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7687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上)期末质量监测

高三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抗体和载体的基本单位相同,但是合成方式不同

B.组成性激素和维生素D的基本单位相同,但是功能不同

C.组成DNA和RNA的磷酸种类相同,但是碱基种类不同

D.组成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相同,但是分布范围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和承担者,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催化功能(如蛋白质类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等。

2.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载体的化学本质是DNA,二者的基本单位不同,A错误;

B.性激素和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中的固醇,是有机小分子,无基本单位,功能不同,B错误;

C.组成DNA和RNA的磷酸种类相同,碱基种类种类不完全相同,二者均含有A、C、G三种碱基,C错误;

D.组成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但是分布范围不同,纤维素分布在植物细胞,糖原分布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D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包装

B.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并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液泡中储存的营养物质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无关

D.溶酶体中含有溶菌酶,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细胞器

分布

形态结构

功能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

叶绿体

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

基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溶酶体

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液泡

成熟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中心体

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

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详解】A、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加工,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分类和包装,A错误;

B、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成分是蛋白质纤维,能维持细胞形态并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B正确;

C、液泡中储存的营养物质与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有关,C错误;

D、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入侵细胞的多种病毒或病菌,D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出多种mRNA

B.所有RNA都可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C.tRNA分子中只含有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

D.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详解】A、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所以同一个DNA分子,可转录出多种多种mRNA,A正确;

B、翻译的模板是mRNA,tRNA、rRNA不能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B错误;

C、tRNA分子中含有很多个碱基,其中反密码子是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C错误;

D、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提高翻译的速度,由于每条肽链都是同一个起始密码开始,同一个终止密码终止,故不能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生物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

增加

B.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C.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导致DNA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

D.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和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导致基因数目变化,但不改变基因种类。

【详解】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数目的增加,但不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A错误;

B、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重复,多数变异是有害的,B错误;

C、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导致DNA结构的改变,是以基因为单位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以碱基为单位的,C正确;

D、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不利变异的淘汰和有利变异的保存

C.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的过程中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没有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种群中的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A正确;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的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的,没有涉及变异,不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一定改变,D错误。

故选A。

6.下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其中a、b、c三处为神经元间的连接部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1处施加一个适宜的电刺激,人体也会发生膝跳反射

B.该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只能单一方向传导

结构有2个

C.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D.伸肌和屈肌

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表示传入神经,2、3表示传出神经,a、b、c位于神经中枢中;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膝跳动作需要伸肌和屈肌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

【详解】A、1是传入神经,在1处施加一个适宜的电刺激,效应器会有反应,但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叫膝跳反射,A错误;

B、该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只能单一方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有a、b、c3个突触,B错误;

C、由于c处表示抑制,b处表示兴奋,所以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3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C错误;

D、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肌肉的伸缩和曲张,从而维持动作协调,D正确。

故选D。

7.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

表中是对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几种生物的研究结果。

请回答:

生物

毒素含量ug/L

铵盐吸收率

有机物去除率

硅藻

0.1

52%

0

蓝藻

0.554

78%

0

红假单胞光合细菌

0

87%

92%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当排污池的下游河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分解来消除污染。

(3)据表分析,治理污水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该水域中的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

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产者

(2).分解者(3).物理沉降(4).化学分解(5).红假单胞光合菌(6).不产毒素,对铵盐吸收率高,有机物的去除率高(7).增加(8).食物链缩短,能量消耗的少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

硅藻和蓝藻都能吸收铵盐,但两者都不能去除有机物;红假单胞光合菌既能吸收铵盐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去除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

【详解】

(1)表中几种生物都要吸收铵盐,红假单胞光合菌既能吸收铵盐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去除有机物,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

(2)当排污池的下游河道受到轻微污染时,水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来消除污染,保持原状。

(3)据表分析,与其他微生物相比,治理污水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菌,理由是其不产毒素,对铵盐吸收率高,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4)该水域中的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根据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增加;原因是其食物链缩短,能量消耗的少。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能结合表中数据信息准确答题。

8.根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后代F2表现为9∶3∶3∶1的性状分离比,据此实验孟德尔提出了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其主要内容是F1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其假说,从而总结出了该定律。

(2)有人提出孟德尔运用自交的方法也可进行验证,如下是相应的实验方案:

方法一:

将F1进行自交,如果F2出现9:

∶3∶3∶1的分离比,即可证明假说。

方法二:

将F1自交得F2,让F2植株分别自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成为一个株系。

观察并统计F3的性状。

①你认为方法一可行吗?

