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297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docx

《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40分,共40个空,每个空1分)

1.由于生物具有阶段性,因此,可以利用地层中的阶段性表现,来划分地层的。

2.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表明,各种生物在地球上只能出现,以后,决不会重新出现,因此,不同时代地层中的是不会完全相同的。

3.由于大多数遗迹化石是的,因此是分析的极好样品。

4.原地埋藏的化石保存相对较完整,不具性和性,生活于环境中的生物常伴生在一起。

5.异地埋藏的化石不同程度破碎,较好,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地质时期的生物,且具有一定的性。

6.生物绝灭的方式有多种,恐龙的绝灭属绝灭。

7.依据多房室有孔虫房室排列的形式,可分为、、、

和混合壳几种类型。

8.有孔虫的壳质成分可分为、、三大类。

9.“虫筳”繁盛于时期的海洋环境中,是该时期的标准化石。

10.四射珊瑚的地史分布时期为:

11.横板珊瑚的连接构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2.四射珊瑚的隔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3.双壳类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完成和控制壳体的开合

14.依据头足类隔壁颈的长短、弯曲程度以及连接环是否发育等特征,可将头足类的体管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类型

15.依据三叶虫头甲及尾甲的大小比较,可将三叶虫划分为、、和______四种类型。

16.莱德利基虫属动物门纲,其繁盛于时代。

17.奥陶纪最重要的生物化石类型包括、和等。

18.腕足类的肉茎主要用于。

a.运动b.生殖c.开、闭壳d.固着

19.依据腕足类腹匙形台的形态和结构差异,可分为、、和四种类型。

20.长身贝类的繁盛时代为____________,石燕贝类的繁盛时代为____________。

21.笔石动物生活于海洋环境中,是地史时期的标准化石。

22.牙形石出现于时期的海相地层中。

23.地层与岩层相比,除了有一定的形体和岩石内容之外,还具有的含义。

24.一套正常层序的地层中,砂岩中的槽状交错层理面朝上;泥裂的向下指;安山岩中蝌蚪状杏仁构造的大头指向面。

25.沉积岩的原生色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特征,是重要的相标志之一。

如煤系地层中炭质页岩的黑色,反映温暖的植物大量生长的环境;而油页岩的黑褐色,则反映环境。

26.地台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双层结构—和。

是地台区上长期隆起的剥蚀区,褶皱基底的变质岩系常常大面积出露于地表,海相沉积盖层很少或完全缺失。

27.地史上构造旋回的概念,是指地壳上的地槽区由到上升,由相对而转变为相对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叫做构造旋回(或褶皱旋回)。

28.全球岩石圈板块可以划分为:

、、、

、、。

29.古板块边界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

等方面。

30.我国古太古界~新太古界的分布主要局限于地区,岩性以为主。

31.含铁红色砂岩和高价铁沉积铁矿的首次出现约在距今亿年左右。

它们的出现确切指明大气中已有氧。

32.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出现于时期。

33.寒武纪我国华北地区表现为稳定的的陆表海。

34.张夏组属统,长山组属统。

35.加里东构造阶段,华北、塔里木板块与扬子板块以洋相隔。

36.华北唐山奥陶系剖面自下而上发育有组、组、组和组的地层。

37.奥陶纪最重要的生物化石类型包括、和等。

38.泥盆纪华南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沉积,滇、黔、桂地区以稳定浅海环境为主,型分布较广,沉积物以碳酸盐岩为主;在桂西和滇东南存在一种型泥盆系,含菊石、竹节石等化石,是典型的深水滞流底部的裂谷沉积。

39.从植物分区来看,华夏、欧美区属区,以繁盛为代表。

40.古生代期间,自时期至时期,华北地台一直处于剥蚀状态。

中石炭世—早二叠世开始缓慢沉降,普遍接受相沉积。

41.华北地区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形成、发育的时期,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层为群。

42.二叠纪末期绝灭的生物包括:

、、和等多种类型。

43.早二叠世末期的地壳运动使基本升起,与华北-塔里木连成一片,致使中国沿一线为界,出现“南海北陆”的对峙局面。

44.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主体处于陆地环境,以为界的南北的地理格局结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以为界的东西差异开始显现。

45.中国的三叠纪,呈现出以秦岭-大别山为界,南北的地理格局。

46.侏罗纪被称为的时代、的时代、的时代。

二、名词解释(10分,每个名词解释2分)

1.古生物2.终极绝灭3.异地埋藏4.原地埋藏5.孢粉分析6.地史学的定义

7.地层学8.地层划分9.沉积旋回10.补偿盆地11.加里东构造运动12.海西构造运动

13.小壳动物化石14.蛇绿岩15.世代交替

三、图形题(10分,每道题5分,每个答案1分)

1.根据笔石体定向原则判断下图中笔石枝的生长方向

答:

2.标出图中所指三叶虫头甲的构造名称

答:

3.写出图中所指的珊瑚构造名称

答:

4.标出图中所指的腕足构造名称

答:

5.写出图中所指的头足类构造名称

答:

6.标出图中所指的芦木髓模构造名称

答:

四、简答题(20分,每道题5分)

1.生物进化的形态学(广义)例证、胚胎学例证和古生物学例证说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答:

说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生物的结构、构造是从简单到复杂;生物的类型是从低级到高级;生物的种类是从少到多;生物的生活环境是从海生到陆生和空中。

2.如何区分原地埋藏的化石与异地埋藏的化石?

