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667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docx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期末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历史

高三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套试卷分为卷Ⅰ和卷Ⅱ两部分,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学号、姓名分别填图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答题一律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

试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河南洛阳模拟)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这两种耕作方式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D.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据东汉崔寔记载:

“(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

其法:

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

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3.(2017·四川德阳三模)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

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流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

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4.(2017·四川内江模拟)由于新疆的吐鲁番等地的雨量稀少、气候干燥,才使古代一些珍贵的丝织品遗物得到很好的保存。

在不少七世纪中叶的墓葬中,也发现了纬锦。

这能够说明

A.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向西方输出的盛况

B.中国的丝织品开始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

C.吐鲁番等地的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D.商帮经营的丝绸已经远涉欧洲

5.(2017·湖北荆州模拟)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

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

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

6.(2017·山东临沂联考)(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7.(2017·河北唐山质检)明代以及清代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条件极为严格。

如雍正时期虽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只准外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这种“开放”实质上

A.完全开放民间贸易B.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C.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D.体现了重商主义政策

8.(2017·广东深圳调研)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

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重农抑商的影响

C.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9.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

这说明

A.罗马法蕴含一定的契约精神B.罗马法体现了"君权神授"原则

C.罗马皇帝享有国家最高权力D.罗马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10.有一古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建筑残件——埃而金大理石雕塑,伦敦现任市长对其颂

扬道:

“上面没有国王,没有法老,没有巴塞勒斯让阿谀奉承的侍臣跪添自己的靴子。

只有一种绝对明确的意识形态发挥作用——对人民力量的颂扬。

”这段话表明

A.古代雅典不存在国王和宗教B.古代雅典民主体现人民愿望

C.古代雅典人都享有民主权利D.英国要再现古雅典直接民主

11.法学界认为:

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

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 B.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

C.罗马法很好维护了平民利益 D.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

12.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障公民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公职津贴”。

由此可知

A.雅典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雅典公民享有社会上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

C.雅典政治几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D.雅典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

13.1787年宪法规定:

参议员或众议员在当选任期内不得出任合众国当局在此期间设置或增加薪俸的任何文官职务;在合众国属下供职者,在继续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国会任何一院的议员。

美国宪法这一规定

A.维护了司法权的独立            B.推行了议行合一的制度

C.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威            D.确保了国家立法权独立

14.1801年,民主共和党人杰斐逊从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手中接过政权,在总统就职演讲时说“意见的差异并不就是原则的差异。

我们遵守同一原则的弟兄们,曾被加以各种不同的称号。

我们都是共和派,我们都是联邦派”。

以下关于美国两党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美国两党之间既竞争又妥协,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B.美国两党之间互相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C.美国两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的差异基本上消失

D.党派意见并无原则差别,允许不同党派意见的存在

15.“为获得同性恋群体的支持,奥巴马以《联邦婚姻保护法》具有歧视同性恋为由,决定联邦政府停止执行此法。

国会表示反对,于是奥巴马宣布解散国会,并下令全美各州必须执行总统的命令。

为此,加利福尼亚州对奥巴马及政府提出违宪诉讼,最高法院以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为由,不予受理。

”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判断材料中的错误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6.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17.十八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18.1973年1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

“把我的钱还给我!

”,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

上述现象反映了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19.如图所示两幅漫画折射出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

有关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关系变化开始于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② 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③ 美国经济“滞胀”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④ 马歇尔计划和欧共体成立增强了西欧竞争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017·湖南株洲一模)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举手表决,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但这一比例在2010年修改为1∶1。

这表明

A.中国开始实践启蒙思想家思想B.无记名投票比举手表决更公平公正

C.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地完善D.城乡平等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

21.(2017·豫晋冀三省调研)“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

新中国的制度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大外交方针提出

22.(2017·山西康杰中学模拟)下表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领导人名额构成,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委员

中共

1

3

29

1

2

6

非中共

0

3

27

0

 

9

A.体现了各党派、各阶层政治地位的完全平等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初步建立

C.体现了新中国政权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性质

D.政府领导人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基础上产生

23.(2017·河北沧州模拟)“村子里开会,有分组讨论,也有全体大会,还有投票表决,和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差不多。

”材料现象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完善B.我国民主实现了全民公决

C.政治协商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D.基层民主政治得到了扩大

24.(2017山东泰安模拟)1955年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

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

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C.经济独立D.区域集团化

25.(2017·山东济宁一模)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

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

“脚踏两只船”是指

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26.(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年

阿富汗、尼泊尔

1958年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年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59年

苏丹、几内亚

1957年

斯里兰卡

1960年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1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7.(2017·山西晋中名校联合)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被非法剥夺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恢复。

美国等国家提出的“双重代表权”的提案破产。

这实质上反映出

A.国际格局出现重大调整B.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C.美国对中国的封锁结束D.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

