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底供血不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6816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椎底供血不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椎底供血不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椎底供血不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椎底供血不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椎底供血不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椎底供血不足.docx

《椎底供血不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底供血不足.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椎底供血不足.docx

椎底供血不足

椎底供血不足

椎底供血不足

我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椎底供血不足,表现头疼.心悸.全身发软.嘴唇泛乌.接不上气.基本上天天下午发病,一般持续6小时左右.用了丹参滴丸及吊液都不起作用,请帮忙诊断一下患者年龄:

50

专家意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导致的稚-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从而出现其供血区包括内耳、脑干(中脑、桥脑、延髓)、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的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眩晕、视觉障碍、头痛、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内脏性障碍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青壮年也可罹患,其临床病征多种多样,相当复杂,其发作无明显规律(但颈椎病所致者与头颈转动有密切关系)。

本病多突然发病,每次发作多持续数分钟,多不超过24小时,后遗不适可持续数天。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

病因病机一、中医中医学认为眩晕的病住在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前人指出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髓海不足”、“上气不足”等而至眩晕的学说。

眩晕的发病与体质、环境、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以气、血、阴阳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发作期以实证表现为主,缓解期以虚证表现居多。

但标实皆出于本虚,临床上呈现虚多实少,虚实错杂之象。

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是眩晕之病根。

肝肾阴精亏虚,或素体阳盛,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风火升动,脑窍受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失司,气血虚弱,清阳之气不能上荣;脾主运化,若脾虚运化失职,则痰浊内生;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泛为痰,痰阻经络,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窍失利;此外,肾藏精,生髓充脑,脑为髓海,精足则髓充,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更因精血髓相互资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致精髓不足,脑海失养,发为眩晕。

久病致瘀或气虚血停成瘀,阻滞经络,气血不能上荣,清窍失养亦发眩晕。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脏腑功能衰退,故而眩晕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阴虚阳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络,蒙蔽清房,可进展为眩仆、中风。

二、西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可有以下几方面:

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腔变窄,动脉管壁的微小血栓脱落堵塞远端的动脉,栓塞内听动脉即形成迷路卒中,亦可形成小脑后下动脉栓塞从而形成相关表现。

②椎动脉受机械性压迫,发生狭窄或闭塞,或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

引起椎动脉受压或痉挛的原因,最常见的是颈椎病,由此产生的眩晕称颈性眩晕,由于骨刺及退行性关节炎、椎间盘病变,使椎动脉易受压迫,当转颈时一侧之椎动脉更易受压,若椎动脉本身已有粥样硬化,一侧椎动脉受压迫后,对侧椎动脉无法代偿则出现症状,症状常与头颈转动有密切关系;较少见的原因是颈肌病变,颈部疤痕形成,或锁骨上窝的病变,如椎动脉可被夹于前、中斜角肌之间。

颅基底的病变也可导致椎动脉受压或痉挛。

③基底动脉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如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silarArteryMigraine)。

④椎-基底动脉的畸形或发育异常。

⑤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又称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一侧锁骨下动脉的第一部分(靠近椎动脉起源处)由于动脉硬化、感染、先天异常、外伤等原因而发生狭窄或闭塞,当该侧上肢用力时或活动时,健侧椎动脉的血液可倒流入患侧的椎动脉,再流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侧端,以供应患侧上肢的需要,但供血量仍不足。

此时可产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⑥动脉内膜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炎、结缔组织病、梅毒、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外伤等。

诱发因素多为一时性血压降低、心脏输出量减少,颈部过度伸屈或侧转、过度疲劳等。

本病不少病例并非由于单一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多种因素(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兼有增殖性脊椎炎的压迫或刺激,再加上诱发因素等)的参与而发病。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内耳、脑干(中脑、桥脑、延髓)、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的功能缺损。

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下列各项:

一、症状1.眩晕是最常见的症状,据统计,约45.5%~81.6%病例有之。

眩晕的性质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摇摆性,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地面移动或倾斜等感觉。

