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894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docx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工作的概念:

指一个专门的职业领域,是一种职业的、专业化的助人活动,也指的是一个学科。

2.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实践活动。

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要点:

社会工作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以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为出发点,是利他的而非出于利已动机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以科学的助人方法;是助人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和协助受助对象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3.社会工作的分类:

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4.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5.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促进发展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

6.社会工作的功能:

1协调或者调整的,应当说正功能是有积极作用的。

2功能不是唯一的和单向的,有的影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露。

7.社会工作中功能的基本类型:

(1)正功能---发挥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作用。

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负功能---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如社会过份的福利,形成了养懒汉的。

(2)显功能---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

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

潜功能—还没有被认识到的作用和影响。

如低保申请制度中的公示,会给申请人带来耻辱感阻碍申请等。

8.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9.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2促进社会和谐。

10.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意义;第一、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直接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工作。

第二、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要从事劳动。

第三、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救助人员的专门化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11.1893年,英国开设“慈善训练”学校,1898年,美国为受薪的“友善访问员”开设培训。

12.1898年美国社会工作者里士满出版《贫民中的友善访问》,1917年发表了《社会诊断》运用“研究—诊断---治疗”

13.1957年格林伍德《专业的属性》第一、有系统的理论体系,第二、被社会广泛认可,第三、具有专业权威,第四、职业内部有伦理守则,第五、形成专业文化。

14.社会工作以助人的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服务人的活动和职业,专业方法是其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5.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16.“治疗”和救助倾向在个案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助人自助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基本思路(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17.社会工作的早期对象是生活困难群体,扩展为所有“有需要”的人士。

18.1988年国家高等学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1994年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

19.社会工作的主体:

社会工作者,简单定义—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

20.社会工作的基本组成要素:

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价值观念、助人活动、专业方法。

21.社会工作者:

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22.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特征:

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而不是行政官僚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4他们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23.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区别:

1)活动方式不同2)专业技术能力不同3)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4)社会约束不同

社会工作者:

以社会服务为职业;社会工作者经过专业教育与专门训练;处理涉及政策、心理、能力等方面问题;社会工作者有专业守则。

志愿者:

社会服务是业余活动;不需要专业能力;从事对公众和困难群体的一般性服务;只履行服务责任。

24.在我国有实际社会工作者与专业社会工作者之分:

实际社会工作者一般是行政或事业干部,非专业人员。

实际社会工作者没有受过系统的社会服务方面的专业训练。

实际社会工作者一般自上而下的开展工作。

实际社会工作者普遍带有政治色彩。

实际社会工作者遵循行政权威。

25.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

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

间接服务角色:

1)管理者2)资源争取者3)政策影响人4)研究者

26.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学科知识—政策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

能力基础:

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持续学习的能力。

27.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服务领域:

(一)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二)老人社会服务(三)妇女社会服务(四)康复服务(五)社会救助(六)就业服务(七)心理健康服务(八)家庭服务(九)医疗社会工作(十)学校社会工作(十一)矫治服务(十二)城乡社区发展(十三)军队社会工作(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28.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

2.社会福利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哲学思想,也包括社会福利政策和具体的社会福利理论。

3.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较早1601《济贫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福利性质的法案。

我国《周礼》从爱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和安富。

(儒家是道德哲学、道家强调社会平等自由、佛教以慈善、博爱为核心)

4.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一、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的影响三、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制度的影响

5.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

6.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践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恢复和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帮助人们妥善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

7.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作用:

(1)社会工作价值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2)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8.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论作用:

(1)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2)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3)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4)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9.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1)戈登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A.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

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

C.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

D.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

E.民主社会的基本性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

F.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2)比斯台克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A.人的潜能(人有不同的潜能)

B.人的责任

C.人的权利

D.人的基本需要

E.社会功能

F.社会责任

G.社会权利

H.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I.人的自我抉择权利

10.国际社会工作认同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1)服务

(2)社会公正

(3)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诚信

(6)能力

1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一、接纳

二、尊重

三、个别化

四、自决权和知情同意

五、保密

六、不批判

12.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应注重的内容:

