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051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城市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城市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城市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城市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docx

《城市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地理.docx

城市地理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

研究对象:

关于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就来源于拉丁语的“市民的生活”(civitas)。

1.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城市。

2.城市是分工的结果。

马克思说: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市能更加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发展分工合作,促进贸易交流;使一部分人脱离必要劳动去从事艺术、哲学和科学事业。

3.城市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能够把人类的文化成果吸收、集中,不至于流失。

从而促进文明发展的飞跃。

城市多种定义:

1.发生学定义---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产物

2.功能定义-—工商业活动及其从业者居住的区域

3.集聚定义—-人口、产业、资金、技术、文化、建筑物密集的场所

4.区域定义—-区域的中心,集聚多种功能,通过辐射吸引影响广大地区

5.景观定义—-人造景观为主

6.系统定义—-自然与社会的复合系统,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利用为特点,以集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认识的前提:

相对于乡村而言的大型居民点,人类文明的象征

产业构成

规模

景观

物质构成

职能

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

城市的定义、概念是发展的

综上,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集中聚居,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是各种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综合体。

2城市是最集约利用土地的一种组织形式。

3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是以人文要素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4城市是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最敏感的地方。

5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巨系统。

6城市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复杂的巨系统----

职能上集聚了高密度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

景观上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殊的地理环境。

空间上点、面结合,区域性明显。

时间上具有动态演变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属于区域地理范畴

城市地理不是部门地理

城市是兼有经济、行政和自然性质的一种综合性区域,又有市中心、建成区、都市区、大都市带等不同尺度

城市既有位置和分布的特征,又有城市内部地域差异的特征,二者都是区域的缩影或焦点

主要应用领域是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以及各种形式的城市和区域发展对策研究。

第三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

2城市内部空间组织: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

3城市问题:

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

4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

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定义城镇的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

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

乡村居民点←→城镇型居民点

各国城乡定义的基础----五个基本因素

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职业构成、城市设施

第二节 城市地域

----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行政地域----是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便于管理。

实体地域----景观地域,指城市坐落地表的实际范围,相当于由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

主要是为了区别城乡。

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的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地域范围。

一、城乡界线的划分

(一)城市的行政地域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确定市、镇的行政管辖范围即城镇的行政地域主要是为了管理,这是容易理解的,只是不同国家市镇的行政地域在空间尺度上有大有小,情况不一。

国外大多数情况是城市行政地域小于城市实体地域

我国绝大多数情况是城市行政地域大于城市实体地域。

存在的问题:

城市实体同城市行政界线不相符合,导致两种辖区内的城市人口是不可比的。

常用的解决途径是对城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的规定。

美国的处理方法比较完整,在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

即城市化地区的划分。

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景观地域,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二)城市的实体(景观)地域

城市化地区UrbanizedArea(UA):

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地域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镇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相当于城市建成区(Built-upArea)

“中心地方”(centralplace、centralcity),它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外围密集居住区的划分基本上以普查小区为基本单元,以人口密度为基本指标,它们是否能归入某个城市化地区,需满足以下条件:

(1)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人口密度在每平方英里1000人(相当于每平方千米386人)以上的普查小区。

这些普查小区与其它符合条件的地域必须相连;若不相连,则与城市化地区主体之间的公路距离不得超过1.5英里(2.4km),且与隔断它们的这一不符合条件的地域一起,其总体人口密度必须在每平方英里500人以上;若隔离部分是水体或其它难开发地域,则公路距离可放宽到5英里;

(2)一个“地方”若包含有满足条件

(1)的地域,并且该地域的人口占该“地方”人口的50%以上,则将该“地方”全部划入城市化地区;如果该“地方’’没有包含满足条件

(1)的地域,或者即使满足条件

(1)但该地域的人口不足该“地方”的50%,则该“地方”全部排除在城市化地区之外;

(3)其它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英里1000人的地域,如果作为飞地被包围在满足密度标准的城市化地区中,而且面积不超过5平方英里,则可并人城市化地区;当城市化地区边界上有锯齿形缺口,缺口两侧地域满足人口密度标准,若缺口的开口端不超过1英里,深度至少2倍于开口端宽度,整个缺口面积不超过5平方英里,则可将缺口划人城市化地区。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大都市区(MetropolitanStatisticalArea):

