工条件。

所需钢材、木材及装饰材料均可从当地或邻近市、县市场购进,且可满足需求;砖、灰、砂、石、水泥等地方建材,当地周边有充足的货源,可保障供给。

施工单位,可通过招投标择优选用。

交通方便,建筑场地比较宽阔,为该项目的施工提供了方便。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4.1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1)《蒲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20);

(2)《蒲县县城迎宾区及荆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4)《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8)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4.2建设规模及内容

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土方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景观照明工程、廊架及栏杆工程。

4.3设计方案

4.3.1土方工程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数据及现场查勘,场地土方类型为一类土和二类土。

场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结合城镇排水规划,排水由西向东汇集进入主要道路排水管,由北向南排入河道排水干管。

规划东西向道路坡度0.3%左右,南北向道路坡度1.2%左右。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进行挖方、回填至设计高程。

详见挖方填方图。

4.32绿化工程

增加油松103棵。

其中:

栽植油松100株,高6-8米,胸径15cm;栽植异型油松2株,胸径20cm;栽植特大油松1株。

养护期:

1年。

工程管护:

工程结束后,应有至少一年的绿化养护期,做好养护阶段才能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达到景观效果要求。

(1)在养护期间建立养护班组,在整个保养期间将根据合同和实际情况进行淋水、松土、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施肥、防止人为损害及绿化保养措施,对死苗、枯叶,及时清理与补种,确保植物生长良好,充分体现绿化设计效果。

①乔木的保养

确使树木生长旺盛,枝叶健状、树形美观。

无死树、无枯叶残枝,保养中对乔木进行修剪时,注意修剪时间,一般在叶芽分化前进行,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增强园林美化效果,乔木的施肥,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种类和树龄的植物应适当施肥淋水。

肥料切忌肥料裸露。

乔木施肥穴一般在树冠外的投影线,挖沟的规格为30×40cm。

②苗木补植、改种。

对死树要及时清理,并尽快补植与原来树木相接近的苗木,确保优良的景观效果。

对补植苗木施足基肥加强淋水、保养。

对某些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树木及时改植。

(2)根据蒲县的天气特点:

雨水少、天气寒冷期长,对苗木的养护中应特别注意搞好冬季防护措施。

A、加强栽培管理,增植树木抗寒能力。

在生长期适量施肥、灌水,促进树木健壮生长,使树木内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与糖铃,可以增强树木的抗寒能力。

但秋季须尽早停止施肥,以免徒长,枝梢来不及木质化,反受冻害。

B、保护树杆

包裹:

入冬前用稻草或草绳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由树根起,包裹高度1.5米或包至分枝处。

涂白:

用石灰水加盐或石硫合剂对主干涂白,可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树体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

还可以杀死树皮内过冬的害虫。

涂白要均匀,不可漏,一条干道树木或成片树木,涂白高度要一致。

C、病虫害防治。

坚持“综合防治,以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因病(虫)施治,对症下药。

设专人负责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病虫情预测报,建立植保档案。

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十分注意保护天敌。

正确选用化学药剂,防止给植物造成药害。

在有效范围内,使用低浓度农药,注意配用不同农药,以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不使用高污染、高残毒和彼此干扰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技术规程,正确配制药液,控制喷药时间(露水不干不打药,气温过高不打药),顺风喷洒,由远而近,由下而上,不留死角。

4.3.3排水工程

1、公园排水渠

(1)增加防汛通道排水槽445m,花岗岩石材拼接,尺寸:

50*50*80mm,矩形壁板,100mm厚C10混凝土垫层。

(2)公园内绿地区排水管道150m,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直径300mm,埋设深度50cm,承接接口,100厚C10混凝土垫层。

(3)增加雨水检查井15座;砖砌,内径700mm,内壁抹1:

2.5防水水泥砂浆。

2、果园排水

果园排水管道85m,聚乙烯双壁波纹管,管道砂垫层,铺中粗砂20cm。

4.34景观照明工程

增加景观照明系统。

其中:

①广场景观灯6套,150*150*2.5铝制灯杆,高4.8m,350亚克力灯罩。

②园路庭院灯28套,铝制灯杆,高4.8m。

③草坪灯57套,高0.6米。

④防汛通道侧景观灯23套,铝制灯杆,高4.8m,亚克力灯罩。

⑤电缆铺设:

铺设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YJV(3*2.5mm2),1100m,直埋;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YJV33(3*4mm2),1200m,直埋;耐热聚乙烯管电缆保护管(S432*3.6)60m。

