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5463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ocx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浅谈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提纲]

一、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生产手段现代化

二、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生产技术现代化

三、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四、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

(一)合作社+市场:

抵御市场风险

(二)合作社+市场:

抵御市场风险

(三)合作社+项目:

稳固农业基础

(四)合作社+资金:

解决发展瓶颈

(五)扶持+自愿+产供销结合:

健康的产业化

摘要:

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和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关键词:

农村 专业合作社 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和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可全面促进这四个方面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农业现代化别无选择的道路。

一、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生产手段现代化

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就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机器,以机器生产代替传统的人畜力为主的劳动。

生产手段的现代化需要大量的农机具,如精量播种需要高质量的精量播种机;节水技术要用喷、滴灌设备;收割需要收割机,大型联合收割机不仅劳动效率高,而且能有效地减少农产品损失。

农机具发展共同的趋势是运用数量多,农业机具配套齐全,向大马力、通用性和高效自动化方向发展。

电子监视、自动控制及卫星定位等先进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已广泛应用。

农机具发展的共同特点使得单个农户难以拥有和运用数量多技术含量高的农机具,而通过联合形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却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专业合作社可通过共同出资购置配备成套的农机具,或有组织的分户购买不同的农机具,配套交换使用,机械化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下就可以变成现实。

农业生产手段还包括水利化、电气化。

其中,水利是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实现农田水利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搞好水利设施建设,建设起旱能灌、涝能排的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的高产稳产才有保证。

因此,水利化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任务。

我国水资源的相对缺乏、分布极不平衡及其对农业的重要影响,使得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水利化的意义更为重大。

在当前家庭分散经营的情况下,水利建设特别是小区域性的水利建设难以得到保障。

缺水影响正常的耕种,且经常由于用水问题引起农户间矛盾纠纷。

农村专业合作社可弥补因集体经济薄弱而出现的水利建设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的问题,它可以引导群众自己力所能及地维修水利设施、管理引用水工作,促进水利建设。

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农户合理布局生产,规划土地,开展好农田基本建设,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从而推进了农村建设的园林化。

园林化有利于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高产稳产,而且能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生产技术现代化

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在农业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包括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应用,杂交育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以及良种基地和良种管理推广网络形成;包括采用化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改革耕作技术,采用实施间套复种、移栽覆膜,到温室栽培、工厂化生产等现代先进设施农业。

广泛运作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运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我国每年大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然而,能被较好转化利用的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60%~80%)。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不灵,且农民经济实力差,通常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得科技信息。

即使获得科技信息,农民由于经济实力弱,承受科技投入的风险能力小,而有些新技术投入费用较大,单家独户的农民没有这种经济实力,由此造成了科技与农民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现象。

且分散经营的农户使得推广成本高,农业推广缺乏有效的转化载体。

在实践中,各国农村专业合作社也都把技术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作为其工作的重要方面,经常组织短期培训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技能,普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借助科技力量,减少农业风险和损失。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能够根据本地区、本专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目的、灵活地把分散的农户联络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市场经济实际的有机结合,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载体。

具体而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在技术培训、新品种引进等方面,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并及时跟踪市场需求信息,通过与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把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快了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用和推广技术与政府主导推动的技术推广不同,其对农户的技术推广工作往往是“示范式”的,容易得到农户的认可和接受。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来自民间,对农户的技术需求十分了解,他们的技术推广就有更广泛的基础,他们会及时将科技信息传递给农户,从而产生有效的示范带动作用,缓解了当前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供给不足问题,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三、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实际是农民现代化。

只有农民成为现代化的经营主体,才有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竭的动力和创造力,也只有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农民,才真正称得上农业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的农民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开拓进取;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具备经营现代农业、驾驭市场能力。

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农村专业合作社具有对农民的教育功能,如国际合作社联盟一向都把对社员的教育作为合作社原则的重要方面。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在建社初期制定的办社原则中就包括“重视对社员的教育”,早期“合作社原则”第五条规定:

“所有合作社都应对其社员、领导人、职工和一般群众进行合作社经济和民主原则以及技术知识的教育”。

我国当前新发展起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都注重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要合作首先得有合作意识,合作需要讲配合、讲协调。

传统农民缺乏合作意识,他们独立经营。

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的形式,组织了农民,在合作中培养了农民的合作意识。

在经营中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使农民逐步树立起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具有了引进、消化、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的功能,一些地方还把原来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委托给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来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这些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增强了农民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

