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124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docx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化学二模

南京市鼓楼区2018~2019九年级化学二模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K-39Cl-35.5N-14Na-23Ca-40Mg-24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

B.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C.室温下配制一定

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D.酸与指示剂作用

2.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过磷酸钙

B.氯化铵

C.硫酸钾

D.尿素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过滤

C.连接仪器

D.称量氯化钠固体

5.下列操作或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B.石灰水长期放置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C.夏季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可看到有“冷气雾”D.铁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铁锈”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是混合物

B.生成物可能为CO2

C.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羊毛

B.玻璃钢

C.聚乙烯

D.涤纶

9.下列气体既能用碱石灰干燥,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O2

B.CO2

C.NH3

D.HCl

10.下表是人体中四种液体的pH范围,有关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类别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A.胃液能与碳酸钙反应B.唾液一定显酸性

C.胆汁是中性液体D.胰液的碱性最弱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物理性质完全相同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B.

C.

D.

1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

19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是7

D.丁可能是化合物

1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g。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

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O和CH4

C.该气体可能只含有H2和CO

D.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4

1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甲图装置的气密性,并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图像记录如乙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0s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由0~20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C.由20~80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推(拉)注射器活塞后,立刻松手

D.若锥形瓶中装有氢氧化钠固体,注射器中装有水,则只要测量出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即可证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6.(12分)根据如下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b。

(2)写出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用E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

(3)某兴趣小组用图F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氢气及其体积。

3次实验收集到的氢气体积的平均值比理论值要高。

你认为造成这种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4)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答题卡上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7.(6分)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

(1)化石燃料是(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2)石墨烯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性。

(3)快热食品包装袋内部有一夹层,夹层内分开放置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4)秋葵是一种大众喜爱的食材,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纤维素、阿拉伯果糖和丰富的铁、锌、钙等元素,其中:

①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

②属于糖类的是。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8.(8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

mL)

压强/大气压

温度/℃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请根据数据分析:

①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大气压强。

(2)以饱和NaCl溶液跟饱和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

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5℃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

AB。

②图中表示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③发生上述反应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碳酸氢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写出母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9.(8分)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

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

图1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写出B中稀盐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中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

(填“相等”或“不相等”)。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

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

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A.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C.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D.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

20.(6分)图中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N、O、Cl、Na、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其中B、E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B、C、D中

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E、G、F中也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A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组成G的两种元素质量比是14:

3。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

B,G。

(2)写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同学们对镁条变黑的条件及生成物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一)镁条变黑条件的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

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

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4)根据上述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结论:

镁条表面黑色物质的形成与有关。

【反思与评价】

(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二)对镁条变黑后生成物的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镁可表示为aMg(OH)2·bMgCO3·cH2O。

【查阅资料】①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②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称取购买的碱式碳酸镁固体18.2g

装入硬质玻璃管,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装置A、C、D中所装药品均足量)。

步骤一:

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

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填“C”,“D”);步骤三:

待装置B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直至冷却。

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C:

试管和所盛溶液

45.0g

48.6g

D:

干燥管和固体

75.8g

82.4g

【解释与结论】

(1)“步骤三”中,当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写一条)。

(2)假设上述数据均准确,通过计算可得:

该碱式碳酸镁中a:

b:

c=。

(3)有同学提出,在“步骤二”连接装置的最末端应再接一套装有碱石灰的装置,这样改进的目的是。

南京市鼓楼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C

B

C

D

C

B

A

A

D

C

D

B

B

【解析】

13.根据图中信息,甲物质质量减少了12g,丙物质质量不变,丁物质质量增加了31g,根据质量守恒,乙物质质量减少了19g,则x为7;

A选项,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2:

19,故A选项正确;

B选项,丙物质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B选项正确;

C选项,x的值为7,故C选项正确;

D选项,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甲+乙→丁,丁是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选项错误。

14.根据题中浓硫酸洗气瓶增重10.8g,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增重13.2g,m(H2O)

=10.8g,m(CO2)=13.2g,可推出原气体中m(C)=13.2g×12=3.6g,m(H)=10.8g×

44

2=1.2g,故原气体中碳、氢原子个数比=3.6g1.2g=1:

4,原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H4;

18121

②CO、H2;③CO、H2、CH4。

故答案为B。

15.由乙图可知,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可推知该同学的操作是拉注射器,故B选项正确;

A选项,拉注射器,压强减小,瓶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故A选项错误;

