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劳动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024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劳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上劳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上劳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上劳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上劳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上劳动教案.docx

《六上劳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劳动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上劳动教案.docx

六上劳动教案

家用电器知多少

1、洗衣机的使用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用洗衣机。

养学生的热爱劳动的思想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使用洗衣机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的思想和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洗衣机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洗涤和脱水。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于洗衣机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他们学用洗衣机。

教具、学具:

洗衣机 脏衣服

教学过程:

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要使用双缸洗衣机清洗衣服,首先要了解洗衣机的结构,了解所有需要操作和控制的部分。

二、演示讲解,理解操作

双缸洗衣机操作技术要点如下:

1、准备。

接通电源、接通进水管和排水管,清除杂物、饰物,衣物合理分类。

2、洗涤。

适量注水、加洗衣粉,选择按键(强洗、弱洗等)、确定洗涤时间,漂洗要充分(但应注意节水)。

三、扩展知识

3、脱水。

均匀摆放衣物,选择正确脱水时间,脱水桶完全停转后再取出衣物。

1、注意用电安全,手湿不要随意摸电源。

2、洗涤毛线等易缠绕物品,应装入细孔网袋中。

3、脱水机没停止运转,千万不要用手去碰。

4、水温不可过高。

增加安全用电意识。

检查衣物是否洗干净了。

四、成品展示,

 

 

 

 

2、家电淘宝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统计分类。

2、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讨论:

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了电将会怎样?

2、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

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课文,认识电的广泛用途及它的来源。

1、多媒体展示电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

2、请学生说说点的其他用途,认识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4、了解电的来源后,针对不同的发电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方式是节约用电(比如:

随手关灯,出门关掉电视机等)

5、同时还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我们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就很少了,节约用电就是减少资源的消耗,这也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行为。

(三)学习课文,评议学生家里的家用电器。

1、出示家用电器照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

那些你会用?

小组内可议一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体会,进一步认识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同时完成书上习题。

2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统计表。

3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填空题。

4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法给家用电器分类。

(四)因地制宜,加强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议一议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电器及理由,先小组内交流,后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

 

 

 

 

3、安全使用家电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辨析、调查等活动,获得安全使用家电的基础常识。

2、掌握一些常用家电的正确操作方法。

3、养成正确使用家电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一些常见家电的使用说明书。

活动过程:

一、 认一认书上呈现的各种家用电器,说一说:

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

各有什么作用?

二、小组交流:

1、家用电器使用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2、把自己知道的使用电器的安全注意事项写在书本“我还知道”栏里,再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归纳:

使用家电前要看懂说明书;有些家电使用时人不能离开;使用后要注意关闭电源。

三、辨析:

1、仔细看看书上的几种操作方法,评一评,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2、集体朗读“提示”内容,明确正确的操作事项。

3、评一评,自己安全使用家电吗?

平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哪些做法需要改正?

四、课外延伸:

  回家与父母、家人一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对照有关条目,检查自己平时操作是否正确,有哪些行为需要改进。

 

 

 

 

美食烹调

1、炒肉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炒肉片的烹饪方法,学会炒肉片。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会学生炒肉片的烹饪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平时,你在家里经常吃用猪肉做的哪些菜?

二、交流讨论

猪肉的烹饪方法很多,炒肉片就是其中的一种。

三、学习“学·做”

1、将洗净的瘦肉顺着纹路斜切成薄片,放在碗里,加少量盐、淀粉拌匀。

2、锅热后加入适量的的食用油,倒入拌好的肉片,用锅铲翻炒。

当肉片变成白色时捞起。

3、将火烧旺,锅内留少量油,放入适量的葱段、蒜、姜,炒出味后,先倒入切好的胡萝卜、香菇等,翻炒一会儿,再放入肉片,继续翻炒片刻,加入适量的盐、味精、黄酒等,炒动几下,再添入少量的淀粉汁,略加翻炒,即可起锅装入盘内。

四、 实践·创新

1、按课文介绍的方法,学着炒肉片。

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肉的其他烹饪方法。

3、留心观察你吃过的用肉做的菜,把他记下来,有机会学着做,一定可以学到不少知识。

 

 

 

2、清蒸鲫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蒸鱼的基本知识和进行实践活动。

2、能力目标:

;学会蒸鱼。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在家主动协助父母做饭煮菜。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蒸鱼的基本知识和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炉具、锅、锅盖、蒸格、碟子。

2、鲜鱼一条、配料、宰鱼刀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会蒸鱼吗?

