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5001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docx

K12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导学案(语文S版)

  编号:

课题:

语文百花园五课型:

展示+练习主备人: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体会顿号的用法。

  2、学生能找出句子中的毛病,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3、激发学生认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兴趣,并和同学分享。

  4、阅读新三字经(节选),增强语言积累。

5、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重难点顿号的用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程序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一、★标点和句子

  、引导学生读句子,悟顿号的用法。

  ◎读下面句子,体会顿号的用法。

  ●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黄帝时代一系列灿烂的制作和发明,诸如衣冠、宫室、舟车、蚕桑、文字、音乐、历法、指南车,等等,为古代中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小组交流:

  什么情况下用顿号?

可举具体的例子来说。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

  练习:

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每逢三五日,她都要去赶集,在农贸市场上总能看到她采购时讨价还价的身影。

  3.语文课本第三册四五单元是小说,同学们学习得很有兴趣。

  答案:

1.“原子弹氢弹”间加顿号,“发射回收”间加顿号

  2.“三五”间加顿号。

3.“四五”间加顿号。

  二、修改病句。

  、请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

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2、修改病句有哪些方法?

  (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

   3、师生共同探讨修改病句的步骤。

  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4、我们会经常遇见那些病症呢?

(出示投影讲解)

  成分残缺:

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

“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意思重复:

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

“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用词不当:

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

“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

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词序颠倒:

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

“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修改病句有哪些方法呢?

  师生共同总结:

  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

如:

“放声歌唱。

”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

“同学们放声歌唱。

  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

如:

“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

“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

”或者:

“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

如:

“小刚十分爱护时间。

”“爱护”的意思是:

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成为:

“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

“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

“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5、引导学生当小医生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毛病,并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在艺术节活动中,受到美的薰陶。

  

(2)英勇的炮兵部队击落了许多飞机和坦克。

  (3)来参观的人都夸耀我们学校的环境美化好。

  分别请三个同学说一说,三个句子各自的病症,应该怎么改。

  (第一句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应改成我们或大家受到美的薰陶。

;第二句第三句词语搭配不当,坦克不能用击落,夸耀有炫耀的成分,应改成夸赞。

  6、再次运用实践。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嘹亮”却看不到。

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

同时,也没有写谁看到听到。

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我们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嘹亮的歌声”。

  三、拓展交流。

  、你觉得丫丫查阅相关资料后,制作的这个名人小档案有什么益处?

  (便于保存、方便记忆、长期积累积少成多、用时方便、可以和同学交流分享,)

  3、除了简介和名言之外,还可以记录一些什么内容?

  (事迹、可贴上小图片、还可以写自己对他的评价,甚至可以列举一些相关书目)

  二、阅读平台

  、不会的生字查一查字典。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搜集三字经中出现的人物的相关资料。

  3、提倡通读新三字经全文,全班进行朗诵比赛或根据新三字经内容讲述相关的故事,了解历史。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足迹

  语文实践活动目的: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名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2、培养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汇总、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的资料。

  实践活动过程:

  三、交流搜集内容。

  、同学们,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涌现了多少名人啊!

他们像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的天空。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名人是谁?

并用几句简洁的话语来为大家描述他。

  2、同学发言之后,大家评议,谁介绍的语言最精炼,最能让大家了解这位名人的特点。

  (此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后学会抓重点,提炼精华,而不是面面俱到。

  四、交流搜集经过。

  、以四人一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寻这位名人的事迹资料采取了哪些途径。

  (图书馆、书店、互联网、询问长辈、直接采访等。

  (此举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拓宽搜集平台和途径。

  2、在你搜集资料过程中用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

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总结:

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回头看,我们要好好珍惜,更要吸取经验,以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在积累和反思中成长。

  3、请同学介绍自己是用以什么方式来整理搜集来的资料的。

  (普通文本,剪贴报,小报,电子版ppt等)

  五、交流搜集内容

  、先在组内交流,每个人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

  2、各组选出最有特色的在全班汇报。

  3、大家评议,

  内容是否翔实;

  选择事迹是否突出鲜明;

  是否能展现这个名人的特色;

  是否有自己对这个名人的客观评价。

  六、师生交流如何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介绍这位名人的。

  、以21---25课为例,想一想,这些传记类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主人公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2)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有机结合,力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换言之,要有文学性。

  (3)择要介绍,不必面面俱到。

可以介绍人物的主要贡献,成长经历,所受影响。

生平经历,(或取一个截面)只要能突出主题就行。

  2、以小组为形式,互相再精选材料。

  作业:

将整理后的放在班里的名人网站上,大家共同浏览,并评选星级。

  第二、三课时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精神抖擞!

老师今天想请你们听首歌,愿意吗?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听完后,可要告诉我你听明白了什么哟!

  播放《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听懂了歌曲的意思吗?

指名回答。

  对,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祖国,一定更美!

  板书:

二十年以后

  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

  、二十年以后,有一天我们相约在一起了。

二十年不见,当我出现在你们面前的一刹那,你们肯定不敢相信站在大家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曹老师,大胆地想像一下,二十年以后的曹老师会是什么样子?

  指导学生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想像说话。

  小结:

是啊,二十年后的曹老师已年过半百,皱纹已布满我的面颊,青丝中也夹杂着白发。

见到阔别二十年的你们,我怎能抑制信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之情呢?

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

  2、创设情境:

二十年后再相会

  师:

噢,你们是二十年前我在民族团结小学六年级一班的29个孩子吗?

啊,那是谁呀?

我怎么认不出来了?

指名学生想像并模拟当时自己语言、动作。

  在创设的情境中,尽量启发学生想像说话,说出自己二十年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在哪个岗位上发挥作用。

  小结:

我太高兴了,因为我的弟子中有这么多有出息的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个个都比曹老师强。

  三、同桌交流,自由表达

  、二十后,我们相聚在一起,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变了,物也变了。

咱们学校,咱们社区,咱们的城市,……可能变成什么样了呢?

放飞你想像的翅膀,任你的思绪飞扬,把你的想像给同桌说说吧!

  2、你打算重点写哪几个人,他们的样子、职业、谈吐等都发生了什么的变化?

可用今昔对比的办法,重点写人物之间的对话,同时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一定要合理。

再在两人小小组之间交流评议。

  小结:

同学们说得这么投入,老师真不忍心打扰你们。

来,把刚才给同座说的内容说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吧!

  四、全班汇报,相机指导

  、找三组同学说,教师及时点拨,让学生的意思表达更完整,更清楚!

  2、请同学评议,评议的角度,

  想象是否合理

  是否表达了师生间,同学间,二十年之后再次相见后之间浓浓的情。

  五、师生赛写,初拟草稿

  同学们的想像果然丰富多采。

二十年后的世界十分精彩!

你们的创造和劳动会使咱们祖国更美好!

多想乘坐时空快车去二十年后的世界看看呀!

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去吗?

好,拿起笔,把你想到的二十年的情景写下来吧!

老师跟你们一起写,看我们谁写得又快又好!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