28.(2017·河南周口检测)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从“合作的两极”走向“对立的两极”;到了80年代之后又从“对立的两极”逐渐走向“合作的两极”,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两国国家利益之争从激烈走向消失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世界多极化的发展D.两国尖锐的意识形态对立逐渐走向松弛

29.(2017·辽宁大连模拟)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双方相互仇恨的种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两国却走向了合作,这说明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外交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都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30.(2017·辽宁沈阳模拟)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

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

A.德国的分裂状态B.911事件

C.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 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31.(2017·安徽淮南模拟)1954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等国在马尼拉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表示要“联合起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的扩张”。

该举措

A.使冷战重心转移到亚洲B.是北约在亚洲的复制品

C.遏制了局部热战的爆发D.加速了朝鲜战争的结束

32.(2017·河南郑州模拟)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遭到美国强烈反对,美国一边封锁古巴,一边在公海拦截检查去古巴的苏联商船。

在美国的软硬兼施下,赫鲁晓夫最终作了决定性的让步,同意从古巴撤出导弹。

随后,美国宣布,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到此平息。

这表明

A.美苏争霸序幕揭开B.“冷战”即将走向热战

C.美苏展开全球争霸D.美苏开始军事对抗

33.(2017·全国名校联盟)它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直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

”材料中的“它”

A.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推动新军事同盟成立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4.(2017·陕西宝鸡质检)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35.(2017·黑龙江期末考试)英法两国前领导人曾说,离开中国、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重大国际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

美国资深外交官乔治·凯南生前也告诫说:

“这个星球绝不会由任何一个单独的政治中心来统治……不论是美元还是刺刀,都不能保证成功”。

这说明

A.美国的霸权地位已经基本终结B.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C.未来世界将成大国政治角逐的舞台D.世界政治中心已向发展中国家偏移

 

第Ⅱ卷

本卷试题中,36题,15分,37题,15分,共计30分

36.(2017·湖北高三调研)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经济相当发达,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的辛勤开发,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

山东青州、兖州一带的移民南迁广陵一带,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

隋唐时期,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扬州也达到了极盛的巅峰,曾是大唐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唐代的扬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时有“扬一益二”之称,是中国东南手工业制造中心。

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领淮南、江北诸州。

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中,扬州始终起着骨干作用。

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

——摘编自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材料二 

“佛山之冶遍天下”。

明清时期佛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四大镇之一,主要是冶铁业率先起着主干作用。

冶铁业是佛山三大手工业中规模最大、雇佣人数最多、资金最雄厚、产品销售量最大的手工业。

“佛山商务以铁业为最”,中等铁矿的雇佣人数亦在千人以上,一炉场有司炉者、掘铁矿者、汲者、烧炭者、陆运驮者、水运载舟者;驮者和载舟者皆有牛马舟船各200以上,日销费用万余两银。

——2010年9月28日《南方周末》

材料三

 (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

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这种传习主要是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产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

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的扬州成为“中国东南手工业制造中心”的主要因素。

(4分)

 

 

 

 

(2)以佛山铁矿为例分析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出现的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3分)。

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3分)

 

 

(4)明清时期,阻碍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分)

 

 

37.(2017·河北石家庄高三调研)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

“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材料二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

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

……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而新的世界缺少了对未来的确定性,在一个不再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时代里,人们也缺少了目的性。

……“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

(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

(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发展机遇。

(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BAB6—10DBCAB11—15DBDCC16—20BADAC

21—25ABDAC26—30DBDAC31—35DCACB

 

二、非选择题

36、解析:

(1)问分析扬州成为东南地区手工业制造中心的因素,一要充分提炼材料信息,二要结合所学知识,如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江南的开发等。

(2)问由材料二中“雇佣……千人以上”“司炉者……200以上”,可知新特点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3)问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为封建文化的封闭和保守,影响则可从利弊两方面总结回答。

第(4)问较为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主要因素:

①地理位置优越,大运河的开通;②处于全国水陆交通的骨干地位;

③国家统一和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④北方移民南迁。

(4分)

(2)特点:

规模大、分工细、雇佣劳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分)

(3)原因:

①封建文化自我封闭和保守性的大环境的影响;

②官府的干涉和控制;

③手工业内部的竞争观念。

(3分)

影响:

①有利于工艺传承,保证工艺水平;

②导致技术的封闭性;

③从长远来看,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分)

(4)因素: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②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③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3分)

37.解析:

(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一中“1944-1951年间”“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的信息为线索,结合战后美国“冷战”的表现及主宰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和贸易等史实分析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可从美国霸权主义实质角度分析作答。

(2)问,从材料二可以归纳出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同时也可以概括出欧洲分裂与走向联合。

第(3)问,直接从材料三中归纳即可。

第(4)问,可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个视角去回答。

答案:

(1)表现:

①实行马歇尔计划;②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④建立“关贸总协定”。

(4分)

动机:

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3分)

(2)影响:

①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合作,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②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

(2分)

(3)影响:

给世界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2分)

(4)机遇: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发挥大国作用。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