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382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18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

《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篇第8章 胃肠胰内分泌疾病.docx

第2篇第8章胃肠胰内分泌疾病

第八章胃肠胰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胃肠胰激素

治疗

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类与分布

第六节胰高糖素瘤

胃肠道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病理与病理生理

胰岛的胚胎发生与形态特征

临床表现

胰腺的血管、淋巴管与神经

诊断与鉴别诊断

胰岛腺泡门脉系统

治疗

胰腺内分泌与外分泌的关系

第七节生长抑素瘤

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特点

病理

第二节胃肠胰激素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治

临床表现

疗原则

诊断

胃肠胰激素分泌肿瘤

治疗与预后

诊断

第八节胃肠胰的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

治疗原则

胰多肽瘤

第三节胰岛素瘤与婴幼儿持续高胰岛素

混合性胰岛内分泌肿瘤

性低血糖症

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婴幼儿持续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

治疗

第四节胃泌素瘤

第九节类癌瘤与类癌综合症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病理与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诊断

诊断

治疗

治疗

第五节血管活性肠肽瘤

第十节生长抑素、胰高糖素及其类似物的

病因与病理生理

临床应用

病理

生长抑素类似物的临床应用

临床表现

胰高糖素与胰高糖素样肽1的临床应用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胃肠胰激素

消化道和消化腺体(如肝、胰等消化腺)的激素分泌特点和分泌功能各不相同,激素分泌细胞多数单独或成簇地散在分布于消化道管腔壁和胰腺。

根据这些细胞分布的部位和所分泌合成激素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称为APUD细胞;能合成多肽和(或)具有生物活性的胺类物质并能脱羧,细胞发源于胚胎期的外胚层(神经嵴),较广泛地存在于身体的各器官中。

其中以中枢神经、内分泌腺体和胃肠胰中最突出,故又称神经内分泌细胞。

胃肠道的APUD细胞分泌的激素和胺类物质大多数因在血循环中半衰期很短(<3min),故不能成为有效的循环激素,如舒血管肠肽(VIP)、P物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释放肽(GRP)、脑啡肽,但它们可以作为神经介质或旁分泌激素作用于消化道局部。

而另一类分泌多肽的细胞——胃肠道上皮细胞,除胰岛细胞聚集在一起外,余均分别散布于胃肠道粘膜上皮之间,由于细胞的基底部分有许多分泌颗粒,储存激素,故又称为基底颗粒细胞。

这类细胞可分为两种:

①开放型细胞:

其胞体略呈锥形或烧瓶形。

细胞基底部宽,颈部窄,顶端有微绒毛伸入胃肠腔中,这些微绒毛类似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胃肠道食糜的化学、物理刺激,在被刺激时细胞内的颗粒释放激素,激素从基底部进入周围毛细血管,经血循环到达靶细胞。

②关闭型细胞(闭合型细胞):

多呈圆形,无微绒毛且与胃肠腔无直接联系,可在神经及其他内分泌细胞的调节下分泌释放激素。

应用含银盐的染料可将内分泌细胞染为肠嗜铬细胞及嗜银细胞。

肠嗜铬细胞摄取银盐后,使之沉积在细胞颗粒上,嗜银细胞需在还原剂的条件下才能摄取银盐,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多是嗜银细胞[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发现各种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从而确定该细胞特异分泌的激素。

另一方面,胰腺中含有大量的胰岛细胞及胰岛外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多数组成细胞团,并形成复杂的岛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详见后述及第三篇第一章)。

【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类与分布】

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种类繁多,常以单个细胞形式夹杂在胃肠上皮内,有时亦可三五成群,含有不同产物的细胞可分布在同一部位。

一般来说,一种类型的细胞只产生一种肽,但也有的细胞可同时含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肽,如G细胞既能分泌胃泌素,又存在ACTH免疫活性物质,也产生5-羟色胺和内啡肽。

同时,同一种细胞中,也可见肽类与胺类物质共存。

如,EC细胞既分泌P物质,也产生5-羟色胺,这可解释为什么有些消化道发生的细胞增生或肿瘤时出现几种激素增多的现象。

同时,近年发现,胃肠胰中的一些激素在脑组织中也存在,而原先在脑内发现的肽类激素也存在于胃肠胰中。

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称脑-肠肽(brain-gutpeptide),到目前为止,已知的脑-肠肽有P物质、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脑啡肽和内啡肽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等。

