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038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docx

旅游专业发展规划

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送审稿)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院发展的龙头和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扩大学院社会声誉的根本,更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落实我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关于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我院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定位,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旅游产业要素和首都旅游人才发展规划,以及产学研一体、国际化办学要求,汲取先进教育理念,调整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管理,提升学院在旅游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人才在旅游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学院建有本科专业五个:

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下设酒店管理方向、旅游综合管理方向、旅游电子化管理方向和膳食营养配餐专业方向,上述专业及专业方向分属管理学和文学两个学科门类,学科专业规模为1000余人。

高职高专专业十个:

酒店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餐饮服务与管理、应用英语、应用日语、法语、电子商务、应用韩语,高职专业规模为700余人。

“十五”期间,是我院坚持调整、改革、发展的五年,学院学科专业结构逐步拓展,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科梯队的学术水平有一定提高,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组织研讨、制定我院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2002年以来,学科专业建设主要是巩固现有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规范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探索新的专业方向。

2003年我院起草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要点”,2004年始,开展了自下而上逐层讨论,各系、部根据调研了解社会需求,拟订未来五年新的学科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建设规划。

(二)组织新的专业与专业方向的调研与论证

在完成“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学院组织、指导各系部进行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与专业方向的调研与论证,2004年已完成了“高尔夫俱乐部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膳食营养配餐”四个专业方向以及“韩语”、“旅游工美”两个专业的论证。

除“旅游工美”专业外,上述论证经联大专业委员会审批,全部通过。

由于2008年奥运会的需求,联大特批“膳食营养配餐”专业方向当年招生。

(三)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专业布局

从专业布局方面看,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从2003年开始,学院逐步调整部分专业及专业方向。

增设了应用韩语、应用法语、旅游管理膳食营养配餐方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专业组群,有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

(四)重点建设了旅游管理学科专业

旅游管理学科专业优势已初步确立。

外语学科专业显示出鲜明特色,体现在外语专业知识与首都旅游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本功,又具备相应的旅游文化知识。

学科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有些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不够深入,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课程体系缺乏深入的研究;部分专业体系内容结构不完善,创新性不够,不能主动适应首都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专业教材开发编写滞后;专业实验实训不够完备,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有待加强。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适应首都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调整完善并充分体现英语、日语学科专业特色,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方向;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带动留学生教育及职业培训,结构布局合理,能为首都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具体目标

1.重点学科设置及建设目标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到2008年,学科门类达到3个,校级重点学科达到1个,力争获得旅游管理学科硕士学位点,启动英语学科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到2010年,力争达到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完成英语学科硕士点申报准备工作(见表1)。

2.专业设置及建设目标

(1)硕士研究生专业

到2010年,我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1-2个。

(2)本科专业

依据北京市“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及北京联合大学专业建设“减量调整”的整体思路,我院本科专业建设要遵循“开拓、创新、质量、品牌”原则,在专业内涵上下功夫,注重现有专业品牌打造,突出专业特色。

到2010年,我院的本科专业建设数为8-9个,即在现有5个本科专业基础上增设3-4个本科专业。

大型节事策划与运营作为市场营销的专业方向进行论证和招生,待条件成熟后独立成专业。

在现有旅游管理专业中增设休闲俱乐部管理、休闲管理与咨询等专业方向;在英语专业中增加旅游文化、国际旅行社管理、翻译、国际商务专业方向。

具体本科专业设置计划(见表2):

表1:

学科设置及建设目标一览表(参考)

学科门类

学科名称

2006年

2007~2008年

2009~2010年

管理学

旅游管理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校级重点学科,获得硕士学位点

市级重点建设学科

文学

英语

院级重点建设学科

院级重点学科;

建设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启动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

校级重点学科,完成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准备工作

日语

院级重点学科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工学

增设

表2:

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参考)

学科

门类

现有专业(或专业方向)

2007年~2008年

拟设或报批专业(或专业方向)

2009—2010年

拟设专业(或专业方向)

合计

供备选增设专业

或专业方向

管理学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化方向\膳食营养\大型节事策划与运营)★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酒店管理★

旅游策划★

旅游管理(休闲俱乐部管理\休闲管理与咨询)

5(7)

