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6493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docx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

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

鉴赏诗歌的形象题精选精练

标杆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①清禁:

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 该题要求答出诗人的性格,并结合首联概括、分析。

首联下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性格,尤其是关键词“那因”表达的反问语气,同时它还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典故,此时“旷达”性格呼之欲出,分析时主要解释此联意思,也可结合典故分析。

(2)该诗除了塑造诗人自身形象外,还塑造了另外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 塑造了一个与自己兄弟情深,不畏艰辛、富有才华、热爱国家、堪当大任的使者形象。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晏 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玉楼春

无名氏

东风杨柳门前路。

毕竟雕鞍留不住。

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

小楼画幕无重数。

听得楼边车马去。

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两首词在开篇都写到“东风杨柳”,请分别简析其中“柳”的形象、人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案 

(1)第一首开篇所写之柳是雨初霁后的青青杨柳,柳丝纤细,柳烟疏淡,景象清新柔美;所写之人是因柳惹起无限愁思的闺中女子。

柳是情感的触发物,同时,对人物形象起到反衬的作用。

(2)第二首开篇所写之柳是门前路旁在东风中摇曳的柳;所写之人是与远行之人在门前话别,依依不舍、留恋而又无奈的女子。

柳是情感的寄托物,想“留”毕竟留不住,对人物形象起到正衬的作用,柳依依,情依依。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夕旅怀

李 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诗中写山、水、云、月这些意象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明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

(2)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

4、【2020·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高三其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9分)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①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销得:

值得之意。

②梁广:

画家,善画海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被春风着意勾染过的海棠花让人怎么都看不够,连蝴蝶都对其恋恋不舍,值得携酒对赏、赋诗称赞。

B.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风姿神采,着意刻画,表现出了花的形态和神韵,极具诗情画意。

C.诗人咏叹含苞欲放的海棠就像刚上妆的莫愁女和梁广笔下的丹青,虽“不着一字”,但“尽得风流”。

D.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海棠的魅力,语言清新自然,词意婉约细腻,不愧是咏海棠的佳作。

2.李清照代表词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海棠与郑谷笔下的海棠有什么不同?

(6分)

 

【答案】

1.C

2.①《如梦令》中的海棠是诗人想象的海棠。

作者并未目睹海棠之貌,但她推测海棠因为一夜的风吹雨打而凋零败落,所以残红狼藉,叶肥花瘦,色彩对比鲜明。

这海棠寄寓了诗人惜花伤春的心情以及对青春年华消逝的感慨,流露出了她内心的苦闷。

②郑谷笔下的海棠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海棠。

诗歌中的海棠在春雨的浸润下,花色光洁秾丽,鲜妍欲滴,显得娇娆妩媚,使诗人流连忘返,使蝴蝶恋恋不舍。

这海棠受到诗人的赞美和倾慕,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C项,“海棠就像刚上妆的莫愁女和梁广笔下的丹青”理解错误。

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

诗人并不是把海棠比作刚上妆的莫愁女和梁广笔下的丹青,而是从侧面体现了海棠的美。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

比较鉴赏题有如下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

本题考查两诗同写海棠的诗歌所写海棠形象的不同点。

解答时首先从整体理解诗歌,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从形象描写的角度看,李词“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应是”可知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画面,不是眼前所见。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形象地写出了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的凋零情景。

郑诗颔联直接正面描绘海棠,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

写出了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显得别具一番风韵。

从抒发情感的角度看,李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郑诗直接表达了对海棠花的赞美和倾慕,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类比题:

一、【2020·内蒙古自治区北重三中高三其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9分)

唐·杜牧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注释:

高唐是台观名。

霖:

甘雨,相传殷高宗任命傅说为相时说:

“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那有碍”和“岂虚心”表现了云的缥缈不定、桀骜不驯,“出处”一句,则表明诗人出身高贵。

B.颔联从时间和空间入手,用“深”和“阔”表现云的悠游无阻滞,动作拟人化,生动简明。

C.颈联用了“鸟”和“猿”两个意象,从多层面立体的视角展示云的万千姿态和丰富的情趣。

D.尾联与李白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旨趣上有相同之处。

2.诗人写“云”有何用意?

