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218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第四五六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水上的歌

单元教材分析:

歌曲《小螺号》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

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乐句4小节,曲调规整。

第一乐句的节奏型贯穿于四个乐句之中,紧凑的节奏使得旋律明快而富于弹性,情绪欢快跳跃。

第三、四乐句采用了旋律的重复变化,尤其是第三乐句句中的七度大跳,形象地表达了螺号声声,盼望阿爸快回时的急切心情。

第二乐段节奏拉宽,每句的尾音音调拉长,使人感到旋律舒展而又优美,波音的运用更营造了沙滩的宽阔和湛蓝的海水这一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然后曲调从“6-5-3-0”逐渐下移。

最后结束在“1”音上。

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歌曲《划龙船》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

届时,龙船的龙头用彩球装扮,参赛者头扎布巾,身穿素衣,精神抖擞,挥桨如飞。

船头上还有一、两人边敲锣鼓、边唱歌,指挥划手划桨。

岸上观众则以鞭炮声、欢呼声为比赛者鼓劲。

这首民歌非常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热闹场面。

歌曲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由领唱高吭嘹亮的声音唱出跌宕起伏、节拍感很强、富有号召力的音调;和唱者则用句幅短小、节奏铿锵、音调上扬的歌声相应和,表现了激昂奋发的风貌。

在领唱时,众人还按划桨的节奏呼喊着“”为其伴唱。

在歌声、锣鼓声中,众多龙船如离弦之箭,劈波飞驶,你追我赶,煞是热烈紧张。

《划龙船》这首民歌的旋律刚劲有力,音乐节奏和划船动作的节奏紧相吻合,并以男声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具有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因此从民歌体裁来说,它带有号子的属性。

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18世纪早期,英国的宫廷和贵族常乘坐张灯结彩的大型游艇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

除四周簇拥着装饰华丽的船舟外,往往还有载着宫廷管弦乐队的船尾随其后,奏乐助兴。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时任英宫廷乐长,曾为这样的节庆活动写过《水上音乐》组曲。

这里介绍的一首乐曲是亨德尔为英王乔治一世即位而举行的庆典所写。

它是组曲中的第六首《坚定的快板》。

乐曲采用三段体(ABA),快板,3/2拍。

作曲家介绍

亨德尔(1685~1759)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勒。

17岁起任教堂管风琴师。

因酷爱世俗音乐,后迁居汉堡,从事歌剧创作,1717年定居美国,1726年入英国籍。

一生创作了46部歌剧,32部清唱剧,其中《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力士参孙》、《犹大·马卡白》等尤为著名。

此外,还写了相当数量的器乐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

亨德尔大半生在英国度过,并在那里创作了大量作品,因此对英国的音乐产生深远的影响。

1751年不幸双目失明,1759年病逝伦敦。

管弦乐《船歌》本曲原为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三幕的主题歌,以女声二重唱的形式演唱。

但现在人们更常听到的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

“船歌”,不仅是本曲的曲名,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

它是一种具有歌唱性的优美旋律与摇摆般伴奏音型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通常为6/8拍子,中等速度。

伴奏常以固定的音型描绘水波荡漾的形象或模仿船身均匀地晃动和摇桨的动作。

歌曲《船歌》是女高音和次女高音的二重唱。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

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它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

“”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之中。

合唱部分为短小的副歌,开始的两个小乐句采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最后一句是第一乐段乐句的变化再现,使音乐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单元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中两首歌曲《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浆》两首歌曲都是学生熟悉的歌曲,这两首歌曲学生经常听,并且这两首歌曲旋律优美,学生会很喜欢学唱的。

聆听歌曲时,教师要多用一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二、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三、欣赏《划龙船》,了解齐唱形式,并有感而发创作反映其他劳动的表演形式。

四、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五、作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与歌词。

六、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

课时:

四课时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水上的歌

审核

学科

音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页码

第20—21页

修改

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大自然的交融关系。

2、通过歌曲动作的创编,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歌曲的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课堂艺术实践,使学生有感情的歌唱。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小螺号》。

教学

难点

学习歌曲伴奏声部,歌表演。

教法学法

1、.欣赏歌曲2、跟节奏读歌词3、卡拉OK比赛4、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竖笛、打击乐器、瓶罐。

案别

主教案

个性教案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弹钢琴问好)。

2、导课:

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呀!

(想)好!

我们一起去看看。

(欣赏视频)…你们都看见什么啦?