旅游文化创意◇

休闲娱乐◇

旅游景区开发与

管理◇

度假村管理◇

旅游商品开发与管理◇

工学

膳食营养★

1

文学

英语(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导游方向)☆

日语(日语语言文学\日语导游方向)☆

英语(旅游文化、国际旅行社管理、翻译、国际商务)★

日语(国际导游与领队方向)★

法语或韩语★

3(9)

合计

5(9)

3(5)

1

(2)

9(16)

注:

☆表示专业或专业方向名称有待调整

★表示专业或专业方向名称基本确定

◇表示可供选择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学院在全面规划实施专业建设的同时,将加快重点专业建设步伐,到2008年,重点建设3个左右的院级重点专业,2个校级骨干建设专业和1个校级骨干专业;到2010年,重点建设1个市级品牌建设专业,1个校级骨干专业,1个校级骨干建设专业和2个院级重点专业(表3)。

表3:

本科专业建设目标一览表(参考)

建设

时间

建设目标

旅游管理

英语

日语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酒店管理

膳食营养

旅游

策划

法语

或韩语

2006~

2007年

校级骨干建设专业

院级重点建设专业

进行专业整合论证

将职业取证纳入教育

成为

独立专业

 

 

2008年

校级骨干专业

校级骨干

建设专业

 

完成专业整合

专业特色形成

完成专业

论证报批

完成本科

专业论证和条件准备

2009~

2010年

市级品牌建设专业

校级骨干

专业

 

院级重点专业

校级骨干建设专业

本科招生

本科

招生

(3)高职专业

根据学院事业发展规划,我院高职专业建设的目标重在积极探索高职专业建设规律,推进大学精神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岗位标准、职业证书教育纳入到高职教育中,主要专业实现订单式培养,突出职业技能与实践特色。

遵循“调整、巩固、提高、特色”原则,拟将现有10个高职专业调整成5个,增加1个新办专业,突出优势专业,办出特色。

高职专业设置计划见(表4):

表4:

高职专业设置一览表(参考)

专业类别

现有专业

2008年~2010年

拟设专业

专业

合计

可供选择

增设专业

经济贸易

旅游财会★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1

旅游休闲

酒店管理★

烹饪工艺★

餐饮服务与管理★

茶艺与酒吧管理★

4

语言文化

旅游英语☆

旅游日语☆

应用法语☆

应用韩语★

1

合计

10

4

6

注:

☆表示专业或专业方向有待调整★表示专业名称基本确定

学院在全面规划实施高职专业建设的同时,将加快重点高职示范专业建设步伐,到2010年,争取建成1个市级示范建设专业、2个左右的校级示范专业并作为院级重点专业(表5):

表5:

高职专业建设目标一览表(参考)

建设

时间

建设目标

旅游财会

酒店管理

烹饪工艺与营养

餐饮管理与服务

应用法语

应用韩语

茶艺与酒吧管理

2006-

2007~

院级示范建设专业

2008-

2009

完成专业整合

校级示范专业

其中一个升为

本科专业

完成专业论证

2010

专业特色形成

市级示范建设专业

专业特色形成

院级重点建设专业选择

3.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目标

(1)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水平,将我院的课程划分为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合格课程、建设中课程四种类型。

落实学校“4131工程”课程建设任务,到2010年以重点建设课程立项形式建成50门院级优质课程,在优质课程基础上建设20门院级精品课程,遴选10门以上的校级精品课程。

全院开设课程到2008年全部达到合格标准;获校级以上课程改革类教学成果达5项以上,实行“双语”教学课程达10门以上;全院公共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各专业基础课程全部纳入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开设辅修课程及增加品牌讲座。

(2)教材建设

根据教材建设水平,将我院的教材划分为精品教材、特色教材两种类型。

落实学校“4131工程”教材建设任务。

力争产生10本以上的校级精品教材和一定数量的特色教材;争取创1—2本国家级精品教材;推出一套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新一代系列专业教材。

4.学科专业研究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院的学科专业研究需紧紧围绕建设新型旅游学院这一总体目标和“产学研一体、国际化办学”办学思路,集中各学科力量和学科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科研团队或项目组,在休闲与旅游发展、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规划与目的地发展、旅游文化、旅游基础理论、旅游教育等研究方向上有较大的突破,争取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基金项目,承担与攻克若干个对首都旅游发展能够产生显著推动作用的关键项目,使我院旅游科研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产生若干个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以全面推动我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增强学科的理论创新能力,实现学科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教改、科研与教管研究,教学研究成果及获奖项取得突破性进展(表6):