另举一例,说说“云”这一意象的在古诗词中的其他内涵。

(6分)

 

【答案】

1.A

2.一问:

诗人写云即在写自己,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云的自由东西、飘于湖山之间、可化而为雨等特点,展现诗人的自由不羁、自信洒脱,表达渴望得到重用济世的愿望。

二问答案示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浮云”象征游子思念家乡或怀友。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浮云”隐喻蒙蔽圣君的奸邪。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白云”象征了历史变迁。

“荡胸生曾云”中“曾云”代表空旷浩荡的胸襟。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

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A项,“则表明诗人出身高贵”错,应该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云的飘逸和奔放。

故选A。

2.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中意象的能力。

意象在诗词中是常见的,它往往对于诗人抒发情感起到一定的作用。

常见形式是一系列意象描写,或者全首诗中只有一个意象,这时候就是采取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明确手法,托物言志,结合诗人写作背景,杜牧是晚唐的大诗人,虽然仕途坎坷,却曾经志向崇高。

后来因为时局动荡,加上自己到处寻找机遇,也曾经四处漂泊。

作者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像天上的云,所以感慨之余就写下了这首诗。

诗文的前两句写出了云的缥缈不定和桀骜不驯的特点,仿佛作者的性格,自由奔放、毫不隐晦;诗的最后两句“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用了典故,表示云的重要,用这句“枯苗待作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盼望明主的心理。

所以写云实则写自己。

(2)“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已为人们所注意,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

诗经里便有:

杜甫的《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中借白云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还有李白的《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浮云”象征游子思念家乡或怀友。

“望云思友”是很常见的手法。

所以本题围绕着古诗词作家作品,凡是有“云”这个意象的词句都可以,然后分析其效果。

二、【2020·黑龙江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9分)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一)①

苏轼

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

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

尚书②清节衣冠后,处士③风流水石间。

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

[注]①诗人因写诗嘲讽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毛令,指县令毛国华。

方尉,指县尉方武。

②尚书:

三国时期魏国尚书仆射毛玠。

毛国华是毛玠的后人。

③处士:

唐代隐士、诗人方干。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二句运用拟人手法,写鱼鸟嘲笑诗人,其实这一句是诗人的自嘲之语。

B.诗人遭贬却说老天有意让他把浙西的山水游遍,语虽达观,却难掩愤懑之情。

C.颈联借写节操高尚的毛玠和隐居不仕的方干,委婉地赞颂毛国华和方武二人。

D.这首诗前两联侧重于写景,后两联侧重于叙事、抒情,层次清晰,意蕴丰富。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性格?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3.D

4.第一问:

尾联写诗人感慨和毛国华、方武同游十分难得,并写出多首狂放的诗篇,认为不必修改字句。

表达了他与毛国华、方武同游时愉悦的心情。

第二问:

诗人虽遭贬谪,被排挤,但他能抛却烦忧,与志同道合者开心游玩,并写作狂放诗篇,尾联突出了他旷达、豪爽的性格。

【解析】

3.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前两联侧重于写景”错误,前两联“推挤不去已三年”“人未放归江北路”也侧重于叙事。

故选D。

4.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评价诗人的性格,要结合诗中人物形象的描写。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为杭州通判期间,诗的前四句以故作放旷的语调,抒写去国离乡被迫外任的政治失意之慨,同时显示自己不改素志,关切国计民生,不忘讥刺时弊的“顽固”精神。

后四句以古人高节赞誉毛、方两位同游者,并写出自己与他们邂逅结伴同游的难得和因此信笔赋诗的豪兴。

尾联“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意思是,和他们相逢欢笑是这样难得,趁兴写出狂放诗篇不必把字句细究。

“一笑相逢那易得”抒写同游时的欢乐,“数诗狂语不须删”写随性赋诗的心情,突出了他率真、狂放的性格。

三、【2020·肥东县综合高中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9分)

