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944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docx

九十年代十部作品五个问题

十部作品,五个问题

谢有顺

为了更广泛地了解国内批评界对90年代文学的评价和研究状况,上海市作家协会向全国百名批评家发出邀请,征求他们对90年代中国文学的看法,并推荐10部90年代最有影响的中国(大陆)作家作品。

我参与了推荐,多少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最后竟是这10部作品上榜:

《长恨歌》(王安忆)

《白鹿原》(陈忠实)

《马桥词典》(韩少功)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

《九月寓言》(张炜)

《心灵史》(张承志)

《文化苦旅》(余秋雨)

《活着》(余华)

《我与地坛》(史铁生)

《务虚笔记》(史铁生)

200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上海市作协和华东师大中文系联合举办了以此为主题的“90年代文学研讨会”,数十名批评家聚集上海,对这份作品目录以及90年代的文学状况作了研讨。

在这个会议上,我听到的多是充满和气的溢美之词,仿佛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一公布,就可以为90年代的文学盖棺定论了。

只有少数人对批评家的眼光和趣味提出了质疑,大多也没有击中要害。

我隐隐觉得,通过这一事件,批评家的权威性正在瓦解,而由一个散发着同样气息的批评群体投票选出的作品,也显得相当可疑。

事实上,这份作品名单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与局限性是一目了然的。

一、批评家与普遍的读者之间已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套评价系统和选择系统。

虽说这次推荐的是“最有影响”的作品,但“影响”二字在批评家眼中似乎过于圈子化了,与普遍的读者所作出的选择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就“影响”二字而言,没有王朔、贾平凹、王小波和莫言等人的作品,绝对是一个失误。

而《长恨歌》、《白鹿原》、《马桥词典》、《九月寓言》和《务虚笔记》等作品能入选,我想,多半是批评家们被作者深沉的表情吓坏了。

普遍的读者可不吃这一套,他们有理由向作家要求更多的可读性,也有理由要求作家在已发生深刻变化的生存现实面前,呈现出更多生动的反应方式。

我这样说,并不认为普遍的读者是判断文学的唯一标准,但我们的确不能再将理解文学简单地看作是专业要求,以为是批评家的专利,它在许多方面与普遍的读者之间还是有连接通道的,因为无奈、动荡、残酷或幸福的生活本身对每个人的训练,同样能产生对文学朴素而真实的感知。

对这种常识的忽略并不是光荣的。

当整个80年代都在为艺术探索而努力,甚至不惜以晦涩难懂、矫枉过正的代价来为文学补上形式功课并获成功之后,以此为起点的90年代作家,难道不应该找到一种更为清晰、简洁、锐利的方式来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以表达业已前进了的时代精神,以及个人与时代的深刻关系?

然而,不知是一种忽略,还是出于其他利益因素的左右,这次上榜的10部作品,虽说都是在某一方面的优秀作品,但它们的文学灵魂却几乎都停留在80年代,用它们来代表整个90年代,太过单一而勉强了——90年代文学内部的前进和变化显然没有得到恰当的表达。

事实上,更年轻一代的文学读者的阅读口味已经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转移(张爱玲、王小波、朱文、卫慧、棉棉等人的作品会被争相阅读,就是一个难以漠视的现实),相比起来,批评家的审美滞后是显而易见的,这或许跟参加这次推荐活动的批评家年龄偏大有关(百名批评家中,30岁以下的批评家只有2个)。

二、另一个常识问题是,难道上海是文学影响唯一的发源地?

