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214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平煤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

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毋庸置疑,人类的智能水平从整体上正如许多科幻电影与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远远超越于其他生物智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得出推论,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很可能不再听从人类的指令,反而会与人类争夺统治权。

那么,人工智能会从整体上超越人类智能吗?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察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问题。

虽然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但这正体现了人类对智能认识的多样性,是人类实现对智能全面深理解的必经过程,并不意味着人类对智能的全面理解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看,科学家对人类智能的全面认识与实现,只是程度和时间的问题,而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的问题。

已有不少学者从哲学、未来学等角度论证了人工智能发展进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在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启发下,在一种非公理化推理系统的技术平台上开发出具有不同配置形式的通用智能系统,并使之走向产业化和商业化。

被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誉为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的库兹韦尔坚信,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智能,而且超越的速度会比人们预想的快得多。

他认为,2045年是奇点到达的时期,这将是极具深刻性和分裂性的时间点,非生物智能在这一年将会10亿倍于今天所有人类的智慧。

虽然库兹韦尔的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但他的论证并非空穴来风,而且他的著作产生的广泛影响至少说明他所思考的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看,许多预言不可能实现的科学技术,后来都变成了现实。

比如,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曾认为飞机不可能飞上天,让比空气重的机械装置飞起来纯属空想。

但是,事实证明他们错了。

因此,当科学家对某些科学技术进行否定性的预测时,他们更应该谨慎行事。

当然,要对某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作出精确预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从相关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重视的程度来看,人工智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极可能会快速地发展。

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存储容量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深度学习、云计算、超算、大数据技术等也会推动人工智能的进步。

显然,谷歌阿尔法围棋的胜利使得人们普遍相信人工智能必将取得更快的发展。

据报道,在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之后不久,韩国政府宣布一项总投资约8.4亿美元的专项计划,用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世界上许多国家自然都不甘落后,希望抢占人工智能研发高地,科研经费与人员投入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杜严勇《探究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智能水平整体上超越了其他生物智能,使得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将成为地球的主宰。

B.人类要想对只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一观点的认识并不一致。

C.虽然学界对库兹韦尔的观点并没有完全认同,但他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的著作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D.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会快速发展起来,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国对人工智能重视都是其有利的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是从人类智能与其他生物智能的比较入手,推论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而提出下文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智能这样的议题。

B.文章引用比尔·盖茨评价库兹韦尔的话作为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库兹韦尔人工智能将在2045年10亿倍于今天所有人类的智慧的观点。

C.文章第三段举出曾有人认为飞机不可能飞上天的判断,从反面论证科学家应该谨慎地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某些科技发展进行否定性预测。

D.本文分别从人类对智能的认识、以哲学和未来学的视角审视人工智能发展进步、科技史上预言与现实的关系、相关技术的发展及人类的重视程度等角度来分析中心论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认识程度的深入和研究时间的增加,人类对人类智能的全面认识和实现是有可能的,这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是有可能的。

B.在一种非公理化推理系统的技术平台上可以开发出具有不同配置形式的通用智能系统。

这一观点已被有的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论证。

C.谷歌阿尔法围棋的胜利既得益于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存储容量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技术的进步,也使更多的人相信人工智能必将会更快的发展。

D.根据作者的观点,虽然现在科学家还很难对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作出预言,但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野姜花

林清玄

①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儒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块钱。

②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

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

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

老人想:

这种长在野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总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老人说:

“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

③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④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

“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

”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

女孩并且告诉我:

“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

”然后我们轻轻的告别,从未再相见。

⑤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

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

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⑥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⑦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

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⑧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

“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⑨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

我说:

“青春长久。

”竟把她动得眼中含泪,她说:

“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

”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⑩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

“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

”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11)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魅力。

(12)当我们在随意行路的时候,遇到卖花的人,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文章的前三段记述了卖野姜花老人的事情和有关思绪,语言清晰,淡雅。

富有诗意,展现出野姜花的特点,并引出下文有关花的记忆。

B.我送玫瑰花给一位女性长辈,没想到竟使她感动得哭泣,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她很久没有收到玫瑰花,而更多的是她对美好青春的眷恋和感伤。

C.“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句,表达了作者记忆流散和岁月流逝的感伤,情感的表达含蓄深沉,有一种衰而不伤的效果。

D.文章第一二段对卖野姜花老人的叙述是实写,而后文全是虚写,如对有关水仙花、玫瑰花、玉兰花的叙述。

全文虚实结合,有一种梦幻的美。

5.作者笔下的野姜花是可爱的,它可爱的原因都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分析。

(5分)

6.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野姜花,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其它的花,记述和花有关的事,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也,亮美姿容,善谈论,性好《庄》《老》,风格峻整,动由礼节。

年十六,东海王越辟为掾,不就,随父在会稽,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俨,莫敢造之。