题衡阳泗州寺

张抃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注:

①张抃,唐朝将领,滑州(今河南滑县东)人。

②雪园,汉朝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的“悠悠”一词写出“一水”的多种情态:

悠长、从容不迫地流淌的样子等。

B.“几层峡浪寒舂月”,写汹涌的峡浪冲荡着倒映在水中的明月,“舂”字颇具表现力。

C.尾联与“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运用点染,用景物来渲染情感。

D.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四句主要是虚写,后四句主要是实写,拓展了表现空间。

6.全诗用哪几组意象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5.D

6.用悠悠一水中的片帆、一点渔灯这些意象表达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用秋风、寒月、雨打篷这些意象表现诗人漂泊远方的凄凉心境;乡关、雪园东这些意象流露了诗人的殷殷思乡之情。

【解析】

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前四句主要是虚写,后四句主要是实写”错误。

应是“前四句主要是实写,后四句主要是虚写”,“雪园”是联想之景,“一点渔灯出苇丛”是想象之景。

故选D。

6.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根据题干的暗示,要根据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对意象进行分组,这样答题条理就清楚。

结合“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分析,用“片帆”“渔灯”等意象,写诗人漂泊在外,抒发孤独寂寞之情。

结合“片帆无奈信秋风”“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等分析,用“秋风”“月”“雨打篷”等意象,写诗人漂泊在外,秋风渐起,听者雨打篷布的声音,抒发漂泊的无奈之情。

结合“乡关谁念雪园东”分析,用“乡关”“雪园东”等,写诗人虽漂泊在外,但是心系故乡,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2020·福建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9分)

秦王饮酒(节选)

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①,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②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注)八极:

八方极远之地。

②羲和:

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羲和敲日”和《蜀道难》的“六龙回日”均运用神话,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B.“龙头泻酒邀酒星”中“泻”字夸张地写出了酒流如注的样子,极言美酒之多。

C.“洞庭雨脚来吹笙”写吹笙如雨落洞庭,洪波浩荡,横无际涯,气势磅礴。

D.云白天亮,大殿通明,宫门掌事却为迎合、讨好秦王,谎报时辰才至一更。

8.“酒酣喝月使倒行”这句诗突出秦王怎样的形象特点?

请简要赏析。

(6分)

 

【答案】

7.C

8.①专横霸道。

喝令月亮倒行,想阻止白昼到来。

②沉湎享乐。

饮酒已酣,仍欲良宵永在。

【解析】

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考生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洪波浩荡,横无际涯,气势磅礴”理解有误。

“洞庭雨脚来吹笙”的意思是“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说笙的乐音像密雨落在洞庭湖上的声音一样。

描述笙的吹奏声飘忽幽冷,绵延不绝。

不是“洪波浩荡,横无际涯,气势磅礴”之特点。

故此项对乐声特点赏析有误。

故选C。

8.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

鉴赏人物形象,是古诗词常考考点之一。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的试题,首先做到“两个明确”,一是要明确题干的设问方式;二是要明确解题思路。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具体分析,此题题干问“‘酒酣喝月使倒行’这句诗突出秦王怎样的形象特点?

”,此诗前四句写秦王的英武,歌颂他平定了战乱,使天下太平;第五句以下描写他通宵达旦饮酒作乐的豪华场面。

“酒酣喝月使倒行”的意思是“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

”,此句简直是神来之笔,有情有景,醉态可掬,气势凌人。

这位秦王饮酒作乐,闹了一夜,还不满足。

他试图喝月倒行,阻止白昼的到来,以便让他尽情享乐,作无休无止的长夜之饮。

这既是显示他的威力,又是揭示他的暴戾恣睢。

他沉湎于歌舞宴乐,过着腐朽的生活,是一位功与过都比较突出的君主。

唐德宗李适正是这样的人。

这首诗是借写秦王的恣饮沉湎,隐含对德宗的讽喻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