10部作品中,排第一的《长恨歌》的作者王安忆是上海作家,其余9部作品,除了《白鹿原》和《心灵史》之外,也全部是发表在上海的杂志上的,《许三观卖血记》、《九月寓言》、《文化苦旅》、《活着》和《务虚笔记》发表在《收获》,《马桥词典》发表在《小说界》,《我与地坛》发表在《上海文学》。

这不能不让人跟这一活动的主办者地处上海联系起来。

它至少说明,参加投票的上海批评家比例过高,或者说,批评家普遍有着顽固的上海情结,以致一次广阔意义上的文学推荐活动,被简化为有点像颁发上海作品奖了。

如果再往深处想,就多少让人对这次活动的公正性表示怀疑——我并不是说活动主办者公布的每部作品的得票数有什么问题,而是说,本来是一次挺有意思的活动,终究难逃地方本位主义的局限性。

可以设想,这次活动如果由北京来发起,结果肯定是另一个模样,我想,至少王朔、刘恒、莫言等人会进入前10名;如果由南京来主办,苏童、叶兆言、朱文等人,进入前10名大概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这都正常。

文学理解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人参加,得出的肯定会是不同的结果(得出的结果一样反而不正常了)。

我所要追问的是,既然有那么多的人在操心文学和作家的排名顺序,那么,究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相对公正的游戏规则来处理类似的活动?

如果有,大家总是要尽可能地去执行,免得出现过于明显的漏洞;如果没有,那干脆把类似的活动宣布为一种游戏算了,不必太过认真。

我最怕的是,本是游戏色彩很浓的一次活动,偏要弄得严肃、认真并带着历史宣判的味道,还诉诸于大量的大众媒体,这对不知情的众多读者而言未免残酷了点。

其实,学者的心目中还是有一个基本的评判尺度和道德底线的,要不,前一段时间的“长江《读书》奖”发生了自己参评自己得奖的常识性错误,也不会在学术界引起那么大的反弹了。

上海作协主办的百名批评家参与推荐10部最有影响的90年代文学作品的活动,整个程序并没有“长江《读书》奖”式的缺陷,但在调查表的发放、调查人群的分布等方面,似乎可以做得更科学一些——这当然有点苛求了,我把话说在这里,不过是做个备忘而已。

三、就算这10部作品的上榜有合理性,批评家的审美口味也单一得可怕。

10部作品中,除了《文化苦旅》、《我是地坛》是散文外,其余全是小说。

诗歌呢?

难道它已从文学行列中被清除出去?

有杰出才华的于坚,作为排在最前面的入选诗人,也仅位居第14名。

庞大的诗歌人群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漠视,它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多数的批评家丧失了解读诗歌这一文学明珠的能力,成了小说(故事)的奴隶。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在整个80年代,诗歌都是影响最广泛的文学形式,而且它一直站在文学革命的最前列,早期是朦胧诗,中后期是第三代诗歌运动。

如果没有诗人们对语言、形式和结构等文学要素的超常敏感,并率先实践种种新的文学观念,小说界要在80年代取得几次重大突破是难以想象的。

来到90年代,诗歌与小说的秘密联系有了新的解释方式,那就是:

诗人转而写小说并成为优秀小说家的(如韩东、朱文等人)不在少数,而小说家转而写诗并成为优秀诗人的却一个都没有。

这是耐人寻味的。

公正地说,韩东、朱文等人在90年代早期开始写小说,对小说界是一次难得的解放,因为在他们之前,先锋小说走的是言说虚拟历史、从当下的日常生活中退场的写作道路,而所谓的新写实小说,却已经把日常生活写成只剩下油盐酱醋了——真正的、具体的、内部的、细节的、每个人都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在这些作家笔下几乎原封不动,是韩东、朱文等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表达当下的日常生活的话语道路,尽管它从出现到现在,一直备受指责和误解,但是,谁也抹杀不了他们所做的话语努力,特别是那些渴望进入日常生活现场的新一代读者,在韩东等人的小说中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

到现在,由他们所带来的文学分化已经非常显著,假如我们要追索这种新的话语方式是如何发生的,就会发现,其背后的动力早在以《他们》、《非非》等民间诗刊为首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中便已形成。

这些诗人和小说家,强调写作是个人的语言史,强调语言在日常生活面前的全面复活,强调要在写作中拥有一个具体的、口语的、人性的说话身体——这种重要的写作理想,最初在诗歌革命中得到实践,不久后,由几乎同样的一帮人带到小说界,取得更为广泛的成就。

但这并不等于说诗歌在90年代的影响就让位于小说了,它依然在自身内部继续前进,所不同的是,诗歌的流通渠道在90年代更多地转向民间的同人诗刊,不像80年代那样,每次重要的诗歌事件发生,都有机会浮出水面。

这难道是诗歌本身的悲哀吗?

