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9394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docx

女性月经生理概述

女性-----月经生理

第一部分:

HPO轴组成及相关激素

女性自青春期到更年期,生殖器官出现周期性变化,称“性周期”。

由于最明显的外在表现为月经,因而称“月经周期”。

这种周期性变化,是通过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下丘脑、垂体、卵巢(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内分泌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来调节的。

一、下丘脑性激素

下丘脑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内分泌调节方面有重要作用。

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主要集中在正中隆起,弓状核,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等基底部的“促垂体区”。

其中的神经细胞将神经信息( 动作电位)转化为激素信息,起到换能神经元的作用,被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神经肽。

下丘脑也受其他激素及化学物质影响,尤其是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影响,也受脑其他部位的调控,通过神经降压素、P物质、脑啡肽;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的影响。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为调节生殖功能的主要激素,于1971年人工合成,其化学结构为10肽化合物GnRH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5~6分钟。

此激素能使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素(FSH)和少量黄体生成素(LH)。

GnRH释放频率为0.3~1次/小时,分泌高峰之后出现LH的释放,但是与FSH周期释放不同步,GnRH的周期释放机制称为GnRH波动发生器,受性激素和神经递质影响。

*GnRH垂体兴奋试验

鉴别垂体与下丘脑病变的区别;10肽GnRH50μg加生理盐水3ml静脉推注,15min,30min;60min,120min血清检测LH。

(二)下丘脑激素的释放与抑制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许多神经递质都影响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其中对生殖功能有直接作用的是3类:

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5-羟色胺(5-HT)。

NE一般有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多巴胺有时抑制有时促进,较为复杂,5-HT一般为抑制作用。

此外有几种阿片类物质(如内啡肽)对下丘脑的生殖调节激素有抑制作用,其可导致GnRH的脉冲频率减小,幅度降低。

雌、孕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即是促进阿片类物质的合成来抑制促性腺激素。

全身各组织均有合成前列腺素(PG)的功能,合成后在局部发挥作用,在下丘脑PG可以促进GnRH的释放,若在排卵前给予PG抑制剂可以消除排卵前LH的峰式分泌。

  *松果体

  位于第三脑室顶部,是一很小腺体。

属于神经内分泌转能器,将神经信号转为褪黑素,再分泌到机体其他部位,褪黑素受“光-暗”变化的调控,对于月经周期有调控。

幼年时被破坏易发生性早熟。

成年时被破坏,则GnRH的释放将受影响。

发生肿瘤时,常伴有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状态的抑制。

二、垂体性激素

垂体位于脑的基底部,与下丘脑通过门脉系统相连。

由腺垂体(垂体前叶)和神经垂体(垂体后叶)构成,各自独立。

(一)催乳素(PRL)

大分子激素,有199个AA组成的多肽。

此激素结构与生长素相似,但作用不同。

除受PIH调节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雌激素和5-羟色胺等对其有促进作用。

PRL和雌、孕激素有协同作用,即促乳房发育和乳腺分泌作用。

血液中PRL浓度无周期性变化,但卵泡中含量在月经前半期中偏高,抑制了颗粒细胞的黄素化,在黄体期则浓度降低,有利于黄体酮的合成。

(1)对乳腺与泌乳的作用:

妊娠期PRL具有进一步促进乳腺发育的作用。

前期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较高,竞争乳腺细胞的受体,使PRL失去催乳的作用;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PRL恢复催乳作用。

(2)对性腺的作用:

催乳素可以促进卵泡生成LH受体,并为孕酮提供底物。

PRL与LH共同促进黄体的形成,而大剂量的PRL又会溶解黄体。

(3)参与应激反应

  

(二)促卵泡激素(FSH)

  促进卵泡各种细胞的生长发育,促进卵泡周围间质分化成为卵泡膜细胞,使颗粒细胞增生及细胞内芳香化酶系统活化。

  

(二)促黄体生成素(LH)

作用于已分化的卵泡膜细胞,使卵泡完全成熟,与FSH协同促使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作用是使颗粒细胞黄素化并分泌黄体酮(孕酮)。

