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504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docx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

【省级联考】新疆自治区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

这一变化体现了()

A.神权政治日益完善B.宗法体制已经确立

C.世俗王权得到加强D.政教合一得以实现

2.先秦时期,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

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性质有所不同。

爵不再具有行政职能,而是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贵族政治的影响被削弱

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

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

3.据《新唐书》记载,“贞观二十一年(647),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

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史书的这一记载能够说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朝生活

B.唐代的手工业水平日趋衰落

C.外来制糖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明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4.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北宋名臣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明代医学家叶文龄说,“医,仁术也,爱之道也”。

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得益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C.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

D.取决于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5.马克思在《欧洲的金融危机一货币流通史片断》中说,“对亚洲的输入在1697年不到英国出口总额的而1822年已经达到约1830年达到1842年达到强。

”这一变化促使

A.洋务派创办了民用企业

B.中国自然经济受到了进一步冲击

C.中英贸易逆差日益扩大

D.西方棉纺织品完全占领中国市场

6.《新青年》创刊号上的《社告》中说。

“今后时会,一举一措,皆有世界关系。

我国青年,虽处蛰伏研究之时,然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

本志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可备攻错。

”《社告》表明《新青年》

A.有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

B.体现了国民崇洋的心态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性质

D.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思想

7.民国三十年,国立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招生考试中,“中外地理“试题中有这样的题目:

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

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此举的出发点是

A.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提升中国民众抗战信心

C.使国人认识到日本劣势

D.推动早日开展战略反攻

8.如图是2002年搜狐新闻中心就拜年方式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已经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9.苏彦新在《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一文中写道,“罗马法所体现的平等,契约自由、私权神圣、权利本位、尚法制等一系列法的价值迎合了它自身的社会,同时也符合后来直发展着的商品经济社会所需的相应的法律价值。

“这表明罗马法

A.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B.适应了不同体制的需要

C.对后来社会的影响深远

D.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10.有学者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写得非常清楚,其政治结构实际上呈金字塔形。

据此可知,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应该是德意志的

A.帝国议会

B.联邦议会

C.皇帝、宰相和内阁大臣

D.普鲁士邦国

11.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

根据“第四点计划”,美国国会于1950年6月通过了“援助不发达国家”的法案。

其主要目的是

A.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定基础

B.将美国的势力扩张到全球各地

C.在亚、非、拉美地区对苏联全面“冷战”

D.履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12.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导言》中写道:

“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不过是这位历史家的书记书而已”这表明

A.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属于浪漫主义

B.文学作品的素材以虚构为主

C.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社会历史

D.文学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体上看,我国环境保护法制与土地制度变迁基本同步,每当土地制度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环境保护法制也会发生重要的转变。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与土地制度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上古至春秋时期是原始土地国有制时期,西周作为原始土地国有制发展的顶峰,其环境保护法制也同样十分完备。

第二个阶段,从战国到唐代是封建土地国有制时期。

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国家不再参与土地耕作管理,国家赋税只与登记有制时期。

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国家不再参与土地耕作管理,国家赋税只与登记在册的纳税、土地面积直接相关,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不再发生直接联系。

西汉之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司徒退出了对农业的管理。

隋唐时期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职能色彩的“虞部”在元代时被取消。

笫三阶段,从北宋至清代,封建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土地兼并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环境保护法制在清代中后期完全解体。

——摘编自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通考——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基本线索》

材料二:

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金业的法则。

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

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责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府环境保护职责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并分析环保措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4.材料:

1901至1911年,为实现王朝“自救”,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改革,其中包括农业政策调整。

1903年,清廷专门设立了与农业有关的平均司,1906年又改平均司为农务司,以前由户部、工部负责的农业事物都划归农务司管理。

1907年,须布《农会简明章程》,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级农会组织,开办农业学堂和农事试验场,将“新理新法及新种植法皆交试验场依学理先为试验”然后将“确有成效”之结果通告分会加以推广。

