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7233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docx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

化探报告

 

XXX省XXXXXXXX研究院

XXXX年XX月

 

《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

委托单位:

XXXXX公司

勘查单位:

XXX省XXXXXXXX研究院

勘查证书:

资证XXXXXX号

 

院长:

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编写:

 

院部地址:

XXX省XXXXX号

电话:

XXX

传真:

XXX

电子邮箱:

XXXX

编制时间:

XXX年XX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一、目的及任务1

二、任务完成情况及地质效果1

1、任务完成情况1

2、地质效果1

三、地理位置、交通及经济概况2

第二章地质概况4

一、前人地质工作简况4

二、区域地质概况4

1、区域地层4

2、区域构造4

3、区域岩浆岩4

4、区域矿产5

三、矿区地质特征5

1、矿区地层5

2、矿区构造7

3、矿区岩浆岩7

4、矿区围岩蚀变8

5、矿区矿产8

四、矿床地质8

第三章地球化学特征9

一、景观地球化学特征9

二、指示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10

第四章地质及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11

一、工作方法11

1、投入方法、比例尺及测网11

2、测量工作11

二、样品采集及样品加工11

1、样品采集11

2、样品加工11

三、样品分析及质量11

1、元素的分析方法11

2、分析灵敏度12

四、分析质量检查12

五、资料整理及综合研究12

1、资料整理12

2、综合研究工作12

第五章异常推断、解释与评价12

一、异常的圈定及异常分布特征12

二、异常的成因分类13

三、异常的找矿远景分类14

1、甲类异常:

14

2、乙类异常:

14

四、异常推断解释及评价14

第六章异常带找矿远景评价及建议16

一、找矿远景评价16

二、建议16

第七章存在问题17

附表:

附图:

第一章前言

一、目的及任务

本次土壤地球化学工作的目的是初步查明矿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圈定成矿远景靶区,以及蚀变矿化地段,了解区内金等矿(化)体的分布、产状及延伸规模,进一步圈定找矿靶区,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具体工作任务为:

1、完成矿区1:

25000土壤地球化学(38.74km2),测网密度为250m×50m。

2、编制矿区:

1:

10000土壤地球化学原始数据图、1:

10000综合异常图。

3、提交《XXX省XXX县XXX金矿区化探报告》1式4份及相应电子文档1份。

二、任务完成情况及地质效果

1、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本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我院组织人员于2007年12月23日~2008年2月2日完成了野外化探工作,采取土壤地球化学样品2957个,局部地段由于居民点及稻田等地理条件限制未采样。

化探测量面积38.74km2。

完成各项实物工作量见表1: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表表1

工作项目

单位

合同工作量

完成工作量

备注

1:

25000化探次生晕测量

km2

38.74

38.74

测网为250×50m

测网布设

km2

38.74

38.74

测网为250×50m

次生晕采样

3087

2957

采样点距为50m

次生晕样品加工

3087

2957

加工细磨至60目

元素定量分析

30870

29570

Au、Ag、Cu、As、Bi、Pb、W、Sn、Mo、Zn

拣块化学分析样品

21

Au、Ag、TFe

岩矿鉴定样品

20

20

报告印刷出版

1

1

1式4份

2、地质效果

通过本次工作,获得主要成果有:

(1)在矿区范围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定主要化探异常带4个,分别是①Au-As-Ag-Bi-Pb综合异常带和②Au-As-Bi-Cu-Zn-Sn综合异常带,2者分别分布在矿区的中南部和南东部,③Au-As-Pb-Sn综合异常带分布在矿区的北西部,另外1个单元素异常带④Bi位于矿区的北东部,3个综合异常带的规模均较大。

(2)经现场调研,本区矿致异常分布特征较明显,主要分布在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内、外接触带上,异常多与蚀变矿(化)体有关,属矿致异常。

总体上看,本次土壤地球化学工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其效果良好。

 

照片1委托单位对工作进行验收

照片2委托单位对工作进行验收

三、地理位置、交通及经济概况

本次普查的矿区范围为:

东经110°XX′XX″~110°XX′XX″,北纬19°XX′XX″~19°XX′XX″。

行政上属XXX县管辖,矿区面积约38.74km2。

矿区位于XXX县XXX镇南向直线距离约35km处,XXX—XXX公路从矿区北部通过,至矿区有简便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见图1)。

矿区地处低山前丘陵地带,区内一般海拨高程90~290m之间,相对高差达200m,区内沟壑发育,地形起伏;本区除南东角和北西角外,矿区大部分地区浮土覆盖较广,植被发育,岩石露头较少。

