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9081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docx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二

由四相思维世间唯苦分四:

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 二、三界中接触任何现象,都以苦为体性 三、任与何人建立关系,都以苦为体性 四、不论依赖什么,都以苦为体性

一、无论到何处都是苦的自性

从地狱到天堂,无论到三界的何处,都是苦的体性。

在人间,无论在偏僻山村,还是到繁华都市,也都是苦的体性。

但不明苦谛的人,总以为到了某地就能实现安乐。

以这种期待,越洋过海,异地淘金,到处寻找梦想中的乐园。

事实上无论去哪里,都是烦恼种子和苦种子随逐不舍,都是遇缘爆发一个又一个的烦恼和苦。

比如一位母亲,在女儿出国时,认为她在那里一定有好日子过。

她忽略了女儿内心的苦因,没看到这一点,就把去美国当成进天堂,因此浮想联翩,想着她怎么读学位,怎么功成名就,生活怎么优越,认为她的一切都是好的。

岂不知女儿在外贪嗔依旧,处处受烦恼和业的支配,生起的实际只是一连串的苦苦、坏苦和行苦。

又比如一个学生到大城市去上大学,在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他的感觉是里面很安乐。

事实上,学校那么个环境并不能决定什么。

当他进去时,他的那套五取蕴不会因为脚迈进了校园,就得以转依清净。

只不过乐的妄想让他沉浸在快乐的错觉中。

以后的几年里,只见他的五取蕴在爆发一个个的烦恼和苦。

大学的校园实际成了一再出现苦苦、坏苦和行苦的场所。

也就是苦因五取蕴和新的大学环境结合,以那里新的人、新的事作为所缘缘、增上缘,又生起种种新的烦恼和新的苦。

在这期间有的种种乐受都是坏苦,过后就空虚失落;这里也有种种幻想,最后得到的只有悲伤失望;又有种种不如意、求不得,都是苦苦;平平常常的时候,也是行苦,停不下时光的迁流。

所以四年下来,品尝到的只有种种轮回的苦味。

回头看,事实和当初的预计并非一致。

当初是被外在的假相骗倒了。

又比如一个人抱着安乐梦想,踏上征程,到异国他乡去谋求发展。

比如去美国、去日本,他认为那里是一片乐土,似乎满地都是黄金、到处都是机遇,可以大展鸿图,成就一番事业。

他是把那个地方看成是乐的自性或者是安乐之因。

在他看来,那里有很多功成名就的机会,他向往那里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娱乐、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物、种种的享受。

总之,认为外境上有乐可得。

后来又怎样呢?

实际是一而再地感受种种苦。

一般人只看外、不看内,不认识自身五取蕴的体性。

外面欲尘显现时,觉得有乐,就认定是真实的乐,决心要把它求到。

实际上,外境并没有苦乐的自性,决定苦乐的是自己的心,主导苦乐的是自心的烦恼和业,一个人有无量烦恼种子和苦种子在身,走到哪里,无非是和境缘结合生出一个个苦来。

人身上有两样东西,一样是狂想,一样是事实。

“狂想”就像疯子一样,错觉中总认为有乐可得。

“事实”就是携带无量烦恼种子和苦种子的五取蕴,这两样是不配套的。

妄想是这么幻想、那么幻想,五取蕴是这么起烦恼、那么生苦。

狂想认为:

那里有好多的乐,我要去那里。

因此就往那里追逐,另一个就跟他同步地制造苦。

这就看出所谓有乐只是一种妄想,里面的一套五取蕴是自己走自己的,它不管你想象得有多美好,到任何环境里,它的工作就是造苦、生苦。

又比如,一般人见到某个餐厅里面环境优雅,就认为:

这个地方很好,到那里肯定有安乐!

随这一念他就进去了。

进去时,是那个五取蕴的毒疮进去。

这个毒疮遇到了新的环境,就不断和新环境结合生成各种各样的苦。

比如他进去一看,很别致、很时尚,让他有一种悦意感觉。

就像吃糖,是有乐受的。

当时他的心就迷恋在上面,这就是苦。

怎么说是苦?

