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502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

《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学弟二 三章复习总结.docx

人体解剖学弟二三章复习总结

第二章

1.骨的类型:

骨是一个器官,它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骨基质构成。

骨的形态不一,一般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四类。

长骨呈中空管状,主要分布在四肢,如肱骨、股骨等。

长骨中部细长称骨干,两端膨大称骨骺,在肢体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短骨呈立方形,位于连结牢固、运动较复杂的部位,如腕部的腕骨和足后部等部位。

扁骨较宽呈板状,它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如头颅的顶骨和骨盆的髋骨等。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脊柱上的椎骨等。

2.骨的连结

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构成骨连结。

骨连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接。

直接连结 是骨与骨之间由结缔组织膜(如颅顶骨)或软骨(如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直接连结,其间无间隙,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骨与骨之间有空隙及滑液,相对的关节面以外有纤维结缔组织膜相连,能作较大程度的活动。

*1关节的结构

(1)关节面:

相邻两骨的接触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薄层光滑的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震荡和冲击。

(2)关节囊:

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其两端附于关节面以外的骨。

关节囊外层为厚而坚韧的纤维层;内层为薄而柔润的滑膜层。

(3)关节腔:

即关节囊内两关节面之间密封的腔隙,内含有少量的滑液。

关节的辅助结构

①韧带:

由带状或索状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具有加强连接,增加稳固的作用。

②关节盘:

由纤维软骨构成,位于两骨关节面之间,能缓和外力对关节的冲击。

*2.关节的运动形式

(1)屈和伸:

两骨靠拢为屈;两骨离开为伸。

(2)内收和外展:

骨向躯干靠拢为内收,离开为外展。

(3)旋转:

围绕轴转动称旋转。

(4)环转:

运动时骨可作圆周动作。

3.肌肉的一般形态

长肌多分布在四肢,收缩时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

短肌多分布在躯干深部,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阔肌扁而薄,多分布在胸壁、腹壁。

除运动外,对内脏器官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轮匝肌主要由环形的肌纤维构成,位于眼裂,口裂的周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肌腹和肌腱:

每块骨骼肌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肌腹外包有结缔组织外膜。

肌外膜进入肌腹内将其分割为较小的肌囊。

肌腱位于肌腹两端,由平行的胶原纤维囊构成,色白,坚韧,无收缩能力,肌肉一般以腱附着在骨骼上。

长肌的腹呈梭形,肌腱呈索状;

阔肌的肌腹呈薄片状,肌腱呈膜状,称腱膜。

 

4.骨肌的特性

1伸展性和弹性

骨骼肌能因外力而拉长,叫伸展性;当外力消失时,又可恢复原状,叫弹性。

2兴奋性和兴奋的传导性

骨骼肌有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称兴奋性。

在肌纤维一点发生的兴奋,能沿着肌膜传播到整个肌纤维,叫兴奋的传导性。

3收缩性

骨骼肌有因兴奋而收缩变短的能力和特性,叫收缩性。

5.肌肉的收缩

1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时可发生长度和张力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取决于肌肉是否能自由地缩短。

(1)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仅表现为肌肉长度缩短,而肌肉的张力不变。

(2)等长收缩表现为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变化。

2单收缩和收缩的总和

(1)单收缩 用单个电刺激来刺激肌肉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可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一次单收缩可分为3个时期:

潜伏期:

从施加刺激到肌肉开始收缩的时期;

收缩期:

从肌肉开始收缩到收缩达到最大时期;

舒张期:

从肌肉收缩最大到肌肉恢复原状时期。

用多个连续的电刺激来刺激肌肉或其支配神经,如果刺激的间隔长于单收缩的时程,则会出现多个各自分离的单收缩。

(2)收缩的融合和强直收缩

如果刺激的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多个单收缩会叠加起来,发生收缩的总和。

不完全强直收缩:

如果刺激间隔时间短于单收缩的时程,而且后来的刺激均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结束之前到达肌肉,则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其收缩曲线仍可分辨出各个收缩波。

完全强直收缩:

若刺激频率再增加,后来的刺激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结束之前到达肌肉,则各次收缩完全融合起来,肌肉维持持续收缩状态,形成完全强直收缩。

第三章

1.第二节:

刺激与兴奋、兴奋性等一系列的概念

能为机体所感知并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体内外环境因子变化,统称为刺激(stimulus)

机体和组织具有对有效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应激性(irritability)。

神经和肌肉受到刺激后在细胞膜上可以产生一种可传导的快速电位波动,称之为冲动。

生理学上把活组织因受到刺激而产生电冲动的反应,称为兴奋。

生物组织和细胞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产生电冲动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兴奋性。

阈刺激:

达到阈强度的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

称为阈刺激。

兴奋:

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的冲动的反应称为兴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事故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它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同样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但他却是引起细胞膜电位向着超极化方向发展的局部电位。

感觉阈:

引起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平衡电位:

当k+的扩散造成膜两侧的电势剃度足以对抗由于浓度剃度所引起的k+的进一步扩散时,离子的移动就达到了平衡,这时,k+的净内流量,k+跨膜流动到达平衡,膜对k+的跨膜净通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稳定于某一相对恒定水平。

总和:

如果由同一传入纤维先后连续传入多个冲动(时间总和),或许多条传入纤维同时传入冲动(空间总和)至同一神经中枢,则阈下兴奋可以总和起来,达到一定水平就能发放冲动,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总和。

1.交互抑制指一个中枢的兴奋,引起其它相关中枢的抑制;或者一个中枢的抑制引起其它相关中枢的兴奋。

2.扩散一个中枢的兴奋或抑制通过突触联系,扩布到其它中枢的过程,称为扩散。

前者引起其它中枢的兴奋,互相加强,叫作兴奋的扩散;后者引起其它中枢的抑制,互相削弱,称为抑制的扩散。

3.优势原则当某一反射中枢受到强热刺激而发生强列兴奋时,它就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占着优势,抑制其它中枢原有的反射活动,就叫优势原则。

4.反馈调节中枢普遍的反射协调方式。

中枢神经元广泛的环状联系方式,是实现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

5.后放中枢兴奋都由刺激引起,但当刺激的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反射常会延续一段时间,即为中枢兴奋的后放。

 

2.静息电位及产生的机制

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是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对特定离子进出细胞的控制,导致细胞膜两测存在跨膜浓度梯度而产生的。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几种主要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同的。

细胞内液的负离子主要是大分子的蛋白质离子(A-),细胞内液中的正离子是K+,它的浓度要比细胞外液高出38倍。

而细胞外液中Na+浓度要比细胞内液高12倍多,Cl-浓度高出细胞内液30多倍。

人们把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称之为极化。

当膜内外两侧电位差大于静息电位水平时,称为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如果膜内外两侧电位差小于静息电位水平,倾向于消除膜内外电位差,称为去极化(depolarization)。

3.动作电位及产生的机制

当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之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以沿细胞膜快速传导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原来在静息状态下不开放的钠离子通道,在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处于开放的状态,由于膜外钠离子浓度大大高于膜内,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快速内流,使得膜两侧的电位差快速变小,并发生反转,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就是说,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形成的。

4.动作电位与局部兴奋的区别

1、局部反应及其产生机制

阈下刺激不引起细胞或组织产生动作电位,但它可以引起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局部反应产生的原理,亦是由于Na十内流所致,只是在阈下刺激时,Na十通道开放数目少,Na十内流少,因而不能引起真正的兴奋或动作电位。

2.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局部反应动作电位

刺激强度阈下刺激等于、大于阈刺激

钠通道开放少多

电位变化小于阈电位等于、大于阈电位

不应期无有

总和有无

全或无无,电位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改变有

传播电紧张性扩布,衰减性,不能远传局部电流形式传导,非衰减性,可以远传。

5.第三节:

神经肌肉接头(突触)的结构及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传递的特征

神经肌肉接头(又称运动终板)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

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它们之间的接头间隙。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过程

⏹当动作电位传到运动神经纤维末梢时,轴突末梢去极化,导致接头前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Ca2+由细胞外进入接头前膜内。

⏹轴突末梢Ca2+的浓度升高,激活了钙依赖蛋白激酶,促使突触小泡与前膜发生融合,ACh分子释放。

⏹ACh分子通过扩散与接头后膜(终板膜)上ACh受体钠离子通道蛋白结合,使通道开放、Na+内流形成去极化电位,叫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的特点

⏹终板电位是局部反应性质,其特点是:

⏹①终板电位不是全或无性质的,与膜释放的ACh多少成正比

⏹②终板电位没有不应期

⏹③终板电位不能向外传播

⏹④终板电位具有总和效应

⏹⑤终板电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因为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递质,突触后膜有受体。

2突触延搁 递质经释放、扩散和能量转化才能发挥作用。

3总和 神经元聚合式联系是产生空间总和的结构基础。

4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突触相对于神经纤维是容易发生疲劳的部位。

这是因为神经末梢内递质释放速度超过了合成速度,导致神经递质减少,使信息传递发生障碍。

5产生的突触后电位是局部电位性质的

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等),作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细胞膜Na+内流增加,出现去极化电位,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末梢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如γ-氨基丁酸、甘氨酸等),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主要打开后膜上的Cl-通道,Cl-内流,引起了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超极化,这种超极化的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7.外周递质与受体(乙酰胆碱递质与受体类型及分布去甲肾上腺素递质与受体类型及分布)

①乙酰胆碱(Ach)

分布:

全部躯体运动神经

交感和付交感节前纤维

付交感节后纤维

支配汗腺和舒血管平滑肌的交感神经

我们把以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称胆碱能神经。

乙酰胆碱(Ach)受体

分M型和N型,N型又分N1型和N2型。

M型(毒覃碱受体):

分布于副交感节后神经支配的细胞膜上;

N型:

分布于交感、副交感节前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为N1型;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上的为N2型。

②去甲肾上腺素(NE)

分布:

绝大部分交感神经(除去上述提到的部分外)以NE为递质。

我们把这类神经称为肾上腺素能神经。

肾上腺素能受体

分α型和β型,β型又分β1型和β2型。

α型:

与递质结合主要是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绝大多数平滑肌均有分布。

β型:

β1型分布于心肌,产生兴奋作用。

β2型与递质结合主要是抑制作用(除心肌外,绝大多数内脏平滑肌分布此型),

α型和β型受体分布于平滑肌细胞膜上,有些细胞上只有其中的一种,有的是两种都有。

8.反射活动的规律

一、反射概念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