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0326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docx

解读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摘要:

卡特福德〔J.C.Catford〕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翻译的语言学派的出色代表。

他著名的?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一书于196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1967年再版,并被列为牛津大学语言与语言学习丛书。

本文试图从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分类、翻译的等值、转移、可译性限度等五个方面来解读这一著作,并试图窥探其对翻译理论开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关键词:

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翻译;语言学

1.引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及现代语言学的开展,西方的学者逐步认识到,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技巧,而且是一门科学,并以不同学科理论为依据,形成翻译理论研究的不同学派。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根本流派:

语言学派、语文学派、交际学派及社会符号学派。

而X南峰和陈德鸿在?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2000〕一书中,将西方翻译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和解构学派六大学派。

可见,多数学者都认为存在翻译的语言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是语言学派的理论根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翻译理论。

1953年苏联人费道罗夫发表了?

翻译理论概要?

一书;1965年,卡特福德发表了?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一书;1975年,巴尔胡达罗夫发表了?

语言与翻译?

一书;1980年,科末萨罗夫发表了?

翻译语言学?

一书,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翻译语言学的形成。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有以下共同的观点〔1〕语言学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根底,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之间的关系;〔2〕翻译理论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属于比拟语言学X畴;〔3〕翻译的过程是使用语言的过程,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对等的文字材料,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替换成另一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

卡特福德的?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是一本颇为重要的学术著作。

作者将现代英国描写语言学的框架用于翻译的分析之中,指出了一条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

2.卡特福德生平及其著作简介

  约翰·坎尼森·卡特福德是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

他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先后就读于爱丁堡皇家高中和爱丁堡大学,专攻法国语言文学。

其间曾在法国的巴黎大学专门研习语言学,195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卡特福德便在爱丁堡大学任教,讲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还担任过该校应用语言学院的院长。

从1964年起,卡特福德受聘执教于美国密执安大学,任语言学教授。

卡特福德的学术著作主要是语音学方面的,所以他的翻译研究也主要基于语言学研究。

他的几十篇论文主要涉及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学、语法和方言等问题,其代表作?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于196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被列入牛津大学语言与语言学习丛书。

1967年再版。

卡特福德能流利地使用法语,较熟练地掌握俄语和希腊语,还略通德、梵、拉丁、阿拉伯、希伯莱、土尔其和印尼等语言,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

其主要著作有:

?

实用语音学简介?

〔第二版,密执根大学,1996〕、?

实用语音学简介?

〔1988〕、?

语音学的根本问题?

〔爱丁堡大学,1982〕、?

人的发声潜力?

〔1968〕、?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牛津大学,1965〕、?

语音类别?

〔1964〕和?

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

根底英语教学实践与理论指南?

〔根底英语出版公司〕。

3.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主要反映在其1965年著作?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中,因此仔细阅读这一著作便可窥见其翻译理论。

3.1翻译的界定

  在讨论卡特福特的翻译理论之前,有必要了解其相关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只有了解了普通语言学理论,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翻译理论。

卡特福特认为,语言是一种有规律的人类行为。

语言行为外化或表现为说话者的某种身体活动,并假设至少存在另一个话语参与者。

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卡特福特认为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学者认为语言和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看到一些雄辩家,他们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演讲与口才训练,就正如一些音乐家和歌唱家,天生就有一对好耳朵和好嗓子一样。

另外有学者批评卡特福特的翻译理论无视翻译的交际功能,其实这种说法不尽正确。

卡特福德认为语言是特定情境中至少有两人参加的一种活动,这显然是一种交际。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并且它至少是包括两方:

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交际活动。

由此看来,卡特福德并未无视翻译的交际功能。

虽然他的翻译理论几乎没有提及翻译的交际功能,但并不能由此而得出结论:

卡特福德无视了翻译的交际功能。

  卡特福德把翻译定义为:

用一种语言〔译语〕的等值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

该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注意,一个是“文本材料〞,另一个是“等值〞。

“文本材料〞暗示着在正常情况下,原语文本不能全部被译语的等值成分所替代。

“等值〞这一术语说明,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是寻找译语的等值成分,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界定翻译等值的性质和条件。

