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626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docx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

(一)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20.(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26.(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28.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问题教学

2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3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

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夸美纽斯曾经写道:

“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

……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

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

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C        3.C         4.C          5.C

 6.A          7.A        8.A         9.C         10.B

11.D         12.C       13.B        14.C         15.C

16.A         17.B       18.C        19.C         20.D

21.D         22.A       23.B        24.A         25.A

26.A         27.A       28.D        29.A         30.C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

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目标取向:

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

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

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含义:

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原则:

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4.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含义:

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价值:

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创造性、交往能力等。

实施条件:

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

2.趋势:

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专家咨询机构。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

(二)

选择题

1.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

A.教育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D.哲学

2.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

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

A.华生B.罗杰斯C.杜威D.斯金纳

3.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4.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和环境因素。

()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B.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5.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A.科学性B.教育性C.启发性D.正规性

三、简答题

1.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2.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3.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4.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哪些?

四、论述题

1.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2.结合实际阐述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五、实例分析题

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

请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复习题二答案

选择题1.D2.D3.B4.A5.D

简答题

1.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1)多种取向的综合。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2)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

(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2.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2)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

(3)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

(4)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5)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3.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4.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哪些?

(1)目标评价模式。

(2)外观评价模式。

(3)CIPP评价模式。

(4)自然评价模式。

论述题

1.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一)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二)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

(1)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

(2)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的特色。

(3)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

(三)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结合实际阐述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选择与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时,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依据教学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

(3)根据学生变量。

(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

五、实例分析

1.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对于课程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二是课程资源的适合性。

三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是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

2.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3.该校教师对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全面,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

4.教师不仅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

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三)

一、简答题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论述题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2、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

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三、材料分析题

   夸美纽斯曾经写道:

“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

……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

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

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

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目标取向:

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过程取向:

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主体取向:

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3.含义:

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原则:

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4.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5.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二、论述题

1.含义:

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价值:

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创造性、交往能力等。

实施条件:

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洞察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