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007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docx

云南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与身相随的它

与身相随的它

——纳西民族服饰考察

写在前面的话

1,它是什么?

基于思维的逻辑顺序和哲学的认识方法,认识一个事物,我们的首要问题是:

它是什么?

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从出生到离世与身相随的,是一个民族特有的静默的物化了的有着这个民族温度的语言。

从物质范畴来看,它是御寒遮羞、维持身体生存的最外层皮肤,与物质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尤其是这个民族生活的环境相对稳定而封闭、民族迁徙范围小、聚居程度高,服饰的民族特色越是明显,因为环境特定、稳定,民族服饰是对这个环境下各要素的的积极适应与灵活运用,比如自然环境中的气候适应、动物皮毛与植物资源使用等;从精神范畴来看,它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与情感寄托,比如在重大节日或祭祀仪式上穿戴民族服饰、某些花纹的设计都有特殊的含义(图腾崇拜、生殖崇拜、色彩的尊卑)等。

本次考察的纳西民族服饰符合上述对“它是什么”的定义与解析。

2,为什么选择考察纳西民族服饰?

从衣食住行、温饱这些字眼来看,它们是构成人的基本生存活动,是为了生存摄入能量、保存能量、消耗能量的过程。

衣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与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紧密关联。

因此,考察一个民族的服饰不仅仅是局限于服饰本身,还可以由这个关键点洞察出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比如上文解析中所提到的,这个民族的物质范畴状态和精神范畴状态。

也就是说,我关注的是民族与服饰这两个点,从一个民族的相关状态考察其服饰,从服饰洞察这个民族的状况。

衣与人的关联如此密切,以至于提起它,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人也会有不少的认识。

而衣食住行里的“住”,也即建筑,大部分人对此是认识缺乏的,当然,这是相对而言。

选择服饰这个点,话题易于展开,便于考察到有用的信息,谁会对自己每天都要穿戴的服饰漠不关心呢?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方,而纳西民族在云南丽江、香格里拉的迪庆等分布集中,且这两个点停留时间比较长,便于集中、深入展开考察,还有老师的指导。

因此,基于考察可行性、可操作性、信息有效性的综合评估,我把考察的目标锁定为纳西民族服饰。

3,本考察报告的内容结构。

本次2015年度云南文化考察具有清晰的考察目的、考察时间及地点、考察内容与任务、考察收获,体会及建议等要求,依照这些要求安排《与身相随的它—纳西民族服饰考察报告》的正文内容结构如下:

一,纳西民族简介。

二,传统纳西民族服饰。

三,当代纳西民族服饰。

四,传统与当代纳西民族服饰变化比较。

五,对纳西民族服饰未来的思考。

 

一、纳西民族简介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很多的地方,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云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又由于部分地区海拔较高,比如丽江为2400米,又具有一定的高原山地气候特性,这导致了日温差大的特点,并反映在聚居于这里的纳西民族服饰上,后文将详细讲述这一自然环境对纳西民族服饰的影响。

据在丽江的考察,纳西民族以前是一个母系氏族,女性的地位明显要高于男性。

女性是家庭的支柱,承担各种各样的劳作,而男性一般是带小孩、没事遛遛鸟等。

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考察期间,未见到纳西族男子穿戴民族服饰,在丽江遇上几个拉客去拉市海旅游的人全是女性,她们也证实了这一点。

纳西族女性的服饰比男性精美、复杂很多,男性的民族服饰很简单,就是褂子、长裤,没有“披星戴月”披肩等。

纳西族主要信仰东巴教,东巴意为智者,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又由于他们掌握东巴文,能写经、诵经,能舞蹈、绘画、雕塑,懂得天文、地理、历法,所以成为纳西族古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东巴教即因东巴而得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巴文被誉为“唯一还活着的象形文字”,我们也留意到在丽江的公交站牌、车体上都有东巴文字的应用。