这时贪心已经悄悄生起,沉迷其中而不自觉。

正这么耽著时,贪的种子、坏苦、苦苦的种子已经在发起,这个功能有了,以后就会不断地爆出苦来。

比如,这个取蕴毒疮从前面的温室环境里抽出来,再放回到平淡的环境,顿时就有单调乏味的苦生起。

五取蕴里已经养成了习气,没有声色就受不了。

就像农村的人到大城市打了一年工。

他的贪心已经和那里的欲尘结合得很紧,眼、耳等六识天天取这些欲尘,就像酒鬼喝酒成瘾。

这样和欲尘结合紧了,再回农村就觉得处处是苦。

这个苦感就是由前面不断取欲尘造成的。

再看农村,觉得“这样的穷山沟”,处处都让他不满意、不悦意。

原来没去城市之前,其实呆在农村感觉很好,没有什么不对头。

这种苦实际是前面的那个乐变出来的。

在花花世界里享受了声色,再回山沟就要品尝由前面酿成的苦味。

所以,到好的环境里也只是受苦。

有好的住房、好的环境,五取蕴呆在里面,色、受、想、行、识天天在和环境结合,不断地执取、感受,心就被紧紧绑在上面,绑在坏苦上面。

环境一变,心上的逼恼、不安就来了。

这跟上网玩游戏一样,玩多了,以后上不了网时,网瘾就逼恼上来,手足无措、躁动不安。

要看清,心在色、声等五欲上领取乐的幻觉,这和“吸毒的人上瘾”没什么区别。

以后触到差一点的五欲,心上的逼恼就冒出来,让自己难以忍受。

原来农村就是土房子、泥巴地,当地的小孩觉得这是很快乐的地方。

后来到大城市住了一段,在那种欲尘环境里攀缘、取相,领受种种。

再回农村,就觉得这个地方脏、那个地方太土,这地方没意思、太单调。

总之,觉得处处都是苦了。

其实,无论到哪里,从五取蕴里现起的只有烦恼、只有种种分别、执著,其中的每一个都是苦因,都是苦性。

又比如,现在人认为处在某种层次、某种位置就得安乐了。

认准了这一点,拼命朝那个位置去追求。

比如认为只要进某个大机关、大单位或者国际大企业,安乐的梦想就实现了。

那里的环境、条件、地位、所作的工作,都是能得安乐的东西。

事实上,五取蕴的毒疮放到那里是什么结果?

还是跟那套环境结合,变出三苦的新花样。

底层的人总认为上层是很安乐的。

比如小地方的人见大地方的人来,会认为他生活在天堂里。

其实,他苦不堪言,就是做到总统也苦不堪言。

看现在那些让人羡慕的大明星、大总统,有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苦。

他们的五取蕴跟总统的位置、明星的位置一结合,又出现新花样的苦。

不可能因为当了总统或明星就没有苦,他们没有断烦恼,怎么会不苦呢?

当明星有什么苦?

明星有名声,被人崇拜,是很大的坏苦,他的心里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他时时要保住自己的形象、名声,总担心失去现有的地位、荣誉。

天天都生活在泡泡上,害怕泡泡破掉。

实际上被人追捧生活在光环中,从此会变得脆弱、危险,只要离开这些,马上就苦了,苦受往往超出一般人。

这就看出不论到高、低、贵、贱哪种位置上,都是苦的自性。

小结:

一般人只能看到外在的境相,而且以这个现象作为判断标准,看不到里面的内涵,看不到内在烦恼种子和苦种子,以及往后会怎么一步步地发展出苦来。

由于看不到这些,就只会想寻求外在环境的建设、更换,不会去往内调伏自心的烦恼。

实际上,携带烦恼种子和苦种子的五取蕴是苦器,放到哪里都只会生苦。

所以关键是息灭这个五取蕴,而不是把它放到一个好的地方,无论放到哪里,放到美国也好,中国也好,放到沙漠也好,放到山青水秀的江南也好,不会因为到那里,五取蕴就止息。

认识了这一点之后,重点不是在环境作什么,而是着重修行,止息取蕴。

二、三界中接触任何现象,都以苦为体性

三界中接触任何现象都不离三苦。

也就是,以五取蕴作为因,接触可意境(就是适合自己心的境界)时生起乐受,就成为坏苦;接触不可意境(就是不适合自己心的境界)时生起苦受,又成为苦苦;接触中庸境时生起舍受,又是行苦。