表6:

科研成果一览表

类别

建设目标

论文

公开发表800篇以上,期中核心期刊250篇以上

与学院学科专业相关的著作、译著、教材(含参编)

正式出版100部以上

学术成果及教改成果奖

校级以上15项以上

纵向课题

校级以上30项以上

横向课题(经费)

100万以上

学术会议

5场.其中国际学术会议2场;国内学术会议3场。

5.实践教学建设目标

完善校级实践教学中心,形成较为完备的校内实训教学体系,建设高水平专业实验室,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改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教学经费,在“十五”基础上,实验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仪器设备总值保持年均递增20%,2010年,学院新增实验设备总值达到500万元以上。

6.留学生教育、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

充分挖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支撑和继续拓展留学生教育、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

到2010年,培养留学生人数达到200人左右。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对旅游产业要素及发展趋势研究,实现学科专业新构建

——以产业为导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方案。

认真研究和构建在综合与交叉学科支撑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学科教育资源的优势,增强学科支撑力度。

——建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管理体制。

设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可由院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负责我院学科专业的整体规划,职能部门负责督导、协调和管理,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及专业负责人负责学科专业的具体建设计划的落实,抓任务分解及目标管理。

——充分发挥旅游高等教育研究室的职能,确定科研方向,积极开展旅游高等教育规律与学院专业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特点与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开展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研究。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分专业进行专业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的论证,充分做好本、专科2007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设计。

——设置学科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积极筹划、安排和有效使用学科专项建设基金。

着重抓好旅游重点学科专业和外语特色专业的建设,扶植综合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为背景的专业,增强学院的办学竞争力和对社会的吸引力。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聘请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总结与全聚德有限公司订单式培养学生的经验,逐步推广至所有高职专业。

——做好专业储备,加强新专业建设论证,培育优势专业。

加强专业管理,对各专业尤其是新专业进行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评估,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确保不断提高各专业尤其是新专业的教学质量。

——积极探索“专接本”的培养模式。

着力研究高职培养与本科培养的衔接点,即以岗位标准构建高职培养方案,以职业关键能力构建本科培养方案。

形成的“专接本”培养方案在北京市高校中具有示范性。

(二)加强旅游人才特征结构分析,实现课程开发新突破

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又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规格、服务方向的基本单元。

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核心竞争力上,因此,必须将课程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实施精品课程战略。

课程建设分院系两级管理:

学院重点扶持精品课程建设,组织以学科专家、企业高层人士、高教管理者、专业负责人组成的项目组,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或联大建设标准,遴选10门课程重点建设,获得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系(部)结合系(部)、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每年另确定2门以上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使之成为院级优质课程。

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先进性,要及时吸纳和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以课程开发、改造为重点,与企业专家、学者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动态的、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可采取以下途径:

一是,学院组织业内专家、教学管理者、企业高层管理者以项目组的形式共同开发、审查和评估专业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二是系(部)借用外界教育资源实现课程开发:

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课,整理讲课提纲,形成课程方案;选送教师外出听课,从中获取资源;从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中获取、体炼出适合我院教学的新课程;三是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以课程组方式承担相应课程研发与改造工作,原则上要求每学年每个专业教研室推出1—2门新课程;四是要求主讲教师主动参与市场、企业调研,确保课程讲授内容的更新。

——重视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指标应实行企业与教育双向标准构建,并按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适应性的需要进行课程调整,为不同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教育服务。

(三)加强国际化办学研究,实现教学体系、模式新尝试

——召开“国际化办学工作研讨会”,理清国际化办学思路。

——设立学科专业建设交流资助基金,创造条件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如联合培养硕士生、联合承担科研项目、互派访问学者等,不断提高学院办学视野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广泛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经验,适当推广以问题为导向(PBL)的项目教学法和行为为导向(IBL)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逐步拓展并完善2+2,3+1,3+2等国际合作学历教育。

——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规律,扩大教师的对象国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政策观念。

(四)加强校企合作教育研究,实现实践教学新环境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组建校企合作教育工作机构,设定项目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环境的布局,逐步加大经费的投入,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合作落实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聘请企业人员讲课、学生顶岗实习、担任岗位助理等形式,丰富学生职业岗位体验经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参加实训的机制;论证开拓国外实践教学基地,以语言类专业为试点先行一步,争取到2010年建立国外实训基地。