1)强调社会和谐

2)保护家庭和谐与稳定

3)注重服务的“人情味”

4)重视道德建设

5)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1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1)社会工作约束和自我鼓励的道德规范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准则,也是服务对象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的依据

(3)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共信的保护和保障的标准,也是与其他专业者共信互信的媒介

(4)社会公众评价的标准

(5)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从业人员团结合作的基础

14.社会工作伦理特点:

(1)※服务对象利益优先

(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3)约束和鼓励并重

(4)权威性

15.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

(1)保密问题如:

服务对象告诉社会工作者他亲眼目睹了一个男孩打骂一个女孩,而打骂者也知道只有他知道,并威胁他不准告发,服务对象嘱咐社会工作者不能对外透露

(2)情理法问题如:

一对夫妇情感不和,长期分居,但为了孩子勉强维持婚姻,丈夫发现妻子有了外遇,要求离婚,但妻子以孩子小反对离婚

(3)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如:

儿女因工作繁忙将老人送入老年公寓,而老人向社会工作者哭诉,想回家的意愿,社工自己也正面临这样的决择

(4)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如:

一名社会工作者早上起来发现女儿发高烧,而丈夫出差,社工已经约了服务对象

(5)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如:

病人要求安乐死,或请求社工代为决定

16.对于伦理难题的处理原则:

(1)保护生命原则

(2)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

(3)自主和自由原则

(4)最小伤害原则

(5)改善生活质量原则

(6)隐私和保密原则

(7)真诚原则

17.社会工作专业守则是指导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特征:

权威性、规范性、目的性

18.社会工作专业守则对促进社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保障按专业要求开展工作

第二、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

第三、有得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提高社会认同

第四、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19、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主要内容:

(1)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

(2)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

(3)公平服务大众

(4)重视同事的工作

(5)共同执行守则

(6)恪守公私分明

(7)信守机构政策

(8)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

(9)促进专业发展

(10)约束不当行为

(11)增进公众福利

(12)维护社会正义

20、人类需要的几个特征:

对象性、动力性、独特性、社会性

21、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提出来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2、1969年,阿尔德弗尔提出ERG(生存--关系--成长)团体心理学家勒温系统论B=F(P·E)

23、人类行为的类型:

正常和异常,判断的标准:

1、统计规律、2、社会规范与价值、3、行为适应性标准、4、个体主观体验

24、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

25、人类生存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与人类生物遗传基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

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

社会环境的构成单元:

家庭、群体、单位组织、社区、制度、文化。

26、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交互影响

1.个体必须适应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禀赋的制约

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点。

27、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创造人格发展论:

口唇期(出生到1岁),肛门期(1至3岁),性器期(3至6岁),潜伏期(6岁到青春期),生殖期(青春期到成年)。

28、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八个阶段

(1)婴儿期0-1岁

(2)幼儿期1-3岁(3)儿童早期3-6岁(4)儿童中期6-12岁(5)青少年期12-20岁(6)成年早期20-40岁(7)成年中期40-65岁(8)成年晚(老年)期。

29、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觉运动期(出生——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2岁)

30、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准则阶段)

3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还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

★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甚至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有潜意识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

本我、自我、超我。

32、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1、个别化原则;2、强调与受助人签订治疗治疗协议;3、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自由联想;5、治疗者要倾听和感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接纳与理解。

★治疗的三个部分:

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治疗性对话。

包括三部分:

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

33、认知学派创始人阿德勒认为。

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

要改变行为首先要改变。

认知行为三个要素:

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

34、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一)界定对服务对象(受助者)问题看法的原则★学习得来、外在性与内在性、环境的差异性

(二)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改变错误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等想法;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5.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确定评估重点项目;专业关系的建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36.鲍尔拜提出依附理论,强调早期关系(与父母的关系)的重要性。

37.社会支持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支持如找工作、借钱)表达性支持涉及(分享感受、发泄情绪)★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

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38.社会支持网络在实务中的运用:

(正式支持网络和非正式支持网络)。

39.1971年贝干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理论,核心观点在于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