C选项,由乙图可知,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并保持不变,说明该同学实验中一直保持注射器活塞位置不变,如果立即松手,瓶内压强恢复至常压状态,故C选项错误;

D选项,若瓶内装有氢氧化钠固体,注射器中装有水,注射器中水加入后,不管溶解是否放热,瓶内气体都会被挤压,压强变大,故D选项错误。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6.(12分)

(1)长颈漏斗;

(2)Zn+H2SO4====ZnSO4+H2↑;B;常温常压,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加入硫酸后会将装置内原有空气排入收集装置,收集的气体体积也包括了加入硫酸的体积,使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

(4)解: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m(O2)=30g-20.4g=9.6g

MnO2

2KClO3=====2KCl+3O2↑

24596

x9.6g

245=x

 

24.5g

ω=

30g

969.6g

x=24.5g

×100%=81.7%

答: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1.7%

17.(6分)

(1)不可再生能源;

(2)导电;

(3)CaO+H2O=Ca(OH)2;

(4)①铁、锌;②纤维素、阿拉伯果糖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8.(8分)

(1)①当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当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②大于;

(2)①>;

②B;

③饱和;NaHCO3、NH4Cl、NaCl、NH4HCO3;

【解析】

(1)①表述时注意控制变量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气体溶解度减小,温度不变,说明瓶中压强大于瓶外压强

(2)②从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知,四种物质中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所以B表示

NaHCO3的溶解度曲线

343443

③侯氏制碱法中生成NaHCO3的反应发生的原理是因为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达到饱和后先析出固体,所以得到的母液是NaHCO3的饱和溶液,因此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HCO-、NH+、Cl-,所以母液中所有的溶质是NaHCO、NHCl、NaCl、NHHCO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9.(8分)

4

(1)①C;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中的Ba2+和SO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②相等;

(2)①13:

40;

②ABC

【解析】

(1)

4

4

①酸的通性是溶液中H+体现的,C中参与反应的是SO2-,所以没有体现酸的通性。

硫酸和BaCl2溶液反应的微观本质从图中可以看出是溶液中的Ba2+和SO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2)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Na+和Cl-周围共有10个水分子,所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58.5:

(18×10)=13:

40

4

4

②NaHSO4溶液中含有Na+、H+、SO2-三种离子,因此NaHSO4溶液的性质由三种离子来体现,A、B选项是H+的性质,C选项是SO2-的性质;Mg不能置换出Na,故D错误。

20.(6分)

(1)Cl2;NH3

(2)2HCl+Ca(OH)2=CaCl2+2H2O

(3)CaCl2+Na2CO3=CaCO3↓+2NaCl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确定A是NaCl,G是NH3。

D能和NH3反应,结合题目中的元素

信息能确定D是HCl。

因为A、B、C、D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所以它们都含有Cl。

B是单质,所以B是Cl2。

C能生成NaCl,所以C是CaCl2。

E是单质,能和Cl2反应,所以E是H2。

D、E、F、G也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所以应该是H。

F能生成NH3,能和HCl反应,能生成CaCl2,所以F是Ca(OH)2。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

【解释与结论】

(1)2NaOH+CO2=Na2CO3+H2O

(2)氧气

(3)2、5

(4)H2O、CO2、O2

【反思与评价】

(5)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和Mg反应

(二)

【进行实验】步骤二:

C、D

【解释与结论】

(1)将残留在装置中的H2O和CO2带入吸收装置C、D中,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2)1:

3:

3

(3)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D中,影响D的增重的测定

【解析】

【解释与结论】

(2)实验3中加入了浓硫酸,气体中不含有水蒸气,加入了4mLCO2,所以主要参与反应的气体是O2和CO2

(3)要证明镁条变黑需要二氧化碳,需要用所有条件都具备的实验与只缺少二氧化碳的实验对照,因此选编号2、5的实验

(4)根据对照的结果,可以知道镁条变黑与H2O、CO2、O2有关

(二)

【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的原理,碱式碳酸镁分解产生H2O、CO2,因此用吸收剂吸收生成物时先吸收H2O

后吸收CO2

【解释与结论】

(2)从题目中的数据可知,生成3.6gH2O,6.6gCO2,8gMgO。

可以计算出H2O、CO2、MgO的分子个数比是4:

3:

4。

根据碱式碳酸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aMg(OH)2·bMgCO3·cH2O=====(a+b)MgO+bCO2↑+(a+c)H2O可知,(a+b):

b:

(a+c)

=4:

3:

4,因此a:

b:

c=1:

3: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