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2439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docx

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回顾建国以来西安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在各项改革政策的推动下,西安以市场化和现代化为方向,走稳中求进道路,工业规模快速扩张,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和要素条件发生明显改变,“三期”叠加影响不断深化,西安工业经济开始面临增速回落、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生产效率提升日益困难等系列问题。

当前,单纯依靠需求刺激拉动增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唯有从供给侧改革入手,着力构建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资源配置机制,坚持创新驱动为核心,在“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确保西安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自建国以来,西安抢抓工业经济发展机遇,大力推动工业领域各项改革,工业经济经历了格局体系建立、放权让利改革、现代化改造、新常态化发展四个大的历史阶段,期间投资、消费、出口等需求侧因素驱动了工业经济高速增长,西安工业经济发展也完成了从封闭向开放、从传统向现代、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

 

  

(一)工业经济发展格局体系初步形成期(1949-1978年)

 

  西安工业经济建设起步于三年经济恢复期和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期间,西安累计完成了17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6.6%,初步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

 

  1958-1978年,西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西安工业经济运行起伏巨大,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最快的1969年,增速高达68.2%,而增速最低的1961年,工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达48.2%,工业增长幅度的峰谷值差距超过116个百分点。

1949-1978年,西安工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前行,虽然存在增速波动大、质量效率不高、轻重工业结构不均衡等诸多问题,但工业经济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并初步扭转了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领域供给严重短缺、工业产品品种和数量极其匮乏的不利局面,工业经济增加值也由1949年的0.34亿元增长至1978年的13.8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了14.2%,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

 

  

(二)工业经济放权让利改革持续推进期(1979-1992年)

 

  改革开放后,以放权让利思想为主导,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着力于解决政企不分和企业活力不足问题。

1979-1984年,西安积极调整国家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国营工业企业普遍扩大了经营自主权,拥有了独立核算等必要权利,同时通过“利改税”的政策使国营工业企业和政府间的分配关系得到调整,减少了政企不分、以政代企行为对西安工业经济运行的干扰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国营工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西安工业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良好,工业增加值从1979年的13.80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22.53亿元,年均增速达8.4%。

 

  1985-1992年,西安继续推进国有工业企业的政企分离改革,大力支持国有工业企业尽快转变成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同时普遍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企业管理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发展活力,西安工业增加值从1985年的25.80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61.33亿元,年均增速达13.3%。

 

  (三)工业经济现代化改造加快进行期(1993-2010年)

 

  现代企业制度和股份所有制是发达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西安工业经济现代化改造的主要任务。

1993-200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的确立,西安工业经济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加快改革、改造、改组进程,积极推动建立高效管理和规范运作的工业经济运行体制机制。

在推进市场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西安工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工业增加值由1993年的98.8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99.5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7.2%。

 

  2003-2010年,政府大力推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在此背景下,西安加快工业经济体系股份制改造,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309.9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3.57亿元,年均增长16.3%。

 

  (四)工业经济步入新常态化发展期(2011年至今)

 

  2011年以来,由于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影响深化,西安工业经济逐步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在新常态化运行阶段,西安工业经济发展呈现新动向、新特点,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组织模式和经营销售模式不断演变,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稳步推进。

同时,工业经济运行也开始面临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工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诸多难题,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正成为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工作。

2011-2015年,西安工业增加值由1189.61亿元增加至1417.61亿元,年均增速为7.2%。

 

  二、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西安工业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工业运行向新常态化过渡过程中,西安市委、市政府积极出台调控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西安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工业经济总量增长、规模扩张

 

  西安工业增加值2010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近年来持续增长,2015年西安全部工业增加值已达1417.61亿元。

2011-2015年,西安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41.3%,年均增速为9.6%,对西安市的经济增长起到稳定作用。

2011-2015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张,总资产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和6000亿元水平,由3975.38亿元增至6740.26亿元,增幅高达69.6%。

2011-2015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主营收入、增加值分别由3552.21亿元、3381.27亿元、1012.58亿元增至4395.89亿元、3683.70亿元、1174.67亿元,分别增长了23.8%、8.9%、16%(见图1)。

 

图1西安规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主营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二)装备制造业继续主导工业经济发展

 

  西安装备制造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734.01亿元,比2011年增长30%,年均递增6.7%,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继续占据五成以上份额,达51.8%,装备制造业继续主导西安工业经济发展。

