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5122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知识清单.docx

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浙江语文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知识清单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清单一 掌握《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为政以德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的原有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

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

他认为宽猛相济(即文武并用),政事才会和谐。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

“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

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

他说: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3)为政需正己。

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

他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人和,国家得治。

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

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孔子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

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

简言之,贤才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治国才能的人。

  二、克己复礼

1.理解孔子的“礼”

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他认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且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

概括来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

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它比礼节更细,更烦琐。

礼的目的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2.孔子“孝”与“仁”的关系

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孝”即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

“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孔子追求安稳、和谐,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非常重视家庭的稳定,而在家庭稳定的维护上,就需要人们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时候以孝道为出发点。

只有在保证父母兄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只有在每个独立的小家庭都稳定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稳定才能够得到保障。

只要在家庭中良好地实行孝悌,就可以锻炼人们从政的本领,就可以达到和从政一样的政治效果。

这样也就可以将他有关“仁”的思想,以“孝”作为基础,以“克己”作为形式发扬,要求人们从各个方面约束自己,从而最终达到“复礼”的目的,实现“仁”的设想。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到处碰壁。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沐浴而朝”,郑重其事地向鲁哀公报告,请求出兵讨伐,却没有效果。

孔子无可奈何,只得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已经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有不少隐士,都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

接舆是个狂放的隐士,他积极主动讽谏孔子,却又不屑与孔子对话。

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大的成见甚至敌意。

“荷

丈人”是个清高孤傲而性格较为复杂的隐士,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好饭好菜招待他;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君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

四个隐士共同的一点就是都对孔子师徒极尽奚落和嘲弄。

孔子也深知自己的政治主张(“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的反对,而且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

他偶尔也有过绝望,但始终没有动摇过,在行动上始终能“知其不可而为之”。

  四、仁者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仁”。

“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

要做到“仁”,其途径和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诚心诚意地帮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

  五、君子之风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很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

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

综观全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文”“质”兼美。

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先说“质”。

其具体要求:

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再说“文”。

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文”的杰出代表。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

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

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六、周而不比

孔子非常重视人际交往。

他指出择友的原则: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他还教给学生待人处世的具体方法: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报怨等。

进而提出交友的目的:

促进品德培养。

强调以“义”交,不能以“利”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并且强调在交友的过程中要保持人格的独立。

孔子提出的交友之道,体现了儒家诚实守信、躬行践履的交友原则。

  七、诲人不倦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

孔子主张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①启发诱导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

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使子夏顿悟,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②因材施教的原则。

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

如颜渊等重在德行,子贡等重在言语。

同一个问题,对子路说:

“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

”对冉有却说:

“可以去做。

”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冉有做事畏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有所退缩。

孔子认为,教育者在精神上要“安贫乐道”;在学问探究上要“切磋琢磨”,追求更高的境界;对学生的态度要“诲人不倦”。

可以这么说,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八、高山仰止

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骄傲。

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

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

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

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也,无得而逾”。

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

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

孔子取笑言偃(子游)用礼乐之教管理武城一地的老百姓,“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予以反驳,孔子马上致歉;孔子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马上发誓表示自己的清白。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并没有因为孔子是老师,就觉得他的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

孔子在这里也表现得很有君子风范,甚至可以说很可爱,他觉得自己说错了,自己做错了,马上就能改过来,并没有用老师的架子来压人。

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

孔子对子路弹瑟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吻批评子路,当其他门人都不尊重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只是尚未入室。

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

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

孔子担心子路,唯恐他会有不好的结果。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连跟从的人都认为他是悲伤过度了。

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望,不因为对方有恶疾而远远避开,却要拉住病人的手,这是真情的体现。

  九、沂水春风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与学生关于言志的教学过程,再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其乐融融的情景。

全章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孔子结合自身,循循善诱、启发开导,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顾虑,从而引发了学生纷纷言志。

