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范文之材料实验心得体会.docx
《材料范文之材料实验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范文之材料实验心得体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范文之材料实验心得体会
材料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
建筑材料试验心得体会】
建筑材料试验
一、材料的表现密度试验:
1、实验目的
(1)、通过测定颗粒状材料包括内部封闭孔隙体积的表现体积,计算材料的表现密度,未确定材料的空隙状况提供依据。
(2)、试验方法有容量瓶法和广口瓶法,其中容量瓶法用来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用来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
本试验以砂和石子为例分别介绍两种试验方法。
2、主要仪器设备
天平、烘箱、广口瓶(1000ml)、容量瓶(500ml)、方孔筛(4.75mm)等
3、实验准备
(2)、将石子筛去公称粒径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规定的质量,刷洗干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试验步骤
(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称取烘干的式样300g(m0),将试样装入容量瓶中,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鱼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1)。
倒出瓶内的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入冷开水至刻度线,赛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2)。
(2)石子的表观密度试验
5、结果整理
(1)表观密度p`,精确到0.01g/cm3:
p`=(m0/m0+m2-m1)-at
式中:
m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m1---试样、水、容量瓶(或广口瓶与玻璃片)的质量,gm2---水、容量瓶(或广口瓶与玻璃片)的质量,g
at----不同水温下砂(石子)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
当温度为15℃、16℃、17℃、18℃、19℃、20℃、21℃、22℃、23℃、24℃、25℃时,相应的修正系数分别为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
(2)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须重新试验。
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1、实验目的
(1)确定或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根据经验评定捻聚性和保水性,来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以满足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求。
(2)测定流动性的方法有坍落度法和维勃稠度法两种。
本实验介绍坍落度法。
2、主要仪器设备
坍落度筒,捣棒,小铲,铁板等。
3、试验步骤
(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
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将各材料称量后,在铁板上干拌均匀。
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踏住两边的脚踏板,是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每层用捣棒
插捣25次。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地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
测量筒高与
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坍落度筒题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明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与记录备查。
(4)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
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板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4、结果整理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5mm。
二、针入度测定
1、通过实验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为划分沥青牌号及判定沥青质量提供依据。
2、针入度仪、标准针、恒温水槽等
3、试验准备
(1)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电炉或砂浴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
止局部过热并消除气泡,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100℃.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0.6~~0.8mm筛网过滤。
(2)将试样倒入盛样皿中,试样厚度不小于3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
落入灰尘。
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1.5h(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
物,无明显摩擦。
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擦干。
将标
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定。
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4、试验步骤
(1)从恒温水浴中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
样表面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
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
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3)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开动秒表,使标准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
时间(5s)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4)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
的读数,精确至0.5(0.1mm)。
(5)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
不应少于10mm。
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水
槽,是平底玻璃皿中的水温保持试验温度。
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
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皆净,再用
干棉花或布擦干。
(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三支标准针,每次试验
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三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5、结果整理
(1)同一试样的三次测定值中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表所示的允许
偏差范围内时,计算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
度实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2)当实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以重新进行试验。
四、延度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石油沥青的延度,为划分沥青牌号及判定沥青质量提供依据。
2、主要仪器设备
延度仪、试模、试模底板、恒温水槽、温度计、砂浴或其他加热炉具、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2:
1)、平刮刀、石棉网、酒精、食盐等。
3、实验准备
(1)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干清洁干燥的试摸底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
并将试模在试模地板上装妥。
