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626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docx

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出现:

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中国农业经济的地域差别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作生产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粟的国家之一。

 3.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

中国有着丰富有农作物资源。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发展起来。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

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重要问题:

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

一是由采集产生了原始农业;二是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三是以种植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一)耕作工具

1.西周及其以前,耕作工具以耒、耜为主。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步成为主要农具。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器开始在农业生产中运用。

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铁农具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这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唐代,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唐代,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的三个优点:

①曲辕和犁槃的出现,淘汰了犁衡,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

②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③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耕作方式的发展

※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时代——铁制农具和牛耕

(原始社会)(原始末期至商周)(从春秋战国起)

说明:

从春秋战国起,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牛耕的发展

春秋后期出现——汉代广泛推广——唐代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二)灌溉工具

古代的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因素。

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三国魏国)、筒车(唐朝)等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一)水利建设成就

1.内地主要农业区

(1)上古传说: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建设成就①防洪灌溉工程: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

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二千年来一直发挥着功效。

②治理黄河:

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

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封建国家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千载无患。

 2.边疆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

  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西汉时)。

(二)水利建设的经验总结

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370多种,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明代的潘季驯《河防一览图卷》记载了治河的经验,对后世影响很大;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泰西水法。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良和进步;②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经验的积累;③水利工程的修建、灌溉工具的发明。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一)商周时期:

由于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组织的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千耦其耘”。

(二)春秋以后:

自耕农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

1.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2.主要经营模式:

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模式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对自耕农经济的一般认识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安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自然经济的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影响自耕农的因素:

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

(一)井田制的出现

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二)井田制的内容:

周王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三)井田制的实质:

国家公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四)井田制的瓦解:

1.时间:

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瓦解。

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2.表现:

一方面,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并且“私田”数量越来越多。

3.原因:

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②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

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秦国“初租禾”)③进行彻底的变法,废除井田制。

战国时期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变法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国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

商鞅还实行“依军功行田宅”的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的大土地所有者。

(土地制度的变化: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一)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及发展:

战国时期,井田制崩溃,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形成。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

(二)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1.君主私有土地:

指各封建政权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2.地主私有土地:

在土地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土地所有者,即新兴地主,他们控制了大量耕地。

地主的土地,有多种来源:

战国时期,原来的公卿贵族占有“公田”,并将其转化为私有土地。

也有立军功者通过赏赐获得大量土地,而成为地主,第三种是一些人通过买卖获得土地而成为地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土地兼并更为激烈。

到明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自耕农私有土地:

自耕农私有土地指的是自耕农占有使用的小块土地,是自耕农阶层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

自耕农不是一个稳定的阶层,遇到适宜的条件他们可以上升为地主,遇有天灾人祸则可能走向破产。

三、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1、租佃关系的含义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另一种无力租佃而直接受雇在地主田地耕种的称雇工,计岁受值的是长工,计时受值的是短工。

早期雇工多立有卖身文契,与雇主相当于主仆关系,法律上处于不平等地位。

明清之际雇工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至清中期取得了“凡人”地位。

2、租佃关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1).产生:

通过租佃方式经营土地,在战国就已经出现了。

 

(2).发展:

自宋代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

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普及

(1)时间:

明清时期。

(2)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

(3)影响:

①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②从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的农民,生产自主性大为提高。

他们不仅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发言权,甚至能和市场发生联系。

这不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域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

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西汉所说的山西、山东与今天的地理概念不同。

它们以河南崤山分界,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

因为崤山附近有函谷关,所以又有关西、关东之称。

山东包括了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

历史上这里被称为中原。

山东是汉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山西在战国时属于秦地,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

四大经济区中,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

那里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江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

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龙门碣石以北是指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地区。

这一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它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之间长期对峙交流,汇合成互补、互利的统一整体。

2、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古代人口流动的原因

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流民浪潮。

古人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

“一曰天,二日官,三日军,四日钱,五曰愚。

”天指天灾,官指政府的徭役,军指供给军队的物资,钱指高利贷,愚指的是经营不善。

2、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高潮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唐安史之乱以后。

