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9232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

《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笔记 苏教版语文第11册 六上 小学语文.docx

课堂笔记苏教版语文第11册六上小学语文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

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

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去图书馆等。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4、学与问关系的名言: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②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郑板桥

5、“问”的成语:

好问决疑、不耻下问、寻根究底、刨根问底、程门立雪

6、“问”的名言:

①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7、“问”的歇后语:

打破砂锅————问到底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课文回顾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

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二、知识积累。

1、庐山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2、长江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3、黄河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桂林山水

(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四绝:

山清水秀,洞奇石美。

5、黄山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四绝: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6、赞美祖国

江山如画、地大物博、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7、西湖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有55个,有藏族、傣族、苗族、高山族、布依族……

9、家乡名胜

九龙口、西塘河畔、双湖公园、朦胧塔

10、家乡物产(江苏)

黄桥烧饼、南京云锦、南京盐水鸭、镇江香醋、阜宁大糕、碧螺春茶等

三、书后习题。

3、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答:

从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等方面。

4、仿照这首诗第2至第6节写一到两节。

我们爱你――京剧的字正腔圆,皮影的活灵活现,书法的笔走龙蛇,国画的

栩栩如生。

我们爱你――北京长城的蜿蜒起伏,云南石林的千姿百态,陕西兵马俑的惟

妙惟肖,山西云冈的神奇美妙。

我们爱你――古筝的情悠意长,笛子的悠扬婉转,二胡的柔和连绵,腰鼓的

惊心动魄。

我们爱你――南京板鸭的芳香扑鼻,林梓潮糕的柔润爽口,如皋董糖的酥松

香甜,金华火腿的皮薄肉嫩。

我们爱你――荷花的高洁,兰花的典雅,菊花的坚强,牡丹的高贵。

我们爱你——北京故宫的富丽堂皇,苏州园林的精雕细琢。

张家界、九寨沟

的如画风景,鄱阳湖、洞庭湖的浩渺烟波。

我们爱你——云锦的绚丽,苏绣的精美,惠山泥人的笑容可掬,宜兴紫砂的

古典质朴。

我们爱你——藏民手中洁白的哈达,蒙古包里飘香的马奶,天山的雪莲,

长白的参。

四、知识链接。

★描绘山水的成语:

重峦叠嶂 崇山峻岭 连绵起伏 青山碧岭 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 水波不惊

★吟诵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爱国名言或诗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2、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

3、我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宋文天祥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

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

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4、有关“问”的成语:

刨根问底勤学好问不耻下问程门立雪寻根究底

5、有关“问”的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6、有关“问”的歇后语:

打破砂锅————问到底

7、有关“习惯”的俗语:

①习惯成自然。

②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字词过关

1、字音脊jǐ硕果shuò葡萄tɑo骆驼tuo城镇zhèn

2、多音字注音组词

抹mā(抹布)(抹桌子)mǒ(抹黑)(浓妆淡抹)(抹杀)(抹眼泪)

mò(抹石灰)(拐弯抹角)(抹墙)

拓tuò(开拓)tà(拓本)

3、同音字

zhuānɡ浓(妆)淡抹嫁(妆)化(妆)(庄)严(装)备银(装)素裹化(装)(装)扮

lán波(澜)壮阔色彩斑(斓)衣衫(褴)褛

bì戈(壁)躲(避)隐(蔽)手(臂)完(璧)归赵(碧)波作(弊)

mì(蜜)蜂哈(密)瓜(秘)书

cí陶(瓷)告(辞)(慈)爱(磁)铁

shuò闪(烁)(硕)果(数)见不鲜

jǐ屋(脊)(挤)眉弄眼(济)南(给)予

二、课文内容

1、中国代称:

神州、九州、华夏、中华、赤县

2、国家代称:

江山、社稷、天下、宗庙

3、《我们爱你啊,中国》,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4、课文第一节通过(时空)、(季节)的反差,让我们体会到(祖国幅员辽阔),展现了四幅美丽的画卷:

(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雪景)、(南疆春色)。

5、《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歌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一句话为主线,从(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五个方面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6、赞美祖国的成语:

人杰地灵、地大物博、江山如画、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三、课外拓展

1、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2、杭州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黄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4、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5、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南疆春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8、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9、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0、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仿写课文2-6节赞美家乡、祖国

我们爱你——我们爱你——

寒山寺的古色古香茉莉花的十里飘香,

黄海的一望无边,棉花的洁白柔软,

莫愁湖的清新怡人,稻米的香软可口,

夫子庙的灯火辉煌。

长江三鲜的美味诱人。

 