2015年,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84.79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贡献突出,四个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达79.9%。

在装备制造业产品中,变压器、高压开关板和交流电动机产量近年来增幅明显,2015年与2011年比较,产量分别增长63%、76%和19%,集成电路原片也从无到有,2015年全年完成了70.90万片的生产量(见表1)。

 

  表1西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工业增加值(亿元)

增加值比重(%)

2011年

2015年

增减

2011年

2015年

增减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

550.47

584.79

34.32

-

-

-

汽车制造业

157.60

157.09

-0.51

28.6

26.9

-1.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88.21

111.09

22.88

16.0

19.0

3.0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

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84.99

36.11

-48.88

15.4

6.2

-9.3

专用设备制造业

62.24

63.78

1.54

11.3

10.9

-0.4

金属制品业

43.17

21.73

-21.44

7.8

3.7

-4.1

通用设备制造业

41.23

40.06

-1.17

7.5

6.9

-0.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

37.50

135.04

97.54

6.8

23.1

16.3

仪器仪表制造业

35.53

19.91

-15.62

6.5

3.4

-3.0

 

  (三)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近几年来,西安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活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培育壮大,工业发展正由传统转向现代。

2015年,西安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65.89亿元,较2011年增长4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8%,比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

2014年,西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80.83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1%,同比增长22.7%,其中,新材料产业增长41.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30.7%、生物产业增长15%、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3.1%、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1.4%、新能源产业增长9.7%,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7.1%。

 

  (四)产业集聚和区域集中发展特征显著

 

  西安工业经济集聚发展特征明显,其中高新区和经开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高新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经开区的汽车和电力电子产业集群也发展迅速。

2015年,高新区和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96.16亿元和350.50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倍和1.9倍。

从空间布局看,西安工业经济主要集中在优化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在优化发展区中又主要集中于未央、长安和雁塔三区。

2015年,西安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生态发展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827.37亿元、293.12亿元和54.1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70.4%、25%和4.6%;未央、长安和雁塔三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15.75亿元、190.32亿元、176.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8.4%、16.2%和15%(见表2)。

 

  表2西安分区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结构变化表

 

工业增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比重(%)

2011年

2015年

增减

2011年

2015年

增减

主要开发区

 

 

 

 

 

 

经开区

185.45

350.50

165.05

18.3

29.8

11.5

高新区

147.53

296.16

148.63

14.6

25.2

10.6

航天基地

13.99

36.24

22.25

1.4

3.1

1.7

航空基地

1.76

9.28

7.52

0.2

0.8

0.6

优化发展区

 

 

 

 

 

 

未央区

151.49

215.75

64.26

15.0

18.4

3.4

长安区

105.37

190.32

84.95

10.4

16.2

5.8

雁塔区

112.47

176.62

64.15

11.1

15.0

3.9

莲湖区

128.72

82.53

-46.19

12.7

7.0

-5.7

灞桥区

82.98

78.83

-4.15

8.2

6.7

-1.5

新城区

83.85

71.99

-11.86

8.3

6.1

-2.2

碑林区

39.75

11.33

-28.42

3.9

1.0

-3.0

重点发展区

 

 

 

 

 

 

高陵县

132.49

190.01

57.52

13.1

16.2

3.1

临潼区

84.67

59.48

-25.19

8.4

5.1

-3.3

阎良区

40.96

43.63

2.67

4.0

3.7

-0.3

生态发展区

 

 

 

 

 

 

户县

34.53

29.98

-4.55

3.4

2.6

-0.9

蓝田县

10.78

12.76

1.98

1.1

1.1

0.0

周至县

4.52

11.44

6.92

0.4

1.0

0.5

 

  三、西安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西安经济步入新常态化运行阶段,市场总需求增势放缓,劳动、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约束加剧,在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弱、生产成本高企情况下西安工业发展开始面临新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落

 

  受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拉动减弱,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共同影响,西安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逐步由高位回落。

2011-2015年,西安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6.2%持续回落至6.6%,回落了9.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7.2%回落至6.6%,回落10.6个百分点,较同期西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回落幅度分别高出4个和5个百分点。

西安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呈下降态势。

2015年,西安市工业增加值1417.6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24.4%,比2011年占比低了6.4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6%,比2011年占比低了1.7个百分点(见图2)。

 

图22011-2015年西安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速对比图

 

  

(二)工业增加值率下滑

 