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大量涌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本来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从上古到西晋末,北方经济强盛,一直处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在南方出现了像建康(今江苏南京)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

中唐以后,在大河南北“戎事方殷”、经济停滞的同时,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在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

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

宋都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

2、文化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

3、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一)青铜冶炼

1.青铜时代:

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是我国的青铜时代。

2.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技艺已臻于成熟,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二)钢铁冶炼

1.技术成就

  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而且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

这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1)春秋时期的钢是块炼钢。

(2)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灌钢法的出现,提高了钢的质量,产量大增,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钢广泛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燃料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用木炭做燃料。

(2)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

北宋时用煤治铁已经相当普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治铁,明朝流行开来。

二、衣被天下

(一)丝织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

早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2.西周以后:

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3.唐代:

出现缂丝技术,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纹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

(二)棉纺织业的发展

1.成果

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

她发明的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线。

 2.影响

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三、从烧陶到制瓷

(一)制陶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成就。

中华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如纹饰缤纷的彩陶,薄如蛋壳、黑亮如漆的黑陶,熠熠生辉的白陶等。

(二)制瓷

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

1.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

  

(1)东汉晚期:

我国已经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瓷器,胎坚质细,釉色光亮,胎和釉结合牢固。

(2)南北朝时期:

成功烧制出白瓷,实现了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质的硬度、釉色的纯度都远胜前代。

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以后,瓷器生产水平继续提高。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在配料的准确、火候的控制等方面要求更为精密,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2.瓷器的外传及影响

至迟从唐代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

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一)家庭手工业

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建立在小农经营为主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农民通常以耕田为主,兼营副业。

不但地主田庄“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小农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防碍了市场发育。

家庭手工业不能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二)官营手工业

1.地位:

从西周开始,直到明朝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经营管理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

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在工官的监督下,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

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

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出现了雇募工匠。

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上的一大进步。

3.优势:

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又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而且是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4.缺陷:

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弊端丛生。

(三)私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国家的“四民”。

(2)此后,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生产范围、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分。

明代中叶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2.经营方式

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其经营方式也在变化。

①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

②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明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一)原始商业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在氏族部落之间和氏族内部偶尔出现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

(二)商业的兴起

商朝的商业活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生了专门通过物品交换牟利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灭商后,统治者就让殷商遗民继承祖业,周游各地,贩运物产。

(三)官府垄断商业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四)私商的兴起与发展壮大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

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五)秦汉到宋元时期,商业的起伏发展。

经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衰起伏,至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经济的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

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六)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

不但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

烟草、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二、坊市与城镇

(一)政治中心城市商业活动限制的逐步松驰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古代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1.西周至唐朝,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

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

市处于城中的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否则视为非法的私市。

这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唐代长安城承袭西周以来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2.宋代开始,打破坊市界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宋代,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设市,形成街市。

宋代,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了。

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二)经济城市的兴起

1.汉唐时期,丝绸之路沿途城镇的兴起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从长安向西,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等,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兴盛起来。

2.唐宋时期的港口城市

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都繁盛一时。

各港口城市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蕃客”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

3.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城市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三、重农抑商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一)战国以前,统治者重视商业

早期商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使民间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二)战国以后的抑商政策

1.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

(1)原因: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2)表现

①春秋战国时期:

秦国商鞅变法,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措施。

一是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重本抑末;二是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国家独占山泽之利,实行盐铁官营,管制粮食买卖;三是“重关市之赋”,重征商税。

②秦朝:

继续推行“上农除末”政策。

2.汉朝

(1)表现:

汉高祖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

(2)影响:

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3.中唐以来:

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

(1)表现:

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固守农本思想,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2)影响:

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文明潮流后面。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

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天工开物》所涉及的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大多为两石或三石,有的地区达到了五六石。

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迅速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3.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1)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社会上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异常活跃。

(2)明中后期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