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8080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docx

伊犁5GMW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可研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2

第一节项目概况3

第二节项目投资建设单位概况4

第二章项目目标及建设理由5

第一节项目目标5

第二节项目建设理由6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9

第一节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方案9

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及生产方案10

第四章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13

第一节社会效益分析13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16

第五章项目资金来源及财务分析17

第一节资金筹措来源17

第二节财务及纳税情况分析17

第一章项目概述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增加的农业补贴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本项目根据国家文件指示精神开展现代科技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结合的模式,开辟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以农业与光伏相结合做到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无缝对接,实现现代科技农业大规模化生产经营。

这次一号文件提到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际就是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

专业大户一般是指,承包的土地达到一定规模,少说也得有几十亩地,而且种地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的一种经营形式,它要求家庭成员要作为主要劳动力,租地的期限比较长,农业机械装备还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农民合作社则是农民自愿联合组成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的主要特点是吸收入社农民,进行规模经营。

过去,在我们的农业生产经营中,小户、散户占的比重比较大,这就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现代科技农业光伏结合了三大规模经营主体,将成为我们国家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换句话说,将来我们的农产品大部分要靠这几类经营主体来提供,而这也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5W现代科技农业光伏项目

2、项目拟选地址:

新疆伊犁哈萨克州

3、项目建设规模:

5GW太阳能光伏电站、35万亩现代科技农业

4、项目建设用地:

35万亩。

5、项目投资规模:

500亿人民币(分期)

6、项目建设时间:

10年建设完成,每年投资50亿建设500MW规模现代科技农业光伏项目。

本项目拟利用35万亩现代科技农业大棚棚顶、农业附属建筑物屋顶、渔业养殖水面建设5GW并网光伏电站,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渔光互补生态养殖、旅游观光、科技示范的综合利用盈利模式。

场址拟建于新疆伊犁哈萨克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成立于1954年,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总面积26.91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人。

其中伊犁州直属县(市)面积5.65万平方公里,人口281.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1.3%。

可耕地面积1800万亩,已开垦利用966.38万亩。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5GW现代科技农业光伏项目将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农业大棚、种植养殖、农业科技实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优质项目,同时还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个规模化农业大棚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本项目建成后,不仅在发电,种植、养殖双丰收的同时,还将打造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观光、旅游、采摘、示范四位一体的综合模式,成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工业、农业、旅游业及新能源领域多重并存的一大亮点。

第二节项目投资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投资建设单位

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

2、项目投资方简介

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

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1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代码为01165)。

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在武进区注册成立,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现有员工1000多人,是中国太阳能电池片的专业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名列前茅,在行业内享有良好的口碑。

作为对公司财务表现及增长潜力的认可,公司在2009年及2010年连续两年登上“福布斯中国”的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榜单。

除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外,公司控股设立的常州顺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武进高新区,生产上游产品单(多)晶硅片;下游太阳能组件则由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的另一全资子公司江苏顺风光电电力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注册于溧阳市天目湖工业园区。

江苏顺风光电电力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在溧阳天目湖工业园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投资总额1.5亿美元,为外商独资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制造及技术服务,销售自产产品,主销国外。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太阳能组件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屋顶、地面光伏电站以及通信、交通、国防、海事等众多领域。

第二章项目目标及建设理由

第一节项目目标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道路上,农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传统的农业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

农业生产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在15%左右。

这些问题仍旧影响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成为中国步入发达国家的关键。

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在国家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我国政府一直在坚持的农业发展方向。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光伏与农业结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与传统农业大棚相结合的方式创造的“光伏农业大棚”、与家畜家禽圈舍相结合的方式建造的“光伏畜牧圈舍”、与水产鱼塘相结合的方式建造的“渔光互补”不仅解决了传统农业落后单一的问题,而且为国家倡导的现代科技农业、节能减排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这种光伏农业综合体的开发,对于伊犁州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重要作用。