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中心县+外围县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二、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

1、大都市区

(1)大都市区的性质与城市区域化现象

大都市区的性质:

功能地域。

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更多地反映了就业机会集中(需要劳动力)和人口集中(供应劳动力)的县的组合。

MetropolitanArea:

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以县为基本单元。

主要指就业(居住地、工作地)、休憩、购物、医疗等在一天周期里所及的范围。

常用的城市功能上的统计概念;

协调机构;不是一级政府,但在有的国家可能是一级政府。

至少10万人

MetropolitanArea的组成:

中心县和外围县

中心县:

城市化地区所在的县,县的人口至少有50%在城市化地区。

外围县:

满足非农化水平、非农劳动力的数量、通勤联系标准的邻接县。

城市区域化: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城市功能空间变化

“点”→“面”→都市区(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单元)

都市区的地域范围或影响范围

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组成,联系密切

都市区的功能

全球化分工、合作以及竞争的基本单位

都市区构建目的

对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竞争力,生态,空间形态

2.大都市带:

Megalopolis

大都市带:

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的。

由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系统。

关于大都市带的几点认识:

(1)大都市带的表现形态与区域城市化现象

在经济发达和城市发育的区域,已为一个个城市的辐射影响力所覆盖,形成城乡一体的城市化区域。

要点:

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了若干个大城市;

人口与经济活动密切联系。

区域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2)大都市带的特点

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中纬地带,平原地带

门户位置:

沿海、沿大江大河、重要铁路线

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港口城市

枢纽功能:

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

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

带状的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

沿长轴呈带状发展,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

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

大规模、高密度人口指标

人口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250人/km2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3)大都市带(区域城市化)的形成原因

产业空间组织发生变化:

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出现空间分离

1管理、协调、信息、研发向中心城市集聚

2生产活动、生产制造基地向低成本地区扩散

3城市(区域)产业分工由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变

城市产业体系的水平结构

工业经济时代,城市产业结构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上,每个城市的主导部类不同(钢铁城市、纺织城市)。

每个产业的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和制造/装配等生产环节往往集中在同一城市,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差异在于部类不同而不是生产环节不同。

城市产业体系的垂直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和制造/装配等环节分别聚集在不同的城市(区域),空间经济结构重组表现为制造/装配环节的扩散和管理/控制环节的空间集聚。

三、都市连绵区

周一星把中国类似于Megalopolis的城市地域类型称为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InterlockingRegion,MIR)

(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且其中至少一个城市具有相对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具有国际性城市的主要特征;

(2)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领先的大型海港(年货物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和空港,并有多条定期国际航线运营;

(3)区域内拥有由多种现代运输方式叠加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区内各级发展极与走廊之间有便捷的陆上手段;

(4)区内有较多的中小城市,且多个都市区沿交通走廊相连,总人口规模达到2500万以上,人口密度达到700人/平方公里以上;

(5)组成连绵区的各个都市区之间、都市区内部中心市与外围县之间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都市区可以普遍存在,只要有大中城市;都市连绵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存在。

中国的都市连绵区: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

世界性大都市带(Ecumenopolis):

由几个Megalopolis互相连接而成的更大的城市地域。

四、城市群

是指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地区的经济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没有界定指标

大都市区----强调区域范围内各组成部分的联系,

----确定其标准的核心是以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

大都市带----强调区域范围内城市群体的组合。

总之,从结构简单的小城镇聚落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地区,再到以城市化地区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以及有许多都市区连接而成的大都市带,反映了城市概念和城市区域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变化的总趋势是从行政城市体向功能城市体方向变化,从单一城市体向城镇复合体的方向变化。

五、市带县

1、市领导县的体制的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发挥城市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1990年底,全国168个市领导了700个县,2004年,一半以上的国土和90%以上的人口都已被市带县所管辖。

2、市带县地域解析

市带县市域范围是行政地域概念,不是城市地域概念

城市因所带县的数目不同而缺乏可比性

市带县市域范围不等同于大都市区

小结

城市和城市区域概念的演变趋势

大都市区的性质与城市区域化现象

大都市带的表现形态与区域城市化现象

大都市带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中国开展都市区和都市带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的意义和进展