_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二实验结果分析:

F2出现9∶3∶3∶1的分离比,且F2的双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_______,出现3∶1的占_____,出现9∶3∶3∶1的占______;F2单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占______,F2中双隐性植株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一致,则孟德尔的假说成立,若未出现上述情况则不成立。

③已知上述假设成立,实验发现F2自交得到F3的过程中有1/4比例的个体不发生性状分离;还有____(比例)的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该比例相对应的F2中共有____种基因型。

【答案】

(1).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2).测交(3).不可行(4).让F1进行自交只是对实验进行了重复,并不能证明假说(5).1/9(6).4/9(7).4/9(8).2/3(9).1/2(10).4

【解析】

【分析】

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提出的假说的内容: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于的,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详解】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后代F2表现为9∶3∶3∶1的性状分离比,据此实验孟德尔提出了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其主要内容是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并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其假说是正确的,从而总结出了该定律。

(2)

 

①方法一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因为让F1进行自交只是对实验进行了重复,并不能证明假说中的内容。

②方法二实验结果分析:

F2出现9∶3∶3∶1的分离比,F2的双显性植株(9/16Y-R-)中自交后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基因型为YYRR1/4×1/4,占双显性植株(Y-R-)的1/9;出现3∶1的个体基因型为YYRr1/4×1/2、YyRR1/2×1/4,占双显性植株(Y-R-)的4/9;出现9∶3∶3∶1的个体基因型为YyRr1/2×1/2,占双显性植株(Y-R-)的4/9;F2单显性植株(Y-rr、yyR-)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占2//3,F2中双隐性植株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一致,则孟德尔的假说成立,若未出现上述情况则不成立。

③F2自交得到F3的过程,纯合子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有1/4比例的个体不发生性状分离;有1/2的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该比例相对应的F2中共有4种基因型,即1/8YyRR、1/8yyRr、1/8yyRr、1/8Yyrr。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和方法,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准确识记。

9.下表格是黑暗和光照条件下旱冬瓜种子萌发率对比实验的结果;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不同叶龄旱冬瓜幼苗叶片吸收CO2量的影响。

请分析回答

处理

萌发率

平均萌发率%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光照培养

23

18

11

17

14

16.6

暗培养

0

2

0

0

1

0.6

暗培养后补充光照

15

13

19

16

20

16.6

 

(1)旱冬瓜种子萌发率实验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旱冬瓜种子萌发早期某阶段测得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多,这说明此时种子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分解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对3月龄苗的旱冬瓜来说,限制B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种),若光照强度在3000Lux持续60s,再黑暗处理180s,该叶片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4)当光照强度为_____Lux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不受苗龄的影响,___月龄苗适于在遮阴条件下生长。

【答案】

(1).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2).光照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3).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5).光照强度和叶龄(6).CO2浓度、温度(7).不能(8).0~50(9).3

【解析】

【分析】

(1)若某阶段测得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多,这说明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代谢,进行无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代谢。

(2)限制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三个:

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光照强度,植物正常生长时积累量大于0。

【详解】

(1)分析题意可知: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培养的有无,因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故旱冬瓜种子萌发率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光照培养及暗培养后补充光照的组别,种子萌发率都比只暗培养的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旱冬瓜种子萌发早期某阶段测得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多,这说明此时种子的呼吸方式是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此时细胞内分解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线粒体(有氧呼吸)。

