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9453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docx

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夏牧场》精品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美丽的夏牧场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音乐

学段

3-6年级

年级

五年级

授课日期

20**.6

相关

领域

核心内容:

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演唱

相关内容:

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识读乐谱、综合性艺术表演;感受与欣赏领域之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线谱)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年1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力图以“通过不同环节与意图地聆听,结合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歌曲的哈萨克族音乐风格,并在演唱过程中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为指导思想,同时注重在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演唱习惯而进行综合性艺术表现。

(二)理论依据

以《音乐课程标准》相关理念为理论依据,即义务教育20**年版《音乐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表现领域中对3—6年级的演唱要求是: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反应。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对教材的分析

《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优美、抒情,具有哈萨克民族风格的歌曲。

歌词描述了哈萨克美丽的夏牧场景色,以及哈萨克牧民美好的生活,唤起人们对夏牧场的热爱与向往。

歌曲为e自然小调,4/4拍,一段体。

运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第一、二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表示一乐句,表示第二乐句)。

第五乐句开始具有明亮的大调色彩(表示第五乐句)。

歌曲共12小节,5-8小节是1-4小节的重复,11-12小节是3-4小节的变化重复,在旋律上与第3-4的乐句完全重复,在节奏上稍作变化(

表示节奏变化部分)。

因此,这首歌曲曲谱的实际学习长度只有6小节。

歌曲的音域不宽,只有六度,加上旋律多次反复,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唱,同时也适用于读谱练习,学生在识读乐谱的过程中,难度不大。

因此,教唱这首歌先谱后词不会成为学习上的障碍。

2.相关内容分析

(1)歌曲风格分析

哈萨克族民歌特点:

哈萨克族的民歌以大调和自然小调为主。

哈萨克族人民过着游牧生活,其民歌带有很强的牧歌特点。

普遍带有呼唤式的音调,多由主音及其四度或五度音构成,并常常出现在曲首。

(2)阿肯

阿肯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类人(民间弹唱艺人),是最厉害的歌者,被尊为“阿肯”的人,是能即兴诵咏的行吟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在草原上是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

(3)同名合唱曲分析

同名合唱曲《美丽的夏牧场》结构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一、三乐段与教材中的歌曲基本相同,只是个别旋律和歌词有所不同。

第二乐段的节拍(4/4转为3/4)、调性(小调变大调)都发生变化,使人耳目,与一、三乐段形成鲜明对比。

(二)学生情况分析

1.音准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正确的发音方式,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声音演唱歌曲,在中低年级阶段重点练习了大小三度音程,也唱了很多含有三度音程的歌曲,对三度音程的把握有一定的积累。

但歌曲反复出现大小二度交替进行,因此歌曲中二度音程的音准对学生而言有挑战。

2.节拍节奏

五年级的学生能做到听辨节拍,也学过很多首4/4拍的歌曲,大部分学生会划4/4拍指挥图示。

演唱的同时能拍击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但视唱环节中对于变化节奏型容易把握不好。

如:

3.识谱视唱

五年级音乐教学里采用了听唱和识谱视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乐谱视唱学习,视唱能力有所提高,能基本熟识G大调音阶于五线谱的位置。

但下行旋律的识谱速度有待提高,个别词谱结合的地方会有困难。

4.表现能力

学生已经学过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连贯、有弹性的)。

基本了解要用气息的支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本学期学习的第七课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也是4/4拍,孩子已经学会了用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对于这首歌曲,需要学生巩固原有的知识,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控制气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采用创设情、体验、模仿、对比、探究等教学方式。

创设情境——在歌曲导入阶段借助多媒体放映图片歌词的手段和教师的范唱等方式创设情境,辅助学生感受哈萨克族人民对家乡景物的赞美及对家乡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体验、模仿为主——在学唱歌曲中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聆听、演唱的体验活动为主,运用模仿的方式通过参与演唱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听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有所提高。

对比与探究相结合——在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的过程中多次采用对比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我认为对比和探究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好方式之一。

例如:

我让学生通过视唱体验对比区分歌曲结构、划旋律线探究出歌曲应用连贯优美的语气演唱,让学生通过模仿教师动作感受乐句的力度处理,通过教师的对比范唱简单直接的告诉学生正确的高音演唱方法等等。

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加入打击乐及合唱丰富歌曲表现。

(四)技术准备

1.制作PPT演示文稿,链接相关音响。

2.用Overture打谱软件制作歌谱。

3.插入歌曲音频、视频制作ppt幻灯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感受并乐于用歌声表现《美丽的夏牧场》优美抒情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喜爱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学生自主识读乐谱为主,通过师生接唱、对比聆听、谱例观察、模仿演唱,完成歌曲的学唱;通过拓展合唱、

打击乐伴奏、师生合作,达到歌曲的完整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做到旋律音高准确、词曲结合正确。

2.能够根据歌曲旋律特点区分歌曲结构,能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气息运用及力度处理;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二)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中一字对多音与一字一音的对比演唱

问题框架(可选项)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前期教学状况:

基于授课班级前期的训练和学习,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歌唱方法,音色比较统一。

G调的识谱视唱及听唱问题不大。

歌曲的情绪、速度体会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但通过气息的控制准确地表达歌曲情绪对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我将通过师生探究、分析结构、情绪对比、体会歌词的方式进行歌曲学习及情感表达。

问题1:

小二度音准把握不好

对策1:

借助“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mi-fa”“ti-do”是小二度的关系及两个音的音程走向,利用范唱帮助学生建立听觉。

对策2:

借助钢琴反复练习听唱小二度音程。

问题2:

个别节奏把握不好

对策1:

黑板写出难掌握的节奏,并带学生口读节奏,手拍节拍。

对策2:

带入歌词手打节拍口读节奏。

问题3:

齐唱四个乐句的时候速度容易渐慢

对策1:

教师手拍节拍,师生接唱。

对策2:

通过指挥手势提醒气口,帮助及时换气以防托拍。

问题4:

词谱结合把握不好

对策1:

提示学生注意关注歌曲中的连线帮助词谱结合。

对策2:

可结合其他类似乐句解决一字多音的问题。

对策3:

按节奏读歌词再带入旋律中演唱。

对策4:

通过教师的手势提示或范唱帮助词谱结合。

问题5:

本年龄段学生不太愿意参与演唱和律动等实践活动

对策1:

教学中教师始终以朋友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对策2: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设计了不同的歌曲表现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谈话导入,聆听范唱

环节意图:

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引出课题,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范唱;熟悉歌曲旋律,感受夏牧场独特的景象;划指挥图示听辨歌曲节拍,带着想象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活动1.1——谈话导入,初听歌曲

1.教师:

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

了解那里的景致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

2.教师提出:

请你认真听,仔细看,看看这个美丽的夏牧场到底有什么独特,迷人的景象。

学生聆听范唱,并回答问题。

活动1.2——带想象复听歌曲,用指挥图示区分节拍

1.教师弹琴演唱歌曲,学生带想象复听歌曲

2.划指挥图示,听辨歌曲节拍。

(说明:

谈话导入夏牧场的景色,学生通过感受教师范唱和ppt图文展示,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

带着对夏牧场景象的想象复听歌曲,通过划拍区分歌曲节拍,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二)哼唱旋律,划旋律线条,对比乐句特点

环节意图:

通过划旋律线进行乐句对比,分析结构。

感受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线条。

引导学生体会旋律抒情的歌曲应用连贯的气息演唱。

活动2.1——哼唱旋律,划旋律线

1.教师带学生哼唱旋律,同时用粉笔在黑板分乐句画出歌曲旋律线。

2.学生跟教师哼唱旋律,并和教师一起划旋律线。

活动2.2——对比乐句特点,找出相同乐句

1.引导学生观察旋律线条,用同一颜色粉笔标注相同乐句(2、4、6)及(1、3),为视唱教学及结构分析做铺垫。

2.教师提问“通过观察旋律线,你认为歌曲应该用跳跃的声音还是连贯的声音演唱?