怎样蒸出一碟鲜嫩的鱼。

二、让学生学习课文,使学生对怎样做清蒸鲫鱼这道菜有初步的了解。

三、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要领和应注意的问题。

1)宰鱼:

宰鱼时用左手把鱼按在砧板上,右手握刀,用刀身拍鱼头,把鱼拍晕(便于刮鳞、开肚),然后刮鳞、开肚,取出内脏,挖掉鱼腮。

2)洗鱼:

用清水洗去鱼血、刮去鱼肚内的黑膜(不洗去鱼血和鱼肚内的黑膜,蒸好的鱼会有较大的腥味)。

用干净的布抹去鱼身上的水或把鱼竖直拿起滴去水分,并在鱼身和鱼肚内涂上少许盐(不抹干鱼身的水,蒸出来的鱼会有较多的水分,使鱼失去一些鲜味。

在鱼身上涂上少许盐是调和去腥)。

3)准备好配料和调味料。

4)蒸鱼:

把洗净的葱切段放在碟中,把鱼放在葱上(这样做能使鱼受热均匀,整条鱼一起熟,还可避免鱼粘碟)。

再放一些姜丝。

在锅中放上蒸格,加水至平蒸格面,盖上锅盖,用武火(猛火)把水烧开。

水烧开后,把整碟鱼放入锅内,用武火蒸10-15分钟左右。

蒸鱼要讲究火候,蒸的时间长,鱼蒸得过熟会失去鲜嫩的味道;蒸的时间不够,鱼末熟则不能吃。

蒸鱼的时间与鱼的大小、炉火的旺弱有关,可通过实践逐步掌握。

大条的鱼可在蒸鱼前先用刀在鱼的背鳍一侧或两侧割开一条切口,这样就可避免外熟内生或需加长蒸鱼时间的情况。

观察鱼是否蒸熟的方法是一看鱼眼,如果鱼眼突出、变白,表示鱼已蒸熟;二可用筷子插进鱼肉,如可顺利穿过亦表示鱼已蒸熟。

5)加配料和调味:

鱼蒸熟后从锅中拿出,倒去鱼水(这些鱼水往往会有较浓的腥味),去掉原来的葱段、姜丝,加酱油,重新放上洗净的葱丝、姜丝,用锅把适量的生油煮熟后趁热淋的鱼面上。

如果条件限制,教师可以用视频播放录制好的一种家庭日常的蒸鱼方法做为示范(或下载教学视频),这样可节省时间和简化操作步骤。

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在这项活动开始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不安全事项:

1)把鱼拍晕和刮鱼鳞时要注意用刀的安全操作,防止伤手(如从安全角度出发,可考虑省去让学生宰鱼这项操作)。

2)洗鱼时动作太急太猛也容易被鱼鳍的刺刺伤手。

3)从锅中拿出蒸熟的鱼时要防止烫伤(拿起锅盖的方法要正确,观察鱼是否已蒸熟时要离开一定距离,从锅中拿出蒸熟的鱼时要先熄灭炉火再用布隔热拿起碟子)。

4)现在一般的售鱼档,都有代客宰鱼的服务,省却了顾客很多工夫。

五、检查评比、分尝品味,鼓励学生在家主动协助家人做菜。

 

 

3、野   炊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在野味砌炉灶和煮食物,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2、培养学生计划分工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3、开展野炊活动要有计划,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既分工又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交流野炊的感受。

二、了解野炊的几个步骤。

野炊的关键环节有:

1、材料和工具。

野炊的材料主要是食物。

带什么食物应根据小组同学的口味和营养搭配,先设计一个菜单,然后分头购买或各从家里带去。

食物应简便、易于烹饪,别忘了带调味品。

这些食物必须在野外煮熟后才能吃。

野炊的工具主要有锅、大勺子、小刀、碗筷、水壶以及火柴等。

2、建炉灶。

炉灶的地点应选择在小河滩或山坡的开阔地带,要远离树木,四周无杂草,较平坦,能避风,有活动空间。

砌炉灶的方法很多。

最简单的是找几个较大的石头(约20厘米高)叠成“门字形灶”。

石头要尽量砌齐平,以便锅能平放。

锅底距地面约20厘米左右。

3、捡柴和烧火。

捡柴可到附近小树林、河边捡一些枯树枝、落叶、松针、易燃的小木棍等烧火是野炊的关键环节。

刚点火是尽量用细小饿枯枝,待火烧旺后,再添加一些粗的木头进灶内。

不要一下子就添加许多柴,这样反而使灶内空气不足,炉火不但不旺,还会冒烟,这时可用草帽等来扇风使火苗重新燃烧。

烧火时要有专人负责,并且要一直守到灭火为止,不能离开,以防万一。

4、烹饪。

野炊同样可以用煮、炸、煎、炒、烤等多种烹饪方法,可以把在劳动课中学到的本领和平时在家练就的特长发挥出来。

要保证野炊烹饪成功,几个关键点要把握住:

第一,火要旺;第二,由于小组人多,要把量大的食物分几次煮;第三,别忘了放调味品;第四,要沉稳操作,忌手忙脚乱,因此分工合作非常重要;第五;火候要恰到好处,不宜过生或过熟,尽量使色、香、味俱全。

5、野炊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食物的卫生和用水的清洁。

所有食物都必须事先洗干净、切好、煮熟才可以出吃。

(2)注意用火安全。

炉灶要远离树林和有茅草的地方,野炊完要用水浇灭火苗。

(3)注意环境保护。

不浪费食物,尽量吃完煮好的食品;不要乱丢废弃物,不毁坏树木和植被。

 

 

 

物品保养与整理

1、保养皮制品

教学目标:

学会保养皮制品,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

皮衣和皮鞋各一件,清洁亮光油、鞋油,毛刷或净布。

学生:

同上

教学重难点:

教会学生皮制品的保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人们平时怎样保养皮制品?

二、学与做

1、老师边示范边讲其方法。

a、皮鞋的保养。

皮鞋穿在脚上,比较容易脏。

擦皮鞋之前,要用刷子将鞋上的尘土刷去,再在鞋面上抹上鞋油,然后用鞋刷来回拭擦。

也可以在鞋面上直接涂上皮鞋亮光油。

b、皮衣、皮包、皮沙发的保养。

皮衣、皮包、皮沙发不能用鞋油拭擦,要用毛刷或净布把表面的灰尘刷擦干净,再喷上专用的清洁亮光剂,边喷洒边用细软的净布拭擦。

2、皮制品的保养要注意的事项。

避免雨林水泡,不能烈日下暴晒等

三、思考与实践

1、皮制品的保养要注意什么?

2、学着给家人擦皮鞋。

3、如果家里有皮沙发,请学着清洁它。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擦皮鞋和保养皮制品。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皮鞋擦好皮衣保养好,若有时间的话,还要帮助父母的皮鞋皮衣保养好,这样,既能把我们的小手练得更灵巧,又能让父母高兴。

 

 

 

 

2、整理外出行装

教学目标:

知道如何整理行装,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列出所需的物品清单并将之放入旅行包中

教学准备:

准备教学参考视频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平时爸爸妈妈外出时是怎样整理行装的?

2、说说为什么要整理行装?

学校组织夏令营、春游、秋游,节假日全家外出旅游等,都必须带一些行李。

3、怎样整理行装?

A要根据外出的季节、地点、时间长短以及自己的身体情况,列出外出所需的物品清单。

如旅行袋、换洗衣服、洗漱用品、针线包、雨具、常用药品等。

B按清单备齐所有用品。

所带物品必须实用、简便、结实。

这样,外出期间才能既方便使用又不多余累赘。

C将物品分类整齐地放入旅行包中。

需要的东西最好伸手就能拿到。

常用的小物品如手帕、小刀、零食、清凉油等应放在最外层的口袋里。

外出时最好带一两本课外书,以便空闲时阅读。

D检查旅行袋的背带、拉链等是否结实,有没有哪些东西忘了。

4、实践与创新

1)、你对整理外出行装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2)、从现在开始,外出时自己整理行装。

3)、进行一次整理行装比赛,看谁整理得又快又有条理。

 

 

 

3、用绳子捆绑物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自己动手用绳子捆绑物品的本领。

2、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学习用“十字形”“井字形”捆绑法捆绑物品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你能一个一只手提起四个酒瓶子吗?

学生:

很难。

教师:

再给你一根长的绳子呢?