三朵节是纳西族最大的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八举行。

节日期间,纳西族男女老少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拔旗、拾银圆赛马活动,胜者倍受姑娘们的青睐。

晚饭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阿哩哩”。

“阿哩哩”是在喜庆的时候才跳,不能在丧葬等场合跳。

由于历史原因,宋元明时期,纳西族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社会经济方面表现为农耕文明取代了半耕半牧,生产力大大提高;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表现为元设立了丽江军民总管府、明赐木姓,建木氏土司制度,进一步促进纳西族稳定发展。

基于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润泽等原因,纳西族的文明程度比较高。

它有成一定体系的东巴文化体系。

具体表现为纳西族是云南省三个不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之一,纳西族文盲、半文盲占27.41%,低于汉族的32.7%,是每万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高于汉族的五个民族之一。

纳西族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处在云南各少数民族首位,数值为12.03,电视拥有率为72.1%。

纳西族重视教育,截至2000年,纳西族中出现了5位大学校长,30位博士和3000多位教授。

在当今时代,得益于相对稳定、整体发展向好的国内国际局势,在市场经济、国家政策等推动下,纳西族聚居的丽江等地区借助于古建筑、民族习俗、自然风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迅速。

纳西族的传统文化、观念等也受到冲击或说润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下文将从纳西民族服饰这一点阐述。

 

二、传统纳西民族服饰

从人被动适应自然、敬畏上天到人主动改造自然、人定胜天,随着人类大脑的开发、智慧的提升,人类越来越容易从自然界中获取想要的资源满足自己的需求。

最基本的吃穿住行需求到后来的舞蹈、歌唱、绘画等精神需求,都发生了重大的进步,比如从穴居到定居、从树叶兽皮到麻棉纺织、从茹毛饮血到保留火种吃熟食等。

伴随原始人类从狩猎采果到半耕半牧,再到农耕文明,人类可依赖自己的生产力自给自足,同时完成繁衍后代、提升智慧的两大任务。

在这样的过程中,穿在身上遮羞蔽体、维持身体热量的衣服再到自觉的美的意识觉醒后饰品出现,服饰便成为一体而发展、演变,成为人类不可或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适应于农耕文明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便从基本需求层面证明了服饰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透过不同民族的服饰,我们也能发现不同民族的生存、生活等特点,正如前文中的定义“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从出生到离世与身相随的,是一个民族特有的静默的物化了的有着这个民族温度的语言”。

现在,不妨一起来看看传统的纳西民族服饰,感悟它在静默地诉说些什么呢?

1,传统纳西民族服饰展示

图1.1为传统纳西民族服饰全套(帽子并不属于固定搭配):

长袖上衣、褂子、披星戴月披肩、围裙、长裤

图1.1

图1.2穿传统纳西民族服饰的老人家

图1.2

2,考察资料整理

(1)上衣

传统纳西民族服饰的上衣为长袖,袖口比较宽大,一般会卷几层穿着。

采用手工编织的棉布,手感偏软,质量非常好。

对于上衣的颜色,并无特殊规定或约定俗成的习惯,多为青色,袖口为蓝色,还有的袖口会出现青/灰、天蓝、白色的拼接,也就是说袖口会出现几种颜色。

总的来说上衣的颜色都是很朴素的,耐脏,这是为了便于生产生活;在过去,染色用的染料是从植物、矿石等天然材料中提取的,如板蓝根、蓝草、红花等,在过去用木柴燃烧后的火灰代替洗衣粉、洗衣液、肥皂进行人工洗涤也不容易褪色;虽然植物染料也有很艳丽的色彩,但是对于平常劳作等用的衣物,使用复杂耗时的工艺、难以提取的染料是不现实的。

(见图1.1)

(2)褂子

褂子是穿着在上衣之外的,类似于现代穿在衬衣外的马甲。

多为黑、青、老红色,对于这样的颜色,纳西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讲究,他们“以黑为贵,以肥为美”。

所以,他们多使用黑色,图1.1中展示的褂子是老红色,与赤豆的颜色相似。

其它方面,褂子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3)披肩

 

