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3817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

《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与运作管理.docx

生产与运作管理

综合练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

a.产品或服务的生产b.顾客的需求

c.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与运作系统d.生产与运作系统

2.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

a.各种生产设施b.各种社会组织c.企业法人d.企业的员工

3.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a.原材料和零部件b.信息、设备、资金c.劳动力d.资源

4.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

a.投入b.生产运作过程c.产出d.服务过程

5.生产运作战略属于()战略。

a.职能b.功能c.责能d.业务单位

6.大量生产一般()

a.重复性小b.柔性高c.设备利用率高d.产品品种少

7.关键路线是()。

a.活动(作业)最多的路线b.活动时间持续最长的路线

c.存在时差的作业构成的路线d.成本高的作业构成的路线

8.某流水线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420分钟,要求的产量为210件,则节拍为()。

a.2件/分钟b.2分钟/件c.0.5件/分钟d.0.5分钟/件

9.实现JIT生产的重要工具是()。

a.自动化机器b.看板c.时间测定d.工作分析

10.2000版ISO9000质量标准强调()。

a.持续改进b.刺激需求c.产品d.对人的管理

11.敏捷制造在人力资源上的基本思想是,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柔性设备b.以顾客为本c.远程办公系统d.人员

12.JIT的核心是追求()

a.零库存生产方式b.柔性生产方式c.大量产出方式d.EOQ方式

13.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

将()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灵活的管理集成起来,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a.大量b.柔性c.负荷距离法d.批量

14.大量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可以说在于对()的开发和使用上。

a.人力资源b.设备c.库存d.物料

15.ABC控制的要点是()。

a.尽可能减少A类物资的库存b.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B

c.尽可能增加C类物资库存d.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箭线型网络图由()构成。

a.节点b.通路c.箭线d.作业时间

2.MRP的输入包括()。

a.主生产计划b.物料清单c.库存状态文件d.MRP源代码

3.工作设计中三种方法是()。

a.工作扩大化b.绩效评价c.工作丰富化d.工作职务轮换

4.设施选址的方法包括()等方法

a.对象专业化法b.量本利分折法c.重心法d.评分法

5.质量认证制度包括的内容为()。

a.产品和质量认证体系b.认证机构的认可c.描述资源法d.人员的参与

6.可以说网络图是由“活动”()组成的。

a.事项b.路线c.平均周库存转d.费用

7.报酬制度使用较多的是()和(),同时要考虑()。

a.计件报酬制度b.个别激励制度b.质量与报酬制度c.人员因素

8.工作标准的作用是()。

a.制定生产运作能力计划b.进行作业排序和任务分配

c.进行生产运作系统及生产运作程序设计d.进行绩效考评

9.选择地区要考虑主要因素有()

a.是否接近于市场b.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c.运输问题d.员工的生活习惯

10.全面质量管理是()。

a.全面的质量管理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c.全员参与的管理d.全方法的管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未来的敏捷制造企业能够迅速推出全新产品。

()

2.MRP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要求上道工序应该按下道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前一生产阶段应该为后一生产阶段服务。

()

3.综合计划要求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

()

4.独立需求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5.远程办公,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联系在一切,共同完成工作。

()

6.作业测定是对实际完成工作所需时间的测量。

()

7.JIT生产方式中,如果没有看板则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物品。

()

8.自动化应是最佳决策,因为其考虑了产量、运作系统的柔性的要求。

()

9.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之一是生产服务为主转向消费服务为主。

()

10.闭环MRP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

四、简述题(每题5分,共15分)

1.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什么?

2.MRP的输入信息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3.库存有何作用?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产品生产流程由四道供需组成,平均加工损坏比例

工序号平均加工损坏比例

10.01

20.04

30.02

40.06

要求m=100个/天。

求所需投入的原材料数量。

2.某产品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每周40个。

一年工作周为52周。

如果EOQ=400个。

求p应为多长?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

1.有人说“库存是万恶之源”,你认为是否有道理?