不,只能说是当下这种不健康的文学体制的悲哀。

作为文学专业工作者的批评家,本来应该是这一文学体制的反抗者,以求在这种反抗中为诗歌争取更多的生存权利,没想到,众多批评家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表现出对诗歌的漠视和拒绝,对此,我真是无话可说。

其实,熟悉诗歌的人都知道,有许多诗人一直在孤寂中做着卓越的努力,从而不断改写诗歌秩序,解构文学神话,比如于坚,我认为他在诗歌界的成就和意义,超过了任何一个小说家在小说界的作用,因为目前最有成就的小说家,也还在小说的秩序之内,而于坚的写作,可以说是在整个现成的诗歌秩序之外,是真正独立的、开创性的写作。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

“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私人的细节里,一直是于坚写作的一种内在愿望。

当于坚80年代就开始实践这些写作主张时,几乎整个诗坛都还沉浸在整体主义、神话原型、文化符码、乌托邦、玄学迷津中,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在敌视日常生活,敌视事物本身,他们津津乐道于复杂的诗艺,以及如何使自己像文化恐龙那样休蛰在深奥的诗句里。

这样的思潮一直延续到今天,可谓越走越远……于坚的诗歌所要反抗的不是某种类型的写作,而是整个的诗歌秩序和话语制度本身。

于坚称之为‘总体话语’,并说写作就在于‘对现存语言秩序,对总体话语的挑战’。

这是惊人的,它意味着与整个诗歌趣味和审美标准的决裂……”从这个角度说,于坚发表在《大家》杂志创刊号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诗《O档案》没进入批评家的视野,是这次推荐活动的憾事之一;另外,像王小妮的《我看见大风雪》,也是90年代罕见的优秀诗作,可惜,批评家们都遗漏了。

四、敌视和虚化日常生活,远离自己每天置身其中的生存现场,在一种假想中完成自我感动,这是上述10部入选作品最突出的特点。

这10部作品,除了史铁生有较多的个人沉思(但《务虚笔记》过于晦涩)之外,其余的都远离90年代的生存现实和日常细节,虚化常识和事物本身,从而以集体主义的话语路径创造神话,如,《长恨歌》是一个没落的城市神话,《白鹿原》是家族和革命神话,《马桥词典》是语言神话,《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是苦难神话,《九月寓言》是大地神话,《心灵史》是部落神话,《文化苦旅》是文人理想和历史神话,里面普遍充满了集体主义式的道德冲动(它看起来很像90年代由上海发轫的人文精神讨论的作品版),而个人在这个时代里的挣扎、陷落或者反抗、觉醒,却几乎完全被取消了。

——一份取消了个人挣扎,取消了90年代的日常现实与作家之冲突的作品名单,会是90年代文学的真实代表吗?