第三节 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 

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

2、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1、两种城市地域的回顾:

城市辖区与城市实体

城市地域与城乡界线:

城市辖区——行政区城市实体——建成区

城乡界线不一致:

城市辖区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城市人口偏大;城市辖区范围比实体范围小,城市人口偏小

解决城市实体与城市行政界线不一致的途径:

城市化地区:

中心地方+外围密集居住区

2、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1955年:

城镇人口:

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包含15%左右的农业人口

1963-1981年:

城镇人口:

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城镇人口:

1955年的标准,即市镇总人口,包括市镇辖区内的农业人口,但之后随市镇标准的混乱“整县设市”、“整乡设镇”,城镇人口统计失真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改换口径

城镇人口:

市人口:

设区市总人口、不设区市的街道人口;镇人口:

不设区市的镇居委会人口、县辖镇居委会人口

设区市的总人口+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

市人口:

设区市市区人口、不设区市区的街道人口

镇人口:

县及县以上政府所在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其他建制镇镇区居委会人口

设区市的市区人口+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1990年的标准缺陷。

表现在:

(1)第四次普查的市镇人口是对设区市的偏大统计和对不设区市和镇的偏小统计同时并存、相互抵消的结果。

新标准是过去两种不科学的标准的结合,其本质仍然是不科学的。

(2)对设区市和不设区市和镇采用双重标准导致市人口中设区市和不设区市之间没有可比性。

例如,河北的廊坊和任丘在1990年是两个实际规模相当的城市,最早都从县晋升而来,但因廊坊是设区的地级市,它的市人口以总人口计,成了接近60万人口的大城市;任丘是不设区的县级市,市人口不足10万。

(3)即使同为设区的市,相互之间也有不可比性。

如吉林市和遂宁市分别是吉林省和四川省设区的地级市,市区面积和市区总人口相差不大,但从建成区面积、非农业人口、工业产值等实际规模看,吉林市是遂宁的几倍。

遂宁是刚从县升格为地级市的。

按新标准计,遂宁也成了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类地级市有数十个。

(4)由于对设区市和不设区市和镇采用双重标准,偏大因素和偏小因素在各省区的不平衡分配,造成了省区间的不可比。

凡是设区市较多,设区市非农业人口比重又较低,市、镇设置标准掌握较宽的省区,普查以偏大统计为主;若设区市相对较少,或设区市非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市镇设置标准掌握较严的省区,普查以偏小统计为主。

(5)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与第三次普查在各省区间的衔接很不理想。

福建、江西、河南、云南的城镇人口比重在两次普查间几乎没有前进,天津和贵州反而倒退了,这种反常现象主要是统计口径上的扭曲造成的。

2000年的标准

(1)引入“人口密度原则”,用人口密度把设区市的区分成两类,只把1500人/Km2以上的区(一般是城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全部算做城镇人口,而对1500人/Km2以下的区(一般是远郊区),只计算真正的城镇部分,区的乡村部分不再计入城镇,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设区市城镇人口的偏大统计;

(2)引入“建成区延伸原则”,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除了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人口以外,还包括了与市镇驻地建设用地相连的乡镇地域和村委会地域,可以认为这一地域的人口大都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人口的偏小统计。

从原则上讲,这一标准比四普完善。

五普和四普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对比

1.统计上只用行政地域概念的。

没有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概念的。

市镇的行政地域前后变动很大;

2.城市的行政地域概念容易混淆:

不带县的市区和带县的区域都叫“市”;有远郊区或没有远郊区的市;

3.城市的人口概念混乱:

4.设置城镇的标准多变:

1955;1964(上调);1984(下调)

5.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多变

一普,1964年前:

市镇辖区的总人口(多为切块设市设镇,辖区较小)

二普,1964-82:

市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辖区较小,偏小统计)

三普,1982-90:

市镇辖区的总人口(84年后辖区变大,乡改镇,县改市,偏大统计)

四普,90--2000:

设区市为区的总人口,偏大统计;不设区的市和建制镇为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的人口,偏小统计。

五普,2000--:

设区市的区人口密度大于1500人/平方公里的,为城镇人口,小于1500人/平方公里的,要进一步分出其中的城镇部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来的偏大统计);不设区的市和建制镇为驻地的人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来的偏小统计)

文件用词:

设区市的统计市区指

(1)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00人以上的区辖全部行政地域,

(2)市辖区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的区政府驻地和区辖其它街道办事处地域,和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周边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

不设区市的统计市区指

(1)市人民政府驻地和市辖其它街道办事处地域,

(2)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

建制镇的统计镇区指

(1)镇人民政府驻地和镇辖其他居委会地域,

(2)镇政府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周边村民委员会驻地的村委会的全部地域。

以上城镇地区以外的地域为乡村。

凡在城镇地区以外的常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地区按镇划定。

三、中国城市统计口径的讨论

1、城镇地域和城镇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

1)没有一个保持稳定的城镇和城镇人口的定义

2)用现在的市镇行政区为基础的各种城镇统计指标难以反映中国城镇的实际状况

3)虽然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比较接近城镇发展的实际状况,但仍不理想

4)不同空间尺度的城镇辖区没有相互区别的专用名词,造成概念和城镇统计口径上的人为混乱

1)城镇实体范围(城镇的基本统计单元)

城镇的建成区

城镇的近郊区(农业人口<20%)

2)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地域

市中心

旧城区

建成区

城市实体范围

城市直接辖区(行政上不含辖县的城市市区)

城市经济统计区(中心城市与周围县的组合)

都市连绵区(城市经济统计区首尾相连组合而成)

中国应该怎么办?

(周一星)

(1)建立起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书上用的是近市区和近镇区,后来改为城市统计区和镇统计区)。

(2)淡化行政地域概念(特别是县改市,乡改镇,县和县级市改区,地区改地级市,县级市升地级市)。

不同尺度的市不要都叫市可用“道”、“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

(3)建立都市区的概念(书上叫城市经济统计区)。

(4)建立都市连绵区的概念。

周一星把中国类似于Megalopolis的城市地域类型称为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InterlockingRegion,MIR)

(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且其中至少一个城市具有相对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具有国际性城市的主要特征;

(2)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领先的大型海港(年货物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和空港,并有多条定期国际航线运营;

(3)区域内拥有由多种现代运输方式叠加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区内各级发展极与走廊之间有便捷的陆上手段;

(4)区内有较多的中小城市,且多个都市区沿交通走廊相连,总人口规模达到2500万以上,人口密度达到700人/平方公里以上;

(5)组成连绵区的各个都市区之间、都市区内部中心市与外围县之间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都市区可以普遍存在,只要有大中城市;都市连绵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存在。

中国的都市连绵区: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

世界性大都市带(Ecumenopolis):

由几个Megalopolis互相连接而成的更大的城市地域。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粮食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

2、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大的历史阶段,完全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制约。

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

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农牧分离:

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城市雏形形成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

城市规模扩大,有较完备的职能和结构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人口的迅速集聚,工业城市,现代化大城市

-信息社会的变化:

信息网络城市

3、在同一历史阶段内,城市的兴衰也受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兴衰的制约。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第二节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纬度与城市分布

大城市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

低纬度大城市有两种区位类型:

海拔较高的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

基多2818米;月平均气温13度;能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

新加坡、利马。

高纬度的首都或大城市都有受惠于大西洋暖流的特殊条件:

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

2、气候区与城市分布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少,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多

美国50年代以来城市人口的迁移:

“雪带”向“阳光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迁移;城镇化后期追求适于户外运动和有益于健康的气候环境

3、地形与城市分布

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

1:

32:

67(1983年)

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

10种类型

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

除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以外,城市多选择在两种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

临水是普遍要求

4.不同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下,城市建设的投资费用差别很大。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情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

1.自然条件向经济利用的衍生转化。

2.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

3.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三线建设的教训:

----脱离了区域条件

原料来自东部,产品流向东部:

脱离区域的资源优势和消费市场

工程技术人员来自东部:

脱离本地的文化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管理体制:

自成体系自成社会

与区域之间没有双向联系,始终是个工业居民点而已

功过:

城市建设脱离区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