答:

原地埋藏的化石保存相对较完整,不具分选性和定向性,生活于相同环境中的生物常伴生在一起;而异地埋藏的化石会出现不同程度破碎,且分选较好,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地质时期的生物混杂,具有一定的定向性。

3.简述古代珊瑚的生态环境

答:

古代珊瑚的生态环境类似现代礁相泻湖的珊瑚,最大水深小于50米,温度16~28度,水体清澈、动荡、富氧,阳光充沛、泥质少。

4.双壳类的铰合构造由哪几部分构成,铰合构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双壳类的铰合构造由铰齿和铰窝组成,其可分为栉齿型、异齿型、古异齿型、厚齿型、弱齿型、贫齿型等多种类型。

5.简述介形虫的演化趋势

答:

介形虫的演化趋势:

铰合构造从一元型到四元型;闭肌痕数目由多到少,其分布由不规则到规则;边缘毛管带由窄变宽,边缘毛管由少变多,由简单到分叉。

6.简述植物演化的阶段性

答:

植物演化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菌类、藻类阶段:

太古代——志留纪,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具维管束。

裸蕨植物阶段:

志留纪末期——中泥盆世,加里东运动使海洋面积缩小,陆地变大,植物开始登陆,开始出现了茎、叶的分化,出现维管束,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蕨类植物阶段:

晚泥盆世——早二叠世,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裸子植物阶段:

晚二叠世——早白垩世,对水的依赖性减弱。

被子植物阶段:

晚白垩世至今,最高等的植物。

7.地史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答:

地史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生物界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动力地质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和推论地质时期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和地表生物界在时间上的发展和演变历史。

8.地史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

地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表成层岩石及其所含古生物化石的形成顺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地质时代确定(地层学)。

地层的形成环境条件和分布特征,恢复当时的海陆分布古地理轮廓(沉积古地理学)。

研究地层的沉积及岩浆组合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岩石圈构造发展历史的相互关系,推定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恢复岩石圈的构造发展史(历史大地构造学)。

9.岩石地层单位“组”:

答:

组的含义在于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

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岩石为主,夹有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它比较单纯的组相区别。

组的界线在岩性上应当容易识别,厚度一般从几米到几百米,组具有一定的空间展布范围,在该范围内其岩性、岩相应基本稳定。

10.地层划分的主要方法

答:

地层划分的方法主要有3种:

构造学的方法,依据不整合面把地层划分开;岩石学的方法,依据岩性特征、岩石组合或沉积旋回划分地层;古生物学的方法,依据地层中化石面貌的不同划分地层。

11.简述华南地区泥盆系的两种沉积类型“象州型”和“南丹型”

答:

泥盆纪华南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沉积,象州型分布在滇、黔、桂地区,以稳定浅海环境为主,沉积物以碳酸盐岩为主,范围较广,含丰富的底栖生物化石,如腕足类、珊瑚等,代表温暖富氧的正常浅海沉积;在桂西和滇东南存在一种南丹型泥盆系,以黑色泥岩、泥灰岩和硅质岩为主,含菊石、竹节石等浮游生物化石,是典型的深水滞流底部缺氧的裂谷沉积。

12.简述造成白垩纪末期的生物绝灭事件的可能的原因

答:

白垩纪末期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大规模的生物绝灭事件,

属的灭绝率:

52%,种的灭绝率:

90%,造成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可能包括如下几方面:

地内因素:

海平面下降、气候变冷、海水成分变化、古地磁倒转、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火山喷发等。

地外因素:

行星撞击事件、超新星大爆炸、太阳耀斑等。

 

五、论述题(20分,每道题10分)

1.中国华北地区古生代地史概况(10)

答:

我国华北地台区在晚元古代青白口群沉积期末,经历了蓟县运动,上升成为剥蚀区,直到早寒武世中期(沧浪铺期)又沉降接受海相沉积。

早奥陶世末期整体上升成陆,从此开始遭受长期侵蚀,直到中石炭世初期下沉,发生海侵,形成华北下奥陶统与中石炭统之间长达1亿3千万年的普遍性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奥陶系顶部形成古喀斯特地貌、古风化壳和古侵蚀面。

晚石炭世末,此地台全面发生海退,进入二叠纪,华北地台区除淮南、豫西和陕甘宁盆地南缘有短暂海侵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没有遭受海侵,故华北地台区的二叠系以陆相为主。

寒武纪:

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期—筇竹寺期),华北地区是古陆剥蚀区;之后稳定下降开始海侵,地形平坦,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暖,浅海广布,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奥陶纪:

华北地台区的奥陶系以下奥陶统为主,沉积物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相横向稳定,古生物化石丰富,其中鹦鹉螺类化石最多;早奥陶世末期,华北地壳上升和海退具有普遍性,仅局部地区残留小片海水,沉积了中奥陶统的下部层位。

石炭纪:

中、晚石炭世,华北地台地壳稳定,地形平坦,气候温暖,生物繁盛,地壳升降频繁,海水进退多次发生,形成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

二叠纪:

山西期,华北地壳稳定,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潮湿,沉积了广泛稳定的山西组含煤地层;石盒子群沉积期,气候由潮湿变干旱,地形高差加大,南部相对潮湿,普遍含煤;石千峰组沉积时期,华北形成一些彼此隔离的干旱内陆盆地。

2.中国二叠纪的古地理格局及沉积特征(10)

答:

中国的二叠系分布广泛,发育完全,化石丰富,沉积类型多样。

华北二叠系以陆相为主,华南二叠系以海相为主。

华北地区:

二叠纪,除淮南、豫西和陕甘宁盆地南缘有短暂海侵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没有遭受海侵,故华北地台区的二叠系以陆相为主。

山西期,华北地壳稳定,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潮湿,沉积了广泛稳定的山西组含煤地层;石盒子群沉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