  工业增加值率反映了工业企业创造新增价值的能力,揭示了工业企业在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水平。

由于工业优质资源配置集中度不高,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数量偏少,虽然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但行业领军企业数量偏低,近年来在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而企业市场定价能力提升较慢的共同影响下,西安的工业增加值率呈现下滑态势。

2000-2014年,西安全部工业和规上工业增加值率由34.2%和31.1%均降至了2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在2008年以后持续下降,2008-2014年累计下降3.8个百分点,超出2000-2008年降幅2.8个百分点(见表3)。

 

  表32000-2014年西安市全部工业和规上工业增加值率变化

年份

全部工业(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亿元)

增加值

总产值

增加值率(%)

增加值

总产值

增加值率(%)

2000

218.44

639.48

34.2

130.18

417.97

31.1

2005

420.00

1308.56

32.1

314.01

981.02

32.0

2006

494.22

1557.35

31.7

370.11

1187.74

31.2

2007

594.95

1979.86

30.1

499.96

1577.05

31.7

2008

721.40

2388.14

30.2

605.25

2007.85

30.1

2009

816.92

2827.07

28.9

700.13

2468.27

28.4

2010

1003.57

3562.88

28.2

862.28

3130.15

27.5

2011

1189.61

4093.32

29.1

1012.58

3552.21

28.5

2012

1328.71

4656.08

28.5

1132.44

4066.31

27.8

2013

1376.74

5042.64

27.3

1194.88

4436.57

26.9

2014

1488.02

5660.63

26.3

1304.12

4961.12

26.3

 

  (三)工业生产者价格由涨转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大规模的投资刺激下,国内许多工业行业,特别是一些重化产业领域产能扩张迅猛,导致了工业行业内部结构扭曲。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化发展阶段,市场的整体需求增长放缓,工业产品产销率下滑势头显现,工业生产者价格波动也开始由上升周期进入下降周期。

2000-2015年数据显示,西安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自2012年结束上涨周期后连续三年下跌,购进价格自2011年结束上涨周期后连续四年下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率在2012年后也呈现持续下降走势,2015年降至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见图3)。

 

图32000-2015年西安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和产销率变化走势图

 

  (四)工业企业部分效率指标下降

 

  西安工业经济规模近年虽然不断扩张,但反映工业质量的效益指标和运营效率指标却逐渐显现增长乏力的特征。

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010年突破了200亿元水平,达到近年最高值245.37亿元,此后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水平、资产总额不断提升,但由于成本费用增长较快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始终在100-200亿元区间起伏。

从效率指标看,企业总资产贡献率2010年达到2000年以来的峰值12.2%后,近年来基本呈下降态势,2015年已降至7.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2009年和2010年的峰值1.7降至2015年的1.3;成本费用利润率由2010年的峰值8.8%降至2015年的5.3%(见图4)。

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市在国家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目录中共28种产品,其中产能利用率低于75%的有18种,多数属于科技含量较低的低端工业制品,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内部发展尚不均衡、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也显不足,制约着西安工业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图42001-2015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营效率指标走势图

 

  四、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思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盘活企业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推动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转移,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解决西安工业经济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工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确保西安工业经济在“十三五”期间持续稳健发展。

 

  

(一)构建公平有序竞争机制

 

  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尽快制定和实施工业领域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营造高效透明的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竞争活力。

二是加快自贸区试验试点步伐,借助自贸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领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构建。

三是发挥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提供社会保障支持,为市场公平有序竞争提供法冶环境支撑。

 

  

(二)坚持工业创新驱动战略

 

  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制度体制是供给侧改革的五大要素,其决定着经济的中长期潜在增长率。

当前,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土地供给瓶颈显现,加之货币政策的影响,劳动力、土地、资本大规模投入推动工业增长的可能性已不存在,只有依靠创新要素,加快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步伐,推动工业经济由粗放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引领的集约发展模式转变,才能化解西安工业领域低端产能过剩和中高端产能供给不足的矛盾,才能进一步提高西安工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确保西安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三)大力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发展

 

  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大力发展西安中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着力优化工业供给结构,特别在具有一定研发或生产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力装备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方面,应集中力量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突破产业化瓶颈,抢占工业竞争的制高点。

 

  (四)加快国企工业改革步伐

 

  当前,加快国企工业改革是推动西安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政企分离,促进国有企业增强经营活力和提升管理水平,同时也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继续优化,提高工业领域要素的整体配置和利用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