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产生近20余种化学结构明确的激素中可分为三大类:

①胃肠激素;②胃肠神经肽;③胃肠道生长因子。

它们的分泌受中枢神经系统区的肽能神经元与自主神经共同调控[2,3],详见第一篇第五章第一节表2-7-1。

【胃肠道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在众多的胃肠激素中,下列几种在调节胃肠功能及协同其他的激素对于物质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胃泌素

为多肽类激素,分子量大多在2~5kD之间,目前所知胃泌素有五种分子形式:

①小胃泌素,由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胃窦胃泌素的主要形式;②大胃泌素,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图2-7-1),是外周血液循环中胃泌素的主要形式;③小胃泌素(mini-gastrin),由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G-14氨基酸排列顺序与G-17羧基端(C端)14个氨基酸完全相同,两者的生物效应也相似;④巨大胃泌素(bigbig-gastrin),分子量约20kD,在胃肠肿瘤组织中有其免疫活性存在,分子结构尚不清楚;⑤成分I(componentI),其分子量介于大大胃泌素与G-34之间,目前对其分子结构和生物效应均不清楚。

在G-14、G-17和G-34中分别有I和II种类型,在羧基端第6位酪氨酸上有硫酸根者为II型,无硫酸根者为I型,两型的生物活性相同。

小胃泌素相当于大胃泌素的第18~34氨基酸残基。

 

图2-7-1大胃泌素的氨基酸顺序

胃泌素的生物活性主要在羧基端的4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此4肽是胃泌素的活性片断,而其前的氨基酸链只起增强作用。

因此,胃泌素无种族差异性。

人工合成的五肽胃泌素(pentagastrin)就是由羧基端的四个肽加上β-丙氨酸组成的,它具有天然胃泌素的全部作用。

胃泌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①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原的分泌;②促进胃泌酸区粘膜生长及食道和胃窦粘膜以外的消化道粘膜生长;③引起胃窦收缩,抑制幽门和回盲括约肌的收缩;④调节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释放作用,通过此环节促进胰岛素分泌[4]。

机械刺激、化学刺激和迷走神经兴奋是促进G细胞释放胃泌素的主要因素。

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产物是引起胃泌素释放的最强的生理因素。

其中最有效的刺激物是氨基酸,而氨基酸中又以苯丙酸和色氨酸的作用最强。

胃泌素的分泌也受局部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的调节(抑制),D细胞还含有一氧化氮合成酶,而释放的NO可调节胃泌素分泌细胞(G细胞)的凋亡[4]。

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

由33~5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激素,与促胰酶素(pancreozymin,PZ)是同一物质,故又称为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CCK-PZ),现统一称为CCK。

CCK分为33肽(CCK-33)、39肽(CCK-39)和58肽(CCK-58)等多种形式。

羧基端8个氨基酸肽段(即胆囊收缩素,CCK-8)具有整个分子的全部活性。

胆囊收缩素的羧基端5个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胃泌素完全相同,因而属于胃泌素家族的成员。

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不同之处是羧基端的第7位酪氨酸为硫化型,硫酸酯基团(-O-SO3H)的存在对胆囊收缩素的生物活性是必需的。

CCK的作用是:

①促使胆囊收缩、胆总管括约肌松驰;②促进胰腺分泌碳酸氢盐、胰酶,肝分泌胆汁和胃分泌盐酸;③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促胰液素的促分泌及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的作用;④促使幽门括约肌收缩,促进小肠运动;⑤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饱食中枢,引起饱感和抑制摄食。

肽类、氨基酸、脂肪及其消化产物在小肠上部都能刺激CCK释放,在氨基酸中,苯丙氨酸、色氨酸和甲硫氨酸的作用最强。

迷走神经兴奋也能引起CCK的释放。

三、促胰液素(胰泌素,secretin)

为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其化学结构与胰高糖素、抑胃肽(GIP)和舒血管肠肽(VIP)十分相似,它们共属一族(促胰液素族)。

此族的特点是,在其结构中没有活性片断,全部结构的完整对于其生物活性的维持都是必需的。

在促胰液素的氨基酸序列中,有14个与胰高糖素相似,有9个与GIP和VIP相同。

胰液素可促进胰液中水和碳酸氢盐的分泌,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抑制胃的排空和胃的运动。

