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用例研究.docx
《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用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用例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用例研究
《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用例研究
摘要:
通过对王希杰先生的《汉语修辞学》(1983年版)和《汉语修辞学》(修订版)的研究,阐述修订版《汉语修辞学》用例特点:
较强的时代性,举例多而切当,实用性强,体现汉文化的特点。
关键字:
用例;时代性;多而切当;实用性;文化
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最好的一部修辞学著作”①的《汉语修辞学》成书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它已经历了二十一年的风雨沧桑,这二十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年,这段时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王希杰先生的修辞理论也日臻完善,并形成了他自己富有创新性的独特的修辞理论体系和修辞风格。
在这种新的现实情况下,王先生的汉语修辞学修订版问世了,它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奉读之余,我们认为它在用例方面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时代性强。
原版的《汉语修辞学》成书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因此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书中难免带有历史的“痕迹”。
比如它在用例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色。
这历史的痕迹在现在看来是它的缺点,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是它的一大特点——实用性。
因为王希杰先生写这本书时力图把它写成实用性的修辞著作。
事实上,这本书当时确实成功地解决了学术性和实用性地矛盾,并达到了二者的统一。
与原版相比,修订版的《汉语修辞学》在用例的时代性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用例的选择方面,它仅仅保留了原版书中约1000个例子的三分之一。
虽然有些例子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经常被其他人的修辞著作所引用,但王先生还是毫不犹豫地把它们删掉了。
例如在“对照”一节中原版的31个例子,修订版仅仅保留了8个,删去了23个。
“排比”一节中原版的18个例子,修订版仅保留了3个,同时全书增加了大量的新例,这些新增加的例子或是从新的书面材料中精选出来的,或是从现实的交际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更适合当代人理解,具有新的时代性特色。
当然这些新增例中也包括一些别人不敢用或不屑用而王先生却信手拈来的语料。
例如王先生在讲“负偏离”形式时,所列举的商店招牌:
“西门庆旅舍”、“潘金莲发廊”。
广告语“等你来包”、“你要二房吗”、“玩美女人”等等。
王先生阐述修辞理论所用的例子还包括整篇的诗歌,整个的故事,仅仅几个字的短语以及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小商店的招牌,广告语,报刊标题,打油诗,汽车尾部的警示语等等。
王先生用例似乎随心所欲,但仔细体会读者就会发现它们都是王先生精心选择的,匠心独运的。
这些语料既新鲜又丰富,既准确又贴切,既诙谐又风趣。
第二,“举例多而恰当”。
吕叔湘先生对原版《汉语修辞学》的评价是“举例多而切当都胜过前人”。
而修订版在“举例多而切当”方面又更上一层楼。
修辞学著作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包括抽象的艰深的枯燥的纯理论阐述。
如果没有多而切当的例子深入浅出的分析,那么他的理论就不会被大多数人掌握。
修订版的《汉语修辞学》每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总能举出大量的切当的典型的新颖的例子。
如“变化”一章有134个例子,仅一个第八节就举了30个例子,“联系”一章用了90个例子,“侧重”一章用了82个例子,均衡”一章用了76个例子,“风格”一章用了50个例子,“结构”一章用了71个例子,声音”一章用了63个例子。
在第三章的“修辞活动就是同义手段的选择活动”一节中作者一口气罗列了16个古诗词的例子,以展示这些诗词的艺术力就在于对视线动词“看”的丰富多样的同义词语的精心选择上,进一步说明有效用运语言的核心问题是对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
这些例子不仅加大了对理论的支撑也增添了理论著作的情趣性、可读性、新颖性。
全书共精选700余例,而且这些例子大多数是新的第一手的,来源广泛,包括古今中外、社会自然、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小说对联、诗词歌赋、戏曲、故事以及上文提到的俗语、谚语等等。
这些例子引用切当分析贴切、情趣盎然,加上作者活泼、洒脱、自然的文笔,就使得人们阅读这部著作就像涉猎文学作品一样轻松潇洒。
读者不仅可以得到修辞学知识,还能得到美辞的享受。
第三,实用性强。
王先生在《修订本后记》中说:
“修辞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学问,学术性和实用性是一致的又是矛盾的,我个人从一开始就努力把两者统一起来。
我认为古今中外的修辞学的主流是实用性的,不为广大的非修辞学者服务的修辞学就没有生命力,修辞学归根结底是一门为非修辞学者的学问而不是少数修辞家的私有财产。
“为非修辞者服务是它的生命线”。
从这些原则出发,王先生在用例的实用性上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贴近生活。
在阐述修辞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时,王先生举了一个例子:
一张单据上写着“还欠六千元”。
借款人说他已经还清了六千元(欠款),债权人说对方还欠他六千元(现款)于是上了法庭。
在市场经济社会,人们普遍看中经济利益,王先生的这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修辞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励人们学好修辞。
第四章“意义”的第二节“同形异义”的开头,作者同样举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
同形异义,就是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的现象,也就是多义现象。
例如,“狗美容师”,可以解释为:
A美容师是狗。
事实上是人,其实是骂人话。
B美容师是狗,真的是狗,童话故事。
C为狗美容,新出现的职业。
D为狗美容的,童话故事。
E为狗美容,事实是人骂接受美容者是狗。
有这样通俗有趣的例子在一节的开头读者一定会不自觉的读下去。
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狗的人越来越多,为狗美容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无论为狗美容的美容师,还是为人美容的美容师越来越受人青睐。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方便广大非修辞学者读修辞学著作,作者尽量写的贴近平民生活,深入浅出,尽量避免过多的理论阐述,把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入研究,用具体的例子说出来。
其次,一例多用。
在讲“顿跌”时,王先生解释说:
“……这样一来,语势反而更为强烈。
这正如把水闸住,提高水位之后再让水落下来,水势会更急,更猛一样。
”这是用比喻辞格解释辞格,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别具风格。
又如:
在讲得体性原则时,王先生举例也很有趣,“为了提醒后面汽车驾驶员,车的主人在自己的汽车尾部写上:
请勿吻我!