卵泡成熟后LH突然大量释放,诱发排卵。

黄体的正常功能,也是在LH的作用下产生的。

LH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α-亚基(与FSH,TSH,HCG的α-亚基相同)和β-亚基构成。

LH受GnRH影响,LH在一个恒定的基础上呈脉冲式分泌,周期为1-2小时,波动在5-10mIU/ml,雌激素正反馈调节LH分泌,使LH呈峰值分泌,从起始峰到峰值时间因人因周期而不同,峰值持续时间大致为4个小时,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负反馈抑制LH很快下降,LH到达峰值时启动排卵,约在峰值后的16.5小时排卵,此后LH和FSH一直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负反馈抑制,直到下个周期开始。

  青春期启动时LH仅在夜间分泌,白天LH≥7.5mIU/ml时标志青春期启动;性成熟时正常月经周期LH浓度在20mIU/ml(尿LH维持在10mIU/ml以下为基础水平),LH有一个分泌高峰,既排卵峰。

三、卵巢性激素

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排卵-黄体

闭锁卵泡

原始卵泡最早于发育20周的卵巢中,婴儿出生后2个卵巢各自有75万个原始卵泡。

随着年龄增加,绝大部分原始卵泡瓦解消失。

从20-40岁,一个卵巢中原始卵泡降至7万个,40岁后仅有1万个;出生后初级卵泡内的初级卵母细胞维持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排卵之前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出的次级卵母细胞,24小时内受精则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二极体,未受精则退化),到青春期多数卵母细胞退化,仅剩34000个。

妇女一生中大约只有200-4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

在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每月大约有10-20个初级卵泡发育,一般只有一个卵泡可以发育成熟。

排卵后的卵泡塌陷,形成黄体,正常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维持大约14天,7-8天发育到顶峰,10天开始退化。

若此周期受孕,在HCG作用下,黄体功能维持,形成妊娠黄体,直至妊娠的5-6月。

  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卵巢主要合成并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

女性体内雄激素,也可由卵巢以及肾上腺皮质分泌。

  卵泡期的卵泡内卵泡膜细胞为合成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主要场所,其酶系统能将雄激素部分地转化为雌激素。

颗粒细胞的芳香化酶系统受FSH的作用活化,也能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黄体期上述细胞的性激素合成更为活跃。

此时内卵泡膜黄素细胞主要产生雌激素,也分泌孕激素;黄体粒层细胞的LH受体量大为增加,主要分泌孕激素。

  除卵巢外,胎盘可产生大量雌激素与孕激素,肾上腺皮质及睾丸也能产生极少量雌激素与孕激素。

外卵泡膜细胞和卵巢间质细胞,正常能合成极少量的雄激素。

  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为一种类固醇激素,也称甾体激素。

各激素合成的基本途径是统一的,仅因组织中酶系统的差别,而合成了不同的激素。

活动过程均在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内进行。

  

(一)雌激素

  人体内的雌激素主要如下:

雌二醇(E2),活性最强含量也最丰富;雌酮;雌三醇(E3),大量的雌酮是由外周雄激素转化来的。

雌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雌激素对于生殖器官的作用被认为是“雌性化”激素,若在青春期分泌不足则生殖器官不能正常发育,若分泌过多则性早熟。

(1)雌激素通过HPO轴调节卵巢的周期活动。

通过正反馈造成LH分泌高峰,引起排卵和黄体生成;还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LH和FSH的分泌,引起黄体的退化和新周期的开始。

此外还可以协同FSH作用于卵泡,促进卵泡的发育。

  

(2)促使子宫发育,肌层增厚,血管增生,内膜呈增生期改变。

可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度。

此外,在排卵前,雌激素使子宫颈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黏液,其中黏液的蛋白分子纵向排列,利于精子穿过(宫颈黏液观察法CS,临床上用于判断排卵,羊齿状晶体)。

(3)促进输卵管的发育及蠕动,出现纤毛细胞,有利卵子或受精卵的运行。

(4)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角化程度与雌激素水平成正比,并使上皮细胞内糖元增加,经阴道杆菌分解成为乳酸,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反应(pH为4-5),有抑制致病菌繁殖的作用,从而增强局部的抵抗力。

