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0933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docx

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

2014电大《内科护理学》课程辅导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学习要求目标

本章介绍循环系统七类疾病,除人工心脏起搏器和心脏电复律、心肌病外,其它五类疾病是学习重点,要求从疾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及健康教育全面掌握。

学习建议:

复习循环系统解剖和生理,病理和病理生理。

第一节 总论

重点提示:

1.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

2.心脏正常节律的维持依赖于起搏点与传导系统,窦房结以自律性最高而成为心脏正常的起搏点。

3.心脏的营养由冠状动脉供给。

4.心脏的活动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相互制约,取得平衡,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第二节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故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标准委员会1994年修订):

Ⅰ级:

体力活动不受限。

Ⅱ级: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Ⅲ级: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Ⅳ级: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一、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最常见的为缺血性心肌损害。

(2)心脏负荷过重 包括心室前负荷和后负荷过重。

2.诱因 心力衰竭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可由某些因素所诱发,称为诱因。

常见的诱因有:

①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多;②心律失常,尤以心房颤动等快速心律失常多见;③水、电解质紊乱;④体力过劳

(二)发病机制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可由三方面因素参与。

1.血液动力学异常 有各种病因及诱因促使心脏泵功能减退。

2.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在心力衰竭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SN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增高,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排血量。

3.心肌损害和心室重塑 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脏重塑。

【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

1.临床症状 

左心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病理基础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肺循环淤血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低心排血量的主要症状为外周脏器组织灌注不足的综合表现。

(1)呼吸困难 

为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病理基础为肺循环淤血。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此为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2)咳嗽、咯痰、咯血 

(3)低心排量症状 

2.体征 高枕卧位,两肺底可闻及湿啰音。

(二)右心衰竭  

1.临床症状 

右心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病理基础为体循环静脉淤血所致。

常见的症状为上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浮肿、尿少等。

2.体征

(1)颈静脉怒张 显示体循环静脉压增高,当压迫腹部肿大的肝脏时,可出现肝颈返流征阳性。

(2)肝脏肿大及压痛 肝肿大常发生于下肢浮肿之前。

长期肝内淤血可导致心源性肝硬化。

(3)水肿 是右心衰竭较晚期的表现。

水肿开始出现在身体最低的部位。

(4)右心室增大或全心增大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剑下可见明显搏动。

(三)全心衰竭

心力衰竭早期常是一侧性的,临床多见先为左心衰竭,而后发展波及右心,导致右心衰竭,从而出现全心衰竭。

重点提示

1.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脏重塑,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原发性心肌损害及心脏负荷过重。

2.最常见的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因素是呼吸道感染。

3.左心衰竭的病理基础是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高枕卧位、双肺底湿啰音、奔马律是左心衰竭的典型体征。

4.右心衰竭的病理基础是体循环淤血,常见症状为上腹胀满、食欲不振,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征阳性为典型体征,晚期可出现下肢水肿。

【有关检查】

(一)X线检查 

(二)超声心动图 对诊断和评估心脏功能有重要价值。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影对评价心脏收缩功能有价值。

(四)血浆脑钠素(BNP)检查 BNP>80~100pg/ml,可提示有心力衰竭的存在。

(五)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诊断要点】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

①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增大;②肺淤血的症状和体征;③外周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④其他辅助检查指标(BNP、血流动力学指标等)。

重点提示

1.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减轻心脏负荷、加强心肌收缩力等综合措施,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2.重点掌握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常见毒性反应及中毒的处理,利尿剂治疗护理等内容。

【治疗要点】

(一)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 是心力衰竭的一种基本治疗。

2.饮食 应采用低钠饮食。

3.利尿剂的应用 在利尿的同时,容易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等电解质紊乱,因此临床上应避免滥用利尿剂。

4.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容量血管和外周阻力血管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室舒张期末压,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室功能。

(二)加强心肌收缩力 常用药物为洋地黄制剂。

1.洋地黄 洋地黄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排血量,从而改善各器官的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适应证:

适用于中、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

对伴有快速心房颤动的患者特别有效。

不宜应用的情况: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在最初24小时以内者。

对洋地黄中毒及过敏者应禁用。

洋地黄类药物毒性反应主要表现有:

①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②神经系统反应,为头痛、头晕、黄视绿视等;③心脏方面反应,可表现为引发的各种心律失常。