比如受用悦意的色、声、香、味、触五欲,吃得爽快、玩得开心、住得舒服,这样的有漏乐受是由根、境、识三缘和合而现,这些因缘是坏灭的自性,一旦散掉,心就立即有忧苦逼恼。

所以接触可意境带给人的只有忧苦。

接触不可意的五尘,当下有明显的苦受。

比如,吃很差的饮食,住狭窄的屋子,生活在噪音和空气污染中,当时心就被苦逼恼。

从行苦上说,不论接触什么境界,都是起烦恼造业,取六道后面的蕴身,所以是在向未来延伸苦的相续。

说起根本原因,就是五取蕴携带有烦恼种子和苦种子,就像充满毒素的毒疮不论碰到什么,唯一只是生苦。

在世间,一切营造安乐的做法,都只是让这个毒疮的苦不要爆得太大。

比如为了让身体舒服去洗澡,水稍凉或稍烫,就会有苦受,所以要调好温度。

洗完之后不是真的得了安乐,只是去掉这个毒疮表面上的种种污垢,让不舒服的苦受有所减轻。

又像睡眠,要把这个毒疮安置在合适的床上,床硬一点或软一点就生出苦来。

又比如坐车,时间长了、姿势不对、或过于拥挤、空气不好、速度太快,都引出苦来。

这就看出,五取蕴毒疮是非常脆弱危险的,必须小心翼翼,才不至于碰出大苦来。

从人的角度来说,接触什么人,也是苦的体性。

接触生贪生乐,是坏苦;生嗔生苦,是苦苦;不起苦乐,也是迁流中的行苦。

接触时双方要很小心地保持和谐,才不会给对方增添苦受。

总之,只要没有向内断除烦恼、止息取蕴,在三界中接触任何境界,都是苦的体性,都会发展三苦。

三、任与何人建立关系,都以苦为体性

很多人开始时结交成夫妻、朋友,后来都成了一种苦。

像交友双方,彼此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性,要非常随顺客套,小心谨慎,才不出问题,交谈要讲彼此合适的话。

