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1562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

《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本科金融学1班 学号1050088 1 11.docx

级本科金融学1班学号1050088111

 

广西财经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

中外物流配送业发展比较研究

 

目录

摘要1

引言2

一、物流配送的相关概念3

(一)物流配送的定义3

(二)物流配送业的目标4

二、国外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及特点4

(一)国外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发展情况4

1.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情况4

2.日本的物流配送业发展情况4

3.欧洲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情况5

(二)外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特点5

1.依托于高新技术发展5

2.以规模效益为核心6

2.灵活多样的形式6

三、中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历程6

四、中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现状7

五、中国物流配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8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8

(二)物流配送模式过于粗放8

(三)配送技术比较落后8

(四)配送人员整体素质不高9

六、基于外国先进经验促进中国物流配送业发展的建议9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9

(二)加大物流配送业的规模发展9

(三)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10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10

七、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中外物流配送业发展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随着零售业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兴建了大批的物流中心和交易平台,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物流配送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行业及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不尽人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中外物流配送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汲取先进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和完善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物流配送业;发展;比较

 

引言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国家追求和平崛起,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14年GDP63.64万亿同比增长7.4%,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依然保持7%以上的年增长率。

同时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量和消费量也带来了对物流业的巨大需求。

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58万亿元,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77.3万亿元,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973.3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流总额一直增加,但我国物流成本很高,占GDP比例大。

在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8.4万亿元,占GDP比例为17.8%,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9.4万亿元,占GDP比例为18%,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10.2万亿元,占GDP比例为18%。

相比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高出将近一倍。

目前国内物流业主要存在以下四种配送模式:

(1)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创建完全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的组织模式。

该模式要求企业自身物流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满足配送中心发展的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必将会向其他模式转化。

(2)合作配送模式,是指若干企业由于共同的物流需求,在充分挖掘利用每个企业现有物流资源基础上,联合创建配送组织模式。

通过合作和共享,这种模式打破企业之间的界限,实现物流高效化。

(3)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这种模式对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运作经验和管理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

(4)共同配送模式,是指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作。

这种模式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可以促进物流行业整体的配送合理化。

国外物流主要派送方式主要有:

(1)专业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

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这一专业的多种物资进行配送。

专业配送中心第二个含义是指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

(2)柔性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3)配送中心:

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联营商店、联合公司)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4)销售配送中心:

比较起来看,国外和我国的发展趋向,都向以销售配送中心为主的方向发展。

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

销售配送中心又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是生产企业为本身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配送中心;第二种是流通企业作为本身经营的一种方式,建立配送中心以扩大销售,我国目前拟建的配送中心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国外的例证也很多;第三种,是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的协作性配送中心;(5)城市配送中心:

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

所以,这种配送中心往往和零售经营相结合,由于运距短,反应能力强,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较有优势;(6)区域配送中心:

以较强的幅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配送规模较大,用户也较大,配送批量也较大,而且,往往是配送给下一级的城市配送中心,也配送给营业所、商店、批发商和企业用户,虽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但不是主体形式。

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在国外十分普遍,美国马特公司的配送中心,“蒙克斯帕配送中心”等就属于这种类型(7)储存型配送中心:

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可能有较强储存功能;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这种供应配送中心也有较强的储存功能。

大范围配送的配送中心,需要有较大库存,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

瑞士GIBA-GEIGY公司的配送中心拥有世界上规模居于前列的储存库,可储存4万个托盘;(8)流通型配送中心:

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的典型方式是,大量货物整进并按一定批量零出,采用大型分货机,进货时直接进入分货机传送带,分送到各用户货位或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货物在配送中心里仅做少许停滞;(9)加工配送中心:

许多材料都指出配送中心的加工职能,但是加工配送中心的实例目前见到不多。

我国上海市和其他城市已开展的配煤配送,配送点中进行了配煤加工。

因此,跟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业相比,我国的物流配送业在效率、成本、服务及内容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快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物流配送的相关概念

