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52 真题研磨 方向更重要 文言文阅读.docx
《届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52 真题研磨 方向更重要 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52 真题研磨 方向更重要 文言文阅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52真题研磨方向更重要文言文阅读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情数据统计
年份
命题材料
考查角度
考纲要求
2019
全国卷Ⅰ: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全国卷Ⅱ:
《史记·商君列传》
全国卷Ⅲ: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近五年来,全国卷对文言文阅读考查角度非常明确,共四个题,考查四个角度,即:
①文言文断句
②古代文化知识
③概括与分析
④文言文翻译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8
全国卷Ⅰ:
《晋书·鲁芝传》
全国卷Ⅱ:
《后汉书·王涣传》
全国卷Ⅲ:
《宋史·范纯礼传》
2017
全国卷Ⅰ:
《宋书·谢弘微传》
全国卷Ⅱ:
《后汉书·赵憙传》
全国卷Ⅲ:
《宋史·许将传》
2016
全国卷Ⅰ:
《宋史·曾公亮传》
全国卷Ⅱ:
《明史·陈登云传》
全国卷Ⅲ:
《明史·傅珪传》
2015
全国卷Ⅰ:
《宋史·孙傅传》
全国卷Ⅱ:
《北史·来护儿传》
数据分析:
从命题材料看,近五年文言文命题选材稳定,均为人物传记,来源偏重《二十四史》,其中《宋史》考查了四次,《明史》《后汉书》各考查了两次,2019年三套卷均考查了《史记》;从命题形式上看,题型保持一致,四道题依次为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概括与分析、文言文翻译;分值固定,选择题3分,翻译题10分。
值得注意的是,《考试说明》给出两篇题型示例都有实词选择题,备考时应加强实词的复习
一、(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
“子何以中吾君?
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
“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
“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
惠王曰:
“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整体阅读·(8-10分钟)】
1.文章重点叙述了商鞅的哪些事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
②旁征博引,说服秦孝公变法。
③任左庶长,开始变法。
④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
⑤讨伐魏国,魏国被迫迁都。
2.概括商鞅的性格作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富有远见,勇于改革,执法严明。
【精准答题·(约10分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解析】选B。
综合四个选项,“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必杀之/无令出境/”的停顿是一样的,这样大体了解文意,减少断句阻力。
接着A项断句为“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B、C、D三项均为“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
“公孙鞅年虽少”意为“公孙鞅年纪虽轻”,句意完整,排除A项。
B、C、D三项的比较关键在于“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之”“鞅”“之”三个指的都是“商鞅”,后面应该断开,排除C项。
“愿王举国而听之”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排除D项。
然后代入,再通读检查一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解析】选B。
汤武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
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
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
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
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解析】选C。
“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误,原文为“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当太子犯法,是对他的老师施加刑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关键词:
“苟”“法”“故”“利”“循”;
(2)关键词:
“期年”“都”“便”。
答案:
(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补充训练·(约5分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因:
通过
B.公与语,数日不厌厌:
心服
C.夏殷不易礼而亡易:
改变
D.刑其傅公子虔刑:
处罚
【解析】选B。
厌,厌倦。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卫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垮了魏军后班师回国。
(得分点:
“伏”,埋伏;“因”,趁机;“破”,打败)
附【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
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
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
公叔座说:
“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
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公叔座死后不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要重建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失地,他就西去秦国,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
孝公跟他谈得非常投机,谈了好几天都不觉得厌倦。
景监说:
“您凭什么能合上大王的心意呢?