3.2翻译的分类

  卡特福德将翻译按照程度〔extent〕、层次〔levels〕和等级〔ranks〕进展了分类。

就程度而言,翻译可分为全文翻译和局部翻译。

在全文翻译中,原文文本的每一局部都要用译文来代替,局部翻译指翻译原语文本的某一局部或某些局部由译语来代替,并且原文文本的某些局部未译。

当原语的某些词汇被认为“不可译〞或译者成心保存“地方色彩〞、“异味〞或“原作的丰姿〞时,往往采用局部翻译。

必须指出的是,局部翻译不同于“节译〞,后者指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局部被删节了的翻译。

就其层次即语法/词汇形式、媒介形式、媒介实体、情景实体而言,翻译又可分为完全翻译和受限翻译。

前者指原语文本的所有层次都由译语材料所替代。

后者指原文文本材料仅在一个层次上被译语文本材料所取代。

进而它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语音及字形翻译,语法及词汇翻译。

语音翻译是指原语文本的音位被译语语音的等值成分所替代。

其等值的根底是原语和译语的语音单位与“一样〞音位实体的关系。

语音翻译常用于电影配音〔要求口形吻合〕、诗歌翻译中,字形翻译指原语文本的字形被译语字形所替代。

其等值的根底是原语和译语的字形单位与“一样〞字形实体的关系。

它常被应用于印刷术、外语写作当中。

必须提出的是,字形翻译不可与音译混为一谈。

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

音译是指原语字形单位由译语字形单位所替代,但这两者并非翻译等值成分。

它可分解为三个步骤,如下列图所示:

〔①——替代,②——翻译,③——转化〕

图1音译的步骤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音译的三个步骤:

〔1〕原语字母被原语的语音单位所替代;〔2〕原语语音单位被翻译成译语的语音单位;〔3〕译语语音单位语被转换成译语字母或其它字形单位。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清楚地区分字形翻译和音译。

  语法层次和词汇层次的受限翻译分别指原语语法被译语语法的等值成分所替代而没有词汇的替代和原语词汇被译语词汇的等值成分所替代而没有语法的替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法翻译和词汇翻译是分别仅在语法和词汇一个层次进展的翻译,故称为受限翻译。

  翻译的五个等级由低往高依次排列为:

音素——单词——词组——子句——句子。

根据这五个等级,卡特福德又把翻译分为三类:

〔1〕逐字译;〔2〕直译;〔3〕意译。

逐字译根本上被限制在单词级,而直译可从逐字译开场,但为了与译语语法保持一致,有时须做出适当改变。

很显然,卡特福德在此已区分了逐字译与直译。

意译是指在翻译的等级阶上上下游移,寻找对等语,通常由低级扩大到高级。

  严格地说,逐字译除了在某些短语和有限的简单句的翻译中被用到以外,几乎很少出现,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往往大于其相似性。

下面的短语和句子的翻译可用逐字译:

Englishteacher—英语教师,Iamastudent—我是一个学生。

被认为始于哲罗姆〔Jerome〕的直译——意译之争距今已1600多年,其间争论循环往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至今渐趋寂静。

可能有学者认为这种无谓的纷争于实际没有多大的意义。

而我们所争论的往往是脱离了实质的躯壳。

联系卡特福德根据等级对翻译的分类我们似乎豁然开朗:

原来,直译与意译只不过是翻译的两个类别,并非翻译的全部。

孰优孰劣,岂可妄下论断?

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律师、政治家、哲学家、修辞学家兼翻译理论家西塞罗〔Cicero〕曾经说过,“我不是作为解说员而翻译的,我是作为演说员而翻译的,⋯⋯我认为没有必要逐字译,而应保存原文总的风格和语言的力量〞。

国内有学者认为西塞罗区分了直译与意译,实那么不然,他只是区分了逐字译与意译。

逐字译是直译的一局部,其应用X围非常狭窄。

直译包括逐字译,也包括出于语法和词汇的目的所做的改变,因此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直译与意译之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必要,它们只不过是按翻译等级分出的三分之二。

有时用直译,有时用意译,有时二者兼而有之。

但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分出个上下上下。

我们只能判断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何种方法更好。

直译类似韦努蒂〔Venuti〕的异化,意译类似归化。

逐字译、直译和意译将永远并存。

3.3翻译等值

翻译等值即原语文本或局部和译语文本或局部具有一样〔或至少局部一样〕的实体特征。

在完全翻译中,理想的情况是,原语文本或局部和译语文本或局部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可以互换,这便是翻译等值,紧接着,卡特福德又区分了翻译等值中的一对重要概念:

文本等值和形式对应。

“文本等值〞指“特定语境中以任何译语文本或局部文本成为一定原语文本或局部文本的等值成分〞。

而“形式对应〞是指任何译语X畴在译语的“机体〞中尽可能占有与该原语X畴在原语中占有同等地位。

文本等值限于某一对特定的原语——译语,而形式对应基于一组语言中的普遍系统概念。

形式对应以文本等值为根底。

所谓X畴,是指语法中的词性以及性、数、格、体、人称、时态、语态、情态等的各种变化。

形式对应往往在较高的层次上比拟容易建立。

当这两个概念发生分歧时,翻译转换〔translationshifts〕就显得尤为必要。

翻译转换是指从原语到译语的过程中偏离形式对应。

有两种主要的转换:

层次转换和X畴转换。

在层次转换中,位于一个语言层次的原语文本在译语的另一个层次中找到翻译对等。

翻译中唯一的层次转换是语法-词汇转换。

X畴转换指翻译偏离形式对应,又可分为四类:

构造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

下面分述这四类转换。

构造转换是最常见的X畴转换,主要用于语音翻译、字形翻译及完全翻译。

举例如下:

〔1〕

原语〔英语〕

JohnlovesMary.

主+谓+补

译语〔盖尔语〕

ThagradhaigIainairMairi.

谓+主+补+修饰语

〔反过来,把盖尔语译文逐字译成英语为:

IsloveatJohnonMary.〕

〔2〕

原语〔英语〕

Theman/is/intheboat.

主+谓+修饰语

译语〔盖尔语〕

Tha/anduine/annsa’bhata.

谓+主+修饰语

〔3〕

原语〔英语〕

Is/theman/inthe/boat?

谓+主+修饰语

译语〔盖尔语〕

Ambhei/anduine/annsa’bhata?

谓+主+修饰语

  〔S=主语,P=谓语,C=补语,A=修饰语〕

  例〔3〕为完全形式对应。

  词类转换指原语单位在译语中找到与其词性不同的对等语,通常被称为词类转换。

例如,英语短语“amedicalstudent〞的法语翻译是“unetudiantenmedicine〞。

英语的“medical〞译成了“medicine〞,由形容词变成了名词,因此属于词类转换。

单位转换,又称为级转换,指译文和原文属于不同的级,如把音素译成单词,把单词译成短语等。

系统内部转换是指原语和译语构造系统在形式上根本对应,且几种译文可互换。

例如,把汉语句子“狗是有用的动物〞翻译成英语,可获得如下三种译文:

〔1〕Adogisausefulanimal.〔2〕Dogsareusefulanimals.〔3〕Thedogisausefulanimal.汉语句中的“狗〞既可以表示单数概念,又可以表示复数概念,还可以表示类属概念。

因此可认为是单数译成复数,也可认为是复数译成单数,情况比较复杂。

3.4转移

  通常情况下,译语文本有译语的意义,也就是说,译语文本的“价值〞完全由译语自身的形式关系和语境关系所确定。

但译语文本或译语文本的某些局部也有可能具有原语中确定的价值。

这可在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得以实现。

词汇层面的转移可在纲瓦霍语的颜色词的翻译中找到极好的例证。

在纳瓦霍语中,“dootl’iz〞这个颜色词大致相当于英语中“blue〞,“green〞和“purple〞三个词的词的叠加,用一个约等式来表示就是“dootl’iz≈blue+green+purple〞。

为了把这一颜色词翻译成英语,译者生造了这么一个词:

“bogop〞,即“blue-or-green-or-purple〞的首字母融合而成。

无独有偶,汉语颜色词“青〞跟英语中这三个颜色词也极为相似,例如:

“青天——bluesky〞,“青椒——greenpepper〞,“青布——blackcloth〞。

所以把“青〞转移到英语即为“bogob〞。

  在语法转移中,原语各项在译语文本中被译语语法项代替。

下面以印尼语-英语代词转移为例。

印尼语有九个代词,而英语只有七个,这显然不能一一对等。

英语第一人称代词单数“I〞所对应的印尼语对等语有两个:

“aku〞和“saja〞,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的印尼语对等语为“kami〞和“kita〞。

  必须澄清的是,虽然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意义转移〞是可能的,但这绝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翻译〞。

在此,有必要区分“转移〞和“翻译〞:

转移是指将原语意义移植到译语文本,而翻译是指用译语意义代替原语意义。

3.5可译性限度

  在受限翻译中,翻译等值有两个限度。

〔1〕媒介之间的翻译是不可能的〔例如,不能把一个文本的口头形式转换成书面形式,反之亦然〕;〔2〕无论是媒介层次〔音位学或字形学〕之间还是语法和词汇层次之间的翻译都是不可能的〔即不能把原语音位译成译语语法,或把原语词汇译成译语字形等等〕。

这两个限度被称作可译性的绝对限度。

一般说来,如果不可能把功能上相关的语境特征建立在译语文本的语境意义之中,就无法进展翻译,或者说出现了不可译性。

不可译性又分为两种:

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

3.5.1语言不可译

  当原语文本中出现的歧义为功能相关特征时,便引起语言不可译。

歧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原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或词汇单位共用一个语言形式;〔2〕原语单位一词多义而译语没有相应的一词多义。

比方“Timeflies〞这个句子有两种可能的意义:

〔1〕时间飞快地流逝;〔2〕测试苍蝇的速度。

因为“time〞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

作名词时指“时间〞,作动词时指“测时〞;“flies〞也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作名词时为“苍蝇〞的复数,作动词为“飞/飞逝〞。

歧义便由此产生。

3.5.2文化不可译

  文化不可译产生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却不存在〞。

卡特福德在本书中所提供的一个例子是日语的“heteru-noyukata〞,翻译成英语为“hotel’s/hoteldressinggown〞,“hotel’s/hotelbathrobe〞或“hotelnightgown〞,但这些对等语在英语中并不常见,属低频搭配。

文化不可译其实质是搭配不可译。

而不能在译语中找到相应的搭配又可归结为语言不可译。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不可译与文化不可译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

如果文化不可译可归结为语言不可译的一种形式,那么机器翻译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因为在机器翻译中文化问题比语言问题更难捉摸,且现阶段,只能处理语言之间机械的、程序化转换,并且就其转换层次而言,并未超过从句层。

4.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奉献及其局限性

卡特福特结合当时翻译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将翻译研究从评注式、经历式和印象式的翻译批评中解脱出来,从而使翻译变得更加“科学〞。

这说明他已走出了翻译文艺学派的传统模式,追随弗斯〔Firth〕和韩礼德〔Halliday〕的语言学模式。

该语言学模式把语言当作不同层次和等级、功能文本中的交际行为,并强调成分分析和对等,提出了一套比拟完整的理论模式。

卡特福特把概率论引入翻译研究,使其更加客观、科学。

此外,卡特福特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出色典X,他把自己的一整套翻译理论用于翻译教学,通过翻译教学来验证、充实自己的理论。

  然而,对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批评者也不在少数。

二十年后,亨利〔Henry〕重读这一著作时还评价道:

总的来说,本书只具有历史学术价值。

就连后来的彼特·纽马克也认为,卡特福德所进展的“比照语言学的阐述有利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做出判断和选择,但对翻译理论却奉献甚微。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革认为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无视了翻译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因而忽略了交际双方的目的、动机、语言文化能力。

这一说法显然欠科学,因为卡特福德说过,翻译等值依赖于比方功能、关联、语境、文化等的交际特征,而不仅仅只是语言形式标准。

5.结  论 

  然而,毫无疑问,卡特福德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对翻译理论的开展和翻译学科的建立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奉献。

他的语言学理论对初习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学生帮助很大。

他把两种语言〔原语和译语〕置于讨论的中心位置,这说明,无论如何,翻译离不开双语的转换。

离开语言,翻译便不复存在;离开语言谈论翻译,翻译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还有助于翻译教学以及正在不断兴起的机器翻译。

总而言之,卡特福德对翻译理论的开展及翻译学科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理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Catford J. 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Cicero. 2002. The best kind of orator. In:

 Herodotus & Nietzsche. (Ed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Douglas Robinson.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9. 

[3]Eugene A. Nida. 1984. O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oration, 9-15

[4]Henry, R. 1984. Points for inquiry into total translation:

 A review of J. C. Catfords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eta, 29

(2), 157.

[5]Jeremy Munda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60. 

[6]Newmark, P. 198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 

[7]陈德鸿, X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 XX:

 XX城市大学,2000:

x. 

[8]李文革.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 :

 中国社会科学,2004:

90. 

[9]林煌天. 中国翻译词典[M]. XX:

 XX教育,1997:

172-173 & 330-3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