……还听到什么声音?

……对啦,有螺号声,想不想模仿螺号的声音呀?

(想)…老师要准备的矿泉水瓶带来了吗?

咱们来模仿一下,看谁模仿的最象(左听听、右听听,个别点吹)……同学们吹的真好,模仿的真像,你们看!

我们来到茫茫的大海边,站在美丽的沙滩上,到处是五彩缤纷的贝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优美欢快的歌曲《小螺号》,请大家先来欣赏一遍歌曲,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轻声学唱一遍。

二、新授课:

1、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小螺号》视频。

同学们唱的真不错!

现在我们来学习歌词,你们认真听一下,看歌词里都讲了些什么?

2、朗读歌词:

好!

谁来说说歌词的内容,(学生讲)……还有吗?

…同学们说的真好,现在跟着老师的节奏来朗读一遍歌词。

……朗读的很好,很整齐!

3、学习旋律:

老师给你们演唱一遍歌曲好吗?

现在我们来用“啦”模唱一遍歌曲好吗?

请同学跟钢琴唱…好!

我们来视唱歌曲旋律…唱的很好,咱们用竖笛来演奏歌曲,请大家先自由练习一遍…齐奏。

4、学唱歌词:

诶!

同学们演奏的真好!

这么优美的旋律我们把歌词加上去唱好不好?

听老师弹前奏(唱时讲解上滑音和波音)……唱的真不错!

5、学习伴奏:

(难点)同学们,这首歌有一个难点,那就是为歌曲伴奏,今天老师要考验一下你们,看你们能不能闯过这个难关,有没有信心吗?

好!

先听老师来示范一遍,我先用双响筒来为歌曲伴奏(放音乐)…好听吗?

请拿出你们身边的打击乐器,没有乐器的同学可以用手来拍节奏,(先学副歌部分,再学主歌部分)——我们加上音高唱一遍——请同学们用竖笛来演奏伴奏声部——老师唱,你们吹伴奏声部——这边同学吹主旋律,这边的同学吹伴奏声部。

6、歌曲表演:

(重点)艺术实践,开音乐挑战会。

诶,演奏的很好!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音乐会吗?

……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音乐会好不好?

我们的音乐会呀也可以说是挑战会,他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演《小螺号》这首歌,比如:

独唱、齐唱、领唱、用乐器来演奏或者用跳舞动作来表现等。

同学们!

你们有信心来挑战吗?

三、卡拉OK比赛:

好!

我们首先挑战的是卡拉OK比赛,这比赛要求节奏、音高要准确,咬字吐词要清晰,而且要有丰富的表情;我想请两位同学来挑战,看谁表现的好?

四、舞蹈动作创编:

同学们!

现在考验你们的时候又到啦!

你们可以跟着《小螺号》的音乐跳起舞来呀?

好!

请大家起立,我们跟着频幕上的小姑娘一起动起来好吗?

(放音乐集体跳),好!

很好!

请坐。

我发现有好几位同学跳的很好,这个同学,还有那位同学都跳的很好,很有节奏感,请她们来表演好吗?

刚才你们是怎么表演吹螺号的动作?

做给大家看看…还有海鸥展翅飞?

…阿爸听了快快回怎么表演?

…还有茫茫的海滩有怎么做呢?

…很好!

我选你们做你们组舞蹈小组长好不好?

你们到自己组里选四、五个同学下来一起跳;谁来?

谁最积极……好的队员选好了吗?

你们先讨论一下这首歌的动作怎么创编,统一好后就开始表演……

五、综合表演:

同学们!

你们说那组表演的好哇?

我觉得两组都很好!

好每人发一个纪念品,这是我去上川岛旅游的时候带回来的;好同学们,我们最后来挑战一个综合大表演,我想请一个领唱下来领唱,唱到茫茫的海滩时大家一起唱,这边的同学吹竖笛,那边的同学敲双响筒,没双响筒的同学吹水瓶模范螺号声,老师来弹钢琴;你们两个舞蹈组一组跳一段……

六、老师挑战:

同学们,表现非常好,真的可以说是群音荟萃呀;老师看到你们在音乐会上挑战的那么成功,手都痒了,我也来挑战一个好不好?

…给掌声!

我用笛子来挑战卡拉OK演奏,请听……(第二段)请大家起立一起跟我的笛唱起来好吗?