洋地黄毒性反应的处理:

①停用洋地黄类药物;②补充钾盐;③纠正心律失常

2.其他正性肌力药物 如β受体激动剂。

(三)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β受体阻滞剂可改变慢性心力衰竭的生物特性,对抗不良作用,显著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

目前推荐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应该应用。

具体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剂量。

常与ACEI及(或)利尿剂合用。

(四)防治各种诱发心功能不全的因素。

(五)治疗原有心血管疾病。

重点提示: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对防止与改善心室重塑起重要作用。

2.护理应掌握水肿患者皮肤护理要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休息和活动的原则。

【护理】

(一)主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心输出量下降有关。

   3.体液过多:

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洋地黄中毒。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部位皮肤抵抗力减低有关。

(二)主要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方法,休息的方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安排。

心功能Ⅰ级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心功能Ⅱ级者休息应充分,心功能Ⅲ级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但允许患者慢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活动;心功能Ⅳ级者则需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由他人协助。

对于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应鼓励其经常变换体位以避免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心衰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

2.饮食护理

(1)少量多餐,并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限制钠盐的摄入:

轻度水肿患者每日摄盐量应在5g以下

(3)饮食上还应注意适当限制含钠较多的食品。

3.皮肤护理

(1)皮肤观察.

(2)保护水肿部位的皮肤

(3)床单平整、清洁,并定时协助患者翻身。

4.药物护理

(1)使用洋地黄药物的护理

1)服用地高辛时,嘱患者如果一次漏服,则下一次不要补服。

2)护士给药前先数心率,若<60次/分不能给药。

3)用药期间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定期检测血清地高辛浓度水平.

4)长期心房颤动的患者,使用洋地黄后要注意有发生中毒的可能。

5)发现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时及时通知医生,共同处理。

(2)使用利尿剂的药物护理

1)注意记录尿量及每日测量体重,了解利尿效果。

2)监测血清电解质变化情况。

3)嘱应用排钾利尿剂患者饮食上多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

4)静脉补钾时每500ml液体中氯化钾含量不宜超过1.5g。

且速度不宜过快。

5)非紧急情况下,利尿剂的应用时间选择早晨或日间为宜。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避免引起心衰的诱发因素

2.休息与活动

3.用药指导

4.教会患者自我监测

5.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二、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显著、急骤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为常见。

【临床表现】

急性左心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如突发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患者端坐呼吸,有窒息感,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大汗淋漓,极度烦躁不安。

体征:

两肺对称性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重点提示

1.急性心力衰竭:

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显著、急剧下降,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或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2.临床上急性左心衰竭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3.临床特点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淋漓、极度烦躁、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等典型表现。

【诊断要点】

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一般易做出诊断。

急性肺水肿所致的心源性哮喘应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相鉴别

【治疗要点】

急性肺水肿属危重急症,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症状,以免危及患者的生命。

1.体位 采用坐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2.镇静 可皮下注射吗啡3~5mg,效果不佳者可重复使用。

3.吸氧 高流量氧气吸入(6~8L/分),并可给患者吸入通过50%酒精湿化的氧气,以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有利于肺泡通气改善。

4.减少心脏负荷 快速利尿。

5.快速洋地黄制剂 适用于有快速心房颤动伴急性左心衰竭者,禁用于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

6.其他治疗 解除支气管痉挛,去除诱发因素。

【主要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状态。

   2.体位 坐位,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坠床。

3.镇静 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时,严重的呼吸困难常使患者烦躁不安,感到焦虑、恐惧,这样的情绪反应会加重心脏负荷,护理措施为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多陪伴患者

4.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

5.药物护理 迅速建立两组静脉通路,遵医嘱及时、正确使用药物。

第三节 心律失常

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形成或冲动传导异常均能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称之为心律失常。

重点提示

心律失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形成或冲动传导异常,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

2.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技术,应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传导阻滞)。

一、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或早搏,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脏收缩。

根据异位起搏点的部位不同,可将期前收缩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三类,其中以房性和室性为更常见。

【临床表现】

偶发的期前收缩一般无特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漏跳的感觉。

当期前收缩频发或连续出现时可出现心悸、乏力、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临床听诊呈心律不齐,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常增强,而第二心音相对减弱甚至消失。

