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0343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5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docx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作品

 

毕-设

业-计

(二零届)

基于Java的“博客”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年月

摘要: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多重要的角色,人们也越来越需要在网络上进行彼此的交流、互动。

本课题是在eclipse+JDK1.6开发环境下,使用java语言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一个博客论坛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用户登录/注册、信息查询与浏览、发表评论、博客文章管理、公告管理、好友信息管理、博主信息设置等功。

通过本系统,用户可以自主地进入公共领域,对公共事务发表评论,同时也可以将个人的信息和文章与他人共享。

本系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个性化的互动平台,享受信息的即时性和网络交流带来的愉快体验。

关键词:

博客;java;信息共享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Java-based"Blog"System

Abstract:

Becauseofitsadvancingtechnique,thenetworkplaysmoreandmoreimportantrolesinhuman'slifedaybyday.Andpeopledesiremoreinteractionandcommunicationontheinternetwitheachother.Thissubjectistodevelopablogsystem,usingjavalanguage,SQLServer2000databaseineclipseandJDK1.6developmentenvironment.Thesystemconsistsofforegroundandbackgroundtwopatrs.Itsmainfunctionsinclude:

login/register,informationqueryandbrowse,thecomment,blogpostsmanagement,announcementmanagement,friendsmanagement,blogger’sinformationsettings.Usingthissystem,userscanenterthepublicdomainwithfreedom,andexpresstheirviewsonpublicaffairs.Atthesametime,personalinformationandlogscouldtobesharedwithothers.Thesystemcanprovideuserswithanopen,sharingandpersonalizedinteractiveplatform,togetreal-timeinformationandenjoythepleasantexperienceofinteractionontheInternet.

Keywords:

Blog;Java;InformationSharing

 

1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博客简介

“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是其最常用的中文译名。

Blog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简称,即以Web(网页)的方式显示和发布的日志,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

拥有或撰写这些Blog的人称为Blogger或Blogwriter,中文称为博主。

博客中每一篇日志或博主写的文章、记录就是一个Post(帖子),中文称之为博文。

博文一般较简洁,而且经常更新,按照时间倒序排列,内容以超链接为表达方式。

对每个博客而言,其链接地址不变,但其包含的内容不断被更新。

因此,博客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新的传播方式。

博客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与传统媒体一种一对多的传播方式相反。

正因为如此,它被称为“新媒体”。

《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很简单:

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forall,byall)。

它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

博客从不孤立出现,在浏览博客的时候,你很快会意识到它们构成了网络社区——尤其是那些关系紧密的社区——的基础交流平台[1]。

社区内的人利用博客分享彼此的信息。

网络一向带给人们无障碍沟通的承诺,但博客却真正将此承诺化作了现实[1]。

(2)开放性和共享性。

技术上的突破,使博客具备开放性,进而使人们在信息世界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成为博客一族不需要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能力,例如计算机编程能力、新闻搜集分析能力、美术设计能力等等,只要有兴趣就足够。

并且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信息的首发者、传播者。

另一方面,博客的超级链接功能从而使博客这一新兴媒体完全面向所有人群。

博客作为内容的开放源代码,向外的链接扩展了文档,使文档的表现力实现质的飞跃[1]。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比其他网络媒体有更好的优势去实现“个人孤岛”的连接[1]。

(3)个人化和丰富性。

从内容上说,博客区别于其他媒体的另一特征是完全归属于个人,而不由社会组织、企业等团体所拥有。

它从个人角度得到信息、表述信息、发布信息。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不仅有文化讲座、音乐会等各方面的活动充实精神生活,提升文化修养、精神境界,更有日常生活中上下班路上的所见所闻、自身的经历、工作学习的状况、随感、周围的新鲜事、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和温馨时刻等等,都有让人忍不住想要与他人分享的喜悦、想要倾诉的烦恼。

于是,博客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博主们记录生活点滴、思想感悟的需求。

因为在内容的表现技术上,博客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使得其内容具有极大的丰富性。

(4)传播渠道多样化、信息即时性和交互性。

博客的传播可以通过网络、特定客户端访问,也可以通过手机访问WAP网站或手机客户端。

伴随这一多样性的是信息的即时性。

信息发布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迅速发布即时信息,而有关接收者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好友等相关发布者的情况、做出回应。

虽然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体有其难以替代的独特之处,但是从信息的获得到发出再到收到反馈,必需经历一定的时间,因而相对滞后。