不一样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性格和不一样的志向。

子路志在通过治理一个大国来实现他“有勇知方”的理想,冉有则通过对一个小国的治理来实现“富民”的理想,公西华志在学习,曾点志在通过礼乐教化来实现治国理想。

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这一入世精神的,对三人的志向,孔子都持赞同、欣赏的态度。

子路因为“率尔而对”,直率中透着鲁莽、轻率,所以孔子才会笑他,但笑的是他的性格脾气,而非志向理想。

曾点所言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歌咏而乐的画面,是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孔子“仁”和“礼”的治国原则,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所以,孔子才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十、中庸之道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中庸”似乎是一个贬义词。

有人认为,中庸就是处事圆滑、世故,不得罪人;有人认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人云亦云;有人认为,中庸就是碌碌无为,平庸甚至是庸俗,不思进取。

总而言之,中庸,作为儒家的观点,被认为是封建文化的糟粕。

其实,如果我们抛开这些成见,真正走进《论语》,就会发现,我们不但没有理解“中庸”,而且还可能大大地误解了“中庸”。

在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时,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孔子的意思是说,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结果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过犹不及”可以看作中庸之道的一个核心,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

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把握好一个“度”。

有个成语叫“物极必反”,说的就是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

弄清了中庸的基本含义,我们还应回过头思考一下,孔子为什么把中庸当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呢?

这是不是也有违他自己所言的“中庸”之说了呢?

其实,我们不能忽略“民鲜久矣”所说的语境。

孔子看到“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这一现实,强调中庸为至德,是有针对性的。

平常人往往不明白中庸的真谛,居于高位的人也不能按中庸之道来行事,如此说来,中庸才显得难能可贵。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我们重读《论语》,我们领悟中庸之道,其根本目的是获得修身养性的启示。

从中庸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我们时代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并以此作为行动的重要指南。

做人要正直,但是不能清高。

正道而行,光明正大,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应该是我们的必然追求。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而要豁达为人,宽容处世,切忌清高而自骄。

有傲骨但不存傲气,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

要与人为善,善于接纳他人,但是不能一味调和,该说“不”时就说“不”,更不能懦弱无主,成为他人满足私欲的牺牲品。

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都要自强不息,抓住机遇,不信宿命,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但是,要懂得团队合作而不单打独斗,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听人规劝。

行事要果断,但千万不能独断专行;行事鲁莽,必将无所成。

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要敢于直面挫折,笑对失败。

但是,无论何时,都要善于变通而不固执,学会用长远的目光看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做到审时度势,相机而动,该放弃的时候要学会放弃,学会做人生的加法,更要学会做人生的减法。

懂得竞争,也要学会妥协。

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动脑子,有智谋;能力不足时,以勤补拙,幽默机智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多彩,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卖弄小聪明,更不可耍滑甚至做奸诈之事。

清单二 《<论语>(选读)》的主要思想分析要点

一、为政以德

1.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答:

①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

治理国家仅靠政令刑罚,民众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有以道德去教化、引导民众,并把礼作为民众的行为规范,才能使民众自觉从善。

②必须重民、爱民、富民,省刑罚,薄税敛,以争取民心。

③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修己安百姓。

④举贤才。

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答:

孔子认为:

“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

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观点。

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孔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

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

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要的: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教什么?

教之以礼、信、孝悌。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4.如何理解“均无贫”?

答:

“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5.讨论:

对于孔子的“德政”,你站在现代的立场如何看待?

学生甲:

法治、德政都是手段,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学生乙:

德政是一种理想,基于人性本善,基于物质均匀。

  二、克己复礼

1.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并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细目的内容有哪些?

答: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

孔子为什么要提出恢复此礼?

答: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周礼鉴于二代,郁郁而文,恢复周礼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

3.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答: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4.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

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

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

离开了“仁”,也就无所谓“礼”了。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5.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

答: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

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答:

沐浴,就是斋戒。

孔子在报告哀公前斋戒,表明他对这件事十分重视。

报告无效后,孔子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了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也流露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2.接舆所唱的歌有劝阻孔子的意思,那为什么孔子想与他交谈,接舆却“趋而辟之”呢?