忽然间心态不对,就发生不愉快的事。

母子都有因为不善言谈而变成怨敌的,这都证明凡夫内心有烦恼种子、苦种子,因缘处理不好,就会生苦。

世间的关系建立在我执上,这决定了它是苦的体性。

比如,满自己的心意,就划定为自方,表现亲善,而且希望对方始终要站在自己这一边,给自己利益。

一旦不合自己的心意,彼此就敌对起来,顿时由亲变为怨,乐成了苦。

所以这个“亲”是虚妄假立的,也见到心的妄计变动无常,即使是亲密的关系也离不开苦。

总之,无论和什么人建立关系,总超不出苦苦、坏苦、行苦。

结交时,对方给我乐、给我钱、照顾我很好,就贪著供养、受用;对方不恭敬自己、态度不好,就生嗔心;平平淡淡也落在痴心中。

如果在一起弄得关系僵了,矛盾解不开,那是苦不堪言,不但现前苦,往后还有牵牵连连的苦。

关系好也是以贪心作为基础,实际天天都落在坏苦中,某一天分离时,会爆发猛利的爱别离苦。

即使建立的是很平常的关系,也是苦的体性。

比如同学、同事之类的关系,彼此的接触并非是启发出离心、菩提心、无我空慧,而只是不断生起种种愚痴分别,都是造生死业因。

所以跟人建立的一般关系,也是苦的体性。

比如招待客人,每次都要热情招待才彼此舒服,有一次不热情,心里就很不痛快,弄得彼此都苦。

人心都是脆弱的,每个凡夫心里都有很多的烦恼种子。

彼此建立世间的关系,就像两条毒蛇建立关系,其中一人烦恼稍微发作,彼此就不免杂染和冲突。

(比如一方表现为不满意时,另一方的嗔心随着就出现;或者一方现行贪爱时,另一方也会卷在爱中。

天天在贪嗔中缠绕,增长生死业因。

世间人成家过日子,也是以苦为体性。

当初彼此爱慕,如胶似漆,实际已经积下很深的坏苦。

下一次对方稍不满足自己的心,比如态度有些冷淡,没了起初那样的热情,内心就非常不满意,会现起很深的苦。

如果矛盾变得越来越大,时间一久,呆在一起成了怨家,看对方一眼也浑身哆嗦,就出现了大苦。

就算非常恩爱的夫妻,能白头到老,哪一天一方撒手而去,另一方就苦不堪言。

世俗朋友多以利害关系来结交,从头到尾都是彼此助长烦恼、助长苦,结交越多,烦恼就越多,苦就越多。

比如,结交十个朋友,一个朋友过生日,一年就要给十个人过生日。

这次他请我一次,下一次我也要请他,整天忙于应酬。

多数时候在一起只是毫无意义地造恶,贪、嗔、痴、绮语、恶口等随手就来,这就是依止恶友把自己的心搞坏。

结交一个都会沾上很多恶习,何况结交多个。

以前有两个中国青年学子在美国相遇,他们志趣相投,优势互补,真是完美的黄金搭档,他们通过合作,获得了巨大成果,成为令人羡慕的合作典范。

然而在他们的合作关系里,处处是苦。

获得成功和荣誉,受人羡慕时,他们陶醉,认为双方的合作非常棒。

其实,这已经种下了苦因,在后来分手时,他们痛苦难言,欲舍不成、欲合不能。

当初他们不苦不乐时,也是给未来种下一连串苦苦和坏苦的种子。

有烦恼的两个人,不断地接触,就不断地种下一个个的苦因,接触中生出种种分别、烦恼,苦也随着潜滋暗长。

人的接触不是石头的接触,彼此是心的交流,在合作过程中,你取得一项成果,我得到一种启发,双方的心有交流、有触碰。

但人都有我执,后面算名利账时,会认为这是我做的,那是你做的,这些争名争利的分别就都出来了。

到底谁排名在先,谁先领奖,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我占多少比例……,为此争得不可开交,痛苦不堪,其实苦的种子早在前面就种下了。

因此,前面两人合作过程中的一切就是苦因,是在为后来出生苦准备原料。

没有前面,后面的坏苦、苦苦都不可能出现。

他们的分裂从哪里来?

彼此间的计较、不满、嫉妒、纷争从哪里来?

都是从前面的合作来的。

这样看来,跟任何人建立关系都是以苦为体性,因为跟任何人建立关系都不离开苦,都是助长烦恼和苦。

顺心助长贪,不顺心助长嗔,中庸助长痴,无非在三苦中打转。

修行人跟很多世间人打交道,会导致修行退步。

被业缘所牵,烦恼增盛,内心苦感更强,表现为心乱、烦恼重、静不下心,很多事牵扯到自己身上,搞得很不快乐。

有人事的地方就有苦,总会走到苦苦、坏苦里去。

世间哪个团体不出现苦?

哪一家不出现苦?

人和人交往有几个是没有烦恼的事?

无论如何都是以苦收场。

人和人接触是五取蕴的接触,这样的接触能避免苦吗?

就像满含毒素的疮碰在一起,就只能碰出苦来。

所以说世间的人际关系没有不走入坏苦和苦苦,没有一个关系是超越苦的,就因为没有入解脱道,没有往对治苦的方向上走。

心里是想走安乐道,实际走的无不是走向苦的死路,没有一条路在真正走向安乐。

在没有生起无我空慧时,没有真正的安乐之路可言。

总之,世俗的结交都是以苦为体性,没有意义。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想跟许多人去结交,结果一次次地落入苦中。

修行人与人相交,唯一要建立法上的关系,只有法是息苦的,只有彼此作菩提增上缘才能息苦,此外世间的关系都不必要建立。

身处红尘,不得不跟世间人打交道时,也必须随顺解脱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才能避免生起贪嗔而卷入苦中。

