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2442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docx

古生物地史学汇总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总结

古生物学

1、古生物学基本概念

1.古生物学:

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各地史时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一切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

2.化石:

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生命活动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

3.化石的种类

大化石:

个体较大,利用常规方法在肉眼下观察就能直接进行研究的化石。

微化石:

形体较小,一般肉眼难以辨认的化石。

超微化石:

比化石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化石。

分子化石:

地质体中来自生命活动的有机体。

4.叠覆律:

在层状岩层未经褶皱或断裂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岩层在下,时代较老,后形成的在上,时代较新。

5.生物层序律:

每一地层中都有其特殊的生物群面貌,既不同于上覆地层,又不同于下伏地层。

6.化石形成的条件

生物本身条件:

最好具有硬体,软体部分易腐烂、分解而消散,硬体主要由矿物质组成,能够比较持久的抵御各种破坏作用。

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水动力条件弱,水体pH小于7.8,还原条件下有利于生物体保存,动物吞食和细菌腐食作用影响化石保存。

埋藏条件:

埋藏快,沉积物细,搬运距离短,有利于化石保存。

时间因素:

长时间的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

成岩条件:

压实作用较小且未经过严重重结晶作用。

7.化石的石化作用:

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在成岩过程中经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形成化石的作用。

1 矿质充填作用:

生物硬体中的有机质在埋藏后消失殆尽,使原硬体疏松多孔,随后孔隙被溶于水的矿物质充填,使得硬体变得致密和坚实,增加了硬体的重量。

可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中,也可发生在硬体骨骼之间。

2 置换作用:

原生物体的组成物质逐渐被溶解,由外来矿物质充填的作用。

若溶解速度和填充速度相等,则原生物体的微细结构可保存;若置换速度小于溶解速度,生物体的微细结构不保存。

常见有硅化、钙化、白云石化和黄铁矿化。

3 碳化作用:

埋藏后生物遗体组分中的成分,经分解和升馏作用而挥发消失,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而保存为化石。

8.化石埋藏学:

研究生物死亡后埋藏在沉积物中随同沉积物变为岩石而本身经石化作用形成化石过程的学科。

9.死亡群:

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的生物尸体堆积。

埋藏群:

一个死亡群与其他死亡群混合,然后被沉积物覆盖形成。

化石群:

随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埋藏群本身经石化作用形成。

10.原地埋藏:

化石群由生物群死亡后埋藏在原生活位置。

化石群成为原地化石群。

若化石群中保存原生物群中的大部分呢成员,且保存着原地生存状态,但一小部分被搬运走了,这种原地埋藏化石群称为残留化石群。

异地埋藏:

生物死亡后经过搬运,离开原地。

形成的化石中大部分成员属同一生物群,并未经搬运,但混入了搬运来的生物,有同时期的或不同时期再沉积的为混合化石群。

有些化石群是生物全部搬运后再形成,可能来自几个时代的生物群,称为搬运化石群。

11.原地埋藏与异地埋藏的辨别标志

1 化石保存的完整程度:

一般原地埋藏的化石保存完整,很少受到破坏,且保存原生活时的状态。

2 个体大小的分选性:

原地埋藏的化石,大小极不一致,从中可观察到从幼年期到老年期个体形态的变化;异地埋藏的化石,因经过流水搬运,往往同样大小的个体埋藏在一起,且有磨损现象。

3 两壳保存的分散性:

原地埋藏的双瓣壳化石一般是两壳闭合,即使两瓣分离,同一地点或同一层位中,两瓣数量比例大致为1:

1;异地埋藏则同一种属两瓣比例极不一致。

4 观察判断生物的生长位置:

原地埋藏的化石往往保持着生物原来生活时的位置和方向,或稍有变动;异地埋藏的化石不保持原生活位置。

5 化石的生态类型与其埋藏环境是否一致:

原地埋藏的化石群的群居组合与环境是一致的,异地埋藏则不一致。

12.化石的类型

1 实体化石:

古生物遗体保存下来的化石。

又可分为不完整实体和完整实体。

不完整实体:

生物遗体被沉积物掩埋后,仅由生物硬体部分经历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石化作用才形成的化石。