学生:

将之捆绑起来。

教师:

对了,在生活中经常要用绳子捆绑物品,这样会很方便。

大家看,老师一只手里很简单的提起了四个瓶子。

那么,除了用绳子捆绑酒瓶外,还有什么物品也需要用绳子来捆绑呢?

学生讨论交流。

你见过这样用绳子捆绑的物品吗?

(教材第28页图)

(2)学与做

首先,要根据物品的轻重选择粗细合适的塑料绳、尼龙绳、麻绳、草绳等。

物品重,绳子要粗些,物品轻,绳子可细些。

常见的捆绑物品的方法有两种:

1、”十字形”捆绑法

绳子长度是包装物长与高之和的4倍左右。

2、“井字形”捆绑法

绳子的长度是物品的长与高之和的8倍左右。

注意:

捆绑物品时,当绳子遇到已捆好的横向绳子时,必须交叉缠绕,这样才会捆绑的更牢固。

最后,绳子两端应在物品的棱角处打上活结。

3、用绳子捆绑物品的方法有很多。

只要注意观察和实践,还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方法来。

(3)实践与调查

1、学习用“十”字形捆绑法把几本书捆绑起来。

2、学习用“井”字形捆绑法打包。

3、观察人们如何用绳子捆绑物品。

 

 

 

 

小制作

1、蛋壳彩绘

认知目标:

蛋壳上绘画较纸上难度要高一些,学生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认真对待画面上的每一笔,尽量使它成为一个较成功的艺术品。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创造美,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重点难点:

通过制作蛋壳画的过程,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探索性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

蛋壳画范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室中设置“材料站”,学生可以自选辅助材料,学生准备:

鸡蛋、鸭蛋、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活动一是探索实践,通过设疑,让学生思考、实践、探索“把鸡蛋液从蛋壳中弄出来,而不损坏蛋壳。

”激发学生去探索,并在探索中引发学生对蛋壳的兴趣。

(二)感知、自主探究:

教育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

探索将蛋壳“变废为宝”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让学生讨论蛋壳可以变成怎样的工艺品?

(课件演示蛋壳工艺品。

1、让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发现蛋壳的作用,从而明白“废”与“宝”的关系。

2、在欣赏中感受蛋壳作品的美,激发制作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活动三是设计制作,通过联想进入设计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作。

活动中给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及动手能力。

1分钟联想

蛋壳外形的联想

蛋壳作用的联想

蛋壳碎片的联想

1、通过1分钟联想,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欣赏、讨论中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尽情的发挥。

相信学生是最好的艺术家。

4、学生自由组合制作蛋壳作品

(四)拓展知识、自主创造:

活动四是成果展示和交流。

个人或小组代表展示制作的蛋壳工艺品,并进行介绍和评议,互赠作品活动。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活动获得升华和延伸。

(五)创新实践、开拓延伸:

本课的教学,我将劳技与艺术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起到了在劳技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彩绘蛋壳的制作中,进行造型创新。

如作“不倒翁”,学生兴趣浓厚,许多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精心制作,课后还利用节假日制作各种造型的彩蛋。

他们都有了善于发现的眼、勤于创造的手、勇于探索的心。

 

 

2、做相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示意图制作相框,巩固掌握纸工制作的划、折等技法。

2、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培养劳动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劳动态度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看懂制作示意图并制作相框。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已做好的房子相框。

学生准备:

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双面胶,一张照片,一个自己喜爱的相框。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各自展示带来的相框,并说说这个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你喜欢它?

然后教师出世纸制相框成品,告诉学生用纸也可以作出漂亮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制作愿望。

2、让学生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试着组合。

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相框作品。

3、根据“助学提示”,展示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图形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创作意愿。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准备设计一个相框并画出设计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4、将学生设计制作的相框展示出来,以每小组为一个专柜,选出代表介绍本小组的相框,最后评出“优秀作品”。

5、教师可根据评价内容,先让一个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为其它小组进行评价作出示范。

 

 

3、巧做光盘架

教学目标

  1、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整体。

  2、体验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简单的制作光盘架,体验制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光盘架小制作)光盘架的设计老师这有一个很简单的小制作,你们看看,他可以派什么用?

有什么益处?

  2、学生猜想交流

  3、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我们一定有很多学习与娱乐的光盘,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帮助,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光盘架,将这些光盘有秩序地摆放在一起,既方便查,又可增添生活情趣。

  4、板书课题:

光盘架的设计

  二、师生探究

  1、生活的多彩使我们的光盘种类繁多,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架子(展示更多工艺光盘架)观察选用的是哪些材料?