——高度重视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大力争取实验室专项经费,完成综合实训楼的建设,创建一流的“旅游教学与服务”校级实践教学中心。

除更新已有的实验室外,增设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人文素质综合实训室等;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和实验开足率,增加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旅游科技活动、文化作品、演讲比赛等活动,争取在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奖项上有较大突破。

(五)加强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实现专业教材新系列

——加强教材建设。

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并鼓励选用国内规划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组织编写一定数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关专业教材和参考书。

——重点扶持《餐饮管理》市级精品教材及《西式面点工艺》等校级精品教材、高职类“十一五”规划教材及本科“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争取实现1-2本国家级精品教材;加强集体备课,每学年专业教材讲授内容(或教案)的更新率在20%左右。

——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专项基金投入,通过制定学院教材建设规划,请专家论证等,优先支持重点学科、骨干专业的特色教材出版。

推出具有我院办学特色,适应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新一代教材系列,其中旅游管理类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示范性。

(六)加强教学评价机制研究,实现教学管理新思路

——依法治校,从严治教。

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不断修订和完善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运行;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继续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教学管理流程化管理。

——科学、有序地推行具有个性化教育特征的学分制管理制度方案。

2007年起,首先在增大选修课的比例、扩大选修课的范围、适当选择教师、开设辅修专业、建立导师制、分级分类教学等方面进行试点;到2010年,在以本科教学为主的专业实施部分学分制,增加跨专业辅修课程、辅修专业的项目,在小范围内试行学生入学一年后选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建立并试行具有导向性的课程、专业评估方法;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完善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教学计划执行检查力度,加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管理力度。

——采取每两年一次大范围的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每两年一次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及奖励的推荐、每两年一次优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奖励、每学年一次教学改革研讨会等常规性措施,对获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者给予与科研项目同样奖励,以鼓励全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定期召开教学管理研讨会,确定教学管理研究方向,在学院重点教学改革立项中增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效果分析密切相关的课题,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多出对学科专业建设有贡献的成果;探索适应先进教学法改革的管理办法,力争产生一批引领教学单位教学改革的成果。

——强化教学管理指导职能,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引导学科专业建设论证;要加强教研室工作指导与管理,积极参与课程、教材建设的论证和教学内容、方法改革;要强化教学管理服务职能,提高教务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全面实现网上教学运行、教学评教、教学质量监控等。

——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根据用人单位的评价及市场信息反馈,适时调整专业建设规划、不断修订与完善本科培养计划、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导各项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形成动态的、良性的循环,始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

(七)加强教学与科研互动研究,实现教学科研新成果

科研工作和学科专业建设是相互促进的。

科学研究是学科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

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专业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

——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相结合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立项。

实施重点学术论著出版和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资助计划,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层次,在研究内容与水平上都要有新的突破,扩大对外影响;按教学单位(或学科专业)、职能处(室)下达科研任务。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倡导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更要注重进行教学建设与发展性研究;各系、部在宏观层面上要深入研究学院的定位与发展规划要求,在微观层面上要不断探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关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学院要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总结,形成一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指导意义重大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成果。

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加强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并将五年中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汇集成论文集公开出版。

——加强纵向课题研究。

认真抓好国家、北京市各类纵向课题及各类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确保立项数量和项目档次有较大幅度提升。

继续做好申报各类科技成果奖励的组织工作,争取在获奖数量与等级上有新的提高。

——加强横向课题研究,特别重视开展产学合作教育项目,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需性;探讨大学精神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信息意识”,按照科研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主动为基层科研工作服务;学院对承担的课题,从立项到结题进行全程跟踪,帮助解决困难,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尽早出成果。

认真贯彻、执行学院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定期进行项目检查和监督,为有效的解决问题提供指导和服务。

项目管理实行课题负责制。

——充分发挥院、系两级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系(部)科研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全体教师都能意识到和投身到科研工作中来;引导学院科研文化的形成。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发展与国际、国内科研组织和基金会的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申报项目质量,拓宽申报渠道,增加科研立项的机会。

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团体,出席各种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每年适时举办1次有影响的学术会议。

——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和考核机制,加强高水平论文的奖励措施。

对于我院在国内外的高水平杂志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学院将对论文作者给予较大力度的奖励,力争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级别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