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9012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docx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发展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三十年金融业发展成就、问题和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不断改革创新,融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金融结构不断优化,在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飞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金融机构数量增多,功能不断丰富,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

1.银行机构从单一到多样化,国际化趋势初显。

随着国家金融管理体制的变化,我市银行体系在改革开放之前经历了几次变迁,但在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管理机关,行使统一金融政策,统一货币发行,统一平衡信贷资金,统一金融市场管理,代理财政金库等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成立于1949年12月1日,工商银行1984年7月成立分行后,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专门的中央银行职能。

1972年建设银行分行从人民银行分设,1981年改为中国银行分行。

截至2007年末,我市资银行,市级分行(市联社)共24家,一级支行(地区级联合社)共78家,二级支行(信用社)共779家;中外合资、外资银行分行共6家。

银行机构逐步积聚,数量进一步增多,功能不断丰富,银行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了由政府财政部门的出纳向真正商业银行的转变,并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2.证券机构从无到有,机构实力逐步增强。

从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市证券机构紧跟国证券业发展的步伐,从无到有。

2007年,我市有资证券公司法人机构1家,证券经营机构65家,服务部25家。

其中,作为唯一的法人证券公司――西南证券的资产规模流动性和资产质量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近几年每年都有新的证券公司在开设分支机构,证券营业部数量占到全国的2%左右。

各证券经营机构2007年代理成交证券交易金额9350.35亿元,同比增长4.9倍,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辖区投资者开户数135.11万,同比增长32.3%,投资者开户数占全国0.9%。

期货经营机构快速发展。

2007年,我市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共9家,其中法人机构5家,营业部4家;期货交易量成倍增长,从2000年的300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5888亿元,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3.保险机构从无到有,保险业务拓展迅速。

改革开放之初,我市还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险经营机构,1980年1月,恢复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市分公司。

经过三十年的大力发展,我市保险经营机构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截至2007年,我市保险公司法人机构3家,资保险公司省(市)级分公司23家,中心支公司26家,中外合资、外资保险公司3家(其中2家外资公司为世界500强),外资公司代表处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42家(不含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营业管理部1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22家,保险公估公司6家,保险经纪公司14家。

另有中国人保控股市分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营管部和日本财产保险公司代表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38家。

保险业已初步形成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并存,中资与外资公司共同发展,国有控股、股份制、政策性等多种形式互为补充的保险市场新格局。

(二)融资渠道多样化,业务逐步拓宽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金融体系逐步由单一银行机构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银行、证券和保险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与此同时,金融融资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直接融资加快发展并逐渐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1.存贷款业务大幅增加。

1978年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合计为15.8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6.46亿元,财政存款1.93亿元,城镇储蓄存款2.61亿元,农村存款2.21亿元;1978年各项贷款余额合计为30.11亿元,其中,工业贷款9亿元,商业贷款18.97亿元。

2007年全市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997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997.71亿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末余额3228.15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6662.3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6576.6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197.08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5131.69亿元。

2.直接融资从无到有,业务量突飞猛进。

1986年,企业债券发行,发行额1.50亿元,1993年股票发行,发行额7220万股(主要是A股),股票筹资额2.08亿元;截至2007年,企业债券发行额20亿元,股票发行51928.66万股(A股),股票筹资额26.37亿元。

1993年,我市的公司开始在证券交易所(1个)和证券交易所(2个)上市。

直辖后,随着对资本市场作用认识的深化和体制、机制的完善,上市融资步伐加快,十年间共有啤酒、太极集团等14家优质企业顺利实现上市。

2007年末,全市已有30家境上市公司,其中90%发行了A股,其总股本116.11亿股,占当年全国总股本的0.52%;上市公司总市值1593.14亿元,占全国的0.49%。

3.保险险种增多,业务实力不断壮大。

1978年我市保险业务还没有起步,2007年我市保险业务主要有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特殊风险保险、农业保险、人身保险、寿险、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等。

其中,在保险业务中比较有闪光点的创新探索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外出农民工意外险、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医疗责任保险、安全责任保险、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受托等保险新产品。

2007年我市保费收入124.68亿元,保险深度为2.65%,保险密度为294元。

在全部保费收入中,财产保险33.10亿元,人身保险91.58亿元,赔款及给付35.25亿元,其中财产保险18.44亿元、人身保险16.81亿元。

我市保险业发展由慢到快,直辖初期保费收入13亿元,2007年保费收入124.68亿元,保险业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保费收入增速首次跃居全国第一,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高出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

(三)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1.金融市场主体和客体不断完善。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金融体系都是以银行为导向的,经过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业务量看,2007年本外币存款余额6662.3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197.08亿元,企业债券发行额20亿元,股票发行51928.66万股(A股),股票筹资额26.37亿元。