新疆伊犁5GW现代科技农业光伏项目将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0年内投资建成,初步规划每年500MW的容量分期实施,单个容量为20~100MW的光伏农业综合体项目。

利用大棚棚顶、畜牧圈舍、鱼塘建设5GW光伏发电项目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农业大棚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优质项目,同时还是伊犁州首个农业光伏综合体发电示范项目。

本项目建成后,不仅在发电、农业双丰收的同时,还将打造伊犁州观光、旅游、采摘、养殖、示范五位一体的综合模式,成为伊犁州新能源基地、高效农业基地、生态基地、观光休闲基地、现代科技农业基地多重并存的一大亮点。

第二节项目建设理由

1、符合国家及地方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提出在太阳能资源充足地区建设大规模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坚持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相结合、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相结合、规模开发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对于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并提到:

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

各行各业制定发展规划、安排项目、增加投资要主动向农村倾斜。

2、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

本项目采用晶硅太阳能电池建设现代科技光伏农业项目,开发利用太阳能,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发〔2010〕9号)精神,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经济开发区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强对经济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转让免税等政策落实力度,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

支持内地科技成果在两个经济开发区转化。

本项目是现代科技光伏农业项目,符合当地科技产业的政策。

3、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5GW光伏电场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为66亿kWh,同燃煤电站相比,按标煤煤耗为360g/kWh计,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约2056758吨/年,同时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78200吨/年、二氧化碳约5924160吨/年、氮氧化物约89100吨/年。

可有助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

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为新能源的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助于改善地区能源结构。

4、实现循环生态农业

光伏农业大棚采用钢制骨架,上覆太阳能光伏组件,以保证光伏发电组件的光照要求和整个温室大棚的采光要求。

太阳能光伏发出的直流电,直接为农业温室进行补光,并直接支持温室大棚农业设备的正常运行,驱动水资源灌溉,同时解决冬季温室大棚供暖,提高大棚温度,促进作物快速增长。

并且光伏畜牧圈舍、渔光互补所发的电同样可以用于自身农业使用。

该工程实施后将推动绿色农业生产,真正实现科技高效的循环生态农业。

5、有效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

“现代科技光伏农业”转变以往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的区域概念。

“光伏农业”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同时,使大规模太阳能发电成为可能,这个现实有望改变人们对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区域布局的认识。

“光伏农业的开发,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和转型升级,以科技、高效、安全、环保和多功能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的蓬勃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光伏农业项目日趋成熟,涌现出一大批优质项目。

现代科技光伏农业项目是观光农业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它集光伏发电、农业观光、农业作物、农业技术、畜牧水产及文化发展于一体的创新型农业产业。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方案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新疆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255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80%,年辐射总量为5430-6670MJ/m2.a,年辐射总量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5%-25%,仅次于青藏高原,居全国第二位。

全年日照大于6小时的天数为250-325天,日照气温高于10℃的天数普遍在150天以上。

伊犁州地处东经80°9′42″---91°01′45″,北纬40°14′16″---49°10′45″。

伊犁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年总辐射量为5514.69MJ/m2年,平均日照时数:

伊犁河谷2898.4小时;塔城地区2714.7小时;阿勒泰地区2976.8小时。

全州国土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南北长760公里,东西宽630公里。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174.62万公顷;园地0.93万公顷;林地180.11万公顷,其中天然林171.56万公顷;草地1895.12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场1879.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409.07万公顷。

2012年一季度,伊犁州直国民经济平稳起步,农业、工业、投资、消费、财政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态势。

一季度,州直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小麦冬播作物苗情长势良好,蔬菜种植业扩量增产,畜牧业生产稳定,产量增加。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增加。

一季度,州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8亿元,同比增长5.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1亿元,增长5.2%。

