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293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单元浓浓的乡情

【授课课题】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难点:

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一、知诗人,解诗题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

(瓜洲)

  简介瓜洲: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

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

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

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

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

看图。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

两地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

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

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

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

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

王安石与我们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

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

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

  

(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

  (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给下列诗句选择合适的字,并说说理由

  1.满过绿入到

  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板书设计】

◎钟山        

△△△△ 

               ◎京口

          ~~~~~~~~~~~~~~~~

          ~~~~~~~~~~~~~~~~

                      ◎瓜洲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

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

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任选一首读。

 三、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

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

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提示:

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

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

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四、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

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

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五、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

  3.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参考网站或书籍链接】

宋体小四1.5倍行距

【教学反思】

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授课课题】

6.梅花魂

【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体会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

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学准备】

 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越开越精神。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悟

1.出示文中词语,指名读,了解预习情况。

相机指导(“魂”的发音与笔画、“缕缕幽香”、中“幽”,“衰老”中“衰”的笔画,“缕”的是边音,“葬”是平舌,注意发音规范。

2.文中主要内容讲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体会情感

1.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进行解答。

(自行解答,留做思考,下个环节解答)

2.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关于能够梳理课文大致内容的问题,老师提出:

课文在给我们讲梅花的故事,讲了哪几个呢?

能不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写出来?

谁先写完谁站起来读给大家欣赏。

(学生静静地写,老师巡视)

3.学生读话,多种形式评价。

(学生评价,老师评价,指导怎样写得既简单又明了)

四、以“哭”为线,走进文本

师:

一提起哭,可能大家立刻会想到的是:

小孩子伤心、难过、委屈时对着大人哇哇大哭。

而今天要学的《梅花魂》,讲的却是一位满头银花的老爷爷对着自己的小外孙女一次次地哭着,他哭了几次?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哭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生:

老爷爷总共哭了三次。

  生:

第一次是外祖父在教我读唐诗宋词时哭了。

  生:

第二次是外祖父不能和我回国时哭了。

  生:

第三次是外祖父送我们上船离别时泪眼朦胧。

  师:

老爷爷一次次地哭着,他究竟为何而哭呢?

让我们再次细细品读课文,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你最感动的句子旁写出一两句自己的读书感悟。

  师:

谁能把外公第一次哭的重点词句读出来,并说说他为何而哭?

  生:

他读着唐诗宋词勾起对祖国无限思念和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不由得流下泪来。

  师:

谁能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自哪?

什么意思?

表达了怎样的愁情?

  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生: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时,您归不归来呢?

全诗是: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生: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

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像是夜里的梦,无边无际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师: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读着它,外祖父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落了下来。

让我们也怀着外公的这份愁情好好地读读。

  师:

读着唐诗宋词,外祖父潸然泪下,那么,第二次他呜呜大哭又是为何呢?

  师:

请一个同学读读这部分内容,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是那样伤心。

  生:

爷爷像个小孩子,哭得“我”的心都要碎了。

  师:

你能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生:

老爷爷因自己年级大,无法与他们一同回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想到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自然十分悲切。

  师:

第三次哭从哪个词最能看出来?

  生:

泪眼朦胧。

  师:

你能想到类似的词吗?

  生:

热泪盈眶、泪眼婆娑……

  师:

是呀!

当我与外公即将分别时,船就要开动了,外公泪眼朦胧,浓浓的乡愁呀揪得爷爷的心疼哪!

让人不禁想起台湾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多媒体播配乐朗诵《乡愁》)

  师:

听完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

感受到了因无法相聚而有的浓浓的乡愁,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渴望回归的情思。

  师:

浓浓的乡愁让外公一次次地伤心落泪,外公再也无法回到故里,于是只好把满腔的思念之情寄托在他钟爱的梅花身上。

外祖父对梅花究竟有怎样的情结呢?

请继续品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是啊,梅花怎么会有灵魂呢?

外祖父对梅花究竟有怎样的情结呢?

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阅读“离别赠图”

   1、自学思考:

外祖父赠图时对尊儿说的话中有什么共同点?

再引出,三个感叹号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讨论后大组交流:

    ⑴“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①梅花有什么品格?

     ②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理解?

      (赞扬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

    ⑵“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梅花的秉性才好!

     ①中华民族有怎样的气节?

     ②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何新的理解?

         (赞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⑶“茑儿,......你要好好保存它!

     师:

①外祖父嘱咐茑儿好好保存墨梅图,用意何在?

       ②这里第三个破折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学到这里,你对“魂”字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寄托着外祖父对下一辈发扬梅花精神的殷切期望。

   3、既然外祖父对墨梅图那么喜爱,为什么还要赠给茑儿带回祖国去呢?

你能从中悟出“魂”的真正含义吗?

    (表达了外祖父的一片爱国之心、赤子之情)

【板书设计】

梅花魂

       看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