(一)物流配送的定义

物流配送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克拉克在20世纪初提出的,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时至今日,关于物流配送的定义上午达成一致,在我国关于物流配送的定义主要是根据2006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所谓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这一定义全面的阐述了配送活动的内容,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大多数的物流配送业都不需要进行如此多的作业,而是只需要其中的几项内容,例如快递业,其主要是以送货为主[1]。

(二)物流配送业的目标

物流配送的本质是送货,但是其又区别于简单的储存和运输活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及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目标就是在确保物流效率的前提下,简化物流环节,实现三高一低的目标,即高服务水平、高配送效率、高配送效率和低配送成本。

高服务水平就是要将货物完全无误的送到客户手中,达到客户的要求,并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咨询、信息和售后服务,使得客户感到满意。

高配送效率就是实现配送作业流程的合理化,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和环境,使得客户能够最快的得到货物。

高配送质量就是在配送过程中要保质保量,货物达到要求,实现服务、速度、货物的高度统一。

低配送成本是指配送整体作业的总成本最低,整个配送系统中各项活动费用总和最低。

物流配送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优化技术,优化整个配送系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最终达到降低配送成本的目的。

二、国外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及特点

(一)国外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发展情况

1.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情况

美国的物流配送大约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整,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物流配送日益合理并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了物流业整体的发展。

在促进和完善物流配送业发展方面,美国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措施。

一是将老式仓库改为配送中心。

这是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的重要措施,将货物的拣选、包装和运送都统一到配送中心,通过加强对配送中心的管理,有效的减少了配送的环节,提高了配送的效率。

二是注重信息化管理。

美国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因此其在物流配送业也十分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通过对装卸、搬运、保管等环节的数字化,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三是多种复合型的配送模式。

由于目的、运输距离等因素不同,美国物流配送业对配送模式进行了细化,例如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等,通过对不同模式的不同操作,实现了专业化的经营和配送,大大提高了配送的效率和质量[2]。

2.日本的物流配送业发展情况

日本零售业在全世界都占据重要地位,而物流配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日本的物流配送业大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伴随着日本新型零售模式——便利店的发展而崛起,发展至今日本物流配送社会化、组织化、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日本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方法先进。

日本物流配送的主要方法主要是来自美国,但是随着日本本土物流配送业的不断发展,其也不断创新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商品入库、验收、分拣、出库等物流作业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与控制,效率不断提高。

同时日本物流配送的质量和服务交给,根据客户效率进行二次加工,大大提高了商品的附加值,获得消费者及客户的认可。

其次,合作型物流配送发达。

在日本,物流配送商、制造商以及销售企业一般都是长期合作的模式[3]。

在日本很多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都不自设流通设施,而是将物流专门交给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管理,这种合作方式便于物流配送业的专业化和效率化,在保证配送效率的同时,降低配送成本。

最后,政府发挥作用。

日本政府往往一般参与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规划,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用地进行了统一规划,确保物流设施和功能的完善,为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清除了障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欧洲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情况

欧洲经济发达,各国经济交往频繁,其物流业发展十分迅速,其中以德国最具代表性。

欧洲的物流配送业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后,欧洲的物流配送模式已经摒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

由于整个欧洲的交通特别发达,各国之间的联系频繁,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几乎都能相互连通。

因此欧洲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就是基于高度发达的现代交通及高新科学技术,最终实现了完善的运行系统[4]。

另外,欧洲物流配送业十分注重提前设计和规划,往往在建立连锁经营店面的同时已经有相应的配送中心规划,同步发展奠定了当今欧洲物流配送业高度发达的基础。

(二)外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特点

1.依托于高新技术发展

通过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物流配送业发展情况介绍可以看出,其发展的过程离不开高新科技。

无论是运输技术还是储存保管技术、包装技术等方面,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业都采用了高新的信息技术,甚至是全自动的数字化处理,既减少了人工成本又确保了配送效率。