(5)促使乳腺管增生。

产后立即用较大量雌激素能抑制乳汁的分泌。

(6)促使女性第二性征发育。

(7)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潴留。

(月经前乳房胀痛的原因)

(8)加速骨骺端的闭合。

(9)对雄激素起拮抗作用。

(10)可以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

  

(二)孕激素

  人体内产生的孕激素,主要是孕酮,其代谢产物主要为孕二醇,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从尿中排出。

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平滑肌,以适应着床和维持妊娠。

由于孕酮受体含量受雌激素调控,因此孕酮作用的实现需要雌激素的允许。

  孕激素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使经雌激素作用而增生的子宫内膜出现分泌现象,宫颈粘液变得粘稠,精子不易通过。

此外,还可以抑制母体的免疫反应,防止母体将胎儿排出体外造成流产。

2.抑制输卵管的蠕动。

3.逐渐使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现象消失,脱落的细胞多倦缩成堆。

4.促使乳腺小泡的发育,但必须在雌激素刺激乳腺管增生之后才起作用。

5.有致热作用,可能系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升高约0.5℃(提高体温调定点)并在黄体期维持高温,使得体温呈双相变化,可以通过对基础体温的检测来检测排卵(BBT)。

6.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排出。

7.通过丘脑下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孕激素与雌激素既有拮抗作用又有协同作用。

孕期此两种激素在血中上升曲线平行,孕末期达高峰,分娩时子宫的强有力收缩,与二协同作用有关。

  (三)雄激素

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是睾丸酮,有无生理重要性,一直是探索中的问题。

据认为雌激素的组成、代谢和促进生长的能力有限,少女在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似难单以雌激素作用来解释,还可能有少量雄激素的作用。

 

第二部分:

雌性生殖系统的调节

 

与雄性生殖系统相比,雌性体内的LH和FSH分泌调节要复杂很多。

它受GnRH波动发生器的影响,还受下丘脑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影响,也受雌激素的反馈调节。

一般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分为紧张性分泌和脉冲性分泌两种模式。

LH的紧张性分泌随月经周期变化,这种按月出现的规律只在正常成年女子中出现。

在儿童期LH的分泌不具有紧张性特点,并且浓度很低,紧张性分泌出现于青春期,仅在夜间出现。

LH与FSH的脉冲式分泌是由GnRH的脉冲式所决定.LH与FSH分泌的频率与高度是由卵巢激素调控,并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有变动.至今尚未证实有分离出的FSH释放激素.有迹象提示同一种细胞有时含有LH及FSH,故各种因子(如GnRH,雌二醇,抑制素)的相互作用,必定会造成LH与FSH有差别的释放.同时不同的LH(20~30分钟)与FSH(2~3小时)的半衰期也影响血液中的水平.

在卵巢激素中,雌二醇-17β对下丘脑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是最强的抑制剂.抑制素,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的一种肽激素,专门抑制FSH的释放.卵巢的切除造成血液中LH与FSH水平的急剧增加;给低雌激素水平的妇女注射雌二醇则造成这些水平的即时减低.然而为了排卵的成功,雌二醇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就必须发挥一个正反馈的作用.雌二醇的反馈作用看来是依赖于时间与剂量.在卵泡期初,垂体前叶中的促性腺激素有较少量的LH与FSH可供释放.雌二醇(由被选择的卵泡产生)水平的增高,刺激了LH与FSH的合成,但抑制它们的分泌.在月经中期,高雌二醇水平发挥了正反馈作用;它们与GnRH及血液内低水平的,但量却是逐渐增加的孕酮,共同诱发LH高峰.月经中期GnRH的脉冲式释放量是否增加则不知;月经中期的LH高峰可能因垂体促性腺细胞中GnRH受体(由雌激素刺激)的数目快速增加而造成.