(3)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叶龄;6月龄与3月龄的幼苗都在1000Lux左右达到光饱和点,故对3月龄苗的旱冬瓜而言,限制B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是CO2浓度、温度等;若光照强度在3000Lux持续60s,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6×60=360,再黑暗处理180s,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2×180=360,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0,该叶片不能正常生长。

(4)当光照强度为0~50Lux时,3月龄与6月龄的幼苗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一致,故叶片的光合速率不受苗龄的影响;当光照强度大于50Lux时,提高光照则3月龄苗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下降,故其适于在遮阴条件下生长。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准确的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

10.糖尿病包括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低)和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或高于正常人)。

下图显示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其中甲、乙、丙代表上述两种糖尿病患者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内容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会作用于图中的_____细胞,促进_____(填“a”或“b”)过程等,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而图中丙细胞因膜表面缺少________,而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3)图中属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是__________,在该患者的体液中能检测到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原因是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将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作_________。

(4)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发现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

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调节。

【答案】

(1).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2).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3).丁(4).a(5).胰岛素受体(或特异性受体)(6).甲(7).抗原(8).血糖浓度(9).神经—体液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示可知:

丁代表肝脏细胞,X代表肝糖原,a表示肝糖原合成,b表示肝糖原分解。

2.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血糖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体现在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可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详解】

(1)图示内容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特点。

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是因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2)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会作用于图中的丁肝脏细胞,促进a肝糖原合成过程等,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而图中丙细胞因膜表面缺少胰岛素受体(或特异性受体),而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3)根据题干信息,Ⅰ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低,则图中属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是甲,在该患者的体液中能检测到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原因是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将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作抗原攻击,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从而使患者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含量低。

(4)胰岛B细胞可以直接感受血糖的刺激,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

根据题干信息,血糖可以直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胰岛组织中存在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点睛】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综合考查血糖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11.动物被宰杀后,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的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进一步降解导致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

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欲研究Na+、Zn2+、Ca2+对从草鱼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的ACP活性的影响,实验材料和操作如下(ACP可催化磷酸苯二钠分解生成苯酚,苯酚在碱性条件下与4—AAP缩合,最终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颜色变化可测定酶活性)。

实验材料:

柠檬酸缓冲液(pH为5.0),碳酸盐缓冲液(pH为10.0),ACP溶液,磷酸苯二钠溶液,不同浓度

Na+、Zn2+、Ca2+溶液,4—AAP溶液等。

操作步骤:

(1)取若干洁净的试管,用蒸馏水清洗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各反应体系均加入等量的_________缓冲液,其目的是保证各反应体系的pH最适宜且相同。

(2)在实验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P溶液、磷酸苯二钠溶液,对照组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加入等量的碳酸盐缓冲液、________测定酶的活性。

(4)若实验得到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据表分析,对ACP活力有激活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可以通过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_________来抑制鱼肉鲜度的降解。

金属离子

浓度(mmol/L)

ACP相对活性

Na+

30

100.83

Zn2+

1

112.38

Ca2+

5

65.21

 

【答案】

(1).排除氯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2).柠檬酸(3).等量的不同浓度的Na+、Zn2+、Ca2+溶液(4).等量的蒸馏水、ACP溶液、磷酸苯二钠溶液(5).4-AAP溶液(6).Zn2+(7).Ca2+

【解析】

【分析】

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取若干洁净的试管,用蒸馏水清洗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其目的是排除氯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根据题干:

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是在酸性的磷酸酶(ACP)作用下经过降解的,故应在各反应体系均加入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其目的是保证各反应体系的pH最适宜且相同。

(2)该实验研究Na+、Zn2+、Ca2+对从草鱼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的ACP活性的影响,故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Zn2+、Ca2+的盐溶液,故在实验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Na+、Zn2+、Ca2+溶液、ACP溶液、磷酸苯二钠溶液,对照组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ACP溶液、磷酸苯二钠溶液。

(3)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