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7888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docx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第8章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1)熟悉项目责任成本的基本概念

(2)了解影响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的因素

(3)掌握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及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与考核

8.1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概要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源泉,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经过激烈的投标竞争承揽到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后,如何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特别是有效地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获取较好的盈利,已成为企业能否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所在。

目前多数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仍沿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导致项目连连亏损,企业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采用将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动态控制的责任成本管理方法,往往在工程项目中取得较好的收益。

8.1.1项目责任成本的概念

项目责任成本是按照项目的经济责任制要求,在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各个责任层次,进行分解项目全面的预算内容,形成了“责任预算”,称为责任成本。

责任成本划清了项目成本的各种经济责任,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计量、记录、定期做出业绩报告,对于项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责任成本管理的概念从总体上讲,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也就是项目的目标成本,即项目部对企业签订的经济承包合同规定的造价,再减去税金和项目的盈利指标:

  合同价-企业上交经济指标-税金-项目盈利指标=项目目标成本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按照项目的经济责任制要求,在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各个责任层次,分解项目的全面目标成本,形成各个项目组织各个责任层次的目标成本,在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由各个责任层次及时主动检查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减小偏差,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动态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责任成本的概念,下面介绍有关的几个概念。

1.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是把会计资料同有关责任中心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并对他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的一套专门制度。

责任会计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即:

划分责任中心;进行目标和任务分解;核算和业绩报告;总结分析和采取措施。

2.责任中心

企业管理通常都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至于分级管理的具体形式,则依企业组织机构不同而各异。

但是,要实行责任会计制度,就必须对每个责任层次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明确的责任范围划分,这个能够使各个责任层次严格进行控制的活动范围,就称作“责任中心”。

3.可控成本与非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责任中心有办法知道将发生什么样的耗费;

(2)责任中心有办法计量它的耗费;

(3)责任中心有办法控制它的耗费。

凡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称为不可控成本。

某责任中心的各项可控成本之和,即为该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

8.1.2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的确定与划分

确定合理的责任成本并准确的划分落实是责任成本管理的基础。

责任成本过高,容易造成浪费,减小收益;责任成本过低,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将无法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等,或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正常实施。

1.责任成本的确定

(1)对于可比工程项目

可比工程项目是与以前做过的工程项目类似的工程项目,此时,可以根据以往的实际成本,结合生产能力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加以确定。

(2)对于不可比工程项目

对于企业从未生产过的新结构、新工艺,可以通过历史成本分析确定责任成本。

首先根据历史成本报表资料中各组产品总成本y和相应的产量x,利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固定成本总额a和单位变动成本b;其次,根据本次计划产量X按直线求得总成本Y的发展趋势。

2.责任成本的划分

责任成本的划分通常按照项目的组织系统进行,一般的项目组织系统按照分级和活动范围的不同,包括项目经理、职能部门、施工队和施工班组。

各级组织的责任成本划分如下:

(1)项目组织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成本

①施工技术部门:

制定的项目施工方案必须是在技术上先进、操作上切实可行,按其施工方案编制的预算不能大于项目的成本目标。

②材料部门:

对项目所用材料的采购价格基本不超过项目的成本目标中的材料单价;材料的供应数量不能超过成本目标所列数量;材料质量必须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

即材料成本。

③机械设备部门:

供应项目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类型满足施工方案;机械组织施工做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保证机械施工的“三率”指标(出勤率、完好率、利用率),保证机械使用费不超过成本目标的规定。

即机械使用成本。

④质量安全部门:

保证工程质量一次达到交工验收标准,没有返工现象,不出现列入成本的安全事故。

也就是质量事故成本、安全事故成本。

⑤财务部门:

负责项目成本目标中可控的间接费成本,负责制定项目分年、季度间接费计划开支,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2)施工队的责任成本:

施工队是责任成本管理的基本责任主体,根据项目划分的责任中心,承担责任中心管理范围内的所承担的分项工程或者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工程成本中的可控成本,即可控直接材料成本和可控直接工费成本以及项目拨给施工队的间接成本(即责任预算中的间接费)。

(3)施工队班(组)的责任成本:

是施工队责任中心范围内的分部工程或者是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中的可控制直接人工费和材料费,也就是班组的人工费及材料费,组成施工队班(组)的责任成本。

8.1.3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和优点

责任成本管理显然区别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具有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1.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

与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相比,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静态的管理,工程完成后算账,即使亏损也无法弥补;责任成本管理是市场经济下的,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的成本管理,可及时协调成本计划,保证项目责任成本目标的实现;

  

(2)传统的成本管理是单一的算账,具有单一性;责任成本管理是包括工、料、机、质量、安全、进度等在内的全面管理,具有综合性;