而且传统媒体是通过职业人士获取信息、素材,而人人都可以成为博主,随时随地自主发布信息。

博客的这些特性是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是它的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争议。

比如:

虽然这种新的传输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的变革,但它带来的信息无法保证真实性、准确性,一旦众说纷纭,很容易就让人觉得无从选择,难以下手。

没有限制的开放性,潜在可能的风险,例如不怀好意者随意发布他人隐私,而法律在网络监管方面出台有效办法需要一定时间,只能寄希望于博客技术上的改进。

1.1.2博客的兴起

博客最古老的原形要算NCSA的“What'sNewPage”网页,主要是罗列Web上新兴的网站索引[1]。

1997年4月1日,DaveWiner开始出版ScriptingNews,这个网站是从早期的Davenet演变而来的,是一个介绍技术界的一些动态的站点。

同年12月,JornBarger运行“RobotWisdomWeblog”,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名字。

1998年正式成为通过网页或网站链接进行个人化信息发布和思想表达的一种方式。

它充分利用了网络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将使用者的工作过程、思路经历、思想精华、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选取并联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它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传统的信息共享开始渐渐跨过“思想共享”的门槛[2]。

1999年,Peter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2002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博客之年”,各大媒体都注意到了Blog的迅猛发展。

2004年,随着AOL、Google、Yahoo等全球几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全面提供Blog服务,随着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最主要的ISP服务商也加入Blog服务阵营,Blog浪潮将越来越给主流媒体带来影响和冲击[3]。

这是Blog完全进入主流的一年,从而Blog成为引发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之一。

2002年8月方兴东与王俊秀首次将Blog引入中国,随即便在中国网民中掀起了狂潮,以飞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2005年伊始,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加入博客阵营,博客开始步入草根繁荣时代,2005年也往往被人们称作“中国博客元年”[4]。

1.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博客已进入人们的生活,渐渐开始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带来许多积极的改变和影响。

人们利用它可以更好的学习、工作。

知识、思想可以获得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得到在可链接达到的最大范围的共同探讨、交流。

全球现在有接近100万Blogger,而且每4秒钟就会产生一名新的Blogger[5]。

目前,全球活跃的移动博客网站有上百家,以分布式的互联网和手机为技术平台,以开放的个人为主体,以自组织的弱纽带为主要连结方式,双向度、多媒体方式的博客传播方式,不但将重新塑造媒体,也将变革整个社会[6]。

未来的博客将是集成各种网络应用的中心:

包括电子邮件、即时短讯、博客应用、协同办公以及留言讨论等,而且除了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等各种终端无所不在地进行博客[6]。

研究此课题能更好地从各个角度了解博客这一新兴传播方式的优势,以及广收追捧的原因、思考发展的可能。

同时,通过完成本系统的设计,让自己对专业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1.3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设计拟开发一个基于Java的博客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分前台与后台。

前台功能:

(1)登录/注册:

包括“登录”、“注册”等模块。

(2)信息查询、浏览:

包括“文章查询”、“公告查询”等模块。

(3)发表评论:

包括“添加评论”等功能模块。

后台功能:

(1)发表信息:

“博主”在后台可以添加、浏览所发布的各种信息与评论。

(2)管理信息:

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设置。

对不道德的信息与评论可以随时删除,并提出警告。

1.4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或特色的博客网站进行访问,了解它们的独特之处,尝试发现优势及不足。

从自身周围,对同学等人群采取访谈法,进而了解博客在大学群体中的应用现状和用户对博客的看法。

(2)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收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7]。

该方法主要用于系统开发的前期。

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此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

然后,根据相关文献,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实现方法。

(3)结构化系统设计法方法

将整个系统的设计任务按功能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各模块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4)数据库设计方法

通过该方法,设计出结构完整并适合管理的数据库。

2开发工具

根据博客系统的特点,为了使开发过程方便以及达到较好的实现效果,选择以下语言、开发环境及数据库进行开发。

2.1JAVA

Java是JamesGosling领导的小组在SunMicrosystems公司开发的。

近年来,Java变得非常流行。

Java快速发展以及被广泛接受都归功于它的设计特点,特别是它承诺一旦编写了程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运行。

就像Sun公司声明的Java语言白皮书一样,Java是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解释型的、健壮的、安全的、结构中立的、可移植的、高性能的、多线程的和动态的[8]。