心电图是期前收缩的最重要诊断方法。

【心电图特点】

室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无P波。

(2)提前出现的QRS-T波形态异常,时限通常为0.12秒或以上。

(3)期前收缩后可见一完全代偿间歇(图3-2)。

图3-2 室性期前收缩

二、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发生的期前收缩形成。

【病因】

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最常见的为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为:

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大多心律绝对均齐,刺激迷走神经或按摩颈动脉窦可使发作突然中止。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时间长(大于30秒)、心室率快,则可严重影响心室排血量,使心、脑、肾血流供应骤然减少,临床上出现低血压、晕厥、休克、严重心绞痛、呼吸困难,甚至猝死。

【心电图特点】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2)QRS波形态及时限正常。

(3)往往不易辨认出P波。

(4)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期前收缩触发(图3-3)。

图3-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室性心动过速 

(1)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而迅速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

(2)QRS波形态畸形,时限大于0.12秒,有继发ST-T改变,T波方向常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3)心室率一般为140~220次/分,心律不规则。

(4)常可见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图3-4)。

图3-4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对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因极容易衍变成心室颤动,故必须给予紧急处理。

首选药物为利多卡因静注。

如患者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脑血流灌注不足等危急表现时,应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三、扑动与颤动

当自发性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范围时,形成扑动或颤动,心室颤动是极危重的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心室扑动与颤动 其临床表现无差别。

一旦发生,患者迅速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继之呼吸停顿,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无法测到,即为临床死亡。

【心电图特点】

1.   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形状大小不同,间隔不均匀的f波。

(2)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可在100~160次/分。

(3)QRS波形态正常(图3-6)。

图3-6 心房颤动

3.心室扑动 

心电图呈匀齐的、连续大幅度的正弦波图型,其频率为150~300次/分,难以区分QRS-T波群(图3-7)。

4.心室颤动 

心电图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波动,其频率在150~500次/分,QRS-T波群完全消失(图3-7)。

图3-7 心室扑动及颤动

重点提示

1.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应首选的治疗措施,如心房颤动的转复或心室率控制药物的选择;病窦综合征有症状者应选用起搏器治疗;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复律除颤。

2.心律失常的护理应及早发现和警惕危险性心律失常并给予及时处理。

四、护理

(一)主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急性意识障碍:

晕厥:

与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脑组织灌注量不足有关。

2.潜在并发症:

阿-斯综合征;心脏骤停。

(二)主要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评估心律失常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

(2)定期测量心率和心律

(3)及时发现危险性心律失常

(4)指导患者配合检查

(5)熟练操作心电图机

2.当患者发生较严重心律失常时的护理措施:

(1)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

   

(2)给予鼻导管吸氧,改善因心律失常引起的机体缺氧。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为用药、抢救做好准备。

(4)准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其它抢救药品及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

(5)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药物的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速度,观察药物的作用效果和副作用,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及时发现因用药而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

五、健康教育

1.预防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2.用药指导

3.自我监测

4.家庭急救教育

第四节 人工心脏起搏和心脏电复律

一、人工心脏起搏术

人工心脏起搏术是用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亦可用于治疗快速的心律失常。

所用的仪器称为心脏起搏器

【起搏方法】

1.临时性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2.永久性起搏器植人  

【术后护理】

1.休息:

卧床休息3d,术后7~9d拆线,并连续3d每日测4次体温。

2.病情观察:

术后行心电监护24h,观察起搏信号是否正常、患者原有症状是否消失、有无对起搏器不适应等;每天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炎症征象。

3.伤口护理:

伤口局部用小沙袋压迫6~12h,以防出血。

4.防止感染:

应用抗生素静脉点滴3天。

5.出院指导:

①术后1个月内,患者的头、颈、右上肢应少活动;②术后6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术后6周内避免抬举过重的物品,以防电极移位;③避免穿太紧的衣服,以免对伤口及起搏器产生过度的压力。

【健康教育】

 1.定期复查、自查

 2.避免影响起搏器功能

3.随身携带卡片

4.乘坐飞机对起搏器系统无大影响,但需随身带起搏器安装证。

 5.患者死后,火葬前应取出起搏器,以免发生爆炸。

重点提示

1.人工心脏起搏术是用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

2.起搏器的起搏方式有临时性静脉心内膜起搏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两种。

3.能够对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

二、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术是用电能来治疗各类快速性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