七、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水瓶和竖笛,吹起螺号,唱起优美的歌离开教室……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螺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水上的歌

审核

学科

音乐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页码

第16-17页

修改

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学习劳动号子并创编劳动号子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欣赏安徽民歌《划龙船》,感受劳动号子一领众合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划龙船》,感受劳动号子的演唱特点。

教学

难点

创编劳动号子。

教法学法

1、谈话导入2、观看视频3、欣赏歌曲4、创编劳动号子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打击乐器、节奏卡片。

案别

主教案

个性教案

 

 

 

 

一、教师导入新课。

1、教师讲话。

“今天带来了些图片,请你们看看,从这些图片里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2、出示图片。

3、学生回答。

“可以联想到端午节。

4、请学生简单说说端午节。

5、教师小结。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

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

《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每逢端午,华东的江浙一带,老百姓喜欢晚上划龙船,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而贵州的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

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

二、观看视频。

师: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赛龙船比赛的视频。

在比赛中船上的人是怎样齐心协力,步调一致的呢?

三、欣赏歌曲《划龙船》

1、、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安徽民歌《划龙船》,听一听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全体欣赏歌曲。

3、学生回答。

4、师小结。

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领唱和齐唱。

齐唱就是许多人唱同一曲调。

齐唱的这些人你们听出他们主要唱的是什么吗?

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听一遍。

5、、再次欣赏。

四、介绍劳动号子。

1、我国的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劳动号子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

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

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

劳动号子因各地区生产特点不同、可分许多类型。

如沿海地区和水乡渔村,流行

渔民号子,城镇的水旱码头,流行搬运号。

此外,还有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

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

2、欣赏其它的劳动号子。

师:

在生活中,当人们劳动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号子,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听一听。

(放视频)纤夫号子。

五、创编劳动号子。

师、那么看过了这些,我也想请同学们也来编编劳动号子。

1、分组,自己结合劳动场景编创。

2、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五)、欣赏《龙船调》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安徽民歌表现龙船的歌曲,那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湖南民歌《龙船调》,有我们的歌唱家宋祖英演唱,这首歌曲她曾经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也演唱过,还有很多的外国人帮她配伴唱,影响非常好。

六、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

回家后继续聆听《龙船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水上的歌

审核

学科

音乐

课时

第三课时

教材页码

第18—19页

修改

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过程与

方法

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聆听《水上音乐》、《船歌》

教学

难点

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

教法学法

1.聆听音乐2.介绍作者及作品3.创编练习4.自选歌曲表演。

教学准备

磁带、手风琴等。

案别

主教案

个性教案

 

 

一、组织教学

1.跟《小螺号》伴奏边唱边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水上音乐》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18世纪早期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

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

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象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

(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

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

设问:

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

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

(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作提示:

弦乐,圆号,小号。

5.聆听全曲。

设问:

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三、聆听《船歌》

1.音乐形象导入:

听乐曲引子部分。

设问:

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感受,你想象这是怎样的形象?

2.揭题:

介绍《船歌》是歌剧主题歌。

在音乐会上听到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顺带介绍体裁(详见教材分析)。

3.欣赏管弦乐《船歌》。

设问:

你有没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觉?

为什么?

4.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①,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

讲解波浪形进行。

设问:

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给它取个名。

我们学习上行、下行……

5.从主题①旋律波浪形进行分析,现在我们就回答上一个问题的“为什么”,即为什么好像有坐在船上的感觉。

6.复听管弦乐《船歌》,身体可随音乐的起伏大小作摇晃,犹如人在船上的情景。

7.这首作品的原作是女声二重唱,听听二重唱的演唱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

(由于该歌主要是描绘爱情的情节,在教学时不必讲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下二重唱的演唱形式。

8.二重唱演唱形式图解:

两个男生脸部代表两个人,两个图形谱表示两个曲调同时行进,结合为一体。

9.小结:

这两部作品是外国音乐家表现的“水上的歌”。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布置作业

继续聆听《水上音乐》、《船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水上的歌

审核

学科

音乐

课时

第四课时

教材页码

第26—27页

修改

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学习用幸福的情绪,欢快、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弱起小节的使用及演唱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弱起小节的使用及演唱方法。

教学

难点

歌曲后半部分歌词的演唱。

教法学法

1.聆听音乐2.介绍作者及作品3.创编练习4.自选歌曲表演。

教学准备

光盘、电子琴、教学课件

案别

主教案

个性教案

 

 

 

一、导入: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大家读一读。

谁还记得它的名字?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其实《让我们荡起双浆》是我国刚刚建立不久后拍摄的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歌曲。

他的词作者也就是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老先生,曲作者也是我国著名的曲作家刘炽先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首先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帮老师用呼吸记号来断句。

并告诉我你这样分的理由。

二、新授:

1你们分的很好,这样分后你有什么发现?