Java是功能齐全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开发可靠的、要求严格的应用程序。

现在它不仅用于Web程序设计,而且用于在服务器、台式机和移动设备上开发跨平台的独立应用程序[8]。

万维网上的主要创作语言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但用HTML制作的Web网页基本上是静态的和单调的。

而Java程序可以在Web浏览器中运行。

这种程序称为applet,它使用现代图形用户界面来与用户进行交互,处理他们的请求,这些界面中包括按钮、文本域、文本区域、单选按钮等。

applet使网页更加灵活、生动和易于交互。

Java还可以用来开发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

这些程序称为Javaservlets或JavaServerPages(JSP),他们可以在Web服务器上运行,生成动态网页[8]。

Java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程序设计语言。

它既可以用来开发台式机和服务器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开发小型掌上设备的应用程序。

2.2JSP

JSP是Sun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切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它在HTML代码中,插入JSP标记(Tag)及Java程序片断(Scriptlet)构成JSP页面,其扩展名为.jsp[9]。

当客户端请求某JSP文件时,Web服务器执行该JSP文件,然后以HTML的格式返回给客户。

JSP是构建在Servlet,以及整个Java体系的Web开发技术之上的高层次的动态网页标准[9]。

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建立先进、安全和跨平台的动态网站。

JSP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很好的跨平台性。

(2)应用程序与界面分开。

Web开发人员使用HTML标记设计界面,使用JSP标记或脚本生成页面上的动态内容。

JSP技术使开发人员的分工更加明确,页面设计者可以修改内容的显示而不影响逻辑,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修改逻辑而不影响内容的显示[10]。

(3)生成可重用的组件。

绝大多数JSP页面依赖于可重用、跨平台的组件(JavaBean或EnterpriseJavaBeanTM组件)执行应用程序的复杂处理,开发人员能共享和交换组件,加速总体开发过程[10]。

(4)应用标记简化页面的开发。

(5)数据库操作功能强大。

Java应用JDBC(JavaDatabaseConnectivity)连接数据库,通过JDBC驱动程序访问数据库。

(6)拥有Java的优势、特点。

2.3ECLIPSE

Eclipse是一个优秀的集成开发环境,同时又是一个可以不断扩展的开放平台。

其目的是提供一个集成开发工具的必要服务。

它拥有一个非常小的运行内核,其他功能可以通过一个或一系列插件实现[9]。

插件式的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支持其他语言的开发工具。

通过集成大量插件,Eclipse的功能可以不断扩展以支持各种不同的应用,其插件可以用于管理多种开发任务,其中包括性能优化、程序调试等,而且还可以集成来自多个供货商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工具[9]。

Eclipse简化了用于多种操作系统的软件工具的开发过程,可以在多个操作系统上运行。

2.4TOMCAT

Tomcat是ApacheJakarta软件组织的一个子项目,Tomcat是一个JSP/Servlet容器,它是在Sun公司的JSWDK(JavaServerWebDevelopmentKi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JSP和Servlet规范的标准实现,使用Tomcat可以体验JSP和Servlet的最新规范[9]。

经过多年发展,Tomcat更是具备了很多商业JavaServlet容器的特性,并被一些企业用于商业用途。

2.5SQLServer2000数据库

MicrosoftSQLServer2000是Sybase和Microsoft公司的数据库产品,是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具有在企业级应用的特点:

能够存储大容量数据,保证数据安全性、维护数据完整性,具有自动高效的机制,能运行分布式事务[11]。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11]。

在开发一个系统之前,首先要完成的就是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12]。

通过Web应用程序访问的数据库称为Web数据库。

Web数据库访问技术的特点:

(1)客户端统一的界面。

用户在客户端使用浏览器只需掌握其界面的应用技术,大大降低了使用难度。

(2)统一的开发标准。

HTML是Web信息的组织方式,是一种国际标准,Web服务器与浏览器都遵循该标准。

开发者要掌握的主要技术标准是HTML,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发难度,同时也减少了开发成本。

(3)跨平台运行。

3系统分析

3.1需求分析

通过对大量博客网站的调查研究,根据这些网站的特点,并与用户进行沟通,本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能保证系统的易用性。

(2)博客文章管理。

方便博主对文章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3)公告管理。

方便博主对公告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4)好友信息管理。

方便博主对好友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5)博主信息设置。

方便博主对个人信息的修改和及时更新。

(6)添加评论。

方便其他用户对文章添加评论。

(7)查询功能,方便用户查询信息。

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系统前台各功能如图3-1所示。

图3-1前台功能模块图

系统后台功能如图3-2所示。

图3-2后台功能模块图

3.2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13]。

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在eclipse+JDK1.6开发环境下,使用java语言、Tomcat7.0服务器及SQL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一般的电脑内存都已达到1G,普通的硬件配置能够支持上述软件的正常运行。