 

照片3矿区地形地貌(面向北西)

照片4矿区地形地貌(面向北)

矿区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夏长秋短,风多雨少。

常年平均气温为23.7℃,最高38.8℃,最低为1.4℃。

年降雨量约1760mm,最少385mm,平均943mm。

区内发育有2条大体北东-南西向的小溪流,其中流经老采坑的一条当地俗称XXX,此外,区内沟壑较多,发育有多条季节性溪流。

矿区附近为汉族农民和国营农场职工杂居,农业经济比较落后。

农业以种植稻谷为主;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以橡胶、胡椒、槟榔为主;畜牧业以养猪、牛和家禽为主。

矿区位置

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

第二章地质概况

一、前人地质工作简况

1960年以来,广东区测队、广东冶金XXXX队、XXXX队、XXXX队等先后在该区作过区测和砂矿普查工作,曾发现重砂Au异常及Pb、Zn、Cu、Co化探异常,但未发现原生金矿。

1985年下半年民采发现原生金矿脉;与此同时,XXXX队在本区开展了大面积的地质预查工作,提供了Au及Pb、Zn等多个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但由于经费原因,没有进一步开展地质普查工作。

总体而言,本区前期地质工作程度偏低。

二、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XXX岛中北部,属XXX~XXX金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带;根据XXX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998年修编的XXX1/50万XXX省地质图,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XXX基岩隆起区的北部,东西走向XXX—XXX深大断裂中段的南侧,并受北东走向断裂所制约,区域发育地层详见图2《区域地质图》。

1、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纪北海组(Qp2b):

亚砂土、砂、含玻璃陨石砂砾,秀英组(Qp2x):

粘土、亚粘土、砂、砂砾;第三纪海口组(N2h):

粘土、粉砂质粘土、玄武质沉凝灰岩、玄武岩、贝壳碎屑岩;白垩纪鹿母湾组(K1l):

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安山-英安质火山岩,岭壳村组(K1lk):

流纹斑岩、英安斑岩;石炭纪南好组-青天峡组(Cn-q):

砾岩、含砾不等粒石英砂岩、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板岩、结晶灰岩;志留纪空列村组(S1k):

石英岩、绢云石英粉细砂岩、绢云板岩、千枚岩、结晶灰岩;奥陶纪南碧沟组(On):

石英岩、千枚岩、变质粉细砂岩、板岩、变质基性火山岩;长城纪抱板群(ChB):

云母石英片岩、长石石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

2、区域构造

本区各种地质构造较发育,区内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二组。

3、区域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较发育,呈现多期次的特点,主要有燕山晚期花岗岩(

),燕山晚期黑云母角闪石花岗闪长岩(

),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花岗岩(

),燕山早期第二阶段花岗岩(

),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印支期(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海西-印支期花岗岩(

)。

此外,分布在各种地层及岩体中的晚期闪长岩、闪长斑岩、石英斑岩脉岩较发育。

图2区域地质图

4、区域矿产

本区域矿产除金外,还有铀、锌、铁、水晶矿等。

三、矿区地质特征

1、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纪南好组-青天峡组(Cn-q)。

除矿区的北西和南东角外,其他地方均见该地层分布,面积约31km2。

从区域地质上看,该地层总体呈北东向穿过矿区。

受风化作用,岩石较为破碎,岩性总体上可以分为铁质石英砂质粉砂岩、绢云石英千枚岩、蚀变石英砂岩、千枚状变质石英砂质粉砂岩、铁质砂质角砾岩、硅化岩和石英岩,分述如下:

①绢云石英千枚岩:

岩石呈灰黑色,主要由石英75%、绢云母20%、碳质5%和少量泥质组成。

其中石英多呈显微粒状与绢云母定向排列,其间被碳质浸染成条带,少数石英颗粒较粗者,彼此相嵌,聚集成脉状与条带相间分布,构成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

②铁质石英砂质粉砂岩:

岩石表面风化呈褐黄色,条纹状结构。

主要由碎屑成份石英70%和胶结物氧化铁30%组成。

其中石英颗粒多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大小不一,粒径大小一般是0.02-0.30mm,大致为半定向排列,其粒间由氧化铁以基低-孔隙式充填胶结,构成砂质粉砂状结构。

③千枚状变质石英砂质粉砂岩:

岩石呈灰黑色弱千枚状构造。

主要由石英85%、绢云母8%、碳质5%和褐铁矿2%等组成。

其中石英颗粒大小不均,形成互层,显微粒状石英多彼此相嵌,粒间为绢云母分布和碳质浸染,显示条带,构成变余砂质粉砂状结构,变余层理构造。

④蚀变石英砂岩:

岩石呈褐黄灰白色,疏松条纹状构造。

碎屑成分:

主要是石英80%,为次棱角状,分布不均匀,粒径大小一般是0.06-0.48mm不等,其间夹杂着由泥质蚀变成绢云母、泥质12%和褐铁矿8%等,构成变余中细粒砂状结构。

此外,岩石中还可见石英呈聚集状以脉状出现。

⑤硅化岩:

石呈浅褐灰白色,块状构造。

主要由石英98%和少量绢云母1%、褐铁矿1%、泥质1%等组成。

其中石英分为两种形态出现,一种呈它形不规则显微粒状集合体:

另一种呈柱粒状连结,以细脉状穿插产出,粒径大小一般是0.10-4.5mm,石英粒间充填有绢云母、褐铁矿等,构成显微至细种粒粒状变晶结构。

⑥石英岩:

岩石呈浅灰色,条带状构造。

主要由石英97%和少量褐铁矿l%及绢云母<1%等矿物组成。

其中石英呈它形不规则粒状,彼此之间以锯齿状镶布,并且具有定向排列,粒径大小一般是0.10-1.8mm,其间有少量褐铁矿、绢云母等充填,构成镶嵌粒状变晶结构。

 

照片5千枚状变质石英砂质粉砂岩

照片6硅化岩

⑦铁质砂质角砾岩:

岩石风化呈褐黄色,角砾状构造。

碎屑成分:

主要由石英岩40%和石英20%等组成,颗粒多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不一、分布杂乱,粒径大小一般是0.05-1.5mm(见手标本),其间由铁质、粉砂质及粘土质40%等以基底-孔隙式充填胶结,构成砂质砾状结构。

此外,岩石局部可见脉石英。

2、矿区构造

矿区内风化较强烈,大部分地区土壤覆盖较厚,岩石也较为破碎,未发现有明显的构造迹象。

3、矿区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较发育,岩浆岩可划分为印支期(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和海西-印支期花岗岩(

),两者分别分布于矿区的南东部和北西部。

此外,小规模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闪长斑岩较发育,三者多呈岩株、岩墙、岩脉状产出。

分述如下:

①印支期(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

分布于矿区的南东部,面积4.03km2。

岩石呈灰白色,块状构造。

主要由钾长石42%、斜长石23%、石英23%和黑云母8%及角闪石3%等矿物组成。

其中钾长石呈它形厚板状,条纹构造发育,表面高岭石化而变得浑浊,粒径大小一般是0.50-5.0mm,个别粗大者可达10mm(见手标本),里面常包含石英、斜长石小晶粒:

斜长石呈自形-半白形板柱状,聚片双晶发育,表面轻度绢云母化,粒径大小一般是0.20-2.3mm;石英呈它形粒状,多呈聚集状分布于长石之间,粒径大小—般是0.10-1.6mm:

黑云母呈半自形鳞片状,粒径大小一般是0.20-1.5mm:

角闪石呈半自形柱状或柱粒状,有些绿泥石化,粒径大小一般是0.60-2.0mm:

副矿物榍石等也较常见。

②海西-印支期花岗岩(

):

分布于矿区的北西部,面积3.58km2。

岩石呈灰白色,块状构造。

主要由石英,长石和少量黑云母等矿物组成。

③石英闪长岩:

岩石呈浅灰色,块状构造。

主要由斜长石54%、角闪石30%和石英10%及黑云母5%等矿物组成。

其中斜长石呈自形-半白形板状,环带构造发育,表面绢云母化,粒径大小一般是0.10-2.5mm:

角闪石呈自形-半自形柱状或柱粒状,表面多数绿泥石化,粒径大小一般是0.30-2.5mm;石英呈它形不规则粒状充填于其他矿物之中,粒径大小一般是0.08-1.0mm:

黑云母呈半白形鳞片状,有些绿泥石化,粒径大小一般是0.20-1.5mm:

副矿物磁铁矿较为常见。

4、矿区围岩蚀变

从区内老矿坑的分析看,矿区内主要蚀变类型有云英岩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蚀变分带性不明显。

金矿化与泥化、黄铁矿化、硅化关系密切,一般泥化、黄铁矿化、硅化越强,矿化也越强。

5、矿区矿产

本区主要矿产为金矿,其次为铁矿。

四、矿床地质

1、成矿地质特征

据调查,本区采金记录最早自明朝始,其位置主要处于测区东部偏南处(CK1)。

根据对该区老采坑的观测以及拣块采样测试分析结果,推断该处有一金矿脉,编号V1。

通过对矿体蚀变带及采坑周边的矿渣采样分析(非原生矿脉),金品位达5.08g/t,银品位达21.64g/t,由于该处土壤覆盖较厚,矿化带延伸长度不清。

此外,在化探点9-60处拣块采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处Au、Ag、TFe含量较高,分别为:

