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8682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

《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上语文 9《古诗三首》.docx

部编版四上语文9《古诗三首》

灵南小学四上语文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

第_三_单元__连续观察_____

本组教学13课时:

《古诗三首》3课时;《爬山虎的脚》2课时;《蟋蟀的住宅》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三》3课时。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本单元学习重点:

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古诗三首》

  1.能正确读写“暮”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降”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能正确读写“暮”等13个字。

  2.借助注释,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描写的景色。

  3.联系全诗,结合生活实际,能说说对诗句表达的哲理的理解。

  4.诵读和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爬山虎的脚》

  1.能正确认读“均”等4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曲”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能正确读写“虎”等13个字和“爬山虎”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按照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并按要求转换成自己的话说一说。

  4.能有依有据说明自己的判断。

  5.知道两种观察记录的形式,并进行实践。

《蟋蟀的住宅》

  1.能正确认读“宅”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宅”等14个字和“住宅”等1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

  3.能按照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并按要求转换成自己的话说一说;能有依有据说明自己的判断。

  4.了解人格化写法的好处,了解说明性写法的好处,以及这两种写法的异同。

5,知道观察日记的写法和要求,整理观察所得,写作观察日记。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能根据了解到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在小组讨论分析班里同学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交流保护视力的方法措施;在全班讨论中能提出保护好视力的方法措施,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

  2.在小组讨论中注意音量恰当,避免干扰其他小组讨论。

  3.在别人发言过程中,能认真留心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不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如认同别人观点又需要补充的,先表示认同,再补充。

  4.在讨论中,能就别人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就没听明白的内容提出询问;发言人能做出恰当的应对。

习作《写观察日记》

  1.知道观察日记的写法和要求,根据课文和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的提示、范例,选择一种事物进行观察,然后写观察日记。

  2.整理自己写的观察日记,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能对同学的观察日记说说自己的看法。

  3.小组交流分享后,修改自己的观察日记,注意用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课文,小结和了解细致观察的意义、要求和方法,能在实际中运用。

  词句段运用:

  1.通过连一连,了解动物的家都可以有多种叫法。

  2.通过句子比较,了解副词的作用,体会用词准确是说明文写作的要求之一。

  日积月累:

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立了秋,把扇丢”等6句关于气节气候的谚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灵南小学四上语文备课稿

课题

9《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处处留心皆学问。

本课选取了三首古诗《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以寻常的事物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体会诗人准确生动的表达。

孩子们喜欢朗诵古诗,背诵古诗,他们能够借助注释和课文的插图来帮助理解古诗。

但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诗意以及作者的情感的把握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在学习古诗时,诵读优秀古诗文,引领学生走进诗歌世界,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学前准备

1.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

(学生)

2.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

(师生)

3.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暮江吟》,会认“暮、瑟”2个字,会写“暮、吟”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

1.学习《暮江吟》,会认“暮、瑟”2个字,会写“暮、吟”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习难点

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核心任务

1.学习《暮江吟》,会认“暮、瑟”2个字,会写“暮、吟”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1.出示图片,复习《秋晚的江上》。

2.傍晚的江边,残阳斜照,这样的场景在诗人的眼中是什么样呢?

我们走进白居易的诗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怀吧。

3.简介诗人。

我们今天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活动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瑟”

2.学习会写字

“暮、吟”:

“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

4.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弯月初生、等几幅景象。

【活动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借助注释、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3.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4.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

正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5.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板书:

露水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

(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

(可爱)(板书:

景色美丽)

6.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7.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活动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

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2.谈感受。

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3.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题西林壁》,会认“缘”1个生字,会写“题、侧”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默写诗歌。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学习重点

1.学习《题西林壁》,会认“缘”1个生字,会写“题、侧”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默写诗歌。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学习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核心任务

1.学习《题西林壁》,会认“缘”1个生字,会写“题、侧”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默写诗歌。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谈话激趣,引入诗题

1.出示庐山图片,复习与庐山有关的诗歌。

《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

2.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

3.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活动二】解诗题,知作者。

1.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谁知道苏轼的生平?

(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活动三】抓字眼,明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指导书写。

2.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4.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教师板书:

横岭侧峰变幻莫测)

(2)远近高低各不同:

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教师板书:

远近高低千姿百态)

(3)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活动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多诵读。

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

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

(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

2.悟诗情。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3.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4.拓展阅读《登飞来峰》。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雪梅》,会认“降、骚”等4个字,会写“降、阁”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学习重点

1.学习《雪梅》,会认“降、骚”等4个字,会写“降、阁”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学习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核心任务

1.学习《雪梅》,会认“降、骚”等4个字,会写“降、阁”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看图片,赏雪梅。

1.欣赏梅花的图片: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

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

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

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

它们各自的长处是什么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活动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

2.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3.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4.小老师领读。

5.自己读,读出节奏。

6.男女生接读。

合作读。

7.齐读。

背读。

【活动三】品诗句,悟道理。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一起说诗意。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

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

雪白梅香。

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活动四】谈雪梅,拓诗词。

1.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

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

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2.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

3.总结。

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

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

希望我们像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4.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两句诗的意思。

【活动五】做练习,勤积累。

1.作业本第1题:

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2.作业本第2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3.作业本第3题:

比一比,再组词。

4.作业本第4题:

读一读,填一填。

5.作业本第5题:

背一背,默一默。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残阳铺半江瑟瑟半江红

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苏轼

        横:

岭侧:

峰变幻莫测从不同角度观察

远近高低千姿百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雪梅》

卢钺

雪:

白人各有所长

梅:

香       

练习与

作业

必做题

1.作业本第1题:

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端正。

2.作业本第2题: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3.作业本第3题:

比一比,再组词。

4.作业本第4题:

读一读,填一填。

5.作业本第5题:

背一背,默一默。

选做题

拓展阅读《登飞来峰》《雪梅(其二)》《卜算子·咏梅》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雪梅(其二)(宋)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