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0031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收支

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价值的系统记录。

第一、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的国际经济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是以经济交易为统计基础的。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是一个流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一、对经常项目而言、凡是形成外汇收入的、记录在贷方;凡是形成外汇支出的记在借方。

第二、对资本金融项目、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方反应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第二节国际收支分析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国际经济交易反映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有若干项目、各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按其交易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

(一)结构性的不平衡

(二)周期性的不平衡

(三)收入性的不平衡

(四)货币性的不平衡

(五)临时性的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本国向外大举借债、加重本国对外债务负担;黄金外汇储备大量外流、消弱本国对外金融实力;本币对外贬值、引起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物价上涨;资本外逃、影响国内投资建设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压缩必需的进口、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和消费利

、人

益。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资产泡沫隐患;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打击本国的就业;本国汇率上升、会使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受到外币贬值的损失而减少;本国汇率上升、本币成为硬货币、易受外汇市场抢购的冲击、破坏外汇市场的稳定;加剧国际间摩擦。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

一、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原则

1、按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选择调节方式。

2、选择调节方式时应结合国内平衡进行。

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刺激。

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物件-现金流动机制

2、储备调节机制

3、汇率调节机制

4、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1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充足的价格、收入弹性。

2政府的顺势而为。

3内部经济的承受程度。

三、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1、外汇缓冲政策

2、汇率政策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直接管制

四、国际收支的国际调节

1、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制定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为世界贸易往来和金融运行确定相对统一的准则。

2、通过国际金融组织、或者通过国际协定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资金融通、或者借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贷安排、或者借助于政府之间的信用安排。

3、通过建立区域性经济一体化集团、促进区域内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和国际收支调节。

4、通过国际经济对话机制、探讨或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的新问题。

第四节我国的国际收支

一、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特点

1、国际收支的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对涉外经济的依存度大大加深。

2、国际收支的内容更为充实、各项目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国际收支呈现持续性顺差、且具有阶段性变化。

二、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手段

1、贸易政策;2、财政货币政策;3、外汇管制;4、汇率政策;

5、其他金融措施。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一、外汇的概念

(一)动态意义上的外汇:

一国货币通过“汇”和“兑”两项活动、转换成另一国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银行业务活动。

(二)静态的外汇:

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我国法律规定: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包括:

1、外国货币

2、外币支付凭证

3、外币有价证券

4、特别提款权

5、其他外汇资产

二、汇率及其标价

(一)在国际汇兑中、货币交换时、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叫做外汇汇率。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大多数国家采用)

2、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

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

(英国、美国、欧元)

三、汇率的种类

1、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有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

2、按外汇管制的程度划分、有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3、按外汇交易支付方式的不同划分、有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会汇率

4、按外汇交易的交割时间划分、有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5、按汇率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来源与用途划分、有单一汇率和多重汇率。

6、按外汇买卖对象不同划分、有银行间汇率和商业汇率。

7、按制定汇率的角度不同划分、有基准汇率和交叉汇率。

8、按汇率制度的不同划分、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9、按汇率是否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划分、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10、按汇率使用范围不同划分、有双边汇率和有效汇率。

第三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长期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2、通货膨胀状况

3、经济增长状况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

1、资本流动;2、利率状况;3、财政收支状况;4、市场预期心理;5、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6、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三、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一)汇率波动对各国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主要取决于:

1、自由开放程度;2、进出口商品的结构;3、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程度;4、货币的兑换程度;1、影响资本流动:

通过影响预期来影响资本流动

1预期贬值不够、要进一步贬值看、资本外逃加剧

2预期贬值已接近均衡汇率水平、外逃的资本回流

3预期贬值超过均衡水平过头了、资本大量流入等待汇率反弹。

2、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对产量的影响

1非充分就业、有富余资源禀赋—贬值导致贸易生产上升—产量上升、通过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刺激本国经济发展。

2充分就业、贬值不会引起产量上升。

3、对资源配置影响

1资源转移(由非贸易品向贸易品转移)

2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出口商们的生产率)

3对物价的影响(需求拉动的物价上升(外国对本国出口品上升);成本推动的价格上升(本国的进口投入品成本上升))

第三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第一节汇率制度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货币当局关于汇率确定、维持、调整及汇率管理原则、机构等内容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

应包括:

①汇率决定的基础;②汇率波动幅度;③汇率的

调节方式;④汇率协调管理机构。

一、固定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度的基本特点

1、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1金币的含金量是汇率决定的基础、两国货币的重量和成色之比决定力两国货币的兑换率。

2汇率稳定、波动幅度极小、市场汇率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上下波动。

3在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的市场环境下、通过黄金的流出入、市场自发调节汇率水平。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1纸币的含金量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规定含金量、直接与美元挂钩。

2市场汇率围绕平均浮动。

3货币当局采取许多措施对市场汇率进行调节、以保持汇率稳定。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协调机构、管理、协调和监督会员国履行控制汇率波动幅度的义务、利用信贷功能帮助会员国平衡国际收支、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二)、两种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

1、汇率的调节机制不同。

2、制度形成的基础不同。

3、汇率稳定程度不同。

(三)固定汇率制的影响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的展开。

②有利于国际合作和各国政策的协调。

2、消极作用:

①汇率不能发挥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2不利于国际经济平衡发展。

3通货膨胀容易在国与国之间传递。

4容易收到国际游资的冲击。

二、浮动汇率制度

1、含义: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限制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而变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2、与固定汇率制度区别:

①汇率决定的基础不同。

②不规定

汇率波动的上下限。

③各国货币当局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或外汇管制等方法来调整汇率。

④多国协调机制。

(二)特征:

1、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

2、有管理的浮动是共性。

3、不同国家汇率浮动幅度和干预程度存在巨大差异、形成了

浮动汇率制下的多样化、混合式的汇率制度安排。

(三)影响

1、积极作用:

①可以保存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②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③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要。

2、消极作用:

①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2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3不利于各国政策协调和国际经济合作

第四章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管理

一、套汇交易

套汇是利用不同市场的汇率差异、在汇率低的市场大量买进、同时在汇率高的市场卖出、利用贱买贵卖、套取投机利润的外汇业务。

套汇的种类主要有地点套汇、时间套汇和利息套汇。

二、套利套利又叫利息套汇、是指利用两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短期

利率差异、将资金由低利率国家或地区向高利率国家或地区移动、以获取利差收益的交易。

套利的分类:

非抵补套利和抵补套利。

三、掉期外汇业务

掉期套汇也叫时间套汇、是指同时买入或卖出同种货币、同等数额而期限不同的外汇、以避免汇率风险或套取汇率、利率差额的外汇交易。

掉期外汇的种类:

即期对远期的调换;复远期调换。

四、外汇期货交易

外汇期货是指在固定场所进行标准化的外汇期货合约买卖的一种交易。

外汇期货交易的功能:

1、价格发现;2、风险转移;3、投机

外汇期货的实际应用:

1、外汇期货的套期保值;2、外汇期货的投机。

五、外汇期权交易

外汇期权业务、是指期权合约的买方在支付一定费用后、可以约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某种货币的权利或放弃这种买卖权利的一种交易。

外汇期权的特点:

1、权责不对等;2、保险费不能收回;3、损失额度有限;4、外汇期权也有一定局限性。

外汇期权的种类:

按交割时间分可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按期权性质分可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六、外汇风险管理

(一)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未预料到的汇率变动或其他原因、而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获得收益或遭受损失的风险。

(二)外汇风险的分类:

1、交易风险;2、折算风险;3、经营风险。

(三)交易风险的管理

1、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交易风险。

2、运用贸易经营策略规避交易风险。

(四)折算风险的管理

1、集中套期保值。

2、调整暴露在外汇风险下的资产与负债结构。

3、远期合同套期保值。

(五)经济风险的管理

1、市场营销策略。

2、生产经营策略

3经营多样化策略。

4、筹资分散化策略。

第五章国际储备

第一节国际储备概述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及作用

国际储备又叫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各种形式的流动资产的总称。

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2、干预外汇市场;3、向外借款的信用保证。

二、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

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3、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

三、国际储备资产的来源

1、国际收支顺差;

2、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时购进的可兑换货币;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4、中央银行持有黄金量的增加。

5、货币金融当局的向外借款。

四、现行国际储备体系的特点

1、储备货币多元化;

2、金融国际储备分布结构不平衡;

3、国际金融市场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明显增强。

五、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影响

1、储备货币多元化的积极作用

①促进国际合作与协调②有利于保持国际储备价值的稳定③满足了经济发展对储备货币的需要。

2、储备货币多元化的负面影响①多元化储备货币制度具有内在不稳定性、‘特里分难题'仍然存在。

②加剧了外汇市场的波动性。

③不利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二节国际储备管理

一、国际储备管理概念

(一)管理的必要性1、一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2、汇率制度变化的需要。

3、国际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波动的需要。

(二)管理重点

1、一是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货币管理当局根据影响本国国际储备需要量的相关因素、权衡持有国际储备的利弊、确定本国适度的国际储备规模。

2、二是根据保值、增值及国际支付的需要、对国际储备的结构进行调整;根据汇率和利率走势重新安排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根据本国对外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的需要、将外汇储备合理投放于不同的资产形式、以保持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二、规模管理

(一)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要量的基本因素。

1、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变动程度。

2、国家对外贸易和经济开放程度。

3、金融市场的开发程度。

4、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能力。

5、国际合作环境。

(二)适度国际储备的保证

1、正常的国际支付的完成;

2、满足调节短期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3、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汇率稳定;

4、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最小。

三、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1、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2、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

3、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管理

第三节中国的国际储备

一、构成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

二、特点

1、黄金储备数量保持多年稳定情况下、近年有所增加。

2、特别提款权和储备头寸占比低。

3、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三、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

(一)按国际储备基本作用来考察的适度储备量

(二)国际储备过多的负面影响1、外汇储备过多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2、外汇储备过多会增加本币升值的压力。

3、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外汇资金的闲置和挤压。

4、外汇储备过多不利于获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其他国际性组织的优惠贷款、使得我国向国外借款时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

(三)我国觉外汇储备形成的特殊性

1、政策原因。

2、游资影响。

3、中央银行干预汇市买进外汇

四、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一)外汇储备管理机构

(二)结构管理重点

1、适当降低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的比重、增加黄金储备比例。

2、适度降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三)外汇储备资产结构调整中、汇率、利率的波动是主要影响因素。

具体而言:

1、各储备货币汇率变动的中长期趋势。

2、根据本国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及其金融支付对储备货币的需求做出选择。

3、选择储备的结构还应考虑在外汇市场上为支持本国货币汇率、进行甘又是所需的货币类型和规模。

4、储备货币的持有除了追求安全因素之外、还需使之尽可能盈利、即尽可能持有一些盈利性较高的储备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