(2)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电炉或砂浴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
止局部过热并消除气泡,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100℃.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0.6~~0.8mm筛网过滤。
然后将试样呈细流状仔细地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使试样略高
出试模,灌模时应注意加使气泡混入。
(4)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移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
4、试验步骤
(1)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
自玻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水面距试件表面应补小于25mm。
(2)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
此时应注意,在试验过程
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震动,水面不得有晃动。
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相近后,在进行试验。
(3)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表示。
在正常情况下,
试件延伸时应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零。
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5、结果整理
(1)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三个。
取平行测定的三个结果的算术
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2)诺三次测定值不在平均值的5%以内,但其中两个较高值在平均值的
5%以内,则舍去最低值,取两个较高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否则重新试验。
【篇二:
创新实验心得体会】
创新实验心得体会
创新实验心得体会一:
创新性实验项目心得体会
从2012年6月份开始,我们小组开始了广东省科研实验创新项目的前期工作,指导教师是我校法学院的杨帆副教授。
到现在,将近一年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就过去了了。
回想起过去一年里参加创新实验的过程,从开始的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撰写项目申请书,到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确定实验项目、实施方案与寻找创新点;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对项目进行相关调查和研究;到最后确定项目的可行性,一步步走来,其中的辛苦与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其中的经验与成长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分享和拥有。
这是一次难得经历,一次让我们得到锻炼得到成长的经历。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遵循“兴趣驱动、自主试验、重在过程”的原则。
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讲究长远效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急功近利,不为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培养。
这次创新性实验项目我们团队选取的题目是《打造现实版qq乐园的可行性研究》,针对目前发展迅速的网络生活,设想打造一个把网络游戏等搬到现实生活中来的,加强亲友交流、亲近自然、放松自我的乐园。
在项目研究方面,我们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
创新实验不是课上的实验,只要按着老师讲的、实验指导书上步骤做就行了。
做的课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几乎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步步该怎么做。
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
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越是做到后面,越是进展得深入,我们越发觉自己不懂的太多了。
就以项目中为乐园选址,需要考虑很多自然因素,这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水华,学理科的我们真的从来没听过这种地理、气候方面的专业术语,于是认真查阅资料。
做项目的过程真是一个不断在学习的过程。
而通常,除了寻找帮助,往往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思考。
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方向和目标是贯穿整个实验的核心,只有明确方向,围绕这个方向努力下去,才可能有结果。
创新点可以从很多方面确定,不一定是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
只要不是照搬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
当然,能做出更大的成就最好。
有时思维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好像只能思考到这个程度了。
这时要用发散思维多方位的考虑,作出大胆的猜测。
但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想,再一步步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
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的一步步得出
来的。
回想这一路走来的过程,真的感触很深,我们虽然只是个两人的团队,但是我们同舟共济,在项目中一直并肩前行,这种为同一目标共同奋斗的团结氛围特别让人有归宿感。
在这几个月中,组员间相互学习,这对于我们每一个来说无疑是最值得珍藏的,就我们个人提高方面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们大学生是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就是国家的未来,未来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是需要我们去开创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用创新思维去思考现实生活问题,我想这也就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初衷吧。
我们从创新视角,将社会问题与现实结合起来换个角度考虑,获得我们的课题立项,这也就是对我们创新能力、创新视角的肯定。
这次课题的立项让我对创新有了新的理解,创新不仅仅是创造新的事物,更是从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到各个事物表象背后所昭示的问题实质。
创新思维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同时给我们的工作与学习带来不断的惊喜。
2、沟通能力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交流的,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通过有效地沟通来达成在项目计划与实施上的高度一致。
项目组成员每个人的观点与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来实现大家在知识与观点上的分享。
而另一方面,我们的项目是需要通过实际动手来获得我们所需的数据与信息的,这也给我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带来挑战。
还有在做调查问卷时,在街上寻找调查对象,有开始不被人理解和协作的,这是的沟通能力还真是必不可少的。
几天做调查问卷下来,感觉自己沟通交流真是提高了不少。
3、自主学习能力
在做项目过程中,由于很多东西是第一次接触,不懂的真是太多了,我们不能一遇到问题的就去请教老师,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知晓我们所需了解问题。
在此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加深了我们对问题的理解。
4、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是我们团队共同的项目,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碰撞,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以项目为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的成员。
我们组从项目立项之初成员之间的不太了解到现在发展成为很好的队友很好的朋友,这也见证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团队中我们能聚集起每个人的能量,将之发挥到最大效用。
最后感谢黄老师在我们实验过程中的耐心指导与帮助!