占据了实体化石的绝大部分。

完整实体:

生物的全部遗体(软体和硬体)未经明显变化,大体呈原来状态保存下来的化石。

(特殊条件:

冷冻、密封、干燥、具防腐作用的泥炭和沥青)

2 模铸化石:

不是生物遗体本身形成的化石,而是生物遗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和铸型。

可分为4类:

印痕化石:

生物尸体陷落在碎屑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的生物软体的印痕,常反映生物主要特征。

印模化石:

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和内部填充物上留下印模,包括外模和内模。

外模是生物硬体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的模,反映原生物硬体的外表形态和构造特征。

内模是壳体内面特征留下的模,反映生物硬体的内部构造。

内模和外模形成后生物硬体被溶解,经压实作用使内外模重叠在一起,形成复合模。

核化石:

由生物硬体结构形成的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后,形成与原生物体空间大小和形态类似的实体。

内核是填充生物硬体空腔中的沉积物固结,形成与原空腔形态大小一致的实体,其表明为内模。

外核是埋藏的硬体溶解后再沉积物中留下的空间被充填而形成与原硬体同形等大的实体,其表面特征与原硬体表面特征相同,外表特征由外模反印到外核上形成。

铸型化石:

当生物体埋在沉积物中,已形成外模和内核后,壳质全部被溶解并被另一种矿物质充填所形成的化石。

3 遗迹化石:

保存在岩层中各类生物生命活动时期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又称痕迹化石。

可归为5大类:

软底沉积物中的动物痕迹

软底沉积物中的植物痕迹

硬质底层上的生物侵蚀痕迹

动物的排出物

古人类劳动工具及文化遗迹

4 分子化石:

地质体中来自生物有机体的分子。

它们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虽受成岩、成土等地质作用的影响,没有或较少发生变化,基本保存了原始生物生化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物母质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又称化学化石、生物标志化合物等。

4种生物化学组分:

蛋白质(和核酸)、糖类(包括几丁质)、类脂物和木质素。

13.古生物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源相近的种并为属,同源相近的属归并科,以此类推。

14.种:

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

15.种的特征:

共同的形态特征;

构成一定的自然居群,而居群具有一定的生态特征;

分布于一定的地理范围。

16.地理亚种:

不同居群因地理隔离在性状上出现分异产生的亚种。

年代亚种:

由于地质年代不同而显示出的种内性状特征分异构成的亚种。

17.古生物的命名

1 单名法:

属(及亚属)以上的分类群采用单名法,即用一个拉丁词来表示。

2 双名法:

种的名称需要两个词来表示,即在种本命前冠以其归属的属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种命。

3 三名法:

对亚种的命名,将亚种名置于其所属的属和种命之后。

注:

种、亚种及变种的本名所有字母均采用小写形式,而属(及亚属)以上的名称首

字母需用大写。

印刷时属及属以下的名称须用斜体表示,属以上的名称用正体字。

18.优先律:

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植物、菌类生物命名法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

19.生物的分界: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20.小进化:

发生在种内个体和居群层次上的进化改变。

21.居群:

同一时期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个体的集合,是生物进化的最小单位。

22.成种作用:

实质上就是种的进化并产生新种的过程。

23.成种作用模式:

渐进式成种和量子式成种作用;

异域成种作用、同域成种作

用和邻域成种作用。

24.大进化:

发生在种和种以上的进化,基本单位是种。

24.大进化的型式:

辐射、趋同和平行进化;

渐进型式和间断平衡型式。

25.辐射:

来自同一祖先的许多成员发生显著表型分化,在较短时间内,向着不同的适应方向进化,并由此产生新的分类群。

又称适应辐射。

26.趋同:

属于不同祖先来源的类群成员各自独立地进化出相似的表型,以适应相似的生存环境。

27.平行进化:

有共同祖先的两个或多个线系的不同成员因同向的进化而分别独立地进化出相似的特征。

28.集群灭绝现象:

生物种的快速大幅度灭绝。

29.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

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自然选择是适应进化的主要原因;

适应是生物特有的现象;

灭绝和辐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形式;

急剧的环境变化会导致生物的快速进化;

生物大分子进化速率相对恒定;