元帝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及引见,风情都雅,过于所望,甚器重之。

累迁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转护军将军。

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既而正色陈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规共辅政,社稷安否,将在今日,辞旨切至,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加亮给事中,徙中书令。

太后临朝,政事一决于亮。

先是,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亮任法裁物,颇以此失人心,会南顿王宗复谋废执政,亮杀宗而废宗兄羕,宗,帝室近属,羕,国族元老,又先帝保傅,天下咸以亮翦削宗室。

后将军郭默据湓口以叛,亮表求亲征,于是以本官加征讨都督,率将军路永、毛宝等步骑二万,会太尉陶侃俱讨破之。

亮还芜湖,不受爵赏。

侃移书曰:

“夫赏罚黜陟,国之大信,窃怪矫然,独为君子,”亮曰:

“元帅指捴①,武臣效命,亮何功之有!

”遂苦辞不受。

进号镇西将军,又固让。

亮有开复中原之谋,乃解豫州授辅国将军毛宝,使与西阳太守樊峻精兵一万,俱戍邾城。

会寇陷邾城,毛宝赴水而死。

亮陈谢,自贬三等,行安西将军,有诏复位,寻拜司空,余官如故,固让不拜。

亮自邾城陷没,忧慨发疾。

会王导薨,征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又围辞,帝许之。

咸康六年薨,时年五十二。

追赠太尉,谥曰文康。

注释:

①捻:

zǒng,同“总”。

(节选自《晉书·庾亮传》有删改)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B.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C.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D.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老》指的是诸子百家中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庄子》和《老子》。

就成书的年代而言,《老子》要早于《庄子》。

B.保傅,古代辅导天子和诸侯子弟的官员,统称为保傅。

又为辅弼国君的重臣,有太保、太傅等。

汉以后为荣称。

常为大官的加衔。

C.宗室,特指与君主同宗族之人,也就是皇族。

南顿王宗、西阳王羕都是晋朝皇室宗亲,分别叫司马宗、司马羕。

D.“辟”和“征”,是中国汉魏晋时期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一种制度。

意义有些接近,常连用为“征辟”,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庾亮十六岁时拒绝了东海王越的征召,跟随父亲在会稽生话,谨慎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严肃恭敬,没有人敢去打扰他。

B.皇帝在临终前被庾亮的一番话打动,意识到朝廷的危机,诏令庚亮和王导一同辅助幼主,太后把持朝政时,政事全都交给庾亮决断。

C.郭默叛乱时,庾亮上表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出征,庚亮自己担任征讨都督,同其他将领合力平定了叛乱,但他拒绝了给他的奖赏。

D.庾亮调兵遣将守卫邾城,但邾城仍被贼寇攻占。

这让庾亮很是自责,忧郁得病,并拒绝了朝廷授予他司空、司徒等新的官职。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及引见,风情都雅,过于所望,甚器重之。

(5分)

(2)“元帅指捻,武臣效命,亮何功之有!

”遂苦辞不受。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

①苏秀道中:

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睡梦中秋雨突然降下,诗人惊醒,“凉冷”二字既写出当时环境的冷,同时也是诗人内心寒凉的影射。

B.诗中“不愁屋漏床床湿”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化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诗句“春流岸岸深”。

C.颔联对仗工整,“不愁”对“且喜”,写出了诗人并不顾及个人境遇,喜雨之情溢于言表。

D.尾联写诗人虽无良田可耕,却也尽显“欣舞”之情貌,反衬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突降甘霖的狂喜之情。

E.这首诗语言简洁洗练,轻巧明快,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收成的关心,表现了作者体恤民艰的崇高品质。

1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诗人结合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道出了表现全(3)诗主旨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孟子对兴办学校教育、传承孝悌观念的极大重视。

(4)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后,提出了择师的标准,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27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①态生两靥之愁(靥,面颊上的酒窝)B.①宽厚而爱人(爱,爱惜)

②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在那里)

③追亡逐北(北,北方)③吾师道也(师,学习)

C.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形容,描述)D.①填然鼓之(鼓,打击乐器)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强)②而绝江河(绝,横渡)

③揭竿为旗(揭,举)③假舆马者(假,借助,利用)

15、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①赢粮而景从②不可,直不百步耳③约从离衡

B.①君子生非异也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①或师焉,或不焉②虽有槁暴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①帅疲弊之卒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所以传到受业解感也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树之以桑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天下云集响应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为天下笑者,何也

A.不拘于时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白云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云山,一团团的白云,有的在山坳,有的在山腰,等爬到山顶,但见山脉起伏,云浪翻腾,栩栩如生。

②故宫博物院在院庆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连日来,人们纷至沓来,故宫可谓门庭若市、人山人海。

③世界上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数事情都要经过不断地尝试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尝试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

④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理财产品,使资金分流,这对于资金紧张的银行市场简直是釜底抽薪。

⑤省公安厅纪检委工作人员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虎傅翼,私自给黑社会头目办理省公安厅特邀监督员证,性质极其恶劣。

⑥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要平抑中国崛起的势头。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测算,一笔额度100万元、期限20年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比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货款节省利息支出至少20万元以上。

B.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该用独到的、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

C.2016年9月以来,九度视频推出“我为广州代言”专题采访。

所采访人员不仅改变着华南创投圈的历史,促进了社会变革,而且经历着自身年龄、身份、职业等各种变化。

D.此次外交研讨会旨在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20.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现在不少学生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用笔记。

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明确规定,①_______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雄冠全球,学校教室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然而大学很多学科的教学完全不用电脑,②______________,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记笔记。

斯坦福的老师为什么要坚守传统?