这是比喻和拟人的结合,把撞车说成接吻,这是比喻。
代汽车立言,这是拟人化手法。
但是,人们不能仅仅从修辞技巧方面而进行评论,必须联系民族、时代和文化及社会心理,作综合的考察。
‘请勿吻我’如果出现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后果就不堪设想”。
这个例子幽默诙谐。
通俗易懂,耐人寻味,既解释了什么是得体性原则,又使读者对比喻、拟人这两个辞格又更进一步的了解。
再次,深入浅出。
在“变化”一章“双关”一节里,王先生除了讲人们所熟知的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外,又新增了语法双关的解释:
“语法双关是利用语法结构的多种可能性造成的,例如,做女人美好A,表层:
单句。
“做女人”——动宾短语,作主语。
“美好”——形容词,作谓语。
B,深层:
①单句。
“做女人”——动宾短语,作主语。
“美好”——形容词,作谓语。
②复句。
“美好”——主谓句。
“美”——形容词,作谓语。
作女人挺好A,表层:
单句。
“作女人”——动宾短语,作主语。
“挺好”——形容词短语,作谓语。
“挺”是副词。
B,深层:
①单句。
“做女人”——动宾短语,作主语。
“挺好”——主谓短语作谓语。
②复句。
“挺好”——主谓句。
“挺”——形容词,作主语。
“好”——形容词作谓语。
汉语缺乏形态,句法组合非常灵活。
这种双关建立在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上,只有汉语中才能出现这样的双关语”。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所讨论的修辞问题,其实是结构主义语法问题,但它确实又是修辞问题,因为修辞不仅重视词组和句子的形式分析,更注重词语句子的表达功能。
每一个同形异义或同义异形都是修辞学所必须注意的,面对如此抽象的结构主义语法学问题,作者选用上述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中实际交往用例,深入浅出而又鞭辟入里地对同形异义作了解释。
可见作者匠心独运选例精当。
从实用原则出发,通过直观的语言现象引领读者认识语言本质,是修订版《汉语修辞学》的独到之处。
第四,体现汉文化的特点。
汉语修辞学是我国文化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修辞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只有充分体现汉文化特色的修辞手段才会产生较好的表达效果。
王先生把得体性原则视为修辞活动的最高原则。
众所周知,话语在社会文化的大语境中的得体性最难把握的,王先生从东西文化的差异着手,列举出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客套话的不同以及有可能造成的误解来阐述得体性原则,使难变易。
王先生用“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口就是毛主席语录那才是得体,如果见面问道‘你在哪里发财’,不仅不得体简直是反动”来阐明时代不同人们日常交际的得体性原则也应产生相应变化这样一条原则,叙述简明透彻。
全节仅用7个例子,王先生就把得体性原则解释很得体。
比喻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部修辞学著作都涉及它。
王先生讲比喻则与众不同,更突出了文化色彩,讲出了比喻的感情色彩、民族色彩、时代色彩、地域色彩、风格色彩,颇有真知灼见。
不但方便了读者的解读,也追求新奇感、审美感,体现了比喻运用的得体形原则。
全节用21个例子重点解释比喻的8种变式:
倒喻、反喻、强喻、迂喻、曲喻、博喻、连锁喻,而且每个例子都新颖别致形象生动。
对偶辞格历史悠久,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的产生与单音节为主的方块汉字的特点紧密相连。
王先生在突出它的文化特色时列举了对联能给风景名胜增加文化内涵的例子: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题济南大明湖)”,别具风格。
总之,修订版《汉语修辞学》与原版相比更注重时代性、实用性,更突出修辞的文化特色,因而更具有科学性。
它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注释:
①聂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最好的一部修辞学著作》,第101页,中国文联出版社。
参考书目:
1聂炎《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版,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
4王希杰《汉语修辞和汉文化论集》,海河大学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