生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生;

地球生命与地球环境协同进化。

30.环境:

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1.底栖生物:

生活在水层底部,经常脱离不开基底的生物。

分为4类:

固着、游移、孔栖、埋栖。

32.游泳生物:

具有游泳器官,营游泳生活并能主动运动的生物。

33.浮游生物:

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它们无真正的游泳器官,经常随波逐流被动地漂浮在水中。

34.假浮游生物:

起源于某些底栖生物,特别是底栖固着的生物,往往附着在水中的藻类、树干、木材或游泳生物的身体上,营被动的水中漂浮生活。

35.指相化石:

能明确指示生物生活时生存环境条件的化石。

36.标准化石:

能够用来明确划分和对比地层的化石。

一般需具备以下4个条件:

演化快,地质时代分布短;

地理分布广;

特征清楚,易于鉴定;

数量多,容易寻找。

二、古动物

原生动物门——筳亚目

1.概述:

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真核单细胞动物,只有一个细胞,但它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有机体,具新陈代谢、感应刺激、运动、繁殖等功能,没有真正的器官,但细胞分化产生“类器官”如鞭毛、纤毛、伪足就是运动器官。

2.分类:

鞭毛虫纲、纤毛虫纲、肉足虫纲、孢子虫纲

3.筳亚目

1)分类位置:

肉足虫纲有孔虫目

2)地史分布:

早石炭世晚期出现,早、中二叠世最繁盛,晚二叠世灭绝。

3)地层意义:

是全球石炭纪——二叠纪重要的标准化石。

4)基本特征:

大小——一般4-5mm,小者不到1mm,大者可达3-6cm。

形态——纺锤形、椭圆形、圆柱形、球形、透镜形

构造——初房、旋壁(致密层、蜂巢层、疏松层、透明层)、旋轴、房室、壳圈、旋脊、列孔、拟旋脊

生态——浅海底栖生物,生活于100m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平静浅海中。

腔肠动物门——珊瑚纲

1.四射珊瑚亚纲

1)构造:

外壁、表壁、萼部、隔壁、横板、鳞板、中轴

2)构造组合类型:

单带型——隔壁+横板

双带型——横板+鳞板/泡沫板/中轴

三带型——横板+鳞板/泡沫板+中柱/中轴

泡沫型——只有泡沫板

2.横板珊瑚:

横板特别发育,隔壁不发育,个体间具联结构造。

3.生态:

海生底栖生物,绝大部分生活在温暖而清澈的正常浅海中。

4.地史分布:

横板珊瑚最早出现在晚寒武世,中奥陶世显著增加,志留纪和泥盆纪最为繁盛,石炭纪大大减少,古生代末几乎全部灭绝。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头足纲

1.双壳纲

1)壳形:

两瓣壳一般相互对称,大小相等,每瓣壳本身前后不对称,固着、躺卧、漂游生活者壳形各异。

2)外部构造:

喙、壳顶、基面、前耳、后耳、耳凹(分为足丝凹口和足丝凹缺)

3)壳饰:

同心饰——同心纹、同心线、同心脊、同心层(褶)

放射饰——放射纹、放射线、放射脊、放射层(褶)

网状饰

4)内部构造:

外套膜附着痕、肌肉附着痕、韧带附着痕、铰合构造

5)壳的定向:

喙一般指向前方

放射及同心纹饰一般由喙向后方扩散

壳的前后不对称者,一般后部较前部长

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

足丝凹口在前,后耳常大于前耳

外套湾位于后部

两闭肌痕不等大时,大者在后,只有一肌痕时,一般位于中央偏后部

6)生态:

正常底栖、足丝附着、深埋穴居

7)地史分布:

最早出现于早寒武世,奥陶纪初辐射演化,古、中生代之交大规模灭绝、三叠纪末大规模灭绝,中、新生代之交重大灭绝。

2.头足纲

1)基本构造:

原壳、隔壁、房室、气室、脐、脐壁、脐线、脐接线、隔壁颈、连接环、体管。

2)体管类型:

无颈式——隔壁颈甚短或无,无连接环

直短颈式——隔壁颈短而直,连接环直

亚直短颈式——隔壁颈短而直,仅尖端微弯,连接环外凸

弯短颈式——隔壁颈短而弯,连接环外凸

全颈式——隔壁颈向后延伸,达到或超过后一隔壁,连接环有时存在

3)缝合线:

菊石动物的隔壁边缘与壳壁内面接触的线

4)缝合线类型:

鹦鹉螺型——缝合线一般为环形,无明显的鞍叶之分

无棱菊石型——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侧叶宽,浑圆状

棱菊石型——鞍叶数目较多,形态完整,常呈尖棱状

齿菊石型——鞍部完整圆滑,叶部再分为齿状

菊石型——鞍和叶载分出许多小叶

5)生态:

全部海生

6)地史分布:

鹦鹉螺类晚寒武世出现,奥陶纪时迅速发展,志留-泥盆纪时期开始衰落;菊石亚纲最早出现在泥盆纪初期,繁盛于中生代,白垩纪末期灭绝。

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1.背甲构造

1)头甲:

隆起部分分为头鞍和颈环,其余部分为颊部。

1 头鞍:

形状一般为锥形、截锥形或梨形,后端有颈沟与颈环分开。

2 鞍沟:

头鞍上横向或倾斜的浅沟,一般小于5对。

3 鞍叶:

头鞍被鞍沟分隔开的部分。

4 前边缘:

头鞍之前背壳的总称,被边缘沟划分为内边缘和外边缘。

5 颊角:

头甲侧缘与后缘之间的夹角,颊角向后延伸形成颊刺。

)胸甲

3)尾甲:

若干体节融合而成,仅第一个轴节具半环和关节沟,与胸甲衔接。

类型:

小尾型——尾甲极小

异尾型——尾甲小于头甲

等尾型——尾甲与头甲等大

大尾型——尾甲大于头甲

4)面线:

头甲背面一对穿过眼和眼叶之间切穿颊部的狭缝。

面线类型:

后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在颊角之内

前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在颊角之前

角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颊角

边缘式面线——无面线或面线处在头甲边缘

2.生态:

全部海生,生活方式为底栖、游泳或漂游

3.地史分布:

寒武纪早期出现,寒武纪最为繁盛,奥陶纪仍然繁盛,志留纪到二叠纪极具衰退,二叠纪末灭绝。

4.演化特点:

胸节减少,尾增大。

腕足动物门

1.壳的定向

背腹——一般两壳大小不等,背壳较小,腹壳较大。

前后——壳喙一方为后方,喙旁边缘称为后缘,相对的一方为前方,其边缘称前缘。

2.壳体度量

壳长——从壳后端到前缘的最大距离

壳宽——两侧缘间的最大距离,正交于长度线

壳厚——腹壳的背壳之间的最大距离

对称面——把壳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的假想平面

接合面——腹背壳之间的接触线称接合缘,通过接合缘的假想平面

3.外部构造:

喙、绞合线、主端、壳肩、基面、三角孔、三角板

4.内部构造:

腹壳——铰合构造、铰齿、齿板

背壳——铰窝

5.生态:

现代腕足动物一般生活在近35‰的正常盐度、避光、安定的环境中,化石腕足类大多生活于浅海,少数生活于各种水深。

6.地史分布:

始于早寒武世,经历奥陶纪、泥盆纪和石炭纪至二叠纪三大繁盛期之后,在二叠纪末急剧衰退;中生代数量虽然较多,但已明显进入衰退期;新生代面膜已接近现代。

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1.半索动物门一般特征:

特有口索、具背神经索、消化管前端有鳃裂

2.笔石动物的骨骼构造:

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笔石簇

3.正笔石的胞管形状:

均分笔石式——直管状

单笔石式——胞管外弯,呈钩状

卷笔石式——胞管向外弯曲,呈球状

半耙笔石式——胞管向外扩展,大部孤立,呈三角形

耙笔石式——胞管孤立,呈耙形

纤笔石式——胞管腹缘作波状曲折

栅笔石式——胞管强烈内折,具方形口穴

叉笔石式——胞管口部向内转曲

瘤笔石式——形成背褶,口部内转,腹褶弱

中国笔石式——形成背褶及柱状腹褶

4.笔石枝生长方式:

下垂式、下斜式、下曲式、平伸式、上斜式、上曲式

5.生态:

全部海生,生活方式为底栖固着和漂浮

6.地史分布:

始现于中寒武世,早奥陶世早期以树形笔石目为主,早奥陶世中至晚期以无轴亚目的均分笔石动物群为主,中至晚奥陶世以双笔石动物群为主,志留纪至早泥盆世以有轴亚目单笔石动物群为主,早泥盆世以后正笔石目全部灭绝,树形笔石目的一些属种一致延续到早石炭世才灭绝。

脊索动物门

1.一般特征:

具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

2.分类:

鱼形超纲——无颌纲、盾皮鱼纲、棘鱼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

四足超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3.两栖纲的起源:

由鱼形动物一支演化而来,过渡型化石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的鱼石螈。

4.爬行纲的起源:

由两栖动物一支演化而来,过渡型化石为早二叠世的蜥螈。

5.恐龙:

爬行纲双孔亚纲的蜥臀目和鸟臀目的俗称,不是分类单元。

6.鸟纲的起源:

由爬行纲的一支演化而来,过渡型化石为始祖鸟、中华龙鸟。

7.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人

早期猿人(能人)-晚期猿人(直立人)-古人(早期智人)-新人(晚期智人)

8.哺乳动物起源:

爬行动物的一支演化而来,过渡型化石有三列齿兽类,犬齿兽类、包氏兽形类。

9.脊椎动物演化:

颌的出现;

水生到陆生;

出现羊膜卵;

变温到恒温,卵生到胎生。

10.脊椎动物的地史分布:

最早发现于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中,泥盆纪为鱼类的时代,石炭纪至二叠纪为两栖类的时代,中生代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新生代为哺乳动物时代,鸟类、硬骨鱼类全面发展。

三、古植物

(1)概述

1.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根本区别:

营养方式——植物为自养生物,动物为异养生物

生活方式——植物为固着型,动物大多为活动型

生长方式——植物一直生长,动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不再生长

2.维管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1 根: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支持和固着植物体。

旱生区根系扎入深层或膨大,潮湿区根系较浅,水平伸展。

2 茎:

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支持树冠、分枝并形成大量叶以制造食物。

质地分为草本和木本,习性分为直立、匍匐、攀缘、缠绕,分枝方式分为二歧式(等二歧式、不等二歧式、二歧合轴式)和单轴式。

3 叶:

营养器官,由叶柄、叶片、托叶组成,分为单叶和复叶。

3.叶的脉序类型:

单脉、扇状脉、放射脉、平行脉、弧形脉、羽状脉、简单网脉、复杂网脉。

4.植物的繁殖器官:

原始类群为孢子,后为种子。

(二)低等植物:

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为简单丝状体或片状体,生活于水中或阴湿环境中。

(叠层石)

(三)高等植物:

多细胞,一般有根茎叶和繁殖器官等部分的分化,主要为维管植物,适于陆地生活。

分类:

蕨类植物——原蕨植物门、石松植物门、节蕨植物门、真蕨植物门

裸子植物——种子蕨植物门、苏铁植物门、银杏植物门、松柏植物门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门

苔藓植物门

前裸子植物门

买麻藤植物门

(4)植物界演化的主要阶段

1 菌藻植物阶段:

太古宙-志留纪,全部水生,无器官分化,丝状藻变为叶状藻。

2 早期维管植物阶段:

志留纪末期至早中泥盆世,出现了最早的陆生植物,以原蕨植物为主,并有原始的石松植物门、节蕨植物门、真蕨植物门和前裸子植物门植物。

全部仅适应于滨海温暖湿低地。

3 蕨类植物和古老裸子植物阶段:

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以石松植物门、节蕨植物门、真蕨植物门、前裸子植物门植物和古老裸子植物的种子蕨植物门、松柏植物门的科达纲为主。

晚石炭世中期至二叠纪是全球重要聚煤期。

4 裸子植物阶段:

晚二叠世(或早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以裸子植物的苏铁植物门、银杏植物门、松柏纲和中生代型真蕨植物为主。

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是中生代重要聚煤阶段。

5 被子植物门:

白垩纪至第四纪,被子植物在植物界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第三纪是全球成煤期,第四纪冰期后形成当代的植物群面貌。

地史学

1、基本概念

1.地史学:

是研究地球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的形成、演化历史和不同圈层间耦合关系。

包括地层学、沉积古地理学、历史大地构造学。

2.相:

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组合。

3.相变:

沉积相在空间(横向)和时间(纵向)上的变化。

4.相对比定律: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5.沉积环境:

即自然地理环境,是进行沉积作用的场所,具有特定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方面的条件。

6.地层接触关系类型:

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7.地层划分:

按地层的各种属性把地层剖面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

8.地层划分方法:

构造学方法、古生物学方法、岩石学方法

9.地层对比:

将划分好的地层单位与邻近的或远距离内的各个剖面做出比较,论证它们在地层特征和地层位置上是否相当。

10.地层对比的方法

A、野外直接追溯对比:

在野外根据露头从一个剖面追索到另一个剖面;

B、岩石相似性对比:

根据岩性特征,如岩层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的相似性来建立对比关系;

C、古生物对比:

论证地层中所含化石内容和生物地层位置相当。

D、地质事件对比

E、古地磁极性对比

F、同位素年龄对比

11.岩石地层单位:

群、组、段、层

12.时间地层单位:

宇、界、系、统、阶、时带

13.地质年代单位:

宙、代、纪、世、期、时

14.板块: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但本身并非连续的整体,被各种构造活动带分割成刚性的薄板状块体。

15.B式俯冲:

与洋中脊的洋壳增生对立,太平洋东西两侧的海沟带,即经常发生地震的毕鸟夫带,则是发生洋壳俯冲和消减的场所。

16.A式俯冲:

古洋壳板块已全部俯冲消失,两个大陆板块直接碰撞,继续俯冲的陆壳板块内部产生一系列逆冲断层,并导致硅铝壳明显增厚。

17.主动大陆边缘:

有俯冲带。

18.被动大陆边缘:

无火山岛弧和海沟存在,也为出现地壳俯冲和消减现象。

19.威尔逊旋回:

由板块构造观点来看,大洋壳并非永远存在,一般都经历了开裂、扩张、收缩和闭合的发展过程,把这一过程称威尔逊旋回。

其总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胚胎期:

因拉张开裂而形成的大裂谷,但尚未出现海洋,如东非裂谷带;

初始期:

陆壳继续开裂,已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出现洋壳如红海、加利福尼亚湾;

成熟期:

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未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大,如大西洋;

衰退期:

大洋中脊虽然继续扩张增生,但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俯冲消减作用,海洋面积逐步缩小,如太平洋;

残余期:

洋壳海域不断缩小,终于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的小型洋壳盆地,如地中海;

消亡期:

最后洋壳两侧大陆直接拼合、碰撞,海域完全消失,转为高峻山系,沿碰撞带可以出露挤压侵位的的大洋洋壳残余(蛇绿岩套),称为地缝合线,如喜山山脉,雅江即为地缝合线,并沿江分布蛇绿岩套,阿尔卑斯山脉。

20.板块学说对地槽和地台的解释

地台:

与地槽相对应,为相对稳定的地区,相当于板块学说的薄板状刚性块体(即板块),如华北地台(板块),扬子地台(板块)。

具二元结构。

即下部前古生代变质基底和上覆古生代开始的未变质的沉积盖层.

地盾:

台上缺失沉积盖层、变质基底古生代以来基本处于降起剥蚀状态,呈盾形直接暴露于地表,称地盾。

地槽:

地壳上垂直沉积接受巨厚海相地层,最后又回返挤压褶解并上升成为山系的巨型狭长的槽状凹陷带。

把接近前陆的地槽外带不含大量火山岩的称为冒地槽;把远离前陆的地槽内带含大量火山岩的称为优地槽。

21.构造旋回(构造岩浆旋回):

把这种全球性的构造作用旋回现象称为构造旋回。

由于地槽在下降和褶皱上升过程中,常伴有早期(下降)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和晚期的(上升)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故又称构造岩浆旋回。

把发生这种构造旋回的地质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