这是由学科的性质决定的。

例如数学学科,如果老师只展示事先准备好的PPT,学生就没有机会领悟推导过程,再加上自己不动手抄写,上课内容成了过眼云烟,③___________,结果根本无法掌握好这些学科。

四、写作(60分)

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要满足很多条件:

第一,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栽下树苗,就立刻枝繁叶茂,一定是刻满了岁月密密的年轮。

第二,不动。

没有一棵大树是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栽在那里,而可以长成,一定是经风霜历风雨,多少年岿然屹立。

第三,扎根,没有一棵大树是根基浮浅,一定是千百条根须深入地底,吸收养分。

第四,向上。

没有一棵大树是只长粗不长高,一定是不断向上,争取空间。

第五,趋光。

没有一棵大树是长在黑暗里,一定是向着亮处,获取更多阳光。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你围绕所给材料中心,选择其中一到两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自拟题目。

 

高一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A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很有可能”。

B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学界对智能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存在许多差异”;同时“并不认可”也属于主观臆断。

C因果倒置,原文为“他的著作产生的广泛影响至少说明他所思考的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前为因后为果。

2.B(比尔盖茨评价库兹韦尔的话并不是本文证明论点的论据,也证明不了库兹韦尔的观点。

3.D(原文说的是“精确语言几乎不可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D(3分)解析D项,“而后文全是虚写”错误。

第四段“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说明本段文字属于回忆性的文字,这是虚写如第七段“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第十段“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等,这些文字都是实写。

5.(5分)【答案】野姜花可爱的原因:

①外形:

野姜花花朵洁白精致。

花像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小船。

②气味:

野姜花气味香甜清新。

它散发出来的气味不仅香,而且清新,使人心情为之一爽。

③情感:

野姜花勾连过往的岁月,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

(以上三点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6分)【答案】好。

(1)丰富了文章肉容。

文章通过对几次“买花”、“送花”的经历和感受的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扩大了“花”的内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凸显了文章主旨。

作者写其他的“花事”与前文写到的“野姜花”相互映衬,展现了人们对温馨、浪漫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善”的人性的感悟,对“美”的人情的褒扬。

(3)使文章结构更加巧妙,作者从现实写到回忆,从“通化”写到“复兴甫路”,不同的时空转换,让文章结构错落有致,巧妙特别。

(以上三点,答对两点即给满分6分。

角度对,只分析不概括,亦可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7.C(3分)

8.D(3分)(“是中国汉魏晋时期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一种制度”说法不准确。

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制度始于隋朝的科举制。

在这之前是“举荐”“征辟”制。

9.A(3分)“谨慎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与文意不符。

“自守”是坚持自己的操守。

10.(5分)

(1)等到元帝接见他时,看到他风采神情美好闲雅。

超过了自己的期望,就持別的看重他。

(“风情”;“都”[dū]美好;“所望”各1。

句意准确通顺2分。

(2)(5分)“元帅指挥统领,将士们不怕牺牲,我庾亮有什么功劳呢!

”于是坚决推辞不接受。

(“指总”、“效命”、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

句意准确通顺2分。

“指总”指挥统领。

总,《古代汉语词典》解释有动词“统领、统率”之意;“效命”舍命报效,不怕牺牲。

(二)诗歌鉴赏(11分)

【答案】11.AD(5分)

解析:

A项对“凉冷”二字理解有误。

诗中只是对当时雨夜环境的客观描写,并无作者“内心寒凉”的影射。

结合全诗情感基调可知。

D项,反衬有误,应是正衬。

12.(共6分)特点:

雨大,及时。

(2分)

怎样表现的:

①触觉和视觉结合。

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

“床床湿”、“岸岸深”增强语势,扩大范围,突出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写(想象)。

诗人想象绵延千里的稻花,因为有了这场雨的滋润该是秀色更佳,借此表现雨的及时。

④侧面烘托。

诗中诗人未直接写雨大,而是通过描写床湿、岸深、稻香、桐音,来侧面表现雨的大和及时的。

(以上四种手法,学生答出两点并分析,即可给4分。

(补充说明:

如学生答“急”“凉”等特点并能结合相关手法分析出此特点,能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