我表示怀疑。

再者,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王安忆的《我爱比尔》而不是她的《长恨歌》,我喜欢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而不是他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我喜欢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而不仅是《我与地坛》;相反,我不喜欢《白鹿原》在艺术上的粗陋以及语言运用上的笨拙,不喜欢《务虚笔记》的片断精彩而整体晦涩,也不喜欢《九月寓言》中夸张的抒情和过于明显的寓言方式——我甚至认为,张炜在《九月寓言》之后已经把自己证明为一个完全不会写小说的人。

另外,在小说领域,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贾平凹的《废都》与《高老庄》、朱文的《弟弟的演奏》、格非的《欲望的旗帜》、北村的《周渔的喊叫》、莫言的《丰乳肥臀》、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它们不一定是最有影响的,但在艺术价值上都是不能忽略的作品……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最终上榜的却是那10部作品,看起来并没什么不对,但在不经意间却泄露出了批评家们内心的秘密:

他们之所以对这类作品青睐有加,无非是80年代所养成的文学口味使然。

你只要看看入选的几乎都是知青作家这一点,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批评家在精神上的敏锐性已经大大地滞后,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批评家在90年代的生存现实和文学现实面前是失语的,缺席的。

五、事实上,文学进入90年代以后,发生了细微、深刻而重要的变化,再不像80年代那样以集体主义和道德主义为主潮了。

真正具有时代感的作家,在90年代的写作生涯中,无不更深地卷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像王小波、韩东、于坚、王小妮、北村、朱文、东西、李洱、张生等人,都是能够敏锐地表现出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的,在他们笔下,俗常的意义、神话、精神、理想、道德、乌托邦遭到了解构,同时也得到了新的阐释。

比如,所谓的意义,再不是一种旧道德神话了,它可能更多地体现为对无意义之生活的表达,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坚实的、更符合90年代精神的意义?

那些亲近日常生活,表达方式上看起来琐碎、无意义、无聊、漫不经心、喋喋不休的小说,反而有可能呈现出这个时代罕见的真实:

个人如何被社会体制、生活洪流所淹没,个人的喜怒哀乐如何被禁止,被取消,个人如何为残存的尊严而斗争(或者他的尊严如何被践踏)……比如,朱文的许多小说的名字(如《我爱美元》、《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幸亏这些年有了点钱》、《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等)本身,便生动地显示出他与80年代之间的巨大差异性。

——朱文写出了一个无力、无能的个人沦陷在90年代的现实中所需要的代价;又比如,于坚的《0档案》,通过对档案文体的仿写,是为了努力反抗一种个人被体制化、格式化的境遇。

他们对时代内部之事物的描绘与捍卫,不是援用旧有的集体主义、宏大命题式的话语路径来推进,而是通过对常识的重新发现和承担,通过回到当下生活和人群的具体感受上,通过许多内在而有力的细节书写来完成的。

甚至在卫慧、棉棉等人的写作中,也有难以阻止的表达当下个人生活的愿望,尽管她们的话语方式多少有一点夸张和虚假,但至少说明她们是一些对现在的生活有记忆和愤怒的人,不至于像其他人那样,一味地远离当下的日常生活,在虚拟的写作中自得其乐。

我从来认为,一个对过去失去了记忆,对现在失去了愤怒,对未来失去了想象的作家,他的写作是相当可疑的,而这里的核心的问题就是:

作家必须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在场,必须对每天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所传递过来的每一个细节有切肤之痛,否则,他笔下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不可靠的。

令人高兴的是,当下的中国已经产生了一批像于坚、朱文这样的真正活在90年代、并在90年代写作的人,他们为个人与现实之间找到了崭新的解释方式,可是,为什么批评家在这些作家面前会完全失语、纷纷逃避?

为什么批评家的阅读口味和美学标准会在这些作品面前完全失效?

又是谁把这类作家和作品的存在价值彻底取消?

类似的问题,显然值得评价系统有明显缺陷的批评家群体反思。

正因为像于坚、朱文这样的作家作品在这次百名批评家的推荐活动中被忽略,使90年代看起来更像一个虚构的时间概念。

一句话,百名批评家推选出的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其实是80年代文学的剩余想象强加给90年代的结果。

它使真正的、优秀的90年代文学被遮蔽。

我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表达对这种秩序的警惕,并且作出自我反省:

如果再来一次类似的活动,我将重新填写我的推荐表。

——我知道,有不少批评家都会这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