同时也增强胆囊收缩素促胰酶分泌的作用。

盐酸是促胰液素释放的最有效刺激因子,当十二指肠腔内溶液的pH降至4.5时,促胰液素即释放,促胰液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胃内酸性内容物一旦到达十二指肠,促胰液素的分泌就增多;在促胰液素的作用下,碱性胰液分泌至十二指肠,被酸性内容物中和后,促胰液素分泌即停止。

蛋白质分解产物、胆汁、胆脂酸钠促进胰液素分泌,生长抑素和脑啡肽抑制其释放。

四、脑啡肽(enkephalin)

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和消化道,以胃窦和十二指肠浓度最高。

脑啡肽有两种结构类型,分为甲啡肽和吗啡肽。

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吗啡受体和迷走神经的作用能抑制胃的收缩、延缓胃的排空、抑制胃肠的运动,因而具有催吐和止泻的功能。

脑啡肽抑制总胆管的节律性运动,增强Oddi括约肌收缩。

增强由组胺所引起的胃酸和胃酶的分泌,抑制由促胰液素或酸化十二指肠引起的胰液分泌。

运动实验证明,脑啡肽的释放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吗啡受体和迷走神经的作用,促进其释放的[5]。

五、抑胃肽(gastricinhibitorypolypeptide,GIP)

由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属促胰液素族。

抑胃肽的生理功能是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蠕动和排空,促进胰岛素释放。

食物中的葡萄糖、脂肪或氨基酸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后引起其释放。

晚近研究表明,葡萄糖引起的GIP释放部位是在十二指肠,而脂肪引起的GIP释放部位在空肠[6]。

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

VIP为28肽,属促胰液素族。

VIP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蠕动,促进胰岛素分泌,刺激胰腺分泌水分和碳酸氢盐;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

此外,VIP也促进小肠分泌,使肠液和电解质的分泌明显增加。

刺激迷走神经,十二指肠腔内灌注高渗盐水、0.16N盐酸或等渗丙氨酸溶液,静脉滴注催产素每min15mU/kg,静脉注射新斯的明或钙盐等,都能引起舒血管肠肽的分泌[7]。

七、胰高糖素

为含2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由胰岛的A细胞分泌。

胰高糖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

促进脂肪组织内甘油三酯的分解,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抑制胃酸分泌和胃的运动,减慢小肠的蠕动,增加小肠的吸收率,促进胃肠道粘膜的生长发育。

迷走神经通过M受体抑制其分泌,而交感神经则通过β受体促进其分泌。

在应激、运动和感染等状态下,胰高糖素分泌增加则与交感神经有关。

八、胃动素(motilin)

为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于1966年发现,1973年被纯化。

胃动素刺激胃蛋白酶分泌,使胃粘膜血流增加。

能诱发十二指肠发生消化间期综合肌电Ⅲ相。

使食道下段收缩,胃运动增加,但却减慢胃排空,分析此是因打乱了正常的胃与十二指肠间的协调活动所致。

十二指肠酸化可引起胃动素分泌;而碱化则抑制分泌。

胃动素的释放只有在饥饿状态下可自发释放。

九、P物质(substanceP)

由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还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胃肠道的内在神经丛。

在人脑中,以黑质和下丘脑内浓度最高。

它在神经系中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与传导痛觉和机体的伤害感受(nociception)过程有关[8]。

P物质刺激消化道平滑肌,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平滑肌。

从而对胃肠运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同时也刺激唾液分泌,促使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增加胰液分泌,增加胰高糖素分泌并抑制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分泌。

进食刺激迷走神经或胃肠神经丛,静脉或胃窦部给予乙酰胆碱都能引起血中P物质浓度上升及释放入胃肠腔内。

十、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它广泛存在于脑、脊髓、胰岛和胃肠等组织中,生长抑素的最大浓度是在下丘脑,但其总量最大的部位是胃肠道。

生长抑素可抑制垂体GH、TSH、ACTH和PRL的分泌。

抑制胃泌素,促胰液素、CCK、GIP、VIP、胃动素、肠高糖素、胰多肽、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等激素的分泌。