如前所述,eclipse+JDK是一个强大的开发环境,Java语言有着简单、面向对象、健壮、安全、可移植等优点,许多已经开发成功的经典项目足以证明此技术的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

本项目无需投入设备购买费用,微机实验室的设备完全可以保证系统的开发和调试。

博客系统一旦开发成功投入运行,随着博客用户的数量和网站的知名度的上升,访问量也会大幅度提高,可能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3)操作可行性

该系统的开发思想是基于简单的操作性、持久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根据博客系统的特点,用户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直接在浏览器里就可以查看和运行。

合理的功能设计和简单的操作,既方便用户查询、浏览信息,也方便博主对自己空间的管理。

综上所述,课题的研究在技术上、经济上及操作上都是可行的。

4概要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了本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本系统的概要设计包括:

E-R图设计和数据表的逻辑结构设计。

4.1E-R图设计

E-R图是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方法,下面列出了各表和表与表之间E-R图。

(1)博主信息(tb_consumer)E-R图如图4-1所示。

图4-1博主信息(tb_consumer)E-R图

(2)文章信息(tb_article)E-R图如图4-2所示。

图4-2文章信息(tb_article)E-R图

(3)文章类型(tb_articleType)E-R图如图4-3所示。

图4-3文章类型(tb_articleType)E-R图

(4)评论信息(tb_restore)E-R图如图4-4所示。

图4-4评论信息(tb_restore)E-R图

(5)公告信息(tb_discuss)E-R图如图4-5所示。

图4-5公告信息(tb_discuss)E-R图

(6)好友信息(tb_friend)E-R图如图4-6所示。

图4-6好友信息(tb_friend)E-R图

4.2数据表的逻辑结构设计

本系统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名称为db_BlodMay。

数据库中包含6张数据表:

博主信息表(tb_consumer)、文章信息表(tb_article)、文章类型表(tb_articleType)、评论信息表(tb_restore)、公告信息表(tb_discuss)和好友信息表(tb_friend)。

(1)博主信息表(tb_consumer)

该表用于存储博主的基本信息,包括编号(id)、账号(account)、密码(password)、姓名(name)、性别(sex)、主页(mainPage)、兴趣爱好(interest)、电子邮箱(eMail)、用户级别(manageLevel)。

在已创建的SQLServer2000数据库db_BlodMay中,创建一个表,名为tb_consumer,向表中添加字段如表4-1所示。

表4-1tb_consumer表

列名

数据类型

字段说明

允许NULL

备注

id

int(4)

编号

不允许

主键

account

varchar(10)

账号

允许

passWord

varchar(10)

密码

允许

name

varchar(50)

姓名

允许

sex

varchar(5)

性别

允许

mainPage

varchar(50)

主页

允许

interest

varchar(50)

兴趣爱好

允许

EMail

varchar(50)

电子邮箱

允许

manageLevel

Varchar(10)

用户级别

允许

(2)文章信息表(tb_article)

该表用于存储文章的基本信息,包括编号(id)、类型编号(typeID)、文章标题(title)、文章内容(content)、文章发表时间(phTime)、查看次数(number),向表中添加字段如表4-2所示。

表4-2tb_article表

列名

数据类型

字段说明

允许NULL

备注

id

int(4)

编号

不允许

主键

typeID

int(4)

类型编号

不允许

title

varchar(30)

文章标题

允许

content

varchar(2000)

文章内容

允许

phTime

varchar(30)

文章发表时间

允许

number

Int(4)

查看次数

允许

(3)文章类型表(tb_articleType)

该表用于存储文章类型的基本信息,包括编号(id)、文章类型名称(typeName)、文章类型描述(description),向表中添加字段如表4-3所示。

表4-3tb_articleType表

列名

数据类型

字段说明

允许NULL

备注

id

int(4)

编号

不允许

主键

typeName

varchar(50)

文章类型名称

不允许

description

varchar(50)

文章类型描述

不允许

(4)评论信息表(tb_restore)

该表用于存储评论的基本信息,包括编号(id)、文章编号(articleId)、评论人(reAccount)、评论内容(reContent)、评论标题(reTitle),向表中添加字段如表4-4所示。

表4-4tb_restore表

列名

数据类型

字段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