  (3)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业务部门算账,算、干分离,职责不清;责任成本管理是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参加工程项目的全体人员参加算账,参加管理,真正的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和控制。

2.责任成本管理的优点

由上述责任成本管理的模式及特点可以看出,责任成本管理具有如下的优点:

(1)可以促进全体职工和基层领导转变思想观念,克服那种只管干不管算,重完成产量不重视资源投入,重产值不重视效益的现象,扭转要我管,变成我要管,增产节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可以提高全体职工的全面管理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正确处理成本与质量、进度、安全等的关系;

(3)可以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中的工费成本。

8.2影响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的因素

8.2.1施工方案与责任成本的关系

施工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和工程项目的利润,方案有多个,其中只有一个最优方案。

按最优方案施工可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项目投入最少产出最大,提高经济效益。

1.施工方案制订的原则

(1)制订方案首先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实现的可能性。

(2)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

(3)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4)在合同价控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增加施工生产的盈利。

以上几点是一个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

2.施工方案的内容及要求

施工方案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

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设备的选择;科学的施工组织;施工顺序的安排;现场的平面布置;各种技术组织措施。

施工方案前两项属于施工技术问题,后四项属于科学施工组织和管理问题。

施工技术是施工方案的基础,同时又要满足科学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要求,科学施工组织与管理又必须保证施工技术的实现,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为了把各种关系更好地协调起来,互相创造条件,施工技术组织措施成为施工方案各项内容必不可少的延续和补充。

(1)施工方法的确定

施工方法是施工方案的核心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

施工方法一经确定,机具设备的选择就只能以满足它的要求为基本依据,施工组织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因此。

确定施工方法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①确定的施工方法必须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②确定的施工方法考虑对工期的影响,也就是保证合同工期的要求;

③确定的施工方法应进行多种可能方案的经济比较,力求降低成本;

④确定的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对以上几点必须进行全面的衡量,确定施工方法。

(2)施工机械的选择

正确拟订施工方法和选择施工机械是合理地组织施工的关键,二者又有相互紧密的联系。

施工方法在技术上必须满足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及充分利用机械的要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而正确地选择施工机械能使施工方法更为先进、合理,又经济。

因此施工机械选择的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方案的优劣。

所以,在选择机械时应按照以下原则:

①在现有的或可能争取获得到的机械中选择

尽管某种机械在各方面都很合适,对工期的缩短、人力的节省都很好,但不能得到,就不能作为可供选择的一个方案。

②从施工条件选择机械的类型

选择的机械类型必须符合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条件,工程量及施工进度的要求等。

这也是合理选择机械的重要依据。

③固定资产损耗费与运行费是否经济

固定资产损耗费与施工机械的投资成正比,机械运行费可视为与完成的工程量成正比的费用。

这些费用是在机械运行中需重点考虑的因素,也是选择施工机械必须考虑的一项原则。

④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

选择机械时要考虑到各种机械的合理组合,这是决定所选择的施工机械能否发挥效率的重要因素。

⑤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选择施工机械

从全局出发就是不仅考虑本项工程需要,也要考虑所承担的同一现场上其他项工程施工的需要。

⑥购置机械与租赁机械的选择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与企业资金情况,对施工需要的机械是购置还是租赁,必须要进行比较。

为此,应采用定量分析,其计算原理是以设备的有效使用期为分析期,计算自有(购置)与租赁两者总费现值相等的利用率,求出企业购置该项设备所必须的利用率为经济界限。

(3)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是研究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源合理组织的科学。

施工项目是通过施工活动完成的,进行这种活动即施工,需要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机具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并且要把这些资源按照施工技术规律与组织规律,以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在空间上按照一定的位置,在时间上按照先后顺序,在数量上按照不同的比例,将它们合理地组织起来,让劳动者在统一的指挥下行动,即由不同的劳动者运用不同的机具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建筑材料进行加工。

施工项目就是通过这种施工活动建造的。

我们研究组织施工活动就是对施工作业、劳动者、材料、机械等资源及施工顺序和现场平面的组织。

(4)施工顺序的安排

施工顺序安排是编制施工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施工顺序安排得好,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人工和机械的停歇时间,并能充分利用工作面,避免施工干扰,达到均衡的、连续的施工,实现科学组织施工,做到不增加资源,加快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5)现场平面布置

科学的布置现场可使施工机械、材料减少工地二次搬运和频繁的移动施工机械产生的费用,可节省现场搬运的费用。

(6)技术组织措施

技术组织是保证选择的施工方案实施的措施。

它包括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的各种技术措施。

3.施工方案与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的关系

从施工方案制定的原则和内容可以看出:

第一,施工方法确定的正确可反映施工技术水平,也可加快施工进度;第二,机械选择的合理可充分发挥机械的使用效率;第三,劳动组织合理可充分发挥工人的工作效率;第四,作业组织和施工顺序合理可组织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工作面和空间及时间,在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大大的缩短工期,这样可直接节省工费、机械使用费,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施工方案与工程项目责任成本二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的关系。

8.2.2施工进度与责任成本的关系

加快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早日竣工投产,可早发挥投资效益。

但是,在规定的工程造价内,做到按规定的工期提前完成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从技术、管理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使之协同动作,才能达到既缩短工期,又减少成本费用支出的目的。

否则,盲目地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会增加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加大工程项目造价,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

工期和成本的关系可用图8-1来表示。

图8-1工期-成本关系图

由图8-1可看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金和机械设备,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直接成本的增加;工期延长导致了工程项目间接成本的增加。

因此,合理工期的确定必须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支出,以在A点附近为合适。

在实际工作中,项目开工前,必须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资源供给的可能性,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采取各种技术组织措施。

以优化配置施工生产的诸要素,达到既缩短工期,又不提高成本的目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进行经济核算,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如网络计划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的控制,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因此,施工进度加快是在不增加资源(人力、机械等)的条件下越快越好,否则按着工期要求完成即可。

但是,有时必须要通过增加资源加快施工进度时,要进行经济比较,比较后有价值和必须时,才能决策。

增加施工成本加快工期有两种情况:

第一,接受的施工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设备等,这时要比较去新项目创造效益大于在老项目为加快进度而增加的施工成本时,可决策加快施工进度;第二,业主(或甲方)要求早竣工早投产,愿意增加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达到缩短工期,早投产、早发挥投资效益。

另外,有时为某种要求,通过增加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如领导的要求、政治上的需要等。

施工进度和责任成本的关系:

在保证要求工期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在项目目标成本控制下尽量加快施工进度,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切不可孤立的对待。

8.2.3施工质量与责任成本的关系

项目质量成本是本世纪末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经济基础。

过去,人们认为,质量在成本方面无法计量,质量成本难以纳入到原有的会计体系中,把质量成本的概念仅仅理解为质量不好而造成浪费,并由此而引起的成本,或者令人满意的质量带来了资源的有效使用,从而实现了较低的成本。

随着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这一理解已被人们所摒弃,现在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质量,使质量成本为企业及项目管理决策服务,且质量成本也成为一个先进会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项目质量成本的概念和内容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组织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

质量成本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图8-2)。

图8-2质量成本的组成

(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质量缺陷和偏差出现,保证产品质量而耗费的一切费用。

通常包括:

①质量规划费,是指进行质量规划所需的费用。

如可靠性研究、质量分析,为试验、检验和工序控制编写规程或贯彻落实规程的耗费,制定质量规划等费用,这里所发生的费用主要是工时消耗费用。

②工序控制费,是指为了控制和改进现有工序生产能力,对现有工序进行调查、研究、评价,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示范操作以及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控制所发生的费用。

③新产品鉴定费,是指新产品、新施工工艺、技术革新项目的鉴定费用。

④质量培训费,是指培训职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提高工作质量所支出的费用。

⑤质量信息设备费,指收集、整理、分析;储存全部质量信息的活动费用,但不包括设备本身的购置费和折旧费。

⑥其他预防成本,如质量管理活动的行政费用、存量信息资料费用,有的项目为创优致使质量超标准而多消耗的工、料、机费用等。

(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在一次交验合格的情况下,为检验产品、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通常包括:

①采购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费;

②工序监测和其他计量服务费用;

③评价产品或零配件、施工用的构配件质量所支出的试验、检验费用;

④质量评审活动费,包括工程交工前的评审费等其他质量评审活动的费用;

⑤其他鉴定成本如约请外单位鉴定人员的酬金、破坏性试验所耗用的材料费用等。

(3)内部故障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是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工程质量的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包括:

①废品损失,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工序在质量上达不到设计的规定和要求,必须“推倒”重建而发生的费用。

废品损失从形成原因上可分为项目施工生产过程的责任和材料供应单位的责任。

②返修损失,指检测、修复不合格工程或次品,使之达到质量合格而支付的费用。

③停工损失,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因处理质量事故而导致停工和延误工期的损失。

④材料采购的损失费,指采购人员在处理所采购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时,所发生的申诉和处理损失的费用。

(4)外部故障成本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缺陷而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的一切费用总和,包括:

①保修费,指工程在保修期内对用户提供技术服务的费用。

②赔偿费,指由于工程质量原因,按合同规定应赔偿给用户的经济损失费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诉讼费用。