请举例加以说明。

2.在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这两种先进生产方式中,选择一种说明其运用。

要求:

尽可能用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综合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画横线的为正确答案)

1.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对象是()

a.产品或服务的生产b.顾客的需求

c.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与运作系统d.生产与运作系统

2.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

a.各种生产设施b.各种社会组织c.企业法人d.企业的员工

3.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a.原材料和零部件b.信息、设备、资金c.劳动力d.资源

4.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

a.投入b.生产运作过程c.产出d.服务过程

5.生产运作战略属于()战略。

a.职能b.功能c.责能d.业务单位

6.大量生产一般()

a.重复性小b.柔性高c.设备利用率高d.产品品种少

7.关键路线是()。

a.活动(作业)最多的路线b.活动时间持续最长的路线

c.存在时差的作业构成的路线d.成本高的作业构成的路线

8.某流水线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420分钟,要求的产量为210件,则节拍为()。

a.2件/分钟b.2分钟/件c.0.5件/分钟d.0.5分钟/件

9.实现JIT生产的重要工具是()。

a.自动化机器b.看板c.时间测定d.工作分析

10.2000版ISO9000质量标准强调()。

a.持续改进b.刺激需求c.产品d.对人的管理

11.敏捷制造在人力资源上的基本思想是,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柔性设备b.以顾客为本c.远程办公系统d.人员

12.JIT的核心是追求()

a.零库存生产方式b.柔性生产方式c.大量产出方式d.EOQ方式

13.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

将()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灵活的管理集成起来,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a.大量b.柔性c.负荷距离法d.批量

14.大量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可以说在于对()的开发和使用上。

a.人力资源b.设备c.库存d.物料

15.ABC控制的要点是()。

a.尽可能减少A类物资的库存b.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B

c.尽可能增加C类物资库存d.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画横线的为正确答案)

1.箭线型网络图由()构成。

a.节点b.通路c.箭线d.作业时间

2.MRP的输入包括()。

a.主生产计划b.物料清单c.库存状态文件d.MRP源代码

3.工作设计中三种方法是()。

a.工作扩大化b.绩效评价c.工作丰富化d.工作职务轮换

4.设施选址的方法包括()等方法

a.对象专业化法b.量本利分折法c.重心法d.评分法

5.质量认证制度包括的内容为()。

a.产品和质量认证体系b.认证机构的认可c.描述资源法d.人员的参与

6.可以说网络图是由“活动”()组成的。

a.事项b.路线c.平均周库存转d.费用

7.报酬制度使用较多的是()和(),同时要考虑()。

a.计件报酬制度b.个别激励制度b.质量与报酬制度c.人员因素

8.工作标准的作用是()。

a.制定生产运作能力计划b.进行作业排序和任务分配

c.进行生产运作系统及生产运作程序设计d.进行绩效考评

9.选择地区要考虑主要因素有()

a.是否接近于市场b.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c.运输问题d.员工的生活习惯

10.全面质量管理是()。

a.全面的质量管理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c.全员参与的管理d.全方法的管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未来的敏捷制造企业能够迅速推出全新产品。

(√)

2.MRP以物料为中心组织生产,要求上道工序应该按下道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前一生产阶段应该为后一生产阶段服务。

(√)

3.综合计划要求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

(x)

4.独立需求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5.远程办公,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联系在一切,共同完成工作。

(√)

6.作业测定是对实际完成工作所需时间的测量。

(√)

7.JIT生产方式中,如果没有看板则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物品。

(√)

8.自动化应是最佳决策,因为其考虑了产量、运作系统的柔性的要求。

(x)

9.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之一是生产服务为主转向消费服务为主。

(x)

10.闭环MRP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

四、简述题(每题5分,共15分)

1.答:

质量管理八原则是: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2.MRP的输入信息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答:

主生产计划,物料表,物料库存资料

3.库存有何作用?

答:

改善服务质量;节省订货费用;节省作业交换费用;提高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产品生产流程由四道供需组成,平均加工损坏比例

工序号平均加工损坏比例

50.01

60.04

70.02

80.06

要求m=100个/天。

求所需投入的原材料数量。

答:

所需投入的原材料数量=100/((1-0.06)(1-0.02(1-0.04)(1-0.01))≌114

2.某产品的需求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每周40个。

一年工作周为52周。

如果EOQ=400个。

求p应为多长?

答:

P=52/(40×52/400)=400/40=10(周)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

1.有人说“库存是万恶之源”,你认为是否有道理?