通过合作,使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联合,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增强了农民抵抗市场风险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随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实施,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势必会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农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

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水平,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实行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在高度社会化、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农工商综合的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通过产业化,能够解决我国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下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带来的种种弊端,有利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有利于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市场化。

从而实现:

(一)合作社+市场:

抵御市场风险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最好的一个途径。

”因为我国的土地承包是以户为单位,把农民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起来,首先是技术容易达到,相互之间容易交流,产品规模比较大,在市场上比较有竞争力,同时规模大也便于与商贸企业对接,成本控制也比较容易实现。

 

(二)合作社+土地:

实现规模效益

 通过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连成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管理,就能够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获得规模效益。

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非常低,不仅效益低,而且在管理上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是食品安全的一个很大隐患。

“走现代规模农牧业道路是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传统农牧业的生产格局是2亿多分散的农户提供肉蛋奶,食品安全很难保障。

新希望集团正在尝试建立“企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农户”的畜牧业养殖产业链,在解决食品安全的同时,拓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发展空间。

(三)合作社+项目:

稳固农业基础

 “拿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资源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走高效节水的路子,而实施高效节水必须由农业组织化来支撑。

”谈到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时,近年来,以高效节水技术为平台的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等正在改变西部干旱区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同时也对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出了更多的内在要求。

此外,土地统一经营、农作物连片种植后,还更便于新品种、新栽培模式、农机作业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的推广。

如新疆焉耆县五号渠乡下五号渠村辖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8014亩,共有农民237户1213人。

2008年2月,该村农民自发组建了裕民加工番茄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加工番茄单产由上年的每亩6吨增加到8吨,节水42%,节肥43%,仅用以往14%的人工管理,每亩效益却增加了1000元。

现在入社农民已经从14户750亩增加到204户8000亩。

因此,以农村原有的用水者协会、农机协会等村民组织、协会为基础,依法组建更有利于提高村民组织化程度、更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明确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和资格,使其可以以独立法人身份参与市场竞争。

(四)合作社+资金:

解决发展瓶颈

 “推广资金互助型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这种资金互助型专业合作组织,一方面能够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经营过程中小额资金短缺的问题,让农民群众能够有资金投入生产;另一方面能够弥补银行贷款覆盖不到的空白;另外,无偿配送给贫困户的股金既可以为他们带来直接的收益,又可以优先解决他们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因此,推广资金互助型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解决农民发展生产中的瓶颈——贷款难。

(五)扶持+自愿+产供销结合:

健康的产业化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尽管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存在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登记手续繁琐、费用过高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要尽快明确减免所得税、免收增值税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加示范项目资金规模;鼓励和支持专业合作社承担农业建设项目;尽快制定信贷和保险扶持政策。

此外,他还强调要加强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

合作社的产供销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利益一致起来。

在国外,所有奶业加工厂都是奶农办的,当市场价格不好的时候,奶农就会自己降低饲料用量,降低牛奶产量来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奶农的利益就是企业的利益。

而在我国,分散的奶农和奶企的利益是冲突的,而且出现了第三利益主体———奶站,这就造成了产业的利益多元化,也容易造成产业上的危机。

农村专业合作社融家庭经营和集体经济之长,在巩固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一体化。

一般而言,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分工就越细,而社会分工越细,农民需要从合作社中获得的服务就越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也就越突出。

我国目前许多农村合作社就是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有的合作组织致力于推进区域内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同时,大型农业合作社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的农工商综合体,如按“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组建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它与农户的关系除合同关系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公益服务性质,这种关系与公司和农户之间单纯的契约关系相比较,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可以说,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主要是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求而形成的,其服务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产前提供良种、农资等生产要素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指导,可以通过向农户提供各种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如施肥、病虫害防治及农药使用、灌水、土壤监测与化验等,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和优质化;产后进行加工、运销服务,并利用组织的优势资源创办或与其他企业联办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组织甚至代表农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签订合约,保护双方正当利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农业服务的社会化,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刘卫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宁阳验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4):

10-13.

[3]钟智利,等.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J].辽宁农业科学,2006,(6):

42-44.

[4]张学鹏,杨子平.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定位及模式选择[J].开发研究,2006,(6):

65-67.

[5]曹泽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影响[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57-59.

[6]严东,崔红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新农村建设作用探讨[J].科学与管理,2007,(5):

71-74.

[7]李红梅.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007,(3):

14-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