其中种植业产值1.25亿元,占总产值的8.9%,增长6.3%;林业产值0.20亿元,占总产值的1.4%,下降6.9%;牧业产值12.07亿元,占总产值的85.7%,增长5.2%;渔业产值0.14亿元,占总产值的1.0%,增长1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2亿元,占总产值的3%,增长8.3%。

随着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温室蔬菜大棚面积增加,品种多样,量扩产增,在种植业生产总量中的份额不断提高。

一季度,州直蔬菜产量4.88万吨,比2011年增加0.27万吨;蔬菜产值1.20亿元,增长6%,占农业产值的8.5%,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012年伊犁电网经过“十二五”前两年的加快建设,220千伏巴彦岱变、川宁生物变、国投汉宾热电厂相继投入运行。

截止2012年底,伊犁电网已拥有运行的220千伏变电站8座(其中1座为工业用户变),110千伏变电站17座,实现了电网部分分区供电方式。

伊犁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69.3万千伏安,输电线路3328千米,已形成以伊宁市为核心,向东约200千米至新源县,向西约100千米至霍尔果斯口岸,向南约200千米至昭苏县,以220千伏、110千伏电压等级为主体,覆盖伊犁八县一市的输配电网络。

电网东西伸展约350千米,南北约240千米,覆盖地域约5.6万平方千米。

通过调研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及地质、经济发展、电网接入等因数后,本项目拟选场址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州,项目建设用地35万亩,每年用地3.5万亩建设500MW现代科技农业光伏项目。

10年总用地35万亩建设5GW现代科技农业项目。

第二节项目建设规模及生产方案

1、光伏电站建设规模

现代科技农业光伏项目建设电站装机容量5GWp,太阳能电站及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作为农业和新能源结合的技术应用示范功能。

2、生态现代科技农业光伏建设规模及方案

建成35万亩生态农业示范现代科技农业光伏,示范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建设复合区域。

拟建设蔬菜水果种植区、观光垂钓养殖区、名特优新畜禽养殖观光区、新奇特农产品及花卉观赏区。

项目总面积35万亩,按生态农业模式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养殖品种、规模、生态链。

3、拟生产方案(专业生态园设计院设计方案为准)

种植区:

水果种植、蔬菜种植、花草种植、苗木培育等。

养殖区:

畜牧、家禽等。

鱼光互补:

水产养殖、观光垂钓等。

4.建设方案

单体光伏农业大棚占地面积约1100m2,属于设施农业示范项目。

光伏高效种植大棚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相结合,大棚内部设有植物补光灯、加温、散热和通风设备,实现农业种植的绿色、高产、高效。

建筑结构为框剪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计类别为丙类。

屋顶太阳能组件方阵安装采用固定倾角安装形式,由于需要保障屋顶的防水、保温,所以光伏组件采用插入式专用光伏支架与屋面结合,缝隙处以橡胶条、密封胶填补。

光伏大棚组件平面布置图

光伏大棚组件立面示意图

光伏大棚长110米,宽10米,立面玻璃幕墙高度1.8米,屋脊高度4米。

向阳面屋顶以BIPV形式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发电,并且光伏组件替代原有玻璃屋顶建筑材料。

向阴面屋顶及四周墙体全部采用透光钢化玻璃材料。

组件安装倾角采用当地最佳倾角与水平面夹角40°。

单座大棚向阳侧屋面安装透光245Wp太阳能光伏组件410块,单体装机容量100.45kWp,5座大棚光伏系统组成500kW电气单元接入1台500kW逆变器,配备500kW交流防雷配电设备,输出电能接入配电室内变压器0.27kV侧,经升压后传至就近变电站并网发电。

系统配置监测系统监控光伏并网电站的运行状况,不间断地监测和记录主要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

第四章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节社会效益分析

1、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传统农业与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机结合,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块土地上实现多种功能,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光伏农业大棚可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立体农业;光伏畜牧圈舍既为家畜家禽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圈舍又可发电;渔光互补打造的是一项“塘内养殖、塘上发电”的立体水产业。