倡导农学、开启民智是清末农会着力从事的一项工作,主要方式是译印农书、出版农报。

这些活动传播和推广了西方资本主义农业的经营方式促进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清政府还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农业技术,同时解除了“禁垦令”,大规模出售以前禁止开垦的土地,鼓励农垦、设立农垦公司及大量认购荒地。

——何旭艳《论清末新政农业政策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影响》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调整农业的措施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调整农业的影响。

15.材料:

在太平洋战争中,中国通过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中国战区、废除治外法权、列名于《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发表《开罗宣言》等一系列外交和军事举措提高了国际地位。

不论是在新约谈判中还是在受降安排上国民政府都曾为实现理所当然的权力作过一些努力但决策者仍然存在着半殖民地心理,缺乏自立自强意识,又没有审时度势地采取得力措施常常知难而退,加之缺乏盟国的支持,以致把理直气壮的事情做得低声下气。

美国政界和與论界虽然对英国的殖民主义政策有所批评但美国政府到关键时刻依然支持英国,而不是中国。

总之在有关香港问题的交涉中处处可见一百年来中国与列强关系的延续。

英国对香港的立场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事例它与英国对印度、甸、马来亚等的立场是一致的。

——陶文钊《太平洋战争期间的香港问题》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期间香港未能回归的原因。

16.历史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罗伯特·沃尔波尔(1676年——1745年,又译罗伯特·沃波尔),英国辉格党政治家。

后人普遍认为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尽管“首相”一衔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法律的官方认可也没有在官方场合被使用,但有见于他在内阁所施加的影响力,他事实上也是内阁的掌权者沃尔波尔任相期间曾历仕乔治一世及乔治二世两朝,他于1721年取得实权,此后主导政局约20年之久,后因对西班牙开战而失势。

从1721年上台,直到1742年辞职退仕,沃尔波尔成为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英国首相在任首相期间,沃尔波尔曾努力避免对外开战,并维持低税率政策,让英国免于欧陆战争影响,使经济繁荣稳定。

在他的个人影响下,乔治二世对沃尔波尔十分信赖,而其所属辉格党的势力更继续巩固,成为英国第一大政党。

——朱联壁《英国首相不是首相的第一任首相:

沃尔波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沃尔波尔任期内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日本、中国知识分子接受欧洲“文明”观念来看,他们实际上是参与了欧洲主导的世界“文明”话语的普及。

在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福泽谕吉和梁启超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在精神文化上也需“师夷长技以制夷”。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他们在吸收欧洲“文明”时也注意加以改造,力求为己所用。

只不过,福泽谕吉倡导的“文明”,在日本明治政府的推动下产生了直接效果,也促使日本人对自身文明的认同从自卑走向自信,最终使日本跻身欧美“文明”国家的行列。

而流亡海外的梁启趯看到祖国的积弱却无从实施抱负,即使祭出民族主义“文明”这杆大旗,倡导的效果也与日本大为不同,因为他的声音不具备日本那种由“舆论”转化为“政策”的条件。

由于欧洲“文明”具有文明主义和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面,如果在接受这一概念时不加以很好的改造,便有可能从文化上落入文明主义的陷阱。

——刘文明《欧洲“文明”观念向日本、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结合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评述。

(要求:

信息明确,史实准确,评述全面,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由材料“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可知,卜、周代和商代相比,巫、史、祝等神职人员在周代更加侧重于为周天子的权力和统治地位进行辩护,这说明世俗王权得到加强,故选C。

神权政治指宗教首领掌握国家政治,或者是统治者借用神和宗教的名义维护政权的政治制度,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宗法制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材料中的周代统治者只是利用宗教维护统治,即强调宗教对世俗政权的服务,政教合一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排除D。

【点睛】

本题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

2.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秦以后的爵只有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没有了行政职能,说明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削弱,故A选项正确。