  不锈钢木材铁布等等

  2、这些漂亮的光盘架美观耐用,光盘架的设计使用方便更是装饰家居的理想物品,那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什么问题呢?

  ①平衡②尺寸③选材④插接口的设置

  小结:

制作时用较硬的包装盒纸或硬纸,也可使用其他材料。

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整体。

  三、体验创新

  1、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是未来的创造者,你觉得你的创新思维怎么样?

  2、先来欣赏这些小创新者的作品吧。

(出示书上的若干作品范图)

  集体讨论:

选材造型创意

  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想法看

  3、有比较才有发现,有胆量才有惊喜,老师期待着你们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用自己或小群体的智慧设计制作一个既实用又有个性的光盘架。

  四、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1、自我推荐

  2、相互展示

  3、师小结鼓励

  六、总结全课生活赋予我们很多的乐趣,制作光盘架的全过程你开心吗?

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你会更乐观,更接近成功!

 

 

 

 

喜迎新年

1、节日的教室布置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自己动手布置教室的本领。

2、培养学生创造美和审美的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布置节日或游园活动的教室。

2、难点:

用彩色纸链布置教室。

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新课。

XX节日要到了,本班要举行一次游园活动,前两天老师已布置同

学们设计布置教室的方案,要求教室要充满节日的气氛,现在就请各小组谈自己的设想。

(2)让四个小组谈他们各自的设想

(3)教学第二自然段

(4)布置教室要做好分工。

(5)教室布置最主要的部分是课桌椅的排列。

(6)布置好教室后要进行卫生大扫除。

(7)布置教室的彩条

(8)教师讲解

(9)总结:

[实践·创新]告诉学生这节课是一次布置教室的演习,今后应学习其他

班级的教室布置的长处,在班主任的协助下把教室布置得更好!

 

2、制作头饰和面具

教学要求:

1、通过制作头饰和面具,促使学生更加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并提高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思维的能力。

2、掌握制作头饰很面具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做作头饰和面具可简可繁。

工具与材料有:

厚纸皮、吹塑纸、松紧带、彩色蜡光纸、剪刀、透明胶等。

二、讲授制作过程。

(一)小丑帽

制作步骤:

将一张厚纸皮或吹塑纸卷成圆锥体;用钉书钉或透明胶布固定好;剪掉不规则的边,剪出两眼睛,再包上蜡光纸,穿上松紧带,一个小丑帽就做好了。

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圣诞老人帽。

(二)魔鬼面具

制作步骤:

将厚纸皮或吹塑纸剪倒梯形;如果纸皮不是白色的,要在面上贴上白纸或涂成白色;剪好眼睛,画上鼻子和嘴,用松紧带将面具拉成弧形。

制作面具和头饰一般都要先构思,根据自己的头和面部的大小选择材料尺寸,画出轮廓,然后在裁剪并加工。

注意眼睛一定要剪在恰当的位置,否则无法看清外面的情况,松紧带的长短和安装位置也要合适,并且要牢固,否则不好不固定

 

 

 

3、新春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2、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关心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参加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公益劳动的概念,能够分辨公益劳动与其他劳动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你参加过打扫卫生或绿化等活动吗?

这些活动对公众有什么好处?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认识。

3、师:

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新春社区活动》

二、明理激情

1、义务清洁劳动

2、美化环境

3、专题宣传 

4、才艺奉献

三、深化认识

1、师:

课前,同学们调查了许多关于人们参加公益劳动的资料,我们相互交流一下。

2、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己找到的资料。

3、提问: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参加公益劳动?

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劳动?

说一说当时劳动的情景和劳动后的感受。

4、小结并过渡:

参加公益劳动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可是有些同学的认识却不同。

5、电脑演示课后练习"议一议"的内容。

6、学生任选题目进行讨论。

7、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1)小文能够参加公益劳动是对的,但他的想法不对。

参加公益劳动是为了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不图表扬、不图回报。

(2)小英的说法是错误的。

清扫街道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劳动,作为小学生要有社会责任感,为美化环境尽力,而且在劳动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3)小明的做法是对的。

为了给别人带来方便,他不怕脏、不怕累,主动疏通下水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总结全课,歌曲结束

1、同学们,有一首歌唱的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热心公益事业,我们的社会,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