从融资方式和融资额看,我市金融市场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所占比例还很低。

从对外开放看,1978年我市金融市场没有外汇业务,2007年我市外汇业务7443万美元。

保险市场由弱变强,保险总部经济跻身全国“第一平台”。

随着中新大人寿和安诚产险的开业、中美大都会人寿分公司定位为中国西区总部、国际保险巨头美国利宝互助保险公司分公司正申请升格为子公司,将拥有3个保险公司总部、1个区域总部,已跻身全国保险总部经济的“第一平台”,在中西部地区形成领先优势。

此外,中国人寿中西部地区产品研发中心、太保寿险西南片区培训中心、天安保险公司首个新产品试验基地已落户。

保险业总部经济“高地”带来的保险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聚集,形成了保险资金运用、服务和研发创新的“总部效应”。

2.金融产品不断丰富。

间接融资市场主要是金融工具的创新性运用,金融工具和金融中介对市场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贷款对象看,新的业务主要有个人消费贷款、外商投资企业贷款、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贷款,委托贷款、票据融资、贴现。

从直接融资市场看,主要有各种债券、股票、票据、可转让存单、借款合同、抵押契约等,是金融市场上实现投资、融资活动必须依赖的标的。

三十年来,我市金融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信用工具不断丰富,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到2007年末,中间业务中支付结算业务收入31109.25万元,银行卡业务收入45853.87万元,其中,银行卡年费收入7598.00万元、银行卡结算收入27878.93万元、外卡收单收入2220.80万元、其他银行卡业务收入8156.14万元,代理业务收入25862.73万元,担保及承诺业务收入6533.43万元,交易类业务收入5514.11万元,托管业务收入39294.09万元,融资顾问业务收入14963.96万元等。

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出极丰富了我市金融产品的种类。

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不断涌现,货币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封闭基金等基金业务。

3.金融市场信用中介多样化。

资金供求双方的中介机构(人),起着联系、媒介和代客买卖的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也只有银行单一的金融机构,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市金融市场已涌现出投资银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营业部、证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和经纪人等从事直接融资的大量金融市场中介机构,根据市场变幻不断创新同时不断推动我市金融市场发展壮大。

4.金融市场日益活跃,交易量与日俱增。

经过三十年发展积累,金融市场发展加快,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外汇和黄金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1)融资总量快速增长。

从1978年单纯的存贷款余额较小到2007年融资总量创历史新高的发展速度看,我市融资总量表现为快速增长的势头。

股票融资总体规模渐进发展,债券发行受监管部门严禁银行为企业发债提供担保的影响,发行速度放缓,短期融资券近年发行量有所扩大,信托融资快速增长,已成为部分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

(2)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利率逐步走向市场化。

2007年,受新股发行频率加快以及央行连续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综合影响,市场对短期资金需求量增大,推动市场交易呈量增价高态势。

其中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交易同比分别增长51.4%和54.9%,二者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由1季度的2.0%和1.82%升至4季度的2.43%和2.95%。

全年市金融机构从货币市场净融入资金量同比增长60.0%,较好地满足对短期资金的需要,同时利率向市场化迈进。

(3)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债券交易呈现细分化。

随着股票市场持续向好,2007年市投资者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意愿增强,全市证券经营机构代理证券交易额较上年增长了4.9倍。

债券交易呈现细分化,其中现券交易受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推动增长加快,全年市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买卖累计成交增长43.8%;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则在股市以及基金、理财产品持续热销的冲击下,交易量下降了61.5%。

(4)银行间外汇交易增长加快,黄金市场交易剧增。

1978年,我市外汇及黄金交易还是空白,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随着对外开放度加大,地方金融机构不断引进外资,资本金结汇猛增,2007年市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增长加快,各币种交易量同比增长了36.6%。

随着黄金的保值、增值功能不断显现。

2007年黄金市场交易量剧增,其中账户黄金交易因交易方式便捷、结算方式灵活,受到广大投资者热捧。

(四)金融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

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机构创新表现在将原来的大一统的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市场的新变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实现了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三峡担保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的兴起,其中,三峡担保公司是国最大的担保公司;金融制度创新表现在金融监管机构的成立及控制度的完善;金融产品创新表现在金融衍生产品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大量出现。

1.银行业改革重组加快推进。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

各改制银行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加快业务转型和风险管理,各项财务指标显著改善。

农行市分行按照股改要求,完成固定资产清理、不良资产尽职调查和责任认定追究等基础性工作,并着手外部审计。

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向纵深推进,银行正加紧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万州商业银行在完成财务重组,产生新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后,更名为三峡银行股份。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至2007年末,已有35家农村信用联社20.4亿元专项票据顺利兑付,兑付通过率居全国前列,目前正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市大足县、开县已被纳入全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围。

2.证券业发展提速,改革效应不断显现。

由于2007年国证券市场总体走势较好,市证券经营机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向好,其中益民基金管理公司成功发行了一支偏股型基金,市场表现良好。

期货公司经营总体平稳,代理期货交易额稳中有升。

证券业重组加快,其中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已借壳ST长运实现上市。

上市企业增长迅猛,2007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1家,包括银行、商社等在的近10家优质企业正积极争取上市。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改革效应逐步显现,目前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股权分置问题是历史遗留难题,是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瓶颈。