【适应证】

各类快速性异位心律失常,其中以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的转复首选本法。

【操作方法及护理】

(二)术后护理

  1.休息:

卧床休息24小时,患者清醒后给予安慰与帮助。

  2.心电监护:

每半小时记录心电监测仪上的心率、心律,并测量血压,重复上述过程6次,监护时间至少24小时。

  3.药物护理:

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用药反应。

  4.并发症护理:

观察电击局部皮肤有无损伤;注意是否有动脉栓塞、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并予以处理。

重点提示

1.心脏电复律术是用电能来治疗各类快速性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

2.分为同步电转复与非同步电转复两类。

非同步电转复仅适用于心室颤动。

3.护理应掌握对心室颤动患者进行电除颤的步骤及术后护理要点。

思考题

1.人工心脏起搏术的概念、类型及适应证。

2.人工心脏起搏术的术后护理

3.永久起搏器植入后对患者出院前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4.心脏电复律的概念。

同步电复律和非同步电复律各适用于哪种心律失常?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heartdisease)。

本病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本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住院心脏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

一、病因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龄 常在40岁以后易发生。

2.性别 男性多见,女性常在绝经期后发生。

3.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可为正常认的3~4倍)。

4.血脂异常 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血脂异常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低高密度脂蛋白。

5.吸烟 吸烟可造成动脉壁氧含量不足,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6.糖尿病 

7.肥胖及体力活动减少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几率极高。

8.遗传 

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亦称危险因素)可归纳为: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

二、临床分型

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部位及病变严重程度、心肌缺血程度,可将冠心病分为以下各型:

1.无症状心肌缺血

2.心绞痛

3.心肌梗死

4.缺血性心肌病

5.猝死

近年来从病理变化特点,结合临床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加强二级预防,提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心病的概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

重点提示

1.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部位及病变严重程度、心肌缺血程度,冠心病可分为5种类型。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

心绞痛

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发生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张力改变和/或痉挛,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

一、发病机制

当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管腔内斑快形成,导致管腔狭窄,限制了血流的通过。

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心绞痛诱发因素。

二、临床表现

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为胸骨后压迫性不适或为紧缩、压榨、堵塞感,也可有烧灼感,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内侧,亦可放射到咽喉部、颈部、背部、上腹部等。

患者被迫停止原有动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5分钟内缓解。

一般胸痛持续时间不超过10~15分钟。

三、有关检查

1.心电图检查 约有半数患者静息心电图为正常。

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一过性心肌缺血性的ST段下移(≥0.1mV)和/或T波倒置。

2. 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存在相应部位的冠脉供血不足。

利用放射性铊或锝心肌显像,所示灌注的缺损区可提示此心肌血流供血不足或消失,对心肌缺血诊断极有价值。

3.冠状动脉CT为无创性冠状动脉显影的检查手段,其阴性检查结果对排除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

4.冠状动脉造影 典型心绞痛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主干有明显狭窄(管腔狭窄程度大于75%)。

本检查具有确诊价值,并对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极为重要。

四、诊断要点

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病史者诊断常不难。

症状不典型者,结合年龄、冠心病易患因素、心电图及其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等检查也多可明确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可作确诊。

五、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注意消除或避免诱发因素。

积极治疗及预防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 为最有效的终止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

(2)β受体阻滞剂 抗心绞痛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心率及减低心肌收缩强度,减少心肌氧需量。

(3)钙离子拮抗剂 能阻断钙离子流入动脉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对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疗效更好。

(4)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 常用阿司匹林。

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外科治疗 经冠状动脉造影后显示不适合行介入治疗者,应及时作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

重点提示

1.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发生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张力改变和/或痉挛,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临床可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类。

3.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为胸骨后压迫性不适或为紧缩、压榨、堵塞感。

4.硝酸酯类为最有效的终止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发生破裂、表面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或诱发血管痉挛,致使部分或完全阻塞管腔

二、临床表现

典型的胸痛表现与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相似,但通常其程度更为严重,发作更为频繁,疼痛持续时间更长。

三、有关检查

心绞痛发作静息时,心电图可表现为正常。

但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可出现一过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