”(学生回答“连贯的”)

(说明:

通过哼唱旋律手划旋律线,引导学生体会旋律抒情的歌曲应用连贯的气息演唱。

通过观察黑板分乐句呈现的旋律线,找出相同乐句,降低了识谱视唱难度,同时也为歌曲结构分析做了铺垫。

(三)通过视、听唱歌谱,区分歌曲结构

环节意图:

通过分乐句跟琴视唱歌谱,体会1、3及2、4、6的乐句重复,分析出歌曲结构。

变换形式引导学生用连贯的气息逐渐背唱歌谱。

活动3.1——视唱前两乐句歌谱

1.Ppt出示前两乐句歌谱,教师提出“主音do位置在哪”的问题。

2.教师给出速度,用琴给第一个唱名的音高,学生手指歌谱,视唱1、2乐句。

(1)前两个同度音第二个音的音高偏低

方法:

提示学生第二“la”托着唱,气息支撑。

(2)乐句中小二度准确度不够

方法:

借助“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mi-fa”“ti-do”是小二度的关系及两个音的音程走向,利用范唱帮助学生建立听觉。

(3)一二乐句接唱时“re-la”纯四度把握不好

方法:

师生接唱,或听钢琴唱唱名,感受纯四度音程音与音的关系。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二乐句的唱名容易和固定调混淆

解决:

教师提示学生主音“do”的位置,并进行乐句接唱,帮助学生建立e小调的调性听觉。

活动3.2——视唱3、4乐句,感受前四乐句乐谱特点

1.Ppt出示3、4乐句谱例,教师给速度,直接视唱。

2.教师提出“如果1、2乐句分别用a、b表示,3、4乐句应该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也用a、b表示)。

3.通过师生接唱前四乐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音准。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在唱第一乐句的时候容易换气,不连贯

解决:

通过左右手接力动作辅助,提示学生一个乐句在演唱时,最好不要换气,保持乐句的连贯。

(2)齐唱四个乐句的时候速度容易渐慢

解决:

教师手拍节拍进行师生接唱,并通过指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换气。

活动3.3——视唱5、6乐句,分析出歌曲结构

1.视唱第5乐句,准确把握大附点的节奏,引导学生得出第5句用c表示。

2.直接唱第6乐句,得出6乐句是b乐句的重复,并指出其第二拍节奏与b乐句的区别。

3.通过观察谱例得出歌曲结构为“a、b、a、b、c、b”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在唱第三乐句的时候大附点的节奏把握不好

解决:

黑板分别写出第三乐句第一小节两种不同的大附点节奏,并带学分别练习。

活动3.4—通过出示结构,变换形式引导学生背唱歌谱

1.Ppt只出示1、2乐句谱例,教师用钢琴弹旋律,学生背唱全曲歌谱。

2.Ppt只出示字母结构,教师弹奏和弦,学生背唱歌谱。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三乐句歌谱背唱不熟

解决:

教师可以在第三乐句时弹奏主旋律,并跟唱。

(2)学生背唱歌谱,线条感表现不够

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划旋律线或肢体动作帮助旋律感的表现。

(3)齐唱歌谱时,音准出现问题

解决:

借助钢琴及时纠正音准。

(说明:

教师分乐句呈现谱例,通过视唱、听唱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音准及节奏。

依照学生的视唱能力进行钢琴辅助,通过乐句对比得出歌曲结构。

齐唱六个乐句后,Ppt逐渐从乐谱出示过渡到字母结构帮助学生背唱歌谱。

(四)词谱结合,歌曲处理

环节意图:

先听琴默唱,再跟琴填词歌唱,教师及时纠正词谱结合容易出错的地方。

活动4.1——歌词填唱

1.教师弹前两乐句,学生先默唱再跟琴填唱歌词

(1)第2乐句“是我们”一字多音词谱结合的问题

方法: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歌曲中的连线帮助词谱结合,可结合其他类似乐句解决词谱结合的问题。

(2)提示第4小节夏牧场的“夏”的演唱位置

方法:

通过手势提示学生小二度中“ti”的走向,“夏”的第二个音要托着唱。

2.填词歌唱3、4乐句,教师引导学生用连贯气息演唱,提示乐句中间的换气,并规范气口。

(1)第二段歌词中第4乐句的“花毡上”词谱结合易出错

方法:

通过“点与线”的动作帮助学生巩固此处的词谱结合。

3.填词歌唱5、6乐句,唱出“啊”的连贯性及情绪上的递进。

(1)第5乐句“啊”的音准易偏低

方法:

教师唱第4乐句,学生唱第5乐句,通过师生接唱帮助学生把握纯五度音准,同时提示学生通过气息的支撑帮助音准把握。

(2)第6乐句中“哈萨克”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容易渐慢

方法:

带着学生拍节拍口读节奏,带入歌词。

4.补充歌词中的相关知识“阿肯”及“哈萨克”在本族语言中的意思。

5.学生评价,再次齐唱歌曲,钢琴伴奏。

(说明:

在词谱结合的过程中,先听再填词。

唱词的同时引导学生聆听、对比及演唱进行情绪及力度的处理。

(五)加入打击乐,声势律动

环节意图:

学生跟多媒体伴奏演唱歌曲的同时教师加入打击乐器,引导学生拓展表现形式,通过固定节奏型的律动,感受歌曲民族音乐的特点。

活动5.1——齐唱全曲,教师加入打击乐器

1.学生跟多媒体伴奏齐唱歌曲,教师加入铃鼓伴奏。

2.学生学习铃鼓伴奏节奏型,师生合作加入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说明:

在学生齐唱全曲的时候,通过加入打击乐器丰富演唱音响,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

(六)欣赏《美丽的夏牧场》合唱版视频,在第5乐句加入二声部合唱演唱全曲

环节意图:

播放合唱版《美丽的夏牧场》,感受歌曲和声的美。

为第5乐句加入二声部,并通过识谱视唱的方法学唱二声部,体会歌曲合唱的表现形式。

活动6.1——欣赏合唱版本《美丽的夏牧场》

1.教师播放合唱版《美丽的夏牧场》视频,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和声美。

活动6.2——学习第5乐句的二声部

1.Ppt出示第5乐句的二声部谱例,学生进行识谱视唱。

2.反复清唱第5乐句二声部。

3.师生合作分声部演唱。

4.教师唱第四乐句,学生分声部接唱第5乐句,练习二声部音准。

提示:

二声部的第4乐句最后一个音与第5乐句二声部第一个音一样。

同时借用“柯达伊”手势带两组学生反复唱第4乐句最后一个音“la”到第五乐句两个声部第一个音的音程。

活动6.3——师生合作完整表现歌曲

说明:

教师清唱为歌曲加入引子,并进行钢琴伴奏,部分学生加入打击乐器,并在第5乐句进行分声部演唱。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学习中的大胆尝试和体验,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2.关注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量规

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制定此量规

项目

评价要点

A.优秀B.良好C.一般

自评

互评

师评

教学

效果

评价

音准、音色

能较准确演唱歌曲曲谱

能利用气息与力度变化富于感情的演唱歌曲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一、重视音乐审美特点,实现从身动到心动的转换

本节课的重点是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的目标引领学生,以谈话导入夏牧场的景色,通过ppt图文展示及教师范唱,使学生形象的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

将情感体验作为情感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从最开始的语言、肢体、声音到最后的表情、心灵、感悟,表现,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打动着自己,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使学生在一步一步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与自信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视歌曲的学唱过程,突出音乐学科的审美性特点,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二、歌曲情感贯穿教学过程

以“听唱、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演唱方式。

学唱的同时联系歌曲人文背景,引导孩子在对比中感受情感,在演唱中抒发情感。

以歌词启发学生感受情绪,从而做到以情带声演唱。

三、通过视唱及旋律线区分歌曲结构

教学初期通过划旋律线使得学生感受情绪,对比出歌曲相同的乐句,为分析结构做了铺垫。

教学中,通过识谱视唱引导学生对比出歌曲结构,方便准确把握准音节奏,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四、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丰富歌曲表现

本课在歌曲教学完成后,通过师生合作加入打击乐进行歌曲律动。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歌曲的民族音乐特点。

通过拓展合唱版本,锻炼了学生合唱的和声能力,同时丰富了歌曲表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