这些表现可单发或先后出现,不少病人可有上述几种感觉综合的体验。

部分病人则仅有头晕眼花的感觉。

如病人转换体位(转头、起座、翻身等)头颈过度伸屈或侧转时更易诱发眩晕,或使之增剧;情绪因素、劳累、乘车、走路等也可以诱发,有些患者诱因不明。

有时眩晕成为本病早期的惟一症状,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夹杂其他症状与体征。

部分眩晕病人伴有单侧或双侧耳鸣。

耳蜗症状的出现提示基底动脉的分支内听动脉供血不足,此时每易误诊为梅尼埃病,尤其当病人伴发眼球震颤而其他神经系统病征不明显时。

2.视觉障碍较常见。

病人突然弱视或失明,持续数分钟渐恢复。

这是由于双侧(有时为单侧)大脑后动脉缺血所致。

复视也不少见,由于脑干内第3、4、6颅神经核缺血或内侧纵束缺血引起。

此外,还可有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甚至幻视等。

3.头痛大约1/3或1/2病例有头痛,这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侧支循环血管扩张所致。

头痛主要位于枕部或顶枕部,或局限于颈部,也可放射至两颞侧的深部,其性质多为跳痛、胀痛。

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较易误诊为偏头痛,尤其是同时出现眼症状时。

4.运动障碍又可分为①延髓麻痹征:

如讲话含糊不清、吞咽困难、喝水反呛、软腭麻痹等。

②面神经瘫:

多表现为面神经的核下性轻瘫,核上性瘫痪较少见。

③肢体瘫痪:

可发生单瘫、偏瘫或四肢瘫,其程度多为轻瘫,完全瘫痪少见。

有时病人并无主诉肢体不适,而检查也可发现肢体有轻度锥体束征。

④平衡障碍及共济失凋:

表现为躯体位置及步态的平衡失调。

倾跌、Romberg氏征阳性等,乃由于小脑或与小脑有联系的结构发生功能障碍所致。

有时平衡障碍也可因眩晕引起。

不少病人有眼球震颤。

5.感觉障碍如面部感觉异常,有针刺感或麻木感,口周或舌部发麻感;单肢、双肢或四肢可有麻木或感觉减退,疼痛则少见。

少数病人可出现幻嗅或幻听。

6.内脏性障碍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出汗,以及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呼吸节律失调等。

7.意识障碍可表现晕厥乃至昏迷,发作性意识障碍仍可见于头颈部转动时。

8.精神症状主要是记忆障碍及定向障碍。

9.倾倒发作(attack)是本病较少见的一种特殊症状。

发作前病人并无预兆,常在站立或行走时发生,头颈转动或过度伸屈时更易发生。

病人因下肢肌张力突然消失而倒地,意识清楚,视力、听力、讲话均正常,能立即站起并继续活动。

这是由于椎动脉硬化以致椎动脉血流量减少及(或)病人有颈椎增殖或骨刺形成,当颈部突然转动使椎动脉受压,椎动脉缺血而发生此种症状。

10.其他少数病人可发生抽搐。

部分病人的枕部、颈椎或椎旁软组织有压痛。

不少病人由于颈椎骨质增殖,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引起一侧(少数是双侧)颈、肩、上肢沿神经根分布区的感觉异常或刺痛,在头颈过度伸屈时较为明显。

本病临床上表现两种类型:

(1)一过性缺血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往往不超过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逐渐减轻或消失。

某些病人发作后残留轻微病征。

间歇期从数月至数年。

(2)间歇性或复发性脑缺血发作发作持续时间也较短,但可在数天或一、二周复发,较易发展为完全性卒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血栓形成的区别是前者发作持续时间短、症状轻、可自然痊愈、无明显后遗症,后者则否。

但两者有时并无截然界限,均可导致脑软化。

二、体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轻微,可有:

1.眼球震颤,多呈水平性,少数为垂直性,若未发现自发性眼震,可作位置性眼震检查(须在患者情况许可时),有时可发现中枢型位置性限震。

2.轻度锥体束征,如肌力减弱、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腹壁反射不对称。

3.Romberg征阳性,指鼻试验欠准。

4.面部或肢体感觉减退。

三、常见并发症该病相当多的最后导致推-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脑组织有软化灶,形成偏瘫、交叉瘫、甚至四肢瘫。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颈椎X线摄片大部分病人的颈椎X线平片(正、侧、斜、后伸位)可见各种改变。

最常见是颈椎关节增殖、椎体前后缘变尖、骨刺形成、椎间盘变性、颈椎的生理性前凸改变等。

二、脑电图检查部分病例的脑电图显示颞叶有异常表现;脑电图检查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可出现普遍性慢波,此时病人可有意识模糊或晕厥。