请举例加以说明。

答:

(略)。

提示:

从库存的作用及JIT的原理两个方面回答。

2.在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这两种先进生产方式中,选择一种说明其运用。

要求:

尽可能用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答:

(略)。

提示:

说明所选的生产方式的主要思想和特点,要求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Produc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经管类各专业、

学时数:

54学分数:

3

执笔者:

张毕西编写日期:

2004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经管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工程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结合课程设计和企业实习,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4学时)

掌握生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地位,重点是生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生产运作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生产运作管理原则和要求,生产运作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结构体系,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环境,现代生产运作理论的发展。

本章知识点:

生产运作系统结构机运行原理,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类型及特点,生产运作管理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原则与要求。

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4学时)

了解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理论,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方法。

本章知识点:

企业运作环境及其分析方法,生产运作战略概念与内容,生产运作战略决策方法。

第三章生产运作系统设计(4学时)

了解和掌握生产运作系统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产品开发与企业R&D管理理论和方法,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并行工程在产品开发组织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产品研发中的运用与管理,生产类型、设施和模式的选择。

本章知识点:

生产系统构建的内容和要求,产品和技术研发内容及其在生产运作系统中的地位,现代先进组织和运作理论在产品技术研发中的应用。

生产运作系统构建决策理论和方法。

第四章生产运作过程组织(4)

本章要求掌握生产运作过程的结构,生产运作过程分类及其特点,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生产运作过程的时间结构及生产周期,生产运作过程三种移动方式及其周期计算方法,生产运作过程排序原理与方法。

本章知识点:

生产运作过程结构,生产运作类型及其特点,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生产运作过程三种移动方式的特点及其周期计算,生产周期时间结构。

第五章生产运作系统设施选址与布置(6学时)

要求了解生产系统选址的重要性,影响生产设施选址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掌握生产系统选址原理、步骤与方法;生产系统组成的专业化形式及其优缺点,生产运作系统设施布置原理与常用方法,设施布置的定量化分析与优化模型,计算机辅助生产设施布置优化方法,服务业设施布置特点与方法。

本章知识点为:

生产运作系统选址影响因素、选址定性方法、定量化方法,生产运作系统专业化形式及其特点,生产设施布置优化模型,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优化方法。

(本章内容作为课程设计主题之一)。

第六章生产运作系统流水生产组织(6学时)

要求了解和掌握流水生产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原理和要求,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流水线的种类及其特点,组织流水生产的前提条件。

单对象流水生产组织设计原理与方法,可变流水线组织设计原理与方法,混合流水线组织设计原理与方法,手工流水线工序平衡与组织。

本章知识点为:

流水生产原理及流水线特征,流水线分类及其特点,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原理和方法。

第七章生产运作计划(4学时)

要求理解和掌握生产与运作计划的基本原理,生产运作计划的层次结构,生产运作系统的生产能力的概念,生产运作系统产能计算方法,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方法,生产储存式企业生产计划制定,订单生产式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

本章知识点:

生产运作计划的层次结构,生产能力计划与综合平衡,不同生产模式下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

第八章物料需求计划与制造资源计划(4)

要求理解和掌握MRP的基本原理,MRP系统结构,MRP2系统结构及原理,企业MRP2系统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

OPT系统原理及其实施,配送资源计划(DRP)系统原理。

本章知识点:

MRP/MRP2/OPT/DRP/ERP等系统组成原理,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应用与维护管理。

第九章制造业与服务业作业计划与控制(6)

要求了解和掌握:

作业计划调度排序的基本概念,流水型作业计划排序问题及其解法,非流水型作业计划排序问题及其解法;服务业运作特点,随即服务系统及其方针,人员班次计划。

本章知识点:

作业计划排序问题概念及解法,服务业运作特点,服务业运作系统方针及其优化。

第一十章生产运作现场管理(4)

了解和掌握:

现场生产运作现场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生产现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目视化管理,看板管理,班组组织与员工管理,质量控制,生产现场统计,5S管理。

本章知识点:

生产运作现场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现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目视化管理,看板管理,生产现场统计,质量监控,5s管理。

第十一章供应链与物流管理(6)

掌握和了解:

供应链管理理论,物流管理理论,物流中心运作管理、物流运输管理,库存管理与库存模型,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物资消耗定额与供应计划,物料搬运管理,物流配送管理。

本章知识点: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库存模型与优化,采购管理,物资消耗定额与供应计划。

第十二章先进生产方式与理论(4)

掌握和了解:

大规模定制运作模式、JIT-准时生产,LEAN-精益生产,AM-敏捷制造,CE-并行工程,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OPT-最优生产技术等先进生产运作理与方法。

本章知识点:

JIT,LEAN,AM,CE,OPT,CIMS等先进运作理论及应用。

(3)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采用多媒体课室进行教学,每章内容配置一定量的作业题和案例,授课过程安排2-3次课堂案例分析和讨论,每次讨论一节课时间。