从2005年4月底开始,市按证监会统一部署,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这将有力推动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奠定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促进市场创新,对资本市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第一家证券公司落地以来,市证券经营机构伴随股市兴衰经历大起大落后,各种违规风险和问题集中暴露,通过关闭德恒证券,重组西南证券等,保证了证券公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大了高风险券商在渝营业部的风险处置力度,处置了新华证券等8家在渝证券营业部的风险,机构规发展的意识空前提高。

3.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2007年,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全年新增保险法人机构1家,分支机构36家,从业人员7434人。

保费收入增长加快,产、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赔款和给付也保持较快增长。

产险公司主要业务品种增势良好,其中机车险业务持续高增长,学贷险、农业险等新业务品种稳步推进。

寿险公司业务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分红型产品和以提供风险保障为主要功能的普通产品业务量持续萎缩,而投资连接产品、万能产品增长加快,保险市场资金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联系更趋紧密。

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改善。

2007年,市各保险公司从加强主要股东义务、完善董事会建设、发挥监事会作用、规管理层运作、加强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不断改进公司治理,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4.金融业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

三十年来,已形成在集中统一监管体制下,政府、职能部门、市场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与自律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格局。

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剥离成立专门的监管局;证券业先后成立证券监督管理局、证券业协会和上市公司董事长协会,目前,证券业协会规模进一步扩大,已经发展为证券期货业协会;保险业成立专门的保险监管局。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中央在渝监管机构、市级部门和自律组织组成的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监管体制。

5.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推进。

1978年,金融服务仅限于单一的存贷款服务。

2007年,市各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一是针对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问题积极开展信贷创新;二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突破,为客户量身订造金融服务产品,如建设银行为长安福特公司加快货款回笼设计的存货融资方案;三是借助各类非赢利性的项目资金,实现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如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出的能源效率项目贷款;四是大力开展金融理财产品创新。

(五)金融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绩效明显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实行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我市经济在三十年来的大发展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与此同时,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也阔步前进,增加值由1978年1.21亿元,占GDP的比重1.8%,提升到2007年122.54亿元,占GDP的比重3.0%,提高了1.2个百分点。

通过对经济运行中金融结构的变化分析,即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结构不断优化,使得经济体中的储蓄率、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以及资本的产出比率均受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金融结构优化促进了金融发展,降低了信息费用与交易费用,使得那些最具有潜力的投资者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生产,从而提高了储蓄率、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以及投资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增长速度。

金融市场的规模、金融部门的效率以及宏观经济金融政策都会对储蓄和投资产生影响。

金融结构优化便利了储蓄流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公司控制及产品交换,并最终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这两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

我市银行业2007年当年结益117.74亿元,证券业交易债券20亿元、股票筹资额26.37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124.68亿元。

从金融业的结构看,金融结构呈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结构不平衡的现状。

从增加值的角度看,2007年市金融业增加值122.54亿元,增长速度9.4%,其中,银行业增加值115.92亿元,占金融业比例为94.6%,证券业增加值1.47亿元,占金融业比例1.2%,保险业增加值5.15亿元,占金融业比例4.2%,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结构为94.6:

1.2:

4.2。

目前我市仍处于银行导向的金融系统,并在较长时间将处于银行导向的金融系统,要逐渐形成市场导向的金融系统还需假以时日。

由于证券业受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较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但在最近几年的运行中处于比较快的发展。

基于这种不平衡的金融结构,加快证券业的快速发展符合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

二、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金融业三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还是金融产品、金融监管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与、比较,金融业显得弱小。

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122.54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286.3亿元,占全市GDP的13.8%,是的10.5倍;金融业增加值1209.1亿元,是的9.87倍。

差距是明显的,要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还需要加大金融产业的发展力度。

我们认为重在加大金融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大做强本地金融企业,促进本地金融企业走出去;加大对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更多的外资股份制金融企业,用增量激活存量以盘活本地金融市场。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不平衡矛盾比较突出。

银行贷款在社会总融资量中仍占绝对比重,2007年本外币存款余额6662.3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197.08亿元,企业债券发行额20亿元,股票发行51928.66万股(A股),股票筹资额26.37亿元,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偏小。

直接融资部市场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比例不平衡,债权融资规模较小。

需要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以股票、保险和基金等形式进行资金交易的金融脱媒趋势,推动优质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上市,扩大流通股比重,发展公司债券市场,适时推出金融期货,多渠道增加直接融资比重。

(三)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基本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和发挥作用。

加快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融资信用评级有利于形成市场的制约与激励机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四)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层次不够丰富,市场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紧迫。

需要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更高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与交流,高起点推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在扩大开放,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的进程中,金融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将更好的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在当前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中小企业通过间接融资较难的背景下,创新直接融资金融产品显得更为必要。

(综合处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