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947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docx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检测题2

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商酌(zhuó) 契约(qì) 别扭(biè)

B.拖沓(tà)譬如(bì)德馨(xīn)

C.清涟(lián)亵玩(xiè)累赘(léi)

D.露宿(sù)恍惚(hū)鸿儒(rú)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生疏 晶莹 案椟 学而不厌

B.暮色陡峭竹篾悲天悯人

C.简陋修茸循环颠沛流离

D.排解垦切监督以身作则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初学中国话的外国人,想要听懂中国的南腔北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B.张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

C.环境治理的前景依然如释重负,政府的法律法规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力增强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D.既然双方损失不大,假如各退一步,岂不海阔天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少儿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B.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C.《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D.你是坐汽车来呢?

还是坐火车来呢?

或者索性坐飞机呢?

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

“为了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

“老兄,你太过分了!

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

“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

“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7.古诗文默写填空。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师秀《约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梅雨、蛙声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4)杨绛(1911—2016),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她一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8.综合性学习。

(7分)

2017年10月28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为迎接这一节日,七(3)班开展“走近老人,关注老人”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这次“走近老人,关注老人”主题班会中,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不少于60字)。

(3分)

 

(2)同学们找了几句名言警句作为这次活动的宣传语,下列哪句不适合本次活动(  )(2分)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C.子曰: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下面是对某市区300名60岁以上老人目前生存状态进行的调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所获取的信息。

(2分)

某市区老人目前生存状态调查

调查内容

时间

人数

百分比

子女多久来

看望一次

每周

270

90%

每月

27

9%

三个月或半年

3

1%

子女多长时

间来电话

每天

225

75%

两至三天

60

20%

三至七天

9

3%

七天以上

6

2%

根据调查表你所提取的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3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分)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

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

“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

“不要谢我们!

不要谢我们!

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

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

“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

“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我问:

“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路梨花处处开。

9.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3分)

 

10.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4分)

 

1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3分)

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12.走在前面的小姑娘是梨花吗?

你怎么看小姑娘的行为?

(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7分)

小巷里燃起一盏灯

李晓

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

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的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

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里,突然想哭。

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

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一扇窗户里,突然亮起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

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

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

我明白了,这是小巷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⑥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⑦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

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

⑧一连两天晚上,小巷里的灯没有再亮起来。

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⑨几天后,小巷里的灯又亮了起来。

看到那团黄色的灯晕,我总觉得,那一盏灯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

我白天从小巷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

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

⑩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了乡下中学读高中。

三年后,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

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我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

11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

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手里握着的那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12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

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13然而那条小巷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

14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

也请你,在那小巷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14.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15.请把第④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

(3分)

 

16.请分析第⑨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

 

17.在成长过程中,你也一定有像老人这样为别人“点燃一盏灯”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0.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

请简要分析。

(3分)

 

21.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

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

嗨,别沮丧啊!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B(bì—pì)

2.B(A.椟—牍;C.茸—葺;D.垦—恳)

3.C(“如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不符合此处语境,应该用“任重道远”更合适)

4.D[A.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或“的原因”;C.搭配不当,将“增加”改为“提高(增强)”]

5.B(A.去掉“八、九分”中的顿号;C.去掉冒号;D.前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6.C

7.

(1)烟笼寒水月笼沙 

(2)不问苍生问鬼神 (3)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4)斯是陋室 惟吾徳馨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8.

(1)示例:

同学们,大家好!

今年10月28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天我们开展“走近老人,关注老人”的主题班会,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

(2)B (3)示例:

该市区老人子女每周看望老人、每天给老人打电话的人数较多,比例较高

9.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10.事情:

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过夜时淋了雨,他们担心以后会有路人遇到跟他们一样的情况,于是为路人盖了一间小茅屋。

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个小茅屋(2分)。

插叙的作用:

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2分)。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表现了小姑娘们的活泼可爱,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12.不是,小姑娘是梨花一样的好心人的代表。

小姑娘接过姐姐的任务,常常照管小茅屋,热心助人,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3.本文记叙了“我”每晚放学经过小巷时,一对老夫妻点燃一盏灯为“我”照明的故事,赞美了这对老夫妻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14.环境描写(1分),渲染了小巷里寒冷凄凉的氛围(1分),烘托了“我”独自走夜路害怕(恐惧、胆怯、孤单)的内心感受(1分)。

15.示例:

孩子,快走,奶奶给你灯光

16.“温暖”是指“我”看到那盏灯心中涌起的暖意,感受到老人对“我”的关爱,心生感激之情(2分);“孤独”是指老人失去老伴,只剩下一个人(2分)。

17.示例:

有一次,我走在一位双手都拿着东西的同学前面,替他把教学楼的大门撑住,让他先走,他看了看我,说:

“谢谢你。

18.D(应当)

19.

(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0.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21.衬托莲之高洁

22.C(“说”侧重于议论,“铭”侧重于叙事)

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