此外,在货物的入库分拣、再到配送车辆的选择装配等都实现了电脑网络控制。

目前日本的配送中心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完全的信息控制分拣系统,具有代表性。

2.以规模效益为核心

物流配送业的效益更多的是基于一种规模及规模以上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通过规模经营生产的物流配送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到大量的折扣,而且还能够降低流通费用和交易成本。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益,一方面要组建具有实力的配送中心,使其能够支持更多的终端、客户的需求。

例如,日本菱食公司作为最大的食品批发商,下辖上百个营业所及配送中心,拥有大规模的专业流通加工服务设施,如此过硬的实力,为其赢得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自身实力与规模。

一些快递企业没有生产企业的支持,但是其需要凭借着完善的交通和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形成规模后自然成为众多商家选择的对象。

3.灵活多样的形式

配送的形式和模式,因地而异,因行业而异,因此物流配送的形式最主要的就是适合本国及行业的需求。

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介绍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例如瑞典轴承商的“用户无忧运转方式”,日本钢铁商的“看板”无库存供货方式等,美国以零售业为主的物流配送模式等等,不论哪种配送形式最重要的就是满足客户和消费者需求,实现灵活经营,确保经济效益。

三、中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物流才开始引入我国,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得到了重视及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配送业大体经过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第一是发展初期,即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及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不活跃,而物流刚刚开始萌芽,无论是交通、运输条件等各个方面都还不完善,只是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是快速发展时期,即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活跃,交流频繁,使得很多城市的物资部门都设立了配送中心。

这一阶段的物流配送业基本以工业生产为主,主要是为生产企业配送原材料及商品,极大的降低了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

第三是21世纪初至今,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城市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5]。

各个城市都开始兴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改善、整体物流技术水平也开始得到提高。

四、中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物流需求规模保持较高增幅,物流业增加值平稳增长,物流配送业在规模和基础社会是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2014年6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并于2014年9月12日以国发〔2014〕42号文正式发布。

这是继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又一个指导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14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210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4万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

两项指标增速与上年相比均小幅放缓,但仍然高于同期GDP增速,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

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超过9.7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增速延续小幅回落态势。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7%左右,物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

中国物流景气指数全年在55%上下区间波动,物流运行总体趋稳。

截至2014年底,我国A级物流企业超过3000家,其中5A级企业近200家。

在2014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中,第50名企业物流业务收入22.4亿元,入围门槛比上年提高2.1亿元。

快递、电商、零担、医药、物流地产等细分物流市场品牌集中、企业集聚、市场集约的趋势进一步显现。

在公路零担市场,卡行天下、安能物流等加盟型网络依托资本和技术优势,集聚了一批小微物流企业。

卡行天下加盟网点增加至1300家,安能物流网点增加至2000家,货运市场集约化步伐加快。

物流产业在网络渠道加紧深耕细作。

德邦物流在全国开设直营网点5200余家,全年网点增长近千家,继续向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延伸。

日日顺物流在全国2800多个县建立了物流配送站和17000多个服务商网点,逐步形成了大件商品送装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顺丰速运启动快递下乡计划,业务覆盖的县级市或县区已经超过2300个。

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拟投资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京东推出了“先锋站”计划和“村民代理”模式。

据统计,2014年农村新增快递网点近5万个,农村包裹超过20亿件。

社区物流服务深入推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国已发布各类物流标准超过800项。

物流教育培训成效显著,全国已有470多所本科院校、10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已有30多万人取得相关物流资格证书。

五、中国物流配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物流配送业起步晚,各方能还不成熟,因此导致我国物流配送业的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依托于完善的交通网络、先进的运输工具以及先进的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制约了配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各个城市都在兴建配送中心,在局域可控制的基础建设方面,我国正在快速发展。

但是在交通运输和工具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

首先,很多地区和省市的交通条件还比较落后,难以满足物流配送的需求。

虽然我们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些高速公路大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像中西部省市的交通仍比较落后。