抑制胃酸、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的释放,抑制胃和胆道的蠕动。

在饱食情况下,能诱发起自十二指肠的移行综合肌电,阻止进食时移行性综合肌电周期的破坏作用。

进食后吸收入血的营养物质和释放的胃肠激素可引起生长抑素的分泌,而生长抑素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通过抑制胃肠激素的分泌),由此调节胃肠道内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速度。

十一、胰多肽(pancreaticpolypeptide,PP)

是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直链多肽,分泌胰多肽的细胞也称PP细胞。

正常人血中PP浓度随年龄增大而上升,午后及晚上较高,饥饿时亦升高。

PP促使胆囊松驰,胆总管张力增强,抑制胰酶的分泌,升高血糖。

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刺激PP分泌。

迷走神经兴奋、胃泌素、CCK、促胰液素、VIP和GIP等都能引起PP分泌,而且与食物或进食有关的感觉刺激(嗅觉、视觉、口腔含水或饮料等)均可引起PP分泌,但不一定伴有胰岛素的同时性分泌[9]。

十二、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

是由1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广泛分布于脑和胃肠道中。

脑内以下丘脑和垂体的浓度为最高,其生理作用包括:

①抑制胃酸和胰岛素的分泌,刺激胰高糖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②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浓缩,血压下降;③抑制胃肠运动和降低食管下括约肌无力;④促进生长抑素和胰多肽的释放;⑤降低体温。

进食混合食物可引起神经降压素释放增加。

脂肪是其释放的最强刺激物,葡萄糖、氨基酸和盐水也能促进神经降压素释放。

十三、蛙皮素(bombesin)

是由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

至今世界范围内已从数百种两栖类动物皮肤中提纯了十余种类似的多肽,统称为蛙皮素样肽。

蛙皮素不但存在于整个胃肠道,而且在脑组织中也存在。

一般认为,蛙皮素具有如下一些作用:

①刺激胃肠平滑肌收缩,改变胃肠的肌电活动,使其频率增加,振幅减少;②刺激胃液、胰酶和胃泌素的分泌;③促进红细胞生成;④引起肾脏的入球小动脉收缩,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⑤通过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从而参与体温调节。

蛙皮素的许多生理作用是通过促进其他胃肠激素的释放而实现的,如对胰液的促分泌作用是通过CCK,促胃液分泌作用是通过释放胃泌素,因此可推想,蛙皮素可能是一些胃肠激素的释放激素[6]。

【胰岛的胚胎发生与形态特征】

1869年,德国医师PaulLangerhans发现,在胰腺外分泌组织外有小岛样的细胞团块。

二十余年后,人们将这群细胞团块命名为“Langerhans”胰岛。

随后,发现了胰腺的内分泌功能。

1894年,Laguesse推断,胰腺的内分泌功能是由胰岛来完成的,并进一步认识到胰岛的功能与控制血糖的动态平衡有关。

100多年来,对胰岛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详细调节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人类的胰腺在妊娠第五周发生于内脏内胚层的两个胚芽突起,背侧的胚芽突起发生于十二指肠的背侧壁,最终发展成为胰腺的整个胰体和胰尾部分以及部分胰头,胰头后侧部分则来源于腹侧的胚芽突起。

腹侧胚芽突起起源于初级胆管。

大约于妊娠的第7周,这两个分离的部分融合成为一完整的胰腺。

胰腺的腺体组织发生于原始上皮细胞索的出芽和分枝。

胰岛起源于上皮细胞索上特殊的胚芽突起,与发生胰腺导管以及典型胰腺外分泌腺泡细胞的细胞索为同一个上皮细胞索。

在胚胎早期(约妊娠第3个月),胰岛的内分泌细胞进行独立的分化过程,其中的一些细胞还保留着与导管的原始联系,在正常成年人的胰腺里还偶尔发现能分泌肽类激素的导管细胞,故现一般将胰岛内和胰岛外激素分泌细胞统称为内分泌胰腺(endocrinepancreas)。