雌二醇对下丘脑具有直接的负反馈作用。

GnRH波动发生器位于下丘脑弓状核附近,去除该核团,LH紧张性释放被抑制,作用机理是通过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发挥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促进,多巴胺和5-羟色胺抑制GnRH的释放。

孕酮对调节LH的紧张性释放有一定的作用,孕酮可被阿片类物质所调节。

第三部分:

HPO相关器官的生殖周期变化

生殖周期为灵长类动物所特有的,表现为雌性生殖能力出现周期变化。

人类女性从青春期到围绝经期出现周期性排卵,而怀孕和哺乳都能造成一段时间内排卵的中断。

大多数哺乳动物存在“动情期”,雌激素触发动情行为,孕激素则维持动情行为。

人类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23-35天均属正常。

月经周期分为卵巢周期和子宫内膜周期。

卵巢周期分为颗粒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子宫内膜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以避孕划分,可分为月经期,相对安全期,排卵期和绝对安全期)。

以28天为例,在子宫,月经期为1~5天,颗粒期为6~14天,分泌期为15~28天;在卵巢,颗粒期为1~13天,排卵期为第14天,黄体期为15~28天。

绝大多数女性黄体期或分泌期都为14+2天,这是由于黄体形成到退化有稳定的活动时间;而从月经到开始排卵的时间则很不规律,这是造成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月经周期缩短的原因也在此。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一、卵泡期的卵泡发育

卵巢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内散布着30~70万个始基卵泡,是胎儿时卵原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

人的一生中仅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发育到一定程度后退化消失。

每一个始基卵泡中含有一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围绕。

临近青春发育期,始基卵泡开始发育,其周围的梭形细胞层增生繁殖变成方形、复层。

因细胞浆内含颗粒,故称颗粒细胞。

颗粒细胞分裂繁殖很快,在细胞群中形成空隙,称卵泡腔。

内含液体,称卵泡液,液中含雌激素。

随着卵泡液的增多,空隙扩大,颗粒细胞被挤至卵泡的四周,形成卵泡液,液中含雌激素。

随着卵泡液的增多,空隙扩大,颗粒细胞被挤至卵泡的四周,形成颗粒层。

此时,卵细胞也在增大,被多层颗粒细胞围绕,突入卵泡腔内,称“卵丘”。

环绕卵泡周围的间质细胞形成卵泡膜,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血管较丰富。

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

在正常成年妇女的卵巢中,每月有若干个始基卵泡发育,但其只有一个(亦可能有2个)卵泡发育成熟,直径可达20mm左右,其余的发育到某一阶段时闭锁、萎缩。

在黄体晚期和卵泡早期,由于黄体退化成白体,而初级颗粒合成能力很低,因此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明显降低。

雌二醇和孕酮对于下丘脑-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显著减弱(表现为正反馈),血中FSH水平升高,LH仍维持较低水平。

FSH促进了初级卵泡的成熟,于是第3天雌二醇水平升高,5~7天,优势卵泡被选择出来。

随着颗粒细胞的生长和增加,在12天雌二醇达到高峰(200pg/ml),由于雌二醇对LH有正反馈作用,2天后LH也达到分泌高峰。

卵泡中晚期,雌二醇除了正反馈调节LH外还抑制FSH的释放,导致了非优势卵泡的闭锁。

优势卵泡上存在高密度的FSH受体,卵泡液中存在高密度的FSH和雌二醇;同时优势卵泡上获得LH受体的表达,这些都是发生排卵的前提条件。

二、排卵

排卵要求血浆中雌二醇水平先达到最高并维持36~48小时,再出现LH分泌高峰并维持一段时间。

这些都是通过下丘脑-腺垂体轴来实现的。

  卵泡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向卵巢表面移行,成熟时呈泡状突出于卵巢表面。

在卵泡内液体的压力和液体内蛋白分解酶及某些激素等的作用下,卵泡膜最后破裂,卵细胞随卵泡液排入腹腔,即“排卵”。

排卵时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其第一次成熟分裂(减数分裂),排出第一个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

随后又迅速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但仅停留在成熟分裂中期,如在输卵管遇精子侵入时,才最后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个极体,成为卵细胞。