我们国君高兴极了。
”卫鞅回答说:
“我用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他,他才特别高兴。
”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
卫鞅说:
“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
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孝公说:
“好。
”(卫鞅说:
)“治理社会不止一条道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不必效法古代。
所以商汤、周武王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
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
”孝公说:
“好。
”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
卫鞅说:
“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
”将依新法处罚太子。
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
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
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
于是卫鞅被任命为大良造。
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
孝公令卫鞅率领着军队围攻魏国。
卫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垮了魏军后班师回国。
魏惠王的军队多次被齐、秦击溃,国内空虚,一天比一天消弱,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让河西地区献给秦国以求和解。
魏国就离开安邑,迁都大梁。
惠王后悔地说:
“我真后悔当初没采纳公叔座的意见啊。
”卫鞅打败魏军回来以后,秦孝公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作商君。
二、(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
“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整体阅读·(8-10分钟)】
1.文章重点叙述了鲁芝的哪些事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任天水太守时,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治政卓有成效。
②晋宣帝起兵诛曹爽,他率部驰援,并提出正确的应对策略。
③为人所推重,让羊祜欲让出自己的车骑将军职位。
2.概括鲁芝的性格作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清忠履正,洁身自好,和而不同;有才干,善于审时度势。
【精准答题·(约10分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语境,把握该部分大意,可以看出该部分为三层,前半部分陈述对象是“爽”,中间部分陈述对象是“芝”,后半部分陈述对象是“宣帝”。
然后具体分析断句情况,有关“爽”和“宣帝”的部分,四个选项相同,故设误点在中间部分;“芝坐爽下狱”,主语为“芝”,“坐爽下狱”为其谓语,“芝坐爽下狱”为一整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继而根据句式结构分析,“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各自独立,句式相同,排除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错误,“阼”指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古代宾客相见时,客人走西面的台阶,主人走东面的台阶。
常“阼阶”连用。
因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以“阼”指帝位。
“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亦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
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
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
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
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蜀地饱受侵扰”错误,原文相关语句“郡邻于蜀,数被侵掠”的意思是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
(1)关键词:
“以”“叛”“以为”“先驱”。
(2)关键词:
“以”“履”“素”“作”。
句式:
“屋五十间”。
答案:
(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补充训练·(约5分钟)】
1.梳理、积累文中重要实词。
(1)请找出表示官职调动、升迁之类的词语,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①表示授予官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提升官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示调动官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表示重新任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表示罢免官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①芝屡有谠言嘉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芝坐爽下狱,当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寇盗充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芝以年及悬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举、辟、除、拜、引、征 ②迁 ③转 ④起 ⑤黜
(2)①正直 ②因犯……罪 判罪 ③到处都是 ④七十岁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生您处在伊尹、周公的位置,一旦因获罪被罢黜,即使想再牵黄犬,又怎么可能办到!
(得分点:
“伊周”“牵黄犬”文化典故;“以”“见”)
附【译文】
鲁芝字世英,是扶风郿人。
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豪族。
他的父亲被郭氾杀害,鲁芝在襁褓中时就流离失所,十七岁时才迁居雍州,潜心学习典籍。
后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州府征用为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
推举他为孝廉,授他为郎中。
后来鲁芝被授为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升任尚书郎。
曹真到关西督察,又让鲁芝参与大司马军事。
曹真去世,宣帝代职,就任命鲁芝为参骠骑军事,后改任天水太守。
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削减,强盗横行,鲁芝全心镇守护卫,改造城市,数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境。
升任广平太守。
天水各族百姓敬慕鲁芝的德行,老幼赴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
魏明帝应允。
曹爽辅佐朝政,引荐鲁芝为司马。
鲁芝多次发表正直的言论提出良策,曹爽未能采纳。
等到宣帝起兵讨伐曹爽,鲁芝率领其余众兵过关斩将,冲了出去赶赴曹爽处,劝告曹爽:
“先生您处在伊尹、周公的位置,一旦因获罪被罢黜,即使想再牵黄犬,又怎么可能办到!
如果能挟制天子保住许昌,倚仗天子的威势以羽檄征用四方兵马,谁敢不依从!
舍弃这些离去,欲赴刑场,难道不令人痛惜吗!
”曹爽怯懦、疑惑不能采用鲁芝的计谋,于是身受杀戮。
鲁芝因曹爽而被捕入狱,论罪当死,但他不争辩曲直,不想求赦免。
宣帝赞许鲁芝,赦免而不杀他。
不久起用鲁芝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诸葛诞叛乱被平定后,升任大尚书,掌管刑理。
武帝登基后,鲁芝改任镇东将军,晋爵为侯。
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鲁芝因年已七十,告老退休,上奏章表十多次,于是被征召为光禄大夫,位特进,配给吏卒,门前像官署一样设置木栅。
羊祜作为车骑将军,于是拿自己的位置欲让给鲁芝,说: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做官至头生华发,始终守礼,未曾被任选此官职,我越过鲁芝,凭什么来满足天下人的愿望!
”皇上不依从。
鲁芝就是如此被人敬重。
泰始九年鲁芝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皇帝为他哀悼,赐谥号贞,并赐墓地百亩。
【加固训练】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整体阅读·(8-10分钟)】
1.文章重点叙述了谢弘微的哪些事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出继从叔,只接受新家数千卷书籍,全不关心其余财物。
②乌衣之游,常能简言服众。
③照顾亡叔家人及产业尽心尽责,清正廉洁。
④事母至孝,事兄如父。
2.概括谢弘微的性格作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热爱读书,富有才学,严肃正直,笃于亲情,临财清廉。
【精准答题·(约10分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解析】选D。
“时然后言”意思是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其后带宾语“所继叔父”,就讲不通了。
“所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