作此检查应注意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方法。

三、椎动脉造影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可有狭窄、闭塞、扭曲、变形、移位、先天异常等改变。

四、还可根据需要作电测听、重震试验、前庭功能试验、视野、颅底摄片等。

五、其他检查如TCD、MRA、MRI、SPECT、眼震电图(ENG)、BAEP等也已逐步用于其临床辅助诊断。

诊断要点一、在同一病人身上出现一个以上的上述临床表现;二、症状的特点是发作性、可逆性,有复发倾向,每次发作的症状有时不尽相同;发作时神经系统检查多有阳性征,但也可正常;三、发病大多在中年以上,若病人同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或颈椎病时,则进一步支持本病的诊断;四、椎动脉造影发现异常改变时对本病的诊断帮助较大,但造影所见正常也不能除外;五、病人作脑电图检查的同时进行压迫颈总动脉试验,出现上述改变者,也较有力支持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一、梅尼埃病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为主症,发病年龄也多在青中年,病理改变在内耳,不致产生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耳鸣呈持续性,耳聋为感音性,有波动性但总趋势为进行性加重。

二、神经官能症有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大脑皮质功能减弱的症状,主诉虽然不少,但细致的检查并无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病的特点也非发作性和一过性,其症状的波动常与情绪变化有较密切关系。

三、其他疾病如迷路炎、链霉素中毒、前庭神经元炎等,虽以眩晕为主症,但各具特征。

迷路炎是急性或慢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有中耳病变引起,临床上中耳炎病人出现阵发性眩晕,伴以恶心、呕吐,全身症状较明显,常见鼓膜穿孔;链霉素中毒借助明确的用药史及表现可以诊断;前庭神经元炎病人于起病前有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急,症状突出,检查发现自发性眼球震颤,神经系统其他检查无异常。

治疗眩晕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因以病因不同症状表现不一,且急性发作期和缓解阶段的主要表现和病机也不同,临床上需详察辨明,随证施药。

发作期重症宜以驱邪治标救急为主,缓解期宜用扶正固本之原则,急性发作期结合患者情况,应用西药对症处理。

一、辨证治疗眩晕发作期轻症及缓解期宜治本为主,或标本兼治。

治疗原则主要是虚补实泻,调整阴阳。

虚者以精气虚居多,精虚者宜填精生髓,滋补肾阴;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

实证以风、痰、火、瘀为常见,肝阳上亢,化火生风者,则宜清镇潜降;痰浊上扰者,宜燥湿祛痰;肝火偏盛者,则当清肝泻火。

本病发生多以阴虚阳亢者居多,治疗当清火滋阴潜阳。

1.风阳上扰主证: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

天麻钩藤饮。

天麻12g,钩藤12g,生石决明(先煎)24g,栀子12g,黄芩12g,川牛膝15g,杜仲12g,益母草30g,桑寄生12g,夜交藤20g,朱茯神10g。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方中天麻熄风潜阳,止头痛、眩晕,钩藤清热熄风降火,两药并用平肝潜阳;石决明清肝镇肝潜阳;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清热活血。

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

加减:

若见阴虚较甚,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较为明显者,可选加生地15g、麦冬15g、玄参15g、何首乌30g、生白芍15g等滋补肝肾之阴。

着肝火亢盛,眩晕、头痛较甚,耳鸣、耳聋暴作,目赤,口苦,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可选加龙胆草12g、丹皮12g、菊花15g、夏枯草15g等清肝泻火。

便秘者可选加大黄12g、芒硝12g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

眩晕剧烈,呕恶,手足麻木或震颤者,有阳动化风,风痰上扰之势,加珍珠母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羚羊角20g、天竹黄12g、海藻18g等镇肝熄风涤痰。

2.肝火上炎主证:

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12g,栀子12g,黄芩15g,柴胡10g,本通6g,泽泻15g,车前子15g,生地15g,当归6g,甘草7g。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泻火;柴胡、甘草疏肝清热调中;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

全方清肝泻火利湿,清中有养,泻中有补。

加减:

若肝火扰动心神,失眠、烦躁者,加磁石20g、龙齿20g、珍珠母20g、琥珀末3g(冲服),清肝热且安神;肝火化风,肝风内动,肢体麻木、颤震,欲发中风者,加全蝎9g、蜈蚣3条、地龙9g、僵蚕9g,平肝熄风、止痉;热盛伤阴者,加知母12g、龟甲18g、旱莲草15g,养阴清热。

3.痰浊上扰主证:

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半夏12g,白术12g,天麻12g,陈皮6g,茯苓12g,甘草12g,蔓荆子15g,白芷15g、生姜3片,大枣3枚。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陈皮理气健脾,半夏降逆止呕,合用则燥湿化痰;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利水;天麻、蔓荆子、白芷熄风止眩;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

全方共用,可燥湿祛疾,健脾和胃。

加减:

若呕吐频繁,加代赭石20g、姜竹茹12g和胃降逆止呕;脘闷、纳呆、腹胀者,加白蔻仁9g、砂仁6g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苔腻者,加藿香12g、佩兰12g、石菖蒲12g等醒牌化湿;耳鸣、重听者,加升麻6g、泽泻15g、郁金12g、石菖蒲9g等涤痰开窍。

痰浊郁而化热,痰火上犯清窍,眩晕,苔黄腻,脉弦滑,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

若素体阳虚,痰从寒化,痰饮内停,上犯清窍者,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温化痰饮。

4.髓海空虚主证: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神疲健忘,少寐多梦。

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形寒肢冷,面色眺自或黧黑,舌质胖嫩,脉沉细。

治法:

填精补髓充脑。

偏于阴虚者滋阴,偏于阳虚者温阳。

方药:

(1)偏于阴虚者用左归丸。

熟地黄12g,山药24g,山茱萸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鹿角胶10g(烊化),牛膝15g,龟甲胶15g,何首乌30g。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熟地、山茱萸、山药滋阴补肾;枸杞子、菟丝子、何首乌补益肝肾;鹿角胶助肾气,益精血,三者生精补髓;牛膝强肾益精,引药入肾;龟甲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全方共具滋补肝肾,养阴填精之功效。

加减:

若阴虚生内热,表现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者,可加炙鳖甲15g、知母10g、黄柏10g、丹皮10g等滋阴清热;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者,加阿胶9g(焗服)、鸡子黄2个、酸枣仁20g、柏子仁30g等交通心肾,养心安神;若子盗母气,肺肾阴虚,加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等滋养肺肾;若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可加清肝、平肝、养肝之品,如生地20g、栀子12g、白芍15g、旱莲草15g。

(2)偏于阳虚者用右归丸。

熟地黄12g,山药24g,山茱萸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肉桂3~5g,熟附子9g,鹿角霜10g,当归12g。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附子、肉桂加血肉有情之品鹿角霜,温补肾中元阳,填精补髓;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俱为滋阴填精之品,更加当归补血益精之功。

加减:

本方中附子、肉桂刚燥,不宜久服,可改用巴戟天12g、仙灵脾12g等温润之品,以期助阳而不伤阴。

若遗精频频,可加芡实15g、桑螵蛸12g、覆盆子15g以固肾涩精;若眩晕较甚,无论阴虚、阳虚均可加用龙骨20g、牡蛎20g、磁石20g以潜镇浮阳。

5.气血虚弱主证:

眩晕,动则加甚,劳累则发,神疲懒言,气短声怯,心悸怔忡,健忘少寐,纳谷不香,面色白或萎黄,唇甲无华,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脉细弱。

治法:

补气养血益脑。

方药:

归脾汤加味。

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2g,茯苓15g,酸枣仁12g,远志6g,当归12g,龙眼肉15g,木香6g,升麻6g,石菖蒲12g,甘草12g,生姜3片,大枣5枚。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方中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为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远志养血安神;升麻、石菖蒲升清阳之气,醒脑开窍;木香调理气机,健运脾胃,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有补养气血,健脾胃之功效。

加减:

若气虚卫阳不固,自汗时出,重用黄芪45g,加防风12g、浮小麦30g,益气固表敛汗;气虚湿盛,泄泻或便溏者,加薏苡仁20g、泽泻20g、炒扁豆30g、当归10g(炒用)健脾利湿;兼见畏寒肢冷,腹中隐痛等阳虚症状,加桂枝9g、干姜6g温阳暖中;心悸怔忡、不寐者,加柏子仁30g、合欢皮12g等安心定志;血虚较甚,面色白无华,加熟地黄20g、阿胶12g、紫河车10g等益阴补血。