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3~16天,但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4天左右。

排卵一般无特殊不适,少数人可感到排卵侧下腹酸胀或坠痛。

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

三、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LH的高水平抑制了颗粒细胞产生雌二醇的能力,这是由于高水平的LH对于颗粒细胞上的LH受体有下调作用。

因此,排卵后出现雌二醇水平降低。

然后随着黄体的成熟,黄体中颗粒细胞增加了孕酮的分泌并恢复了雌二醇的合成,在排卵后的20~23天,雌二醇和孕酮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此时雌二醇的浓度小于排卵前,即低于200pg/ml。

黄体早期随着性激素升高对FSH的分泌产生负反馈。

而LH的分泌呈现高频高幅的特征,这种分泌对于维持黄体功能和性激素的产生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当血浆中雌二醇浓度高于200pg/ml时正反馈刺激LH分泌,低于200pg/ml时,负反馈抑制LH和FSH的分泌。

  排卵后,卵泡皱缩,破口被纤维蛋白封闭,空腔内充满凝血块,为早期黄体(血体)。

随后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伸入黄体中心血块,此时颗粒细胞增生长大,胞浆中出现黄色颗粒,称黄体细胞,主要分泌孕激素(孕酮或黄体酮);卵泡膜细胞主要分泌雌激素。

排卵后如受精,则黄体将继续发育并将维持其功能达3~4个月之久,称妊娠黄体。

如未受精,黄体开始退化,4~6天后来月经。

已退化的黄体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成为白体。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改变,一般分为四期(图16):

图16月经周期中卵巢与子宫内膜间关系示意图

  一、增生期

  经期后,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开始增生,先是修复剥脱处创面,随后因继续增生而变厚,腺体增多、变宽,并渐屈曲。

血管也增生,渐呈螺旋状。

间质则增生致密。

  此期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即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左右。

  二、分泌期

  约为月经周期的15~23天,相当于排卵后黄体成熟阶段

  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将使增生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扩大、屈曲、出现分泌现象。

血管也迅速增长,更加屈曲。

间质变疏松并有水肿。

此时内膜厚且松软,含有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发育。

  三、月经前期

  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约经期的24~28天。

黄体退化时,孕激素、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激素的这一减退,将使内膜间质水肿消退变致密,致血管受挤压而使血流郁滞。

最后轮番地出现局部血管的痉挛性收缩,造成内膜缺血、坏死,血管破裂出血。

  四、月经期

  为月经周期第1~4天。

在内膜功能层(在基底层以上的部分,厚约5~6mm形成的散在小血肿,将使坏死的内膜剥脱,随血液排出,称之为月经。

内膜的基底层随即开始增生,形成新的内膜。

故月经期实际上是一个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周期的开始。

 

月经周期的临床表现

一、初潮 月经首次来潮称为“初潮”。

初潮年龄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气候及健康状况等,一般在13~15岁之间,也有早到10~12岁或迟到17~18岁的。

  二、周期 自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一般25~35天,平均28天。

  三、持续时间和经血量 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从1~2天到7~8天不等,多数在3~6天之间。

经血量通常以用多少纸垫及浸透程度来作粗略的估计,有人用放射性59Fe或51C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来测定人的经血量,前者为10~55ml,后者为35~58ml,并认为总失血量超过80ml者为病理状态。

  四、经血特点 为暗红色,血量过多时为鲜红。

血内含有退变的内膜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细菌及白细胞等。

经血一般不凝固,但偶亦有小凝血块者。

如有较大血块出现,说明经血量超过正常。

经血不凝的主要原因为破坏后的内膜释放出多量活化物质,将经血内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裂解成流动的分解产物,内膜内还含有破坏其它凝血因子的活化酶,使凝血受到影响。

  五、经期症状 一般无特殊症状,有时可有全身不适、困乏、乳房胀痛、手足发胀、下腹及背部酸胀下坠等,还可有便秘、腹泻(前列腺素作用)、尿频及纳差。

个别的有头痛、失眠、心悸、精神抑郁或易激动等,多在月经后自然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