秦朝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政治制度确立,B选项说法错误,排除。

由材料“爵……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说明汉时期仍然存在封建等级,没有趋向瓦解,排除C选项。

科举制的确立和完善标志着选官用人的制度的日益成熟,排除D选项。

3.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可知,太宗时期,外国遣使来唐,并带来新物种,唐朝也主动派人到国外学习熬糖技术,说明中外进行交流,文明互动深入,故D选项正确。

唐代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外来文化丰富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改变,A选项错误。

中国学习外国的熬糖技术并不能说明我国手工业技术衰落,B选项错误。

由材料“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可排除C选项。

4.A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仁术也,爱之道也”可知,古代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济世利天下、仁爱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大一统政治体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排除B选项。

材料未体现国家政权对医学发展的支持,排除C选项。

从材料中无法得知小农经济和医学发展的关系,排除D选项。

5.B

【解析】

【详解】

由题干材料“对亚洲的输入在1697年不到英国出口总额的1/52,而1822年已经达到约1/14,1830年达到1/9,1842年达到1/5强”可知,1697——1842年间,英国对亚洲的商品输出不断增加,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使当地的自然经济受进一步的冲击,故B选项正确。

洋务派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创办民用企业,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选项。

从材料中无法获知中英双方具体的贸易总额,因此无法得出中英贸易逆差日益扩大,排除C选项。

虽然鸦片战争开始瓦解着中国的小农经济,但此时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它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了西方棉纺织品不可能完全占领中国市场,排除D选项。

6.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我国青年……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本志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可知,人们通过《新青年》可以了解世界各国形势和先进思想,开阔视野,故A选项正确。

《新青年》介绍西方形势和先进思想,不能说明国民崇洋,排除B选项。

《新青年》介绍西方形势和先进思想,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并未改变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排除C选项。

材料未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D选项。

【点睛】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经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的序曲。

运动中树立的民主与科学旗帜,是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

7.B

【详解】

民国三十年为1941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

依据题干材料“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

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并结合抗战想吃阶段的史实可知,认识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有助于加深民众对四川的认识,提升民众抗战信心,故B选项正确。

题干材料未涉及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政治力量,无法体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选项。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日本的劣势,排除C选项。

1941年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排除D选项。

8.D

【详解】

分析图片材料数据可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通信网络进行拜年的比例,占整个数据的近60%,而通过上门、邮寄贺卡等传统方式进行拜年的比例仅为24.64%,说明通信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D选项正确。

由材料可知,仍有6.03%的人通过邮寄贺卡的方式进行拜年,排除A选项。

材料主要反映通信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不是电信缩短人与人的心理距离,排除B选项。

材料未体现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无法得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论,排除C选项。

9.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罗马法所……同时也符合后来一直发展着的商品经济社会所需的相应的法律价值”可知,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C选项正确。

《乌尔纳姆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排除A选项。

罗马法是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适应了奴隶制发展的需要,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排除。

罗马法是奴隶制经济的产物,排除D选项。

【点睛】

罗马法不仅对维系古罗马国家的政治经济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泽被后世。

它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晚上的古代发露,是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先驱,是当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

同时罗马法的法律面前公平平等原则和保护私有财产,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10.A

【详解】

“居于‘金字塔’底层说明代表了多数人的意志”。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最能代表民意,符合“居于‘金字塔’底层”,故A选项正确。

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带边组成,代表主要来自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不符合“居于‘金字塔’底层”,排除B选项。

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世袭产生,宰相和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符合“居于‘金字塔’底层”,排除C选项。

普鲁士邦国在德意志帝国中占统治地位,仅代表普鲁士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符合“居于‘金字塔’底层”,排除D选项。

【点睛】

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通过颁布1781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整体,使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但宪法也赋予了皇帝极大的权力,如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的权力,任免宰相和官吏等。

这使得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11.B

【详解】

由题干时间“1941年1月20日”可知,此时美苏处于冷战状态。

依据材料“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可知,美国通过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进行经济援助,可以扩大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从而拓展在第三世界的实力范围,故B选项正确。

