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9142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共3套 一课一练 课时部编版.docx

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共3套一课一练课时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

学弈/两小儿辩日

一、选字填空。

辩  辨  辫

(   )解  (   )别  (   )子

俱  具

(   )体  家(   )  (   )乐部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使弈秋诲二人弈。

(  )

2.非然也。

(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

4.问其故。

(  )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6.及日中则如盘盂。

(  )

7.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

8.及其日中如探汤。

(  )

三、写出加点的“之”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

(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孰/为汝/多知∕乎?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

”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

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②。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④卒去⑤。

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

洗衣服。

②自若:

神情不紧张。

③庶几:

差不多,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④寻:

副词,随即,不久。

⑤去:

离开。

⑥被:

施加,给……加上。

1.写出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虎熟视久之。

(  )

(2)虎亦寻卒去。

(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

(多选)

A.望而生畏   B.虎视眈眈

C.无知者无畏  D.初生之犊不怕虎

八、如果我是弈秋,我要针对这种情况赶快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我要让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想一想:

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

弈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心致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心二意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辩 辨 辫 具 具 俱

二、1.下棋。

 2.这样。

 3.引,拉。

 4.原因。

 5.距离。

 6.到,到了。

 7.是。

 8.热水。

三、1.的。

 2.弈秋的教导。

 鸿鹄。

 3.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四、“知”通“智”,智慧。

五、1.B 2.

(1)难道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2)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

“谁说你十分有智慧呢?

六、1.语言 2.B 3.大小角度(视觉角度) 人对阳光的感受的角度 4.不能。

因为这是那时的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不是无所不知的。

(答案不唯一)

七、1.

(1)仔细。

 

(2)最终。

 2.

(1)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儿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

 

(2)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跳进水里面躲起来。

 3.因为妇人知道老虎的威力,畏惧而躲避到水中;两个孩子不懂得老虎的威风,无所畏惧,令老虎悻悻而去。

 4.置二小儿沙上 5.CD

8、提示:

从各自的角度回答问题即可。

9、

部编版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二)

学弈/两小儿辩日

一、形近字组词。

俱()援()盂()弈()

惧()缓()孟()奕()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三、翻译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品质。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①并壳入口。

②或曰:

“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

“A我非不知,并壳者,③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④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①连同。

②有的人。

③想要。

④因为、由于。

(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_________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学奕》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告诉我们学习要_________。

我们曾学过的《论语》也有关于学习的论述,请写出其中的两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

俱(俱乐部)援(援助)盂(盘盂)弈(学弈)

惧(惧怕)缓(缓慢)孟(孟子)奕(神采奕奕)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全神贯注)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红红火火)

三、翻译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四、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弈秋的教导)(天鹅)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前一个人)(前一个人)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告诉我们(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孔子不能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实事求是)的品质。

五、

(1)A。

我不是不知道,要将壳脱去,想脱去但是太热了。

B.菱角生于水中是一种土特产,由于你逞强,不懂就装懂才这样的。

(2)A

六、专心听讲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

 

部编版语文六年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三)

学弈/两小儿辩日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

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词语。

辩斗: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

____________________

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及:

____________________

盘盂:

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沧凉凉:

____________________

孰:

____________________

汝:

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5.辩斗:

争辩,争论。

以:

认为。

中:

正午。

盘盂:

盛物的器皿。

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沧沧凉凉:

寒凉。

孰:

谁。

汝:

你。

6

(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

(2)谁说你智慧多呢?

7.

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我们应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