4.3.5廊架工程

在广场两侧增设廊架。

廊架:

防腐木廊架48m。

基础:

素土夯实,20厚3:

7灰土,15厚C20混凝土垫层,60*60花岗岩面层;框架材料:

碳化/防腐木框架;防腐木20*20立柱、10*16檩条、梁,10*6板安装。

4.3.6栏杆

增加草白玉栏杆446m,高1.1m,厚10cm,立柱、底梁、栏板材质采用汉白玉石材,石材强度等级为MU30,锚接。

第五章节能方案分析

5.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2010年);

4、《关于抓紧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晋发改资环发[2010]1387号文;

5、《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

6、《山西省用水定额》的通知(晋政办发[2008]1号);

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9、其它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标准。

5.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该拟建项目位于蒲县县城。

供水水源为东川河河水。

电源为市政供电电网。

目前,蒲县的供电、供水能力均可满足该拟建项目的需求。

2、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拟建项目消耗的能源种类主要是电和水两种。

年消耗各种能源的数量分别为:

用电量1.66万KWh/a,用水量87.55t/a。

3、能量计算分析

(1)耗水量

年用水指标取0.85m3/株。

则年用水量=0.85m3/株·年×103=87.55m3=87.55t。

年耗水量为87.55t,折标系数为0.857tce/万t,折标准煤0.01tce。

(2)耗电量

项目景观照明时间按10个小时计算,本项目共114盏路灯,每盏路灯平均功率为40W,全年路灯运行时间为4050小时。

年用电量=40W×114×10h×365d×10-3×10-4=1.66万KWh。

年耗电实物总量为1.66万Kwh。

折标系数为1.229tce/万Kwh,折标准煤2.04tce。

项目年综合能耗为2.05tce。

项目年综合能耗情况表

能源种类

计量单位

年需要实物量

参考折标系数

年耗能量(吨标准煤)

电力(当量值)

万KWh

1.66

1.229tce/万KWh

2.04

新水

t

87.55

0.857tce/万t

0.01

项目年耗能总量(吨标准煤)

根据蒲县的能源供应状况结合当地人民消费水平,以上选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设计规范、标准,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规定。

5.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3.1节能措施

1、节电措施

从景观灯能耗方面分析,有以下四个主要节能途径:

下线功率、克服电网电压升高、按需照明、降低线损。

(1)使用调压节电设备要根据路灯的工作电压、光源等来设定节能电压,克服电网电压升高造成的能耗,同时避免因电压波动造成线损提高。

(2)可调功率镇流器是通过改变阻抗参数而改变工作电流,从而改变光源的消耗功率,功率调整幅度较大,节能效果显著,而且对路灯运行影响小。

(3)照明电路线损可达3%以上。

用功率因数矫正模块实现提高照明线路的功率因数,实现功率因数到0.85。

(4)路灯运行控制采用分时段控制,其开、关灯动作宜在自然光的照度值2-10lx之内。

2、节水措施

(1)给排水系统采用新型材料的节能设备,并合理设计控制系统,以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

(2)合理确定供水水压,采用阻耗小的管材配件。

(3)项目用水主要在于栽植浇灌用水,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同时注意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在整地时考虑植株周围积水应用,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培养节水观念,制定节水规定。

5.3.2节能管理措施

(1)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本项目建成后,管理单位应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和组织,聘用具有节能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能源管理人员,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按《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为用能单位配备电表、水表等能源计量器具,并按规定定期校检,加强用能计量管理。

(3)节能管理制度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和能源使用责任制,把各项能源消耗定额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实行能耗考核;制定管理范围内的能源使用计划,并落实执行,每年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5.3.3节能效果分析

项目通过采取各项节能措施后,各项能耗指标均可达到行业准入条件,符合节能设计规范,项目的实施可达到节约能源之目的。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6.1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2005年3月10号);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002号;

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Ⅱ类区标准;

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1996)(表中二级标准);

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9、《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10、其它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标准。

6.2项目区环境和生态现状

该建设项目位于蒲县县城入口,蒲伊东街与临大公路交叉处。

周围声环境主要受道路噪声影响。

该区域生态环境是以人类活动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

区域内没有珍稀频危的动植物物种。

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引发的温室效应及废水外排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项目基地内和周围无矿床、自然风景、文物古迹等敏感单位。

6.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主要生态影响分析

(1)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施工活动将会造成一定范围的扬尘污染。

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