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不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以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养殖、观光旅游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模式。

2、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解决老百姓就业人数和增加收入

建设现代科技农业光伏项目是新能源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本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单位土地的复合多次利用,改变和了传统农业的就业方式,增加了当前土地简单种植模式就业的人数,解决了当前大量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土地闲置或利用率下降的趋势,可以解决就近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还可带动当地的生态园区旅游发展,带动旅游、酒店、会议、农特产商业销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大推动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增加地方的收入和百姓收入。

通过项目的推动和发展,预计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百姓的就业10万人,为农民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3、对农业高效规模化科技示范作用、科普教育基地

通过“光伏农业大棚”与LED搭配使用,夜间给作物提供光照,缩短作物生产周期。

通过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达到精细化管理,能充分发挥光伏生态大棚的规模化经营优势,为高效规模化农业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建设的亮点应用,可作为当地光伏生态旅游,学校科普教学观光基地。

通过与当地可研院校机构的合作,起到产学研结合的示范作用,是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研究科普基地。

4、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一体化

现代科技光伏农业还可与旅游结合构建观光农业;与社区农产品需求结合构建社区农场;与市民体验结合构建开心农场等集高效种植、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项目。

5、实现循环生态农业发展,解决菜篮子问题

光伏农业大棚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

太阳能光伏发出的电能,直接为农业温室进行补光,并直接支持温室大棚农业设备的正常运行,驱动水资源灌溉,同时通过园区的加温设施,解决冬季温室大棚供暖,提高大棚温度,促进作物快速增长,解决农产品的反季节生产、销售,为解决当地冬季吃菜难,吃菜贵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式。

该工程实施后将推动绿色农业生产,真正实现科技高效的循环生态农业。

6、有效推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了旅游,会议,餐饮第三产业的发展

现代科技光伏农业转变以往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的区域概念。

“光伏农业”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同时,使大规模太阳能发电成为可能,这个现实有望改变人们对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区域布局的认识。

“现代科技光伏农业”的开发,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和转型升级,以科技、高效、安全、环保和多功能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项目蓬勃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光伏农业项目日趋成熟,涌现出一大批优质项目。

现代科技光伏农业项目是观光农业与设施农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它集光伏发电、农业观光、农业作物、农业技术、农业景观及文化发展于一体的创新型农业产业。

7、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实施新型产业,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充分发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伊犁经济建设成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1、光伏发电经济效益分析

整个项目建成后5GMW年平均发电量约为66亿kWh,以二类资源地区标杆电价0.85元/kWh测算,年电费收入56.1亿元。

2、农业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农业科学院的调研、其他省市大棚种植及本地气候条件调研得出,高效现代农业每亩的收入在1.5万元/亩以上,整个项目种植和养殖面积预计在28万亩,年收入在42亿元以上,其他区域旅游观光区2.5万亩,按1万元/亩计算,年收入在2.5亿元。

整个农业直接收入预计在44.5亿元以上。

3、农业观光旅游,第三产业收入

本项目同时接待观光游客,保守估计年接待量约50万人,每人在园区消费200元计算,年观光旅游收入为1亿元。

第五章项目资金来源及财务分析

第一节资金筹措来源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500亿元,分期建设。

每年投资50亿建设500MW现代科技农业光伏项目,企业自筹资金为15亿元,申请银行贷款为35亿元。

本工程将申请国家农业补贴资金,加上农业和电站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第二节财务及纳税情况分析

1、投资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总规模5GMW,分10年完成,每年建设500MW的容量,以下以一个建设周期500MW做投资效益分析,具体测算结果如下:

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10.72%(税后)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9.3年

财务内部收益率(资本金):

16.58%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

219648.88万元(税后)

从以上财务评价指标来看,全部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10.72%,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和资本金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

表明本项目在满足投资回报的最低要求外,略有盈余,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