 

图2.1

图2.1,图2.2带有两条白色宽带子、长吊穗的为披肩

图2.2

 

披肩是纳西民族服饰的标识性、关键性、特色性物品,在纳西民族服饰中极为重要。

对于披肩,纳西民族对它有一个美丽的称呼“披星戴月”。

披星戴月的含义是象征着纳西民族勤劳智慧,早上,星星还没散去,晚上,星星出来了,从早到晚都在辛勤劳作。

而纳西民族的男子服饰是没有披星戴月的,这也暗示了纳西民族过去是一个母系氏族,劳作、支撑家庭都是女性。

披星戴月除了七个圆形星星图案之外,其它都为黑白两色,再次说明了纳西民族“以黑为贵”的观念。

图2.3

披星戴月的长带子

长带子为白底黑花纹,最下面是一个蝴蝶图案;自下而上一共有九层,第二层为梅花图案,最顶层为人物手牵手图案,象征纳西民族团结。

而其它的图案所代表的含义则属于纳西民族的禁忌,问了很多人也没有得知这一信息。

披星戴月最传统的材质主要是羊皮制作,里面是羊毛,因此保暖性特别好。

而披星戴月作为独立于整套服饰的一部分,可随意穿上、脱下,将两条宽带子从胸前交叉再到后背打结即可穿上披星戴月了。

这是一个独特而充满智慧的设计,早上或傍晚气温低,可以穿上;白天气温高,可以随时脱下来。

可见,这一设计是对自然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积极适应,有老人告诉我们年纪大了,披星戴月都不能拿下来,一拿下来就禁不住寒气。

也有一说法是纳西民族人民习惯有背驮东西,而不习惯用肩,穿上披星戴月还可以做背垫,既保暖又舒服、方便劳作,设计的友好性得到体现。

披星戴月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吊着长穗的七星了,考察前收集二手资料时,有说法是长穗代表星星的光芒,多美好的想象。

在实际考察过程中,也进行了求证,老人们说并没有这种说法,长穗就是起装饰作用,好看。

(4)围裙

 

图2.4

图中老奶奶在向我们介绍她的围裙

 

围裙是纳西民族服饰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采用的最传统的材质是手工做的棉布,手感偏软。

多采用黑色或青色,“以黑为贵”的理念再次得到体现。

图中老奶奶的的围裙为青色,上面一般都有缝出的褶皱,类似现代女士百皱裙的褶皱,数量和含义也不存在特殊性,仅仅是为了起装饰好看的作用。

曾有个较年轻的纳西族阿姨说围裙上有365条褶皱,代表每一天,纳西族过完一天就过了一道坎,是对生活不易的记载。

但我们问及的几个纳西族老奶奶都说不存在这样的说法,或许是现代为了丰富其服饰文化新加进去的吧,这部分是考察纳西民族传统服饰,不采纳这种说法。

 

图2.5

左二纳西老奶奶的围裙是主黑色,镶以蓝色的边

 

(5)长裤

传统的纳西民族服饰中,下半身穿着比较简单,除了围裙外则是长裤。

长裤颜色多选用黑色,仍是“以黑为贵”的理念体现,裤脚处进行束绑,使得宽大的裤腿也便于行动、劳作了。

(6)帽子

 

图2.6

传统纳西民族服饰中的帽子并不是基本构成部分,实际上是可戴可不戴的,一般在歌舞中才会戴上,尤其是现代纳西民族在歌舞表演中,并且帽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怎样好看怎样设计。

图2.6中是一位纳西民族阿姨戴着帽子跳舞,她的帽子是传统的,颜色为黑色,图案是类似于四角星,而有些帽子上的图案已经变成了和披星戴月中星星图案一样,下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变化。