我们爱你——我们爱你——

九寨沟的诗情画意,中国书法的笔走龙蛇,

长城的宏伟壮观,中国绘画的传神写意,

莫高窟的神奇美丽,中国舞蹈的优美动人,

北京故宫的奇珍异宝,中国戏曲的百花齐放。

 

2、郑成功

一、字词过关

1、字音:

乘chénɡ势载zài歌载zài舞瞭liào望簇cù拥

舰船jiàn负隅yú顽抗

2、同音字:

yì奴(役)洋(溢)安(逸)(意)义友(谊)利(益)(屹)立机(翼)造(诣)(疫)情翻(译)会(议)抑(制)络(绎)不绝

2、形近字

既(既然)溉(灌溉)慨(慷慨)概(大概)厩(马厩)

瞭(瞭望)潦(潦倒)嘹(嘹亮)镣(铁镣)

缭(眼花缭乱)僚(官僚)獠(獠牙)撩(撩拨)

3、多音字

载zài装载载重载歌载舞zǎi记载三年五载

强qiánɡ强占强壮坚强强行

qiǎnɡ勉强强迫强词夺理强人所难jiànɡ倔强

厦shà高楼大厦xià厦门

乘chénɡ乘机乘法shènɡ千乘之国战车千乘

二、成语

1、描写敌军狼狈:

抱头鼠窜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2、描写战斗场面的:

枪林弹雨刀光剑影横扫千军血雨腥风

3、描写人民高兴的:

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兴高采烈心花怒放欢天喜地

4、描写爱国的:

精忠报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以身许国

三、课文内容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像郑成功这样的民族英雄还有(戚继光、林则徐、岳飞、郑和、文天祥)。

林则徐(虎门销烟)戚继光(抗击倭寇)岳飞(精忠报国)郑和(七下西洋)

3、郑成功的功业:

①收复台湾②建设台湾a、发展生产;b、兴办学校

4、(精忠报国、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郑成功。

5、载歌载舞:

载,又,且。

负隅顽抗:

负,依靠,倚仗。

隅,角落。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台湾(高山族)居多。

7、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字词过关

1、多音字组词

xiāo(姓肖)xiào(肖像)(生肖)(惟妙惟肖)

kǎ(卡车)qiǎ(发卡)

bó(薄雾)(单薄)báo(薄片)(薄饼)bò(薄荷)

2、字词理解

悲愤欲绝:

欲,将要。

绝,死亡。

与世长辞:

辞,告别。

二、课文拓展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

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

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

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

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肖邦爱国名言:

爱祖国高于一切!

4、古诗两首

一、课文拓展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爱国诗篇: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汀洋》

3、背诵全诗及诗意。

4、带点字:

△妻子:

妻子和孩子。

△漫:

随意胡乱。

△漫卷:

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

明丽的春天◇示:

告诉◇元:

同“原”,本来。

◇万事空:

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

只。

◇王师:

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

指中原。

◇同:

全国统一。

◇定:

平定,收复。

◇:

家祭:

祭祀祖先。

◇:

无:

同“勿”,不要。

◇乃:

你的。

◇翁:

父亲。

5、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

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

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于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一

1、背诵《爱我中华》

2、《爱我中华》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歌词,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

3、异音异义词

lǎozǐlǎozidìdàodìdaozhàoyìngzhàoying

老子——老子地道——地道照应——照应

dōngxīdōngxixiōngdìxiōngdiduìtóuduìtou

东西——东西兄弟——兄弟对头——对头

yùnqìyùnqisūnzǐsūnzidàyìdàyi

运气——运气孙子——孙子大意——大意

qīzǐqīzijīngshénjīngshenméimùméimu

妻子——妻子精神——精神眉目——眉目

zìránzìrandìfāngdìfangmǎimàimǎimai

自然——自然地方——地方买卖——买卖

4、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我知道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

有几个民族的节日全国闻名:

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彝族——火把节

5.负荆请罪

一、字词过关

1、字音:

府邸(di)上卿(qing)筵(yan)席唇(chun)枪舌战负荆(jing)请罪

2、同音字:

lian(廉)洁(镰)刀(涟)漪(莲)蓬春(联)

Ju(惧)怕(拒)绝火(炬)(俱)乐部(剧)烈依(据)拉(锯)

二、课文内容

1、《负荆请罪》是一篇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与之相关的前两个故事名分别是《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幕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

2、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个人恩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3、“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人物特点: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

廉颇光明磊落、知错就改

三、课外延伸:

1、按要求写成语。

(1)对待过错的:

迷途知返浪子回头弃恶从善洗心革面

(2)关于“和”的:

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和睦相处志同道合

(3)关于“争论”的:

唇枪舌剑寸步不让针锋相对各执一词

2、按要求写名句。

有关“和”的:

a.人心齐,泰山移。

B.团结就是力量。

C.众人拾柴火焰高。

d.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6、最后的姿势

一、字词过关

1、字音:

洗漱(shu)凹(ao)凸(tu)不平诠(quan)释生死攸(you)关坍(tan)塌

2、同音字:

quan(权)利(诠)释(蜷)缩(痊)愈

Shi姿(势)(侍)候装(饰)巡(视)

(适)合(逝)世(誓)言(嗜)好

解(释)擦(拭)有(恃)无恐

二、课文内容

1、我眼中的谭老师:

谭老师在平时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一位尽责的老师,当巨大灾难来临的时候,谭老师恪尽职守、无私大爱、临危不惧。

2、“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

谭千秋老师的爱会恒古不变的传下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为何以“最后的姿势”为题?

答:

以“最后的姿势”为题,饱含着对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壮举的赞颂和敬佩之情。

4、“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在5月12日这一天,我们第一次认识了谭千秋老师,也一辈子记住了谭千秋老师,此时,你想对谭老师说些什么?

把你想说的话,用“谭老师,我想对你说——”来试试。

敬爱的谭老师,我想对您说:

您是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却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2008年5月12日,你在地震的那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放弃了逃生的机会,选择了死亡。

我想,在那一刻——那双闪烁着光芒的生命的翅膀,即将展翅翱翔。

因为你为学生们注入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爱与奉献,舍己为人!

5、课文二、三两段都描写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但描写方法不同,将第三段删掉可以吗?

答:

①不可以将第三段删掉。

②第二段直接描写谭老师的英雄行为,这叫正面描写。

第三段是通过别人的话语来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这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在文中能起到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6、本文主要写了在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

体现了谭老师在危难之际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

7、课文最后一节的作用: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诠释人名涵义。

三、课外延伸

1、按要求写成语。

(1)赞扬老师的:

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2)赞扬谭老师的:

急中生智忠于职守以生殉职舍己为人临危不惧

(3)形容情况危急的:

千钧一发十万火急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2、赞美老师的名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3、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事例

(1)向倩老师:

向倩老师自己身体被砸了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学生。

(2)小英雄林浩: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9岁半的林浩与同学一起被压在了汶川县映秀小学的废墟下。

为了鼓励哭泣的女同学,他在废墟下给同学唱歌。

后来他爬出废墟,但没有离开,而是返回废墟,将两名同学拉了出来。

4、谭千秋颁奖词:

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他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

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

责。

我们都会牢记他那永恒的瞬间。

7、船长

一、字词过关

1.字音:

薄(bó)雾号(háo)叫翘(qiào)起剖(pōu)开船舷(xián)肇(zhào)祸调遣(qiǎn)履(lǚ)行

2.多音字:

薄bó薄雾广种薄收báo薄饼bò薄荷

号háo号叫号啕大哭hào号码学号

翘qiáo翘首翘望qiào翘尾巴

乘chéng乘客乘法shèng千乘之国

3.反义词

嘈杂(安静)沉默(喧哗)镇定(慌张)违抗(服从)井然有序(乱七八糟)

二、课文内容

1、《船长》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

他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2、课文按(遇险—自救—牺牲)为提纲分为三个部分。

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3、“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这句话是说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的品德所感动,蕴含着对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品格。

4、“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又一次表现了崇高的品质。

5、课后第4题句子的含义:

(1)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

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2)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6、背诵25-30自然段。

三、课外延伸

1、形容秩序乱的词语:

一窝蜂一锅粥一团糟一拥而上不可开交

2、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霎时须臾转眼间刹那间一瞬间顷刻间眨眼间

3、“X然XX”式的成语:

巍然屹立轩然大波荡然无存浑然一体豁然开朗泰然自若恍然大悟庞然大物潸然泪下

4、形容秩序良好的成语:

井然有序秩序井然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5、表示情况危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十万火急危在旦夕燃眉之急兵临城下岌岌可危一触即发

6、体现做人之道的成语:

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

7、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神采飞扬神态自若全神贯注欣喜若狂张口结舌眉飞色舞惊慌失措

8、赞美哈尔威船长英勇献身精神的名言:

(1)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毛泽东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9、雨果的名言:

(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开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开阔的是人的胸怀。

(2)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3)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8、爱之链

一、字词过关

1、字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