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520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备课教师

田红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

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请线索。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

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可分为几段?

  (三)、学习生字生词,

   1、教师板书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

   4、学生带着以下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1)、怎样读准要求学会的字的音?

怎样记住要求学会的字的形?

通过书中的生词和课外的词理解生字的意思。

(2)怎样记住要求认识的字的音?

 5、汇报小组学习生字的成果,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汇报要求学会的字。

 

(1)、“租”是平舌音,指导学生读准。

“惩”是阳平,强调不要读成上声。

 

(2)、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记忆:

租—祖振—晨嚷—囊

(3)、通过组词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帝国主义、租界地”的意思。

 (4)、“凡”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嚷”字右边分上、中、下三部分,这两个字教师边强调边范写,帮助学生正确记忆。

 汇报要求认识的字。

 A、指名读。

 B、开火车读。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

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

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

 

(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1、过渡:

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

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5、想象:

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7、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指导朗读: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沉痛、悲伤)

(四)、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1、过渡:

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2、指名读,大家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3、汇报上面的问题。

 4、周恩来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6、指导朗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

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周恩来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1、读最后一段。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

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课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备课教师

田红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

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

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具

准备

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简介课文作者:

2、设疑:

回忆了什么事情?

二、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己读课文

1.学习词语:

一篇翻到推荐、眼帘、几页删掉、动词燥热、握手融洽、黄昏、客厅模模糊糊

用生字组词练习,开火车。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暂时不解决,等到读课文时再理解。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

板书:

修改文章,请我做客,给我印象。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理解部分词语。

4.练习朗读:

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或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段落。

然后展示朗读。

三、学习修改态度——一丝不苟

1出示修改后的文章,叶老修改的怎样?

2.学习第三节,肖复兴是怎样把你们讲的句子写下来的?

指名读,说说,从哪个词体会到修改的认真,修改的多?

3.看到这么多的修改,我当时一下子楞住了,愣住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愣住了?

请用“居然”来说一句话。

(我都获得北京市大奖了,居然还能改出这么多的毛病;一个大作家修改中学生的文章居然这么认真,真是从未见过。

4.朗读指导:

吃惊、敬佩。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四、学习第四节——修改方法

1.到底是怎样修改的?

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修改方法?

有几条,请标在书上。

默读第四节,批注阅读。

2.谈谈修改方法,并从课文中找到例句。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成“包书纸”。

(2)把长句断成短句。

如,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

(3)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如包字。

谈谈还有什么修改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4)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

‘冲啊,向几何进军!

’”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叶老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确切。

(5)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3.总结:

所有这些,叶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4.当我读完叶老修改的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出示句子: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理解:

春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朗读句子。

五、书写生字。

指导书写:

荐、翻、昏。

第二课时

一、简单复习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2.修改方法。

二、运用修改方法自行修改肖复兴作文中的一段话。

出示原文修改,再次领略到叶老的一丝不苟。

三、学习评语的激励作用

1.默读思考,为什么能树立我写作的信心?

2.回答,我是从哪个句子感受到什么?

四、会见——感受人品

1.引言,肖复兴从叶老的修改中感受到叶老是一个的怎样的人?

认真、平和

生活中的真人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快速默读6-10节。

2.交流句子。

五、研究题目。

1.课文中几次写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划出来。

2.细细的读,每一次,都是因为什么而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

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句1: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2)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作者说: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六、感悟“非凡”影响

(出示句子):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理解“意义非凡”:

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要点归纳:

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

七、总结:

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来赞叶老先生,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

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片段

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文章  一丝不苟

请我做客  平易近人人品

给我印象  堪称楷模

课题

27乌塔

备课教师

田红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

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

准备

欧洲地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课文。

  1、你们喜欢旅游吗?

最远到过哪儿?

和谁一起去的?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也很喜欢旅游的小女孩乌塔(板书课题)。

来,让我们一起亲切地跟她打个招呼。

3、课文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