(7)小结

一套传统纳西民族服饰是非常珍贵的,据纳西族老奶奶介绍,她们是在出嫁的时候,母亲会亲手制作一套当做嫁妆。

尽量少洗,即使穿着也很爱惜,有一位老奶奶的服饰是19岁出嫁时母亲送的,到现在85岁了也还能穿。

传统纳西民族的服饰从整体上来看设计简单实用,色彩显得朴素自然,布料有手工的棉布,也有羊皮羊毛,“以黑为贵”的理念表现很突出。

它反映了纳西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对自然环境积极适应,耐脏耐穿,实用性强,保暖、适合生产劳作、生活等功能性为主要特征。

三、当代纳西民族服饰

前文多次提及“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从出生到离世与身相随的,是一个民族特有的静默的物化了的有着这个民族温度的语言”,在对传统纳西民族服饰的考察过程中,也能发现它突出的实用性、功能性背后是对所处时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反映在精神范畴则体现为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宗教仪式等。

在当代,我们早已不是农耕文明了,而是工业文明,处在信息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纳西民族聚居的丽江等地区由于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其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是对自然的依赖减轻,受社会环境影响变大。

外来的投资商或游客等,还有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使得纳西民族的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接触到了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本民族的文化自然而然受到影响,与纳西民族生存息息相关的服饰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发生变化。

由于在实际考察中发现很多变化不具有清晰的规律,这里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宏观层面和服饰色彩、面料、款式、用途四个微观层面来描述“当代纳西民族服饰”。

1,宏观

(1),经济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纳西民族根据所处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由此带动了运输业、酒店餐饮、文化展览等第三产业。

纳西民族的生活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其服饰也从手工走向了工厂的车间、生产线上,也就是说服饰的生产方式、制作工艺发生了变化,以前由手工制作的传统服饰在工厂化生产后,不再仅仅是自穿,还走向了服装店供游客等购买。

(2),政治上

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民族自治的优势,使民族特色得以保留。

但在另一方面必然受其影响而变化,细的来看,纳西民族以前是奉行族内通婚的,但在如今允许同外族通婚,在这一点上服饰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在传统时期,纳西族人结婚等重大节日都是穿着本民族服饰,而在当代,很少有年轻人还穿着民族服饰结婚等。

(3),文化上

文化作为精神意识范畴,由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来看,文化影响的是精神范畴,比如思想观念、审美等。

从上之下,作为物质范畴的纳西民族服饰也发生改变,在考察中我们注意到当代纳西民族服饰款式、色彩、原料、用途都变得丰富多彩,“以黑为贵”的观念已经被削弱了很多,当我们问及为什么用这种色?

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得到的回答是,怎样好看怎样用。

 

2,微观

(1)服饰色彩

图3.1正在丽江古城跳舞的纳西民族女性

从图3.1可以看出她们所穿的褂子、围裙已经用上了粉色、白色等鲜艳的色彩,与传统纳西民族服饰所常用的青色、黑色、老红色的朴素自然形成很大的差别。

(2)面料

图3.2小组正在前往丽江民族服饰厂考察

在服装厂考察中,由于涉及商业秘密,被禁止拍摄图片资料。

在服装厂和街访考察中,我们考察到当代纳西民族的服饰面料已经不再局限于手工纺织的棉布了,而采用了涤纶等化纤原料,冬天则会加棉保暖,厂家是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制作。

(3)款式

在款式方面,当代纳西民族服饰相比朴素自然的传统纳西民族服饰要新潮很多,也可以说“花哨”很多,面对客户需求,其设计是满足需要。

(4)用途

传统纳西民族服饰是功能性、实用性为主的,适应生产、劳作等,比如色彩的朴素自然耐脏不易褪色,披星戴月作为独立部件可轻松穿戴、脱下,适应变化大的温差等等。

而当代纳西民族服饰则注重于装饰性、仪式性,比如舞台表演、向游客展示等。

3.小结

宏观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影响了纳西民族传统服饰,具体表现在微观层面的服饰面料、色彩、款式、用途等,传统纳西民族服饰在适应市场需求等变化中,固有的传统元素也在不断的衰减。