依据材料“对亚、非、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可知,“第四点计划”援助地区为亚、非、拉美地区而非欧洲,排除A选项。

“冷战”指除武力以外的,材料只体现了经济领域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在亚、非、拉美地区的扩张,无法得出对苏联全面“冷战”的结论,排除C选项。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材料未体现,排除D选项。

12.C

【详解】

小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产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历史,故C选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A选项说法错误。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其素材并不是虚构,排除B选项。

文学作品包含了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不一定真实地记录历史,排除D选项。

【点睛】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巩固。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和人物的重要标准。

因此浪漫主义文学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在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黑暗。

13.

(1)趋势:

国家环境保护的职责逐渐弱化。

原因:

土地私有制确立后,政府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失去直接联系;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土地兼并,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部门的职能逐渐转化和丧失;环境人为破坏尚未对政府构成重大威胁;政府环保意识不足。

(2)措施:

注重环保立法;强调政府干预;发挥民众的积极作用。

影响:

环境状况不断好转,全体民众受益;有利于推动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总体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趋势,依据材料一“第一个阶段,……其环境保护法制也同样十分完备”“第二个阶段……国家……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不再发生直接联系”“第三阶段……环境保护法制在清代中后期完全解体”可概括出国家环境保护的职责逐渐弱化。

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每当土地制度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环境保护法制也会发生重要的转变”“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国家不再参与土地耕作管理……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不再发生直接联系”可得出土地私有制确立后,政府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失去直接联系;“西汉之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司徒退出了对农业的管理。

隋唐时期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职能色彩的“虞部”在元代时被取消”可得出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部门的职能逐渐转化和丧失;“从北宋至清代,封建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土地兼并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环境保护法制在清代中后期完全解体”可得出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土地兼并,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环境人为破坏尚未对政府构成重大威胁、政府环保意识不足。

(2)第一问措施,依据材料二“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可得出注重环保立法;“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可得出政府加强干预;“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可得出发挥民众的积极作用。

第二问影响,依据材料“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可得出环境状况不断好转,全体民众受益。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

有利于推动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总体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

(1)措施:

调整农业管理机构:

兴办农会组织;学习和研究西方农业技术,发展近代农业教育;鼓励垦荒。

背景:

列强侵略使中华民族危机目益加深,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农业的经营方式和农业技术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影响:

有利于推动中国农业近代化:

促进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实施效果有限,未能解决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垦荒过度,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详解】

(1)第一小问农业政策调整措施,由材料关键信息“……专门设立了与农业有关的平均司,……改平均司为农务司,以前由户部、工部负责的农业事物都划归农务司管理”可概括为调整农业管理机构;“1907年,须布《农会简明章程》,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级农会组织”可概括为兴办农会组织;“开办农业学堂和农事试验场……将‘确有成效’之结果,通告分会加以推广”可概括为发展近代农业教育,重视技术指导;“译印农书、出版农报”“清政府还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农业技术”可概括为学习和研究西方农业技术;“解除了‘禁垦令’……鼓励农垦、设立农垦公司及大量认购荒地”可概括为鼓励垦荒。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作答即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西方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传入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文化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由材料关键信息“这些活动传播和推广了西方资本主义农业的经营方式,促进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大规模出售以前禁止开垦的土地”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有利于推动中国农业近代化;促进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垦荒过度,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实施效果有限,未能解决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5.

(1)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国民政府改变香港地位(历史遗留问题)的息望;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中国综合国力弱小,外交上缺乏自立自强的意识和手段;英国不愿放弃帝国的“荣耀”;美国等西方大国对英国的支持等。

【详解】

(1)由材料关键信息“在太平洋战争中,中国通过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不论是在新约谈判中,还是在受降安排上,国民政府都曾为实现理所当然的权力作过一些努力”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国民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努力;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由材料关键信息“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