5.18×10-6、30.2×10-6和21.14×10-2。

照片7CK1局部

照片8CK1局部

2、矿化体形态、产状

矿化体赋存于千枚状变质石英砂质粉砂岩中,矿石呈多条细脉带状产出。

从前人采坑分布情况上看,矿化体大致呈南东向产出,倾角较陡。

本次工作未进行旧采坑清理及进一步开展地表揭露,金矿化脉的规模、形态、产状、厚度均有待今后工作中予以论证。

3、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矿石类型

⑴矿石矿物成分较简单:

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和银金矿,伴生黄铁矿、黄铜矿和毒砂;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次为长石及绢云母,属硫化物硅化蚀变型金矿石。

自然金、银金矿的粒度以微细粒金为主,一般呈独立金的形式存在,主要的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石英等。

⑵矿石结构:

主要为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自形-非晶粒状结构,包含交代溶蚀、压碎结构和交代压碎结构等。

⑶矿石构造:

有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细脉状、网脉状及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

⑷矿石类型以硫化矿矿石为主,主要矿物为石英、毒砂、黄铁矿和黄铜矿。

⑸矿床工业类型:

从矿石类型、矿石物质组成及矿区围岩蚀变特征分析,本矿床为裂隙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矿床。

第三章地球化学特征

一、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地处低山前丘陵地带,区内一般海拨高程90~290m之间,相对高差达200m,区内沟壑发育,地形起伏;本区北面大部分地区浮土覆盖较广,植被发育,岩石露头较少,对开展土壤测量工作较有利。

矿区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夏长秋短,风多雨少。

常年平均气温为23.7℃,最高38.8℃,最低为1.4℃。

年降雨量约1760mm,最少385mm,平均943mm。

区内发育有2条大体北东-南西向的小溪流,此外,区内沟壑较多,发育有多条季节性溪流。

区内植被发育,部分地域山林遍野,杂草丛生,地表多被植被覆盖;部分地域为橡胶及耕地。

区内除局部陡崖地段基岩裸露外,绝大部分面积残坡积层发育,覆盖层厚度一般在0.5~2.5m之间。

土壤A、B、C层均发育。

除极个别地段外,采样点均可采取B层土样。

在表生作用下,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主要以机械分散晕形成存在于土壤中,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十分有利。

二、指示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

在背景区内,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故背景含量不是一个确定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值。

把元素背景含量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值,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Co——背景值;

Ci——各点的含量值;

n——样品的数目。

本矿区各元素背景值均按此公式计算。

对离散程度不大的元素,用算术平均值法进行统计计算,对变化较大的元素则采用几何平均值法。

在各元素数值进行统计时,先剔除最小值和最大值的10%。

在背景区中,有一部分天然物质及其地球化学特征与背景区明显不同,这就是地球化学异常。

用数值来表达异常的特征,称为地球化学异常值。

异常下限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a——异常下限值;

Co——背景值;

——标准差。

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本矿区元素含量数据的特征及元素的工业品位含量,进一步确定异常下限的使用值,其结果见表2。

元素异常值下限表表2

元素名称

单位

背景值

标准差

异常下限

异常下限使用值

备注

Au

PPb

1.730

0.710

3.859

4

Ag

PPm

0.05

0.016

0.098

0.1

Bi

PPm

0.418

0.108

0.741

1

Cu

PPm

18.435

6.502

37.941

40

As

PPm

9.568

4.643

23.499

25

Mo

PPm

1.888

0.919

4.646

5

Pb

PPm

22.558

6.456

41.927

40

Sn

PPm

3.519

0.793

5.898

6

W

PPm

1.480

0.278

2.314

2.5

Zn

PPm

50.210

16.570

99.920

100

第四章地质及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一、工作方法

1、投入方法、比例尺及测网

考虑矿区地形条件,化探测线方位:

S180。

面积约38.74km2。

根据本区矿体规模,确定采用化探比例尺为1:

25000,采样网度为线距×采样点距=250m×50m。

按250m×50m的网度,全区共布置化探测线数21条,扣除水田、村庄未采样地点,采样2957个。

2、测量工作

采用全站仪进行化探基线测量,采用手持GPS及罗盘进行化探测线、采样点位测定。

测量前,先在电脑上求得化探线端点、采样点相应坐标,然后在实地测放,并做好测量记录。

经现场抽查,地质点及取样点位置误差不超过5米,符合1:

25000土壤地球化学规范的要求。

二、样品采集及样品加工

1、样品采集

本区植被较好,采样采土壤B层次生晕样,避免有机物,防止污染,确保采样质量。

化探样品装袋,现场采单样重不少于250g。

以采样点为中心,在点线距1/4的范围内,采集两个以上样品合并,作为该点样品。

当点位于稻田、村庄中没法采样时,则未采该点样品,但保留空缺样号。

本次工作计划取土壤次生晕样3087件,实际完成2957件,采样完成率95.8%。

2、样品加工

野外采回的土壤化学样,由专人负责核对验收,集中保管,样品干燥后,按设计规定的加工方案用60目不锈钢筛进行过筛。

过筛后的样品采用对角线折迭法混匀,然后放入纸袋中,其重量>50g,符合设计书的要求。

三、样品分析及质量

1、元素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采用直读光谱法、极谱分析法、原子荧光法三种。

分析元素共十项,各元素对应采用的分析方法如下:

直读光谱法:

Au、Cu、Pb、Zn、Ag、Sn;

极谱分析法:

W、Mo;

原子荧光法:

As、Bi;

2、分析灵敏度

各元素的分析灵敏度列表3。

元素分析灵敏度表表3

分析元素(ppm)

Au

Ag

As

Bi

Cu

Mo

Pb

Sn

W

Zn

实际

0.0008

0.05

0.69

0.07

0.8

0.1

0.35

1.1

0.5

7

设计

0.0003~0.001

0.05

1

0.3

2

1

3~5

2

1

20

四、分析质量检查

在化探样品分析过程中,对分析成果可疑样品和异常地段的样品进行了化验密码抽查。

全矿区密码抽查样品215个,占样品总数的7.27%。

经统计,各元素经密码抽查,结果合格率均能达到规范和设计的要求,样品分析质量可靠。

五、资料整理及综合研究

1、资料整理

元素等值线图的圈定是依据样品分析数据,结合地质特征及元素的分布规律在测网数据底图连接相邻点线间的异常值,等值线统一使用等比间距圈绘。

综合异常图是依据各元素等值线图并综合地质情况,做适量调整,将各元素异常绘制在一张地形地质图中而成。

2、综合研究工作

为了对矿区化探次生晕异常进行解释,以便对异常作出远景评价,做了以下综合研究工作:

对矿区的多个异常带进行现场踏勘及采样查证,研究形成异常的地质背景及产生异常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异常推断、解释与评价

一、异常的圈定及异常分布特征

通过1:

25000土壤化学测量,在38.74km2范围,共圈出8种成晕元素浓度高低不一、规模大小不等的主要异常16个。

其中Au异常3个,Bi异常4个,As、Pb、Sn异常各2个,Ag、Cu、Zn异常各1个。

各异常伸延规模、分布面及异常值等详见表4。

各异常产状、规模表表4

元素名称

异常编号

异常分布

异常形态

异常延伸方向

异常规模

异常值

(Au为PPb,其他PPm)

长度(m)

宽度(m)

面积(km2)

一般

最大

Au

Au-1

矿区南东部

片状

2570

970

0.72

8

43

Au-2

矿区中部

片状

1250

700

0.41

16

≥150

Au-3

矿区北西部

片状

500

490

0.17

32

≥150

Bi

Bi-1

矿区南东部

带状

北东

870

300

0.17

2

4.25

Bi-2

矿区南部

带状

南北

1075

430

0.32

2

5.81

Bi-3

矿区中部

片状

700

600

0.20

1.5

8.54

Bi-4

矿区北东部

片状

1060

300

0.23

1.5

8.84

As

As-1

矿区中部

片状

830

290

0.19

50

225.7

As-2

矿区北西部

片状

3100

1300

1.03

50

116.1

Pb

Pb-1

矿区东部

片状

1920

600

0.99

160

≥500

Pb-2

矿区北西部

片状

2000

1030

0.73

40

87

Sn

Sn-1

矿区北西部

片状

2200

1400

0.72

7

50.9

Sn-2

矿区南东部

片状

900

600

0.3

7

9.4

Ag

Ag-1

矿区中部

片状

1500

570

0.39

0.15

0.61

Cu

Cu-1

矿区南部

片状

1470

680

0.65

60

135.6

Zn

Zn-1

矿区南部

片状

1200

330

0.21

120

29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