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表现眩晕兼见气短乏力,纳差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6.瘀血阻窍主证:

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黯,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

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12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6g,当归12g,黄芪18g,水蛭3g,通天草12g,大枣5枚,鲜姜3片,酒少许。

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通窍止眩晕;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配合当归养血活血;水蛭、通天草加强活血通房之力;黄芪以益气行气活血;大枣调理脾胃,防理血之品损伤中气,姜酒辛散,以助活血祛瘀之功。

加减:

本方中可酌加其他活血药及虫类药,如全蝎9g、蜈蚣3条、地龙9g等搜剔之品,更增活血通窍之力;若兼寒邪阻络,可加用桂枝9g,细辛3~5g温经通络。

二、其他治疗

(一)中成药1.天麻密环片每次3~4片,每日3次。

适用于肝风、肝阳之证。

2.全天麻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

适用于肝风、肝阳之证。

3.晕复静每次2~3片,每日3次。

适于风阳上扰证或痰浊上蒙证。

4.正天丸每次6g,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

适用于气血虚夹瘀之证。

5.脑心舒口服液每次1~2g,每日3次。

适用于气血亏虚,瘀血阻络之证。

6.华佗再造丸每次8g,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适于气虚或瘀血(或夹痰)之证。

7.六味地黄丸每次6g,每日2次。

适于髓海不足偏阴虚证。

8.龟鹿补肾液每次10~20ml,每日3次。

适于髓海不足偏阳虚证。

9.益肾丸每次6g,每日2次。

适于髓海不足证。

10.清开灵注射液每次40~60ml,加入5%葡萄糖250ml~500m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适于风阳上扰、肝火上炎证。

11.参麦注射液每次40~60Inl,加入25%或10%葡萄糖250ml~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

适用于气血亏虚证或年老久病者。

12.川芎嗪注射液每次1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500ml静脉滴注,日1次,15天为1疗程。

适于瘀阻脑络证或痰瘀阻络证。

(二)针灸1.辨证治疗

(1)风阳上扰:

针刺太溪、肾俞、京门、三阴交、肝俞以滋阴补水,用平补泻法;太冲、风池、侠溪以平肝潜阳,用泻法。

(2)痰浊中阻:

针刺足三里、丰隆、解溪、太白以健脾化痰,用平补泻法;太渊、中脘、内关、章门以健胃理脾,用补法,且针刺中脘穴后予悬灸法。

(3)髓海不足:

针刺肾俞、太溪、绝骨、三阴交、脾俞、足三里,以益精补髓,用补法;命门可助阳化气,用平补泻法;交替点刺头维、太阳穴以祛风止眩。

(4)气血亏虚:

针刺膈俞、血海、心俞、脾俞、肝俞、足三里以益血生精,用补法;膻中、百会补气血,用平补泻法。

(5)兼证:

并发服昏蒙花黑,视物不清:

针刺膻中、膈俞、肾俞、肝俞以益气补血,填精明目,用平补平泻法点刺攒竹放血3~5滴;大骨空、小骨空用麦粒灸3~5壮。

并发耳蒙闭塞:

针刺翳风、中渚、听会、侠溪、太冲、丘墟以疏导少阳经气,用泻法。

2.电针取穴:

同针刺穴位。

操作:

在针刺穴位出现针感后,接G电针机,选择疏密波形,频率1~2H每次通电时间为15~30分钟。

3.刺血

(1)肝阳上亢:

取百会、头维,以三棱针或消毒弹簧刺血针,点刺0.2~0.3cm深,令每穴放血10余滴,同时对双侧大敦穴进行点刺放血,令每穴出血5~6滴。

(2)风火上扰:

取太阳、风池,点刺放血,令每穴出血6~7滴。

风火甚者放血10余滴,能泻火;眩晕重者,加刺足窍阴,放血5~6滴,可增泻火之功。

(3)痰浊眩晕:

取头维、印堂、厉兑、隐白,点刺放血,每穴放血3~5滴。

(三)穴位注射1.当归注射液2ml,单侧三阴交、肝俞、百会分别穴位注射,左右交替注入,每日1次,可迅速缓解眩晕;足三里、血海、脾俞穴注,适于气血亏虚眩晕。

2.0.5%普鲁卡因2ml,单侧阳陵泉、丘墟或中封分别穴位注射,左右交替注入,每日或隔日1次,适于风火上扰眩晕。

3.胎盘注射液2ml,肾俞、绝骨、肝俞分别穴位注射,每日1次,适于髓海不足眩晕。

4.阿托品1ml,丰隆、中脘分别穴位注射,适于痰浊中阻眩晕。

(四)穴位敷贴1.中药选取桃仁12g,杏仁12g,栀子3g,胡椒7粒,糯米14粒,捣烂用一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每晚睡前敷贴涌泉穴,晨起除去,每天1次,每次贴一足,交替贴敷,6次为一疗程。

适于肝阳上亢眩晕。

2.磁贴选取曲池、内关、外关、足三里、合谷、风池穴。

用表面磁通密度为80~200mT的磁片贴放在所选定的穴位上,每周观察1次,酌情休息1天,1个月为1疗程。

(五)耳针1.风阳上扰:

选耳穴肝、胆、高血压点、目1、目2。

2.肝火上炎:

选耳穴肝、胃、肺、眼。

3.痰浊上蒙:

选耳穴脾、胃、肺、耳尖等。

4.气血虚弱:

选耳穴肾上腺、皮质下、脾、胃。

5.髓海空虚:

选耳穴肾上腺、肾、内分泌、皮质下、胃。

(六)眼针近代眼科专家陈夫达教授,将八卦引入眼科,将眼分为八部,巽属风,根据“无风不作眩”的理论,取巽部治疗:

常用指针按压巽部,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每次治疗3分钟,停10分钟,再行治疗,反复2~3次。

(七)头针取穴:

眩晕伴耳鸣,听力减退者,取是听区。

于耳失直上1.5cm处,向前后各引2cm长的水平线即是此区。

操作:

针与头皮呈15°进针达帽状腱膜下,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反复2~3次即可起针。

(八)按摩1.眩晕实证取穴:

涌泉、大椎、囟会。

手法:

泻法,即用力较重,方向是逆经脉循环方向。

操作:

涌泉穴掐(用手指在空处用力掐压)、擦(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穴位处摩擦,其方向是从太溪到涌泉)各100次。

大椎穴(从大椎向胸道方向)、囟会穴(从上星向囟会方向)分别掐、擦各60次。

2.眩晕虚证取穴:

百会、囟会手法:

补法,即用力较轻,方向是顺经脉循行方向。

操作:

百会穴(从哑门到大椎方向)掐、擦各100次;囟会穴(从囟会到上星方向)掐擦各60次。

(九)拔罐在所选定的穴位皮部上,拔上火罐,治疗眩晕。

肝阳上亢选太阳、肝俞等拔罐;痰浊中阻选取肺俞、脾俞拔罐。

气血亏虚选气海、血海等技罐;髓海不足选脾俞、肾俞拔罐。

均应选择瓶口与拔罐部位相宜的火罐(玻璃罐、陶瓷罐、竹罐均可),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吸拔均可,一般留罐3~5分钟,以局部红晕或发紫为度。

(十)牵引由于颈椎病引起者,可根据其情况选择使用牵引方法。

(十一)气功疗法气功能引气下行,纳息归根,气贯丹田,使清阳上升,亢阳下降,阴阳平衡。

眩晕病人宜练静功、放松功。

基本要求为姿势正确,重心平稳,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主要功法有虚明功,辅助功法有:

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十三式、太极内功和八段锦。

(十二)医院制剂1.晕乃停口服液(内含天麻、川芎、鸡血藤等),每次20ml,每日3次,可用于血虚、风痰上扰之眩晕。

2.复方北芪口服液(内含北芪、首乌、鸡血藤、龟甲胶等),每次20ml,每日3次,适用于气血虚弱之眩晕。

3.脑脉Ⅲ号胶囊(内含北芪、益母草、葛根等),每次3~4粒,每日3次,适用于气血虚弱,痰瘀内阻之眩晕。

三、西医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大部分,前者包括预防和治疗眩晕的常见病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必要时手术治疗颈性眩晕等,对症治疗常用下列药物:

1.抑制前庭系统的兴奋性药物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