答:

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多谈;再说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谏,让自己积极参政。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还是及早避开。

3.荷

丈人与其他隐者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

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他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君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这也是孔子最后要来重新拜访他的重要原因。

4.孔子与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答:

在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评判上,孔子与各位隐士的观点是一致的。

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个“无道”的社会。

而其他隐士更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但是面对改革社会现实的前景,孔子与各位隐士的看法是根本对立的。

其他隐士对这个社会完全绝望,所以,一个个都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孔子却始终是心怀期望的,采取的是积极“入世”的态度,即使偶尔觉得绝望,也能在行动上“知其不可而为之”。

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他的想法很真诚,但这毕竟是一种与历史发展相逆的行为。

因此,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5.本课为什么把这些隐士的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

答:

这些故事写了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种物质的、精神的巨大阻力的存在,孔子都是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6.讨论:

你对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学生甲:

我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值得肯定。

学生乙:

我觉得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值得大力提倡。

学生丙:

我倒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不应提倡。

学生丁:

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首先要看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

如果为了正义事业“知其不可而为之”,其追逐理想的光芒就会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人民群众的动员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当然要大力提倡。

  四、仁者爱人

1.“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答:

①“仁”之精:

爱人。

②“仁”之本:

孝悌,即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③“仁”之则:

忠恕。

“忠”,就是对人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就是待人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仁”之上:

达到“圣”的境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2.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与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恰好吻合吗?

为什么孔子却说“非尔所及也”?

答:

孔子提倡人人都应具有“仁爱”之心,但要达到生命的完美状态,是要穷其一生去追求的。

因而孔子语重心长地告诫子贡:

你现在还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不为公子纠殉死,还做了政敌齐桓公的相。

对如此“不忠”的人,孔子为什么肯定他为“仁者”?

答: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从这一点看,管仲的行为似乎违背了仁道。

但是,孔子的“仁”的最高标准是看一个人是否对社会做出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讲求小信小节。

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了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是大仁。

因此,孔子肯定管仲为“仁者”。

4.讨论:

结合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的仁爱观。

学生甲:

“仁”,就是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要多换位思考,多考虑别人的利益。

学生乙:

“仁”,就是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愿干的事,不能强求别人去做。

学生丙:

要达到“仁”,就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孝顺父母,敬重长辈,关爱幼者,同情弱者,这些都是“仁爱”的具体体现。

学生丁:

“仁”的最高标准是一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不拘泥于小信小节。

  五、君子之风

1.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

从全文看,你认为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答:

要坚守道义,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讲求诚信;能杀身成仁;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要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

2.孔子提倡君子要“杀身以成仁”。

对此,你怎样评价?

答: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仁”。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自古以来,它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生死存亡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3.怎样理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答:

水,清澈,灵动,自如;智者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其特点似水。

山,崇高,伟大,宁静;仁者坚守道义,稳重安定,其特点似山。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含有惺惺相惜的意味。

4.讨论:

文中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般都解释为“害怕得不到”,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

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请联系实际简要陈述。

学生甲:

我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

这些人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逃避退缩,因而孔子认为不能与他们一起侍奉君主。

学生乙:

我认为“患得之”是“害怕得不到”的意思。

这些人贪得无厌,为了往上爬,可以不择手段,所以孔子斥之为“鄙夫”。

学生丙:

我认为“患得之”是“所患(忧)在于得”的意思,也就是“为如何得到而发愁”的意思。

这样一来,下文的“无所不至”才有着落。

  六、周而不比

1.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们不要争强好胜。

假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与时代相悖吗?

答:

不与时代相悖。

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

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

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2.孔子认为应该怎样了解别人呢?

答:

孔子认为,对人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观察了解,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了。

3.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而孔子却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该如何理解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