四、传统与当代纳西民族服饰变化比较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对传统纳西民族服饰、当代纳西民族服饰进行了考察资料的整理与阐述,这部分综合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明晰传统与当代民族服饰的各自特色、区别、变化以及当代纳西民族服饰相对于传统的优劣势。

1,比较分析

(1)色彩

从朴素自然到鲜艳亮丽,从自然染料到化工染料为主,“以黑为贵”的理念被削弱。

(2)面料

从手工纺织棉布到化纤合成材料,从厚实到轻盈,从不易清洗到易于清洗。

(3)款式

从传统到新潮,从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到满足市场需求,从款式单一稳定到快速多变,元素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

(4)工艺

从纯手工制作到机械化批量生产,从费时费力到省时省力、人力成本由高到低。

(5)用途

从生产生活劳作到歌舞表演、文化展示,从实用、功能性到装饰、仪式性。

(6)文化

从民族文化厚重到民族文化缺失,民族味由浓到淡,被汉化程度加深。

2,优劣势分析

当代纳西民族服饰相对于传统纳西民族服饰优劣势:

优势:

轻便,易清洗;

穿戴简单轻松;

制作成本下降,耗时少;

色彩亮丽,款式新颖,更符合现代人审美意识;

适合于歌舞表演,吸引游客,促进经济收入。

劣势:

装饰性、仪式性强,实用性、功能性减弱;

积淀的原有文化含义流失,可能导致纳西民族文化价值降低;

传统纳西民族服饰特征减少,被汉化严重,识别性、特色性减弱。

3,小结

通过当代纳西民族服饰与传统纳西民族服饰变化的比较分析,优劣势分析,可发现:

随着传统纳西民族服饰市场化程度加深,速度加快,在不注重原有文化内涵保持与涵养的情况下,其识别性、特色性将下降,文化价值被稀释,不利于可持续、长远发展;也不利于纳西民族原有的民族生态保持纯洁性,将会更杂更乱缺乏特色与体系完整性,民族文化体系被碎片化,生存能力下降。

五、对纳西民族服饰未来的思考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作为“从出生到离世与身相随,一个民族特有的静默的物化了的有着这个民族温度的语言”,它在一定程度上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轨迹、蕴含着民族的精神与品质、追求,寄托着民族的情感寄托,是民族的心理归属之一。

当代纳西民族服饰在市场化过程中越来越失去本民族固有的特色,年轻人对它承载的民族文化价值越来越陌生,甚至很少会穿着······它已不再是与身相随了!

传统服饰越来越缺失民族特色,实际上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在这里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不可否认,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目的,失去继承来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更不可能称之为民族文化发展,因为这首先就否定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而只是继承不去发展,是保守、不会长远的,只有吸取新的营养才能保持活性。

总的来说,把继承与发展割裂开来是不行的,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是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问题。

具体地说,该怎样继承与发展呢?

重视民族历史文化教育。

如果年轻人没有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途径,是没有理由怪他们不关心本民族的过去与未来的。

我们总说全盘否定本民族的过去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宁可少了解一点世界史,也该多认识一点自己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知道自己怎么来的,才知道自己该去往哪里。

多关心一下过去祖辈与身相随的服饰,是有必要的。

认识到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自信心的一个来源。

提倡重大节日、仪式穿传统纳西民族服饰。

节日、习俗、仪式等集中表现了一个民族精神范畴的东西,重大节日、仪式等穿传统民族服饰可以起到潜移默化加强人们对本民族服饰与文化的认知作用,时常提起、展现都是加深、唤醒记忆的方式。

出版关于纳西民族服饰的文献,在博物馆进行专题展览等。

开发新的市场,以“纯手工、最传统”作为定位,销售传统的纳西民族服饰,给游客提供最原汁原味的纳西民族服饰欣赏、购买、收藏、研究。

可进一步提供纳西民族传统文化体验服务,保持民族文化精髓,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