③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因违反环境保护法所引起的罚款等。

2.质量成本与项目责任成本的关系

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可以看出,项目成本与其产品质量水平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控制成本(即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和质量水平成正比,即工程质量越高,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就越大;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和质量水平成反比,即工程质量越高,故障成本就越低。

我们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并不是要求质量越高越好,质量越高,必然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反之质量过低,也将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

质量成本中各项费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国外资料介绍:

(1)当故障成本大于总成本的70%、预防成本小于总成本的10%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提高质量的措施和预防性上:

(2)当故障成本接近总成本的50%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维持现有的质量水平,它表明接近理想成本控制点;

(3)当故障成本小于总成本的40%、鉴定成本大于总成本的50%时,工作重点应放在巩固现有质量水平,减少检验程序;

(4)某些企业的经验表明,预防成本增加3%~5%,可使质量总成本降低30%左右。

8.2.4施工安全与责任成本的关系

安全施工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安全工作越好,处理安全事故支出的费用就越少,施工所受的干扰也就越小,因而费用支出也越少。

否则,如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但给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都带来重大损失,也影响施工情绪,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施工进度势必受到影响。

从而会加大施工费用的支出。

施工安全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因此,加强安全工作与责任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安全制约着责任成本,责任成本依赖着施工安全,二者是统一的。

8.2.5施工现场平面管理与责任成本的关系

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的施工场地,是确定项目生产要素(即人力、材料、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的各自的空间位置,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互不干扰、有序施工,达到各项资源与服务设施相互间的有效组合和安全运行,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二次搬运费用,降低责任成本。

1.施工现场平面管理的内容

(1)施工所用的水、电、通信等;

(2)施工场内的道路,排水系统畅通;

(3)材料、机械设备停放位置(包括仓库及露天);

(4)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场地的安排;

(5)土石方填挖平衡及调配(包括横向、纵向);

(6)生活住房、生产房屋设置的位置及管理。

2.施工现场平面管理与责任成本的关系

我们从施工场地平面管理的内容看出,管理的好坏与责任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

统一指挥,科学管理,可节约施工成本中的措施费和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否则产生的浪费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和管理也是制约责任成本的重要因素,二者也是相互制约和互相依赖的整体。

8.3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

在工程项目中标、项目组织开展工作之后,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确定该项目的责任成本,这是进行成本控制的起点,也是项目管理的起点之一。

有了责任成本,就有了评价和判断工作完成的效率和尺度,从而在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都能对各项费用的发生加以监督、限制和引导;从分析各项费用的使用效果来衡量其支出的合理性,及时发现和纠正脱离责任成本的偏差,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8.3.1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和程序

1.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

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为:

(1)项目经理与企业本部签订的内部承包合同及有关材料,包括企业下达给项目的降低成本指标、目标利润值等其他要求;

(2)与业主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

(3)项目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如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施工机械的生产能力及利用情况等;

(4)项目所需材料的消耗及价格等,机械台班价格及租赁价格等;

(5)项目的劳动效率情况,如各工种的技术等级、劳动条件等;

(6)历史上同类项目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资料等;

(7)项目的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

(8)其他有关的资料;

2.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

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如图8-3所示。

8.3.2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编制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具体方法随项目不同而不完全相同。

通常可以大致分成四个阶段:

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目标成本及目标成本降低率(额);试算平衡和目标成本分解;编制成本计划表;成本目标风险分析。

1.确定目标成本及目标成本降低率(额)

项目目标成本是在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预测,以及对项目用资源(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优化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成本。

它是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奋斗的目标。

确定目标成本及目标成本降低率(额)的具体步骤如下:

(1)依据项目的合同、预算资料,企业本部对项目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成本预测结果等,初步估算出项目降低成本的目标。

这个目标值应大于或等于企业下达的降低成本目标。

(2)将项目合同价减去税金、目标利润和降低成本的目标值,即可得出项目的总目标成本。

(3)计算出项目的目标成本降低额和目标成本降低率。

 

 

 

图8-3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

2.项目责任成本计划表

表8-1某项目责任成本计划表

工程名称:

编制日期:

单位:

成本费用项目

预算成本

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降低额

计划成本降低率

直接费用: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使用费

措施费

间接费用:

规费

企业管理费

利润

税金

合计

3.项目责任成本计划的分解

项目成本计划,可以认为是在完成项目合同任务前提下的全面费用预算。

为了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将成本计划,或全面预算的内容在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各个责任层次进行分解,形成所谓的“责任预算”。

然后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计量与记录定期做出业绩报告,以便于进行评价和考核;同时也有利于对整个项目的各种活动进行控制。

这些在管理会计中被称之为责任会计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