创新实验心得体会二:
创新实验心得体会(2694字)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项目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我们提出了eps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制备出了能基本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的eps混凝土,研究了不同配合比下eps混凝土与保温砂浆的各项性能,为eps混凝土与砂浆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但是研究任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大的遗憾是对eps颗粒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上浮问题研究不够,未能提出全面有效的抑制上浮的方法,其次eps憎水的问题、eps混凝土的耐火耐久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为项目申请和负责人,我的主要工作是统筹协调安排,制定工作计划与分工安排,与小组成员一起拟定详细计划,参与整个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以及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组织大家讨论。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一个完整的创新实验过程,且是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深感责任重大。
与以往做一个个独立的简单实验不同,一个完整的科研创新实验,从最初的方案选取,
到实验初步计划,到具体实验计划,再到实验的实施、结果分析,都需要我们考虑周全,按部就班地进行。
最初确定实验方向,对于我们来说难度不大,因为在项目申请前我们已经经过了充分的沟通和与指导老师的讨论,确定要做eps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在使用价值、环保价值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给我们提供指导的陈兵老师在eps混凝土方面有多年的研究经验,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经验。
经过对eps混凝土相关资料的检索、之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将研究方向定位于eps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的力学模型以及eps混凝土的变形减震性能这几方面。
往往大方向的确定是容易的,而具体实施起来才会认识到层层困难。
制定实验计划就是我们碰到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对具体实验流程不熟悉,大家必须查看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一般研究建筑材料性能的具体实验方法,变量的设定以及需要测试的性能参数,结合我们的具体目标,从而确定我们实验的步骤。
而制定一项完整的计划,往往有许多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例如在安排每天做的测试项目时漏掉几个内容,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等,等之后有了经验才能慢慢改进。
实验的具体实施阶段是我们整个项目最关键、耗时最长也是遇到困难最多的阶段。
大到实验方案的把握,小到购买实验材料、具体计算每天材料使用量和每天工作量、实验结果记录表格的设计等,都需要我们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分工合作、及时沟通,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会经常被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大家也经历了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主动思考、提前考虑,合理解决问题。
例如由于前期预算、计划不及时,做实验到一半时发现某样材料用完,不得不暂停实验甚至浪费用了一半的材料,又或者混凝土搅拌到一半时由于我们操作不当导致搅拌机卡住、机器损坏,都影响了我们实验的进度和计划安排。
有了经验之后我们会尽量早做准备防止这些情况发生,我们会提前查看材料使用情况,提前订购,亦会定期检查仪器情况,注意规范操作,尽量避免由于自己的不小心导致的意外。
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我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首先,我对eps混凝土材料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最初我们确定选题时我仅仅认识到这是一种轻质、保温、抗震且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具体性能却了解不多。
经过一年研究,对于我们而言它不仅仅只是论文中简单描述的一些便利和益处,而是一目了然的试验数据,让我们更加坚信这种材料将拥有更广阔的前景,我们的选择不会错误。
原先我们只是以为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将这污染源之一的eps塑料材料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仅仅有环境保护的意义,为此我们甚至可以牺牲一点材料强度。
但是,试验数据告诉我们,它大大节省了水泥等材料,有着长远的经济价值;它事实上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再稍加改进它可以符合实际工程的要求,而且在保温隔热、吸收变形能等方面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然而无论什么研究成果,有着怎样优越的性能,它走不出实验室,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也是毫无意义的。
而要找出一条eps混凝土材料走向实用之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改进,因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切身体会到eps混凝土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不断地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这一年的研究、实验过程为我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基础。
通过为期一年的不断学习、实验,我不仅更清楚地了解了建筑材料实验的基本流程、方法,材料
这次为期一年的创新实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对一项新型材料的研究,需要的不仅是实验、尝试,更需要创新,把新的思路、方法转化成具体的实验。
对于实验中碰到的eps混凝土上浮的问题,我们就尝试了设计合理的配合比、添加微硅粉、掺加纤维等方法抑制eps颗粒的上浮,同时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尝试合理的材料添加顺序、对添加大颗粒eps的混凝土改用手工振捣的方法,通过不断尝试、改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与这次的创新项目,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使我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在项目启动阶段就开始了对项目后续计划的安排,包括每阶段的具体工作。