(以前每一句都是从新的小节开始的,这首歌里有一些句是在小节中开始的。

目的:

在复习中引出新知

2同学扪观察的非常仔细,相信你们能够非常好的完成歌谱的学习,让我们来试着唱一唱歌谱。

(学生第一遍试唱歌谱)

3不错!

请你观察老师做了什么?

在哪做的?

怎样做的?

(教师范唱歌谱中弱起并有明显休止附的地方拍手)

(老师在一句话开始时的小节中有休止符的地方拍了手)目的:

引导学生注意及初步练习弱起小节。

4很好。

可为什么有的拍一下,有的拍两下?

(拍一下因为是八分休止符,拍两下的是四分休止符。

目的:

找到弱起的不同点,为总结弱起特点做铺垫。

5你能象老师一样边拍手边唱歌谱么?

(学生第二遍唱歌谱。

)目的:

练习

6其实还有一个这样的地方,你能找到么?

(歌曲开头一句,将前奏最后一个音看成四分休止符,应该拍一下。

)(练习)

目的:

以探知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一部找到其他弱起小节搭建桥梁。

7让我们加上这三处拍手,将歌谱唱的更加正确。

(学生地三遍唱歌谱)目的:

练习

三、大家唱的已经非常好了,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帮我想一想。

除了我们拍手的三个地方,这首歌中还有没有类似但不完全一样的地方么?

(促使学生找到其他不包含休止符的弱起小节。

目的:

认识更多的弱起形式,为总结弱起特点做铺垫。

四、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根据2/4拍的强弱关系得出,都不是在强拍上开始的。

弱拍上或强拍的弱位置上开始的。

目的:

让学生自行总结弱起的意义,避免生硬的说教。

1、你能为它们起一个名字么?

(弱起)(这些小节叫弱起小节,这样的歌曲叫弱起歌曲)

2、这一次我们不拍手一定也能唱的很好!

(学生第四遍唱歌谱)。

3、还有那些地方的歌谱你认为比较不好掌握?

(如学生提出有十六分音符或有附点的地方,可用画线说一说的方法练一练。

(如学生提出的地方是本课第二难点的地方,先解决问题,在结合歌词练一练。

目的:

为演唱歌词提前解决问题、承上启下。

4、这么复杂的歌词同学们都唱的这么好,相信歌词一定没问题。

唱一唱。

(学生第一遍演唱歌词)

5、请问你认为歌曲的什么地方最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

为什么?

目的:

开始分析歌曲

6、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来演唱?

(这两个问题教师不能硬性规定答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感受,按照大多数人学生的意愿来处理歌曲,教师可用板书的方法帮学生记忆。

板书:

第一部分:

情绪()力度()

第二部分:

情绪()力度()

五、让我们一起齐唱这首歌。

请注意你的情绪和表情。

(学生第二遍演唱歌词)

17在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那句话时你能加一些动作来辅助一下么?

目的:

激情(学生第三遍演唱歌词)

六、这首歌除了齐唱,还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

(独唱、领唱。

七、唱一唱(根据时间以各种形式唱一唱)

八、小结:

听了你们演唱这首歌,使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希望咱们同学也能象歌中的小主人公一样珍惜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小结

第五单元:

童年的回忆

单元教材分析:

1.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一首交响童话。

 普罗科菲耶夫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不少是为儿童们写作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独唱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春天,它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

为了让儿童们理解它,作曲家还专门为乐曲写了通俗的解说词。

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彼得与狼》是从讲故事开始的:

 我亲爱的孩子们,现在我给你们讲一个少先队员彼得和狼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物和动物,都是用管弦乐队里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表现的。

长笛代表小鸟,双簧管代表鸭子,单簧管低音区的顿音是猫,大管代表爷爷,三支圆号代表狼,弦乐四重奏是彼得,猎人开枪则是用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的。

2.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全曲由“1235”五个音组成,歌曲为自然小调式,旋律围绕着小调的主三和弦“13”三个音加以发展。

音程的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

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结束时两次在主音la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