讨论前,要求每个学生预先准备一份书面讨论稿。

授课过程要求穿插1-2次的生产运作现场参观。

课程结束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也可结合专业实习进行。

通过实践环节锻炼,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

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

(5)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许统邦,《生产管理学》,华南理工大大学出版社;

3、龚国华,龚益鸣,《生产与运作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4、理查德B.蔡斯等,《运作管理》,宋国防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八版;

5、理查德B.蔡斯,尼古拉斯.J.阿奎拉诺,F.罗伯特.雅各布斯著,任建标等译,《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九版;

6、潘家轺,曹德弼,现代生产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7、陈荣秋,周水银,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

8、宋克勤,陈文安,《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与控制》,立信会计出版社;

9布鲁斯.A.汉德生,乔格.L.拉克,《精益企业-企业精益化之道》,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0、陈启申,《MRP2-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企业管理出版社;

11、詹姆斯.P.沃迈克,丹尼尔.T.琼斯,《精益思想》,商务印书馆;

12、陈菊红,汪应洛,《灵捷虚拟企业-科学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大纲

CourseTrainingofProduc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管理类专业

学时数:

2周学分数:

2

执笔者:

张毕西编写日期:

2004年6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与《生产与运作管理》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

在完成《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实操性锻炼,采用制造企业的实际案例和数据,要求学生完成两大方面的实际设计内容,包括生产车间的设施布置方案分析与设计,生产运作系统生产能力平衡与生产计划编制。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

课程设计过程按分组的方式进行,由指导教师向学生发放有关的课程设计背景资料,并向学生讲述课程设计的要求、步骤、和方法,设计过程采取课堂集中辅导,分散设计的方式进行。

课程设计按3~6个人为一组,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协作、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设计方案,课程设计过程要求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书,必要时可要求各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课程设计方案演示和答辩,评出若干优秀设计成果。

二、课程设计内容

以某订货-生产式企业为对象(见附件资料),按该企业的生产实际资料为设计依据。

对该企业某生产车间的设施布置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设计,并比较优化布置后的运输工作总量;以某车间实际生产条件和产能、所接订单任务及交货期要求,进行产能平衡,并制定该车间生产作业计划。

具体内容和步骤如下:

1.提供资料:

某车间原布置图;

两周的生产订单;包括:

产品品种、数量、交货期要求;

各订单产品的工艺流程、各工序的工时定额;

2.车间设施规划与布置设计:

了解和分析某车间原有设施布置图,分析其设施布置方案的优缺点;

根据手头掌握的订单生产任务量,统计各工作中心(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并画出该车间内的设施之间物料运输量矩阵表;

根据车间原有布置图,确定车间运输距离矩阵表;

计算并分析原有布置方案的物流运输工作总量;

用从至表-试验法,对现有布置方案进行优化,寻求并得到较优布置方案;

采用物流量矩阵表和工作中心距离矩阵表,计算优化布置方案的运输工作总量,并比较新旧方案的物流运输量工作量结果;

画出新的车间优化布置图—明确标注各工作中心名称、面积形状大小、所处位置、包括通道、储存区、出入口等。

3、产能平衡与生产计划编制

了解某车间近两周的定单情况;订货品种、订货数量、交货期等要求;

了解各订货产品的工艺流程,及各产品工时定额;

进行工序产能计算,安排各订单加工顺序,并进行产能平衡和人员配置;

列出计划排产结果,给出产能力用计划;

4、设计原则:

设施布置要求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达到运输工作总量最小化;

既要满足客户交货期要求,又要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力,达到成本最小化。

5、提交设计报告

最终结果要求提供详细的计划编制报告书。

解释设计过程的每一步,说明设计思路和依据,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设备布置方案的设计草图;

生产作业计划安排结果(计划排产表)

6、要求和学时分配:

设计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设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本小组的讨论、任务分工等;

设计过程必须在本组内独立完成,不得跨组参考或抄袭,避免方案出现雷同;

设计书一律采用A4V纸打印,用统一封面装订;

课程设计原则上在2周内做完,两部分内容各占1周;

第二周五进行优秀设计方案评选,在各组推选代表进行方案介绍的基础上,推选出2-3个优秀设计方案。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较好地掌握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的了解,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和掌握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设施规划和优化布置的具体方法;

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团队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和掌握订单-生产式企业的产能平衡与生产计划优化编制方法;

4.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指导教师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方法、步骤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能熟练地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能熟练地处理课程设计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