★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一直坚持“人在环境中”的观点是一致。

非正式系统(如家庭)正式系统(如社区组织)社会系统(如学校),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于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

40.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提出社会工作专业治疗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诚实和真诚;温暖病重和接纳;同理感。

41.人本主义理论在小组工作中的表现:

a.强调每个人都要受尊重

b.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c.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d.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e.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f.群体成员之间是有差别的

g.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42.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存在主义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43.存在主义在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五个基本概念:

觉醒、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选择的自由、对话的必要性、实行。

44.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

45.1976年索罗门提出《黑人的增能》,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强调尊重服务对象,帮助他们增强能力,让他们自己对问题和需要作出判断,鼓励有相同处境的人建立互助团体,摆脱无力感,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46.个人需要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服务对象所提供的帮助应该着重于增进他们的能力,以对抗外在环境的压力。

47.增能理论在社会实务中的运用:

一是协助服务对象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二是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三是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受助者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人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四中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48.个案工作的基本要素;第一、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第二、采用的方法是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的服务方式;第三、协调个人与周围环境或者他人之间的关系。

★对人的尊重和肯定是个案工作的基本观。

49.社会功能的增强潜在能力以及运用个人或者家庭周围环境的资源,包括自身拥有的能力的关注;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提高。

50.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更改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

51.1930年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概念,1937年美国汉密尔顿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论。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间接治疗技巧

1.直接治疗技巧

A.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

B.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

2.间接治疗技巧:

通过发送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过程:

研究——诊断——治疗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A.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B.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C.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一是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二是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三是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四是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五是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5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源于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反射条件理论。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以铃声给狗喂食,反复多次后,狗听见铃声会流唾液)

B.操作性条件理论(笼中老鼠踩到杠杆得到食物,多次尝试过后只要饥饿就会踩)

C.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因素:

信息加工过程;信仰系统;自我表述;问题解决和处理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技巧

1.放松练习

2.系统脱敏

3.满灌疗法

4.厌恶疗法

5.模仿

6.果敢训练

7.代币管制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5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从服务对象的理性、情绪、行为等方面着手,彻底消除服务对象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出的困扰。

(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

✧ABC理论;A代表引发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C代表引发事件后出现的各种认知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更改信念的检查和辩论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包括:

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

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反、去灾难化、想象)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

54.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的《任务中心个案工作》

✧任务中心模式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的基本要求

第一是介入时间有限

第二是介入目标清晰

第三是介入服务简要

第四是服务效果明显

第五是介入过程精密

✧任务中心模式的核心是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

✧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

(1)服务对象具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2)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沟通。

必须具备二个要素(有系统、有有反映),五种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方向引导)

✧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1、清晰界定问题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3、合理界定任务

55.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蓝提出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的理论核心

(一)危机的定义;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二)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目标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56.人本治疗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

2)自我概念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更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

✧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具有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强调个案辅导关系以及关注个案辅导过程等特点。

✧个案辅导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翔三个充分必要条件,还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1)表里如一

2)不评价

3)同感

4)无条件的接纳

5)无条件的爱

6)保持独立性

57.米纽秦提出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70年代之后,成为家庭治疗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服务模式。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

1)家庭系统

2)家庭结构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

4)家庭生命周期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1)重演

2)集中焦点

3)感觉震撼

4)划清界限

5)打破平衡

6)互动方式

7)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8)显现似是而非的想法

9)强调优点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1)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58.个案工作的介入过程:

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

◆接案或转介过程的工作要求

1)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愿望

2)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3)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

4)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收集资料过程的要求;

1)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

2)对服务对象睥问题进行评估

◆制订计划的基本内容:

1)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服务对象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

3)工作计划的目标

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5)服务开展的期限

6)联系方式

◆签订协议包括的基本内容(口头、书面)

1)服务目标

2)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3)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4)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5)服务双方签字

◆开展服务

社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使能者

2)联系人

3)教育者

4)倡导者

5)治疗者

◆结案的五种情况

1)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

2)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但是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

4)服务对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者服务机构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