以山西省为例,其煤炭资源的配送经常出现堵车情况,延长了配送时间。

又如我国的铁路货运,虽然在总量上居世界第一,但是每年还有6-7万辆的缺口。

基础设施的不足,不仅加大了物流的费用,还加剧了运力紧张的情况[6]。

(二)物流配送模式过于粗放

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习惯于自我服务,大多数的国有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以服务本单位的物流配送。

但是这种不专业的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差、功能相对单一,导致其配送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另外,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但是大都是快递公司,难以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满足企业及个人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在我国物流企业的配送模式过于粗放,导致其物流社会化、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不仅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的质量和效率,还出现恶性竞争,影响配送业的健康发展。

(三)配送技术比较落后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配送业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其在机械化和自动化方面的程度依然不高。

首先,仓库类型单一。

由于物流配送的产品多种多样,很多产品对配送仓库的要求很多,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配送中心的仓库都是普通的库房,而很少具有冷藏、保险和气调控制的仓库。

其次,在搬运工具上。

目前我国常用的就是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而真正具有可视功能的叉车等先进的设备却烧纸又少。

同时在运输工具方面,大多数的配送运输都是普通货车,而真正的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头及特种运输车辆却很少[7]。

最后,标准化程度很低。

由于物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因此其标准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功能要素衔接。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及规章制度,使得我国的物流企业各自为战,标准混乱。

(四)配送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我国物流配送往往只被理解为送货,因此其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甚至只要具备吃苦耐劳、会开车等简单条件就可以从事物流配送业。

随着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一些具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他们熟悉物流配送的具体情况,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能够有效的指导物流配送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缺口还比较大。

一方面企业缺乏培养人才的环境,而高校教育则以理论为主,因此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外,支持配送业的发展[8]。

六、基于外国先进经验促进中国物流配送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客户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促进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物流配送业存在的问题,阐述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是配送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自身的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在公路、铁路、航空等多方面要同时进行建设和完善,丰富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使之能够遍及我国各个省区,为全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对于我国铁路货运的缺口,在把握住高铁及动车等发展的时机,增加货运量,充分发挥铁路的重要作用[6]。

另一方面,要改善物流配送的基础环境。

政府部门要重视物流配送业的发展,通过在规划、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通过合理的规划,严格的管理,不断地扩大配送中心和企业服务范围的配送能力。

(二)加大物流配送业的规模发展

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规模效益,这也是我国配送业急需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要壮大我国物流企业自身的规模。

现如今,我国出现了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他们在硬件、人员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而那些小规模的物流企业要积极的进行联合和重组,通过自身规模的发展,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物流外包。

物流外包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外国物流配送业发展的重要经验,通过企业与配送企业的合作,实现配送的专业化和效率化,实现双方共赢。

(三)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高科技、信息化是未来物流配送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企业要积极向外国企业学习,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包括运输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货物检验技术、物流各环节都需要建立一个先进的物流基础,通过实现全自动的管理,提高配送效率。

这就需求物流企业加大投入,但是一时的投入,会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利润。

同时,要加强我国物流配送业的标准化建设,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实现全国物流行业与企业的标准对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配送需求。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一方面,我国高校的物流交易要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在不断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真正的认识到物流配送行业的实际情况,自觉地发现和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9]。

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企业要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学习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对组织结构底进行彻底地改组。

不仅要重视对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还要加强专门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和的培养,调高整体员工的素质,以满足行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促进物流配送业的可持续发展[10]。

七、结论

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我国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更加深入的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更需要建立一个具有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才能保证充分发挥我国物流配送的基础,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还不完善,但是只要积极的改善自身情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物流配送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卜梅.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

33-35

[2]袁小娟.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物流配送业发展问题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4,(4):

51-53

[3]朱秀亮.中外物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J],法治视点,2013,

(2):

39-41

[4]万竞军.中外物流园区的发展大趋势[J],上海经济,2012,(10):

26-27

[5]杨莉.中外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分析[J],甘肃科技,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