在胚胎期,A细胞(胰高糖素细胞,α细胞)是最先被分化出来的,而PP细胞则是最后分化成熟的。

大约于妊娠的第9周,从形态学上就可以识别A细胞;D细胞(生长抑素细胞,δ细胞)可在妊娠第10周被识别;一周以后可以识别B细胞(胰岛素细胞,β细胞)。

在胚胎发育的初期,这些细胞已具有一定功能,可产生各自的激素产物。

前胃泌素(progastrin)的免疫分析表明,这种激素在人类及其他哺乳类动物胰腺的发生中已有表达[10,11]。

但在成人胰岛中并未发现。

胎儿期小鼠胰腺中,在胰岛激素分泌之前,有胃泌素的暂时性表达,提示内源性胃泌素具有营养作用,在胰腺生长及分化中起重要作用[12]。

大约在妊娠的第30周,胰岛的密度达600~700胰岛/cm3胰腺。

出生后几个月内,胰腺继续发育成熟。

在出生时,胰岛实质的重量大约占胰腺总重量的10%。

在婴儿期,此比例下降到7%而在成人期仅占胰腺总重量的2%~3%。

分娩前及分娩后丰富的胰岛细胞数量反映了某些胰岛激素在腺体生长与成熟中起重要作用。

不同胰岛细胞的比例从婴儿期的45%:

32%:

22%:

1%(B:

A:

D:

PP细胞),变为成人期的68%:

10%:

20%:

2%[13]。

近年发现,胰岛细胞与胃肠内分泌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肽类激素和癌变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在发生学上也有共同性。

因此,Fujita在APUD概念的基础上把它们归纳为胃肠胰内分泌系统,简称GEP。

近来的研究还表明,中枢和周围神经的一些神经元也能分泌GEP细胞所分泌的某些肽类激素,细胞的结构也相似,后来,也有学者把GEP细胞称为神经元样(neuron-like)或副神经元(paraneuron)细胞。

近年用电镜研究人和动物的胰腺,发现成人胰腺小导管上皮内的未分化细胞除可发育成导管细胞外,还能分化为腺泡细胞和胰岛细胞,甚至分化为肝细胞,并把胰腺发育过程中存在的这种干细胞称为间介细胞(intermediatecell)。

Mankowski等于1902年首先描述了胰外分泌细胞过渡到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

后来的研究表明,不仅在病理状态而且在正常情况下,从低等动物到哺乳动物均可见到一种胰腺细胞,其胞质内既有酶原颗粒,又有内分泌颗粒,这种细胞被称为腺泡-胰岛细胞(acinarinsularcell),即间介细胞处于一种活跃的过渡阶段,胞质内还可辨认出A、B、D细胞的三种激素分泌颗粒。

大多数学者认为间介细胞的存在是胰腺内、外分泌细胞共同起源于内胚层的有力证据。

一些资料显示,B细胞可由表达GLUT2和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因子-1(GLUT2-andpancreaticduodenalhomeoboxfactor-1,PDX-1)的上皮细胞分化而来[14],这种细胞事实上也是一种胰腺的内分泌细胞前身细胞。

Szynaka等报导,铅中毒时,如大鼠在接受500ppm和1000ppm的醋酸铅4~6周,胰腺的腺泡细胞、B细胞、B细胞/腺泡细胞和上述的所谓间质细胞中可含有胰高糖素、胰岛素和酶原(zymogen)分泌颗粒。

另一方面,慢性胰腺炎时,胰腺的间介细胞也明显增多。

【胰腺的血管、淋巴管与神经】

胰腺主要由脾腔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的分支血液供应;它们的分支行经小叶间结缔组织,沿途发出小支进入小叶内(小叶内动脉),小叶内的毛细血管分布于腺泡周围和胰岛内,为有孔型血管,窗孔数约15个/μm2。

胰腺内的静脉与动脉伴行,静脉血最终汇入门静脉。

胰腺实质内的毛细淋巴管很丰富,小淋巴管与血管伴行,汇合成较大的淋巴管。

胰腺的淋巴输入胰十二指肠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和胰脾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大部分输入主动脉前的腹腔淋巴结和肠系膜上淋巴结,有些可能汇入小网膜内而至肝淋巴结。

胰腺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它们分别来自内脏神经和迷走神经。

神经纤维束大多随血管进入胰腺,形成血管周围神经丛,也有不与动脉伴行的神经纤维进入胰腺。

神经纤维在腺泡周围和胰岛周围形成腺泡周围丛和岛周丛,并分别深入腺细胞之间和胰岛细胞之间。

在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可见一些神经元,在胰岛内近腺泡处亦可见单个神经元(可能是副交感神经元)。