四、不论依赖什么,都以苦为体性

很多人都会想找一个依赖,觉得有依赖就很安全,有保障,这就是生苦的因。

不论是对名誉、地位、财富还是对人,只要有依赖就一定是苦的体性,而且最终都会造成苦苦。

因为三界一切法都是无常,本不可靠。

道理是很明白的,因为依赖是把安乐的希望寄托在心外的某一法上,而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无常靠不住的,所以在能依赖上时心里满足是坏苦;因缘散了抓不到时,就有忧苦逼恼,又是苦苦;正当心依赖时,心靠在上面,就是苦因,因此是行苦。

所以依赖只会出生三苦,除此之外,不会生一微尘许的安乐。

比如妻子依赖丈夫,觉得安全、温暖,抱有种种幻想,后来被丈夫抛弃,就感觉天崩地裂,极端痛苦、绝望。

又比如依赖权势,权势在时,依赖它,得到很大的乐。

要房有房,要车有车,地位、名声、恭敬什么都有,这时心里很满足。

一旦失去权势,被罢黜、流放,就像堕入万丈深渊,困苦不堪,生出大苦。

又如,孩子从小依赖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道一味地享受,这种依赖于父母的幸福、温暖是坏苦;在此期间,一直在积集苦因,是行苦;后来长大,饭不会做、衣不会洗,没办法生存,非常痛苦,是苦苦。

这就是由依赖造成的苦。

没有原先的依赖,就没有后来的苦。

师徒也是如此,要是成了彼此依赖,毕竟是执著是苦的自性。

原先什么事靠师父解决,呆在师父旁边安全、温暖、快乐,这是坏苦;愿意呆在师父身边,有贪著、依赖,已经在埋下苦因,这是行苦;如果师父重视别的弟子,立即就生嫉妒心,心里计较:

为什么对她好,不对我好。

内心非常失落、焦虑痛苦,这是苦苦。

可怜人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相续有烦恼种子和苦种子随逐不舍,内心有“我贪”(就是对“自我”的贪著),希望师父多关照“我”,重视“我”,给“我”名誉、给“我”位置,这就是苦因。

这样要师父重视她这个“我”。

一旦“我”没得到满足,就觉得师父对“我”不关心,伤心苦恼。

其实都是我执在做怪。

君依赖臣,让臣去为他办事,一旦臣跑了或背叛,君失去依赖,陷入困境,苦就出来了。

像世间女人依赖丈夫,一味要求丈夫体贴她、照顾她,给她安全、安乐,认为找到一个终身依靠,把一生都交付给他,就能一生幸福。

这是大错。

她不知道应当在自心上去解决苦乐,不去止息自心的烦恼,不在自心上修,哪一天有什么变故,必定吃大苦头。

比如丈夫经济破产,或亡故,或有外遇,就立即觉得大树倒了,天塌下了,深深陷入痛苦的泥潭。

由以上观察,可以下个结论:

在世间不论依赖什么都是苦的自性。

妄想依赖某一人、某一法,把安乐的希望寄托于对方,希望对方能给我除苦予乐,最终必然落空。

事实上,个人的苦乐只有从各自心上去解决。

安乐是不能依赖自心外的法来获得的。

佛示现无常也是为的这个道理。

不然,单靠依赖外法就能得安乐,佛也不必示现涅槃。

因为既然众生依赖佛能得永恒真实安乐,佛为什么要涅槃?

佛住世让众生依赖,众生不就由此能得到安乐吗?

实际不是这样,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的自性,什么也依赖不上,佛示现的色身也是如此,只有自己修道、断烦恼、证得寂静涅槃,才能得安乐。

佛来世上是开示修心的道,让众生修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

如果自己不作任何修行,只想靠依赖来得安乐,这是行不通的。

每个人要自修自行菩提道,依法息灭自心烦恼,才是安乐之道。

此外不必异想天开有人能赐予解脱、赐予安乐,不要有这种依赖的想法。

通过以上四种相观察,就看出世间法都是苦的自性。

不论到哪里、接触什么、与什么人建立关系或者依赖什么,都是苦的自性。

就因为五取蕴是烦恼种子和苦种子随逐的体性,只要还没有得以息灭,就会不断地起作用,天天有贪嗔等烦恼上演,有写不完的悲剧、流不完的血泪、演不完的生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