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337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

《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第五章第1讲.docx

必修1第五章第1讲

  

最新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分析解读

 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3.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判断、区别及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对找矿和工程建设的实践意义。

4.掌握两种最基本的河流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分布及对聚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______和巨大的________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_______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________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__________。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________

①使岩石发生__________;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

作用

水、冰川、

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____地貌

搬运

作用

风、流水、

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

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

作用

外力减弱或

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3.结果:

使地表起伏状况__________。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或变质岩),C是______(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

①__________;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____________。

                    

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典例导入

 1.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图中B处的正确叙述是(  )

A.内力作用形成的向斜

B.外力作用形成的背斜

C.内力作用形成背斜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D.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

(2)下列地貌的地质构造与图中A处一致的是(  )

A.喜马拉雅山B.庐山C.渭河平原D.安第斯山

疑难剖析

 主要内力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水平

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

垂直

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

变质

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考点二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

典例导入

 2.(2011·北京文综)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疑难剖析

 主要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

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分布地区(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

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海浪

侵蚀

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

基岩海岸地区(例:

大连小平岛等)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

比重大

的先沉

积,颗

粒小、比

重小的

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

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考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典例导入

 3.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2)图中②表示的是(  )

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疑难剖析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代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

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

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由上图可知:

当炽热的岩浆(图中C)从地球内部喷出后,便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果岩浆未喷出地表便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为侵入岩(图中D);如果岩浆到达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为喷出岩(图中E)。

岩石在地表暴露,受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常含有化石的沉积岩(图中A)。

沉积岩在高压、高温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图中B),变质岩在地壳深处被高温熔化变成岩浆。

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实际上是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要想正确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

1.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上箭头的方向: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

(2)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

(3)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

(注:

岩浆岩和沉积岩在转化为岩浆的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必然经历变质的过程,因而有的资料强调只有变质岩才可形成岩浆。

这个变质过程很短,在转化过程中仅仅是一个短暂的过渡,因而也有的教辅资料把变质作用忽略掉,认为各类岩石都可直接形成岩浆。

2.熟悉地壳物质循环的各种变式图,如:

例题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2)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

A.①B.②C.③D.④

思维过程

答案 

(1)A 

(2)B

                   

考查点一 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及其影响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拉丁美洲国家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2011年4月27日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致使多座机场关闭,千人紧急撤离。

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下图是美国宇航局网站公布的一张火星北极新月形沙丘的照片。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盛行的火星风风向为(  )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地区易形成图示地貌的是(  )

A.沙质海滩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读“我国某山脉及两侧地质剖面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不可能存在化石的是(  )

A.砂页岩B.花岗岩C.石灰岩D.砂砾岩

6.图中甲地所在地表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B.风化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冰川沉积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海浪沉积作用

考查点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

7.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填图中序号)

(2)在a、b、c中,a表示的岩石名称是    ,b表示的岩石名称是    。

(3)在a、b、c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    ,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是    。

(4)据图,简要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分析完成1~2题。

1.该小组选择的地形区中,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①喜马拉雅山 ②内蒙古高原 ③黄土高原 ④华北平原 ⑤长江三峡 ⑥海南岛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①②⑥

2.该小组对地形区进行了“微观”研究,下列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上的冰斗——地壳运动

B.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沙丘——风力搬运

C.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风力侵蚀

D.海南岛“南天一柱”——海浪侵蚀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3~4题。

3.塑造“猫咪山”形态的根本力量的来源是(  )

A.太阳辐射B.岩浆活动

C.大气D.流水

4.“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D.板块运动形成的

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2010年8月,广东丹霞山等六处南方湿润地区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据此回答5~7题。

5.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火山岩

6.该类岩石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矿物晶体颗粒较粗B.岩石中有许多气孔

C.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能剥成薄片、薄板

7.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

如下图:

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据此回答8~9题。

8.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

A.风化作用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D.固结成岩作用

9.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

Ⅰ.高压 Ⅱ.石灰岩分布 Ⅲ.高温 Ⅳ.风化侵蚀作用强

A.Ⅰ、ⅢB.Ⅱ、Ⅲ

C.Ⅱ、ⅣD.Ⅲ、Ⅳ

下图中等高线表示最近被地质地貌专家认定的一种新的岩石造型地貌。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种岩石造型地貌是(  )

A.山东“岱崮地貌”B.广西“乐业天坑”

C.广东“丹霞地貌”D.云南“喀斯特地貌”

11.此类地貌是由(  )

A.内力作用形成的B.外力作用形成的

C.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D.人类活动形成的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岩、页岩都属于a类岩石

B.b不能转化为d,是因为b为岩浆,d为变质岩

C.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c类岩石

D.d为岩浆

13.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

B.火山喷发与②的活动有关

C.③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④阶段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

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结合材料和大峡谷某段景观图片,完成14~15题。

14.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主要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

A.花岗岩B.玄武岩

C.石灰岩D.大理岩

15.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C.固结成岩—板块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二、综合题(共40分)

16.下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地貌名称是       。

(2)该地风向是       。

(3)该地貌是外力作用中的      而形成的。

(4)它所造成的危害有            等。

(5)该地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呈扩大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我国的这种地貌主要分布在         ,在该地区实施的重要生物工程是    。

1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和    。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双选)(  )

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

C.常含有化石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

(如右图)最为著名。

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0年后将面临“断头”

危机。

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    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

中的    (填序号)。

(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

乙类岩石各一种。

复习讲义

基础自主落实

一、1.放射性元素衰变 2.断裂带 褶皱山脉 海陆变迁

喷出地表

二、1.太阳辐射能 2.生物 崩解、破碎 侵蚀 3.趋向于平缓

三、1.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作用

典例导入

1.

(1)C 

(2)B 2.D 3.

(1)A 

(2)B

课堂对点练习

1.D 2.C 3.A 4.B 5.B 6.A

7.

(1)② ③

(2)岩浆岩 沉积岩

(3)b a

(4)从图中可以读出: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等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这就是岩石圈物质循环。

课时规范训练

1.D 2.D 3.A 4.C 5.B 6.C 7.A 8.B 9.B 10.A 11.C 12.D 13.B 14.C 15.A

16.

(1)沙丘 

(2)西北风 (3)风力搬运、堆积 (4)掩埋村舍、道路、牧场、农田 (5)人为原因:

破坏草原、林地,盲目开荒;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干旱面积广 (6)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北”防护林

17.

(1)岩浆岩 变质岩 

(2)AC (3)③ ② (4)海水侵蚀 ② (5)甲:

花岗岩;乙:

大理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