在胰岛外周的结缔组织中有较大的神经节,可能是交感性的。

电镜下观察,见神经纤维穿过基膜,终止于腺泡细胞底部,末梢含有许多清亮突触小泡和少量较大的致密核心的小泡,表明它们是胆碱能神经末梢。

目前认为,肾上腺素能末梢似乎只分布到血管,而不到腺泡。

胰岛内的神经纤维在细胞索之间呈丛状,神经纤维的数量因动物种类而异。

神经末梢穿过基膜,居于胰岛细胞和基膜之间,有的呈念珠状膨大,末梢内均有突触小泡。

Forssman等(1978)对树鼠的研究发现,胰岛内的神经末梢与各种细胞之间的间隙宽窄不等,有的仅为20nm,有的则较宽。

神经末梢与胰岛细胞形成的突触一般无增厚的前膜和后膜。

根据突触小泡的形态特征,可区分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末梢。

胆碱能突触含有大量较小的清亮小泡和少量较大的致密核心小泡;肾上腺素能突触则含有许多中、小型的致密核心小泡和少量清亮小泡。

用交感神经阻断剂(如6-羟基多巴胺)去除肾上腺素能末梢的小泡,测得胰岛内胆碱能末梢数约为肾上腺素能末梢的3~5倍。

近来有人提出胰岛内可能还有5-羟色胺能和VIP能神经支配。

胰腺内也含有感觉神经末梢,有些动物(如猫)在胰头处的结缔组织内还有环层小体。

没有环层小体的动物胰腺内有与胰岛细胞紧邻的较粗的神经末梢。

电镜下可见无髓神经纤维分布于胰岛内毛细血管与胰岛细胞的两层基膜之间,但未见其与细胞形成突触,末梢内也不含突触小泡,而有许多线粒体和糖原颗粒,故认为是感觉神经末梢。

胰岛由副交感的胆碱能神经和交感的肾上腺素能神经所支配,人的胰腺含有丰富的V能神经纤维网,它起源于植物神经系统的神经节,盘绕并有时穿入胰岛,靠近胰岛细胞的神经成分称神经-胰岛复合体(neuro-insularcomplex)。

【胰岛腺泡门脉系统】

胰岛与一般内分泌腺一样,也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关于胰岛内毛细血管与腺泡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有无特殊联系的问题,长期争议未定。

Henderson等(1969)发现,胰岛毛细血管通过小静脉与外分泌部的毛细血管相连,他结合早年的研究,提出胰岛-外分泌门脉系统(islet-exocrineportalsystem)的概念,并推测胰岛激素可能通过此系统而影响外分泌部的功能。

Fujita等(1973)利用血管灌注及扫描电镜,发现马、猴、狗、兔、鼠等动物的胰岛与胰腺外分泌部之间有血管吻合,看到胰腺小叶内动脉发出1~2支入岛小动脉进入胰岛,形成分支盘曲的毛细血管网(血管球),其管径较外分泌部的毛细血管粗,血压也较高,具有血窦样结构。

毛细血管分布于胰岛细胞索之间,并与胰岛细胞紧贴,仅隔以各自的薄层基膜。

毛细血管汇成数个出岛小血管,呈放射状离开胰岛,至腺泡周围再度形成毛细血管。

由于出岛小血管的起止两端均为毛细血管,故称为胰岛-腺泡门脉系统,以这种方式循环的血液占全胰血流量的15%~20%,使胰岛激素对外分泌腺的控制、调节起重要作用。

腺泡周围毛细血管汇合成小叶内静脉,进入小叶间结缔组织。

不同动物的入岛小动脉进入胰岛分支所形成毛细血管的状况是不同的。

鼠和兔的入岛小动脉在胰岛的周边部变成毛细血管,然后再向胰岛中心延伸;马和猴的入岛小动脉进入胰岛中央后,分支成毛细血管网,再向胰岛四周延伸;狗的入岛小动脉则在胰岛边缘和中心之间形成毛细血管。

联系到各种动物的B、A、D细胞在胰岛内的分布状况,如鼠、兔和人的A、D细胞居于胰岛的周边部,B细胞位于中央;马和猴的A、D细胞居中央,B细胞位于周边;而狗的B、A、D细胞分布不规则,入岛小动脉似乎总是先到达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