在一开始由于没有经验加之考虑不周到,一开始排出的计划难免出错,后面通过不断改进,随着项目的一步步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
团队合作沟通必不可少,出了每周的例行讨论外我们亦会在课余时间不断交流,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成员分享,大家有什么创新想法我们都会讨论并尝试,希望能从中找到新的思路。
我们的项目在实验阶段有很多工作对体力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材料搬运、混凝土搅拌、装模、拆模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分工合作。
我们通过不断地磨合,由一开始的大家手忙脚乱,到后来逐渐适应,按部就班分工合作,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篇三: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一: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建筑材料实训,让我学习到了许多东西。
同时也使我对建筑材料试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
此次实训,我不仅学习到很多关于水泥、砂浆、混凝土的相关知识,而且锻炼了我认真、细心的品质,增强了团队合作及动手操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
每次试验前,我都会抽出时间来仔细的阅读《建筑材料实训指导》,主要是学习规范、熟悉仪器、了解试验步骤。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重点部位就做上标记。
但这都还是“纸上谈兵”,当到了真正要试验的时候,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幸好,老师在每次试验前,都要把试验的步骤、要求以及规范再仔细地讲一遍。
试验中老师在旁边细心观看,对我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予以纠正。
刚开始因为试验的某些小环节做的不到位,在测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时,由于脚没有踩住坍落度筒,导致混凝土溢出。
于是第二次我们吸取教训,调整了方法。
最终使得坍落度满足了要求。
因此,我觉得要想顺利完成试验,就必须认真。
这次实训涉及了许多专业知识,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结合运用,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实训是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度阶段。
短暂的实训已经过去,首先,我想先向所有为我的实训提供帮助的同学和我的指导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顺利的实训所做的帮助和努力。
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
通过实训,我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增加了动手能力。
当初很多题、案例在老师的指导下似乎轻而易举,而当自己亲自上阵时才知道并非易事,才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才体味到古人所说的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我只有不断学习,吃苦耐劳,塌实工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积极面对每一天的挑战,明确今后职业生涯的目标方向,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接下来我要一路披荆
斩棘,努力地学习与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
由于我们先前试验时严格遵守试验要求,所以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显得很是轻松。
我先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整理数据,然后用接下来的两天撰写报告。
虽然紧张但非常的有序。
理论结合实践。
我不敢肯定我们的计算是否全部正确,但我相信我们是最认真的。
至此,为我此次的建筑材料综合实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学号:
11020139306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二:
建筑材料实习体会(3567字)
目录
一实践调查目的二实践调查地点三实践调查内容四实践调查心得材料学习心得
实习目的:
通过去建材市场实地参观,了解水泥、钢筋、防水材料等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课本中学到的结合起来,使我们能对这些建筑材料有一些更全面的认识。
实习地点:
中华北建材市场
实习内容:
(一)水泥概况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
通用水泥主要是指:
gb175—2007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
专门用途的水泥。
如:
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
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
如:
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
(1)硅酸盐水泥;
(2)铝酸盐水泥;(3)硫铝酸盐水泥;(4)铁铝酸盐水泥;
(5)氟铝酸盐水泥;(6)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主要技术特性分为:
(1)快硬性:
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
(2)水化热:
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3)抗硫酸盐性:
分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
(4)膨胀性:
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5)耐高温性:
铝酸盐水泥的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
水泥命名的原则:
水泥的命名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进行,并力求简明准确,名称过长时,允许有简称。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专用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
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或混合材料名称。
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