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774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docx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

理化实验室应急程序及管理制度

版数

第一版

执行日期

置换

————

作者签字

日期

审核者签字

日期

批准者签字

日期

拷贝数

1

放置场所

工作站

保管者签字

日期

 

文件拷贝放置表

拷贝号

场所

保管人

1

文件柜

 

修改记录表

序号

日期

页码

修改内容

批准人

执行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目录表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7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10

 

1目的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学检验中心理化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6月,负责检测项目包括血铅、尿铅、红细胞锌原卟啉、尿锰、尿镉、尿砷、尿汞。

由于检测过程中涉及多种人体体液以及强酸、强腐蚀性化学试剂,存在传染疾病及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可能性。

为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因职业性暴露感染疾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特订立该应急预案及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实验室所有人员。

3职责

3.1理化实验室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编写该应急预案及管理制度,并负责批准发布和签署其作废销毁。

3.2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该应急预案及管理制度的技术要素及可行性。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评估

艾滋病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一)发生以下情行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发生以下情行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三)发生以下情行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二,暴露后预防处理的方法

包括急救,报告与保密,对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暴露危险度的评估和用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预防或减轻感染的可行性.

(一)紧急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

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二)暴露后评估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有关单位应请市(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三)预防性用药

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宜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

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用药时间为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本程序适用于轻度低危暴露.

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本程序适用于严重暴露.

报告,监测和保密

(一)报告

发生职业暴露时,暴露人员所在单位应向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报告联系电话见附表3,并立即向辖区抗艾滋病病毒安全药物储备库报告,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24小时以内)开始预防用药,并抽血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和肝,肾功能,并将该血清留样备用.

(二)建立职业暴露登记制度

发生职业暴露的单位应填报"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附表1),对事故情况进行登记和保存.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从性状况.

(三)监测

暴露后一年内要定期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检测.

(四)报告制度

1,每年7月5日和1月5日前,各区疾病控制中心将上,下半年本地区发生职业暴露单位填写的"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附表1)及"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事故汇总表"(附表2),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抄报各区卫生局.

2,每年7月10日和1月10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及处理情况汇总后,将"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事故汇总表",报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抄报市卫生局.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学检验中心理化实验室,因检测需求,要接触多种有毒有害,具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为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及职业安全,结合理化实验室自身接触危险化学品种类,特订立本预案。

理化实验室工作接触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包括:

铅标准液、镉标准液、砷标准液、汞标准液、锰标准液

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包括:

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氢氧化钠

A、中毒与急救

一、毒物侵入的途径

毒物,是指某各物质进入人的机体以后,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疾病的物质。

由毒物所引起的任何疾病现象,就称为中毒。

化学试剂中毒一般通过三个途径,引起不同症状的疾病。

1)通过呼吸道中毒:

由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粉尘、蒸气、烟雾能引起呼吸系统中毒。

这种形式的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有机溶剂的蒸气和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

如乙醚、丙酮、甲苯等蒸气和氰化氢(气体)、氯气、一氧化碳等。

2)通过消化道中毒:

除误行吞服外,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手上污染毒物,在吸烟、进食、饮水咽入消化系统而引起中毒。

这类毒物多以剧毒的粉剂较为常见,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

3)通过触及皮肤中毒和五官粘膜受刺激:

某些毒物接触及皮肤,或其蒸气、烟雾、粉尘对眼、鼻、喉等的粘膜产生的刺激作用。

如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而中毒。

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挥发性酸类、氨水等,对皮肤粘膜和眼、鼻、喉粘膜刺激性都很大。

毒物从以上三个途径进入人的机体以后,逐渐侵入血液系统直至遍及全身各部,引起更加危险的症状。

特别是由消化系统侵入,通过门脉系统经肝脏进入血液,以及从呼吸道进入肺泡中被吸收都是比较迅速的。

二、中毒急救

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在医生抢救之前,急救中毒的原则是尽量使毒物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作用,或者是将有害的作用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

在送医院(或医生到来)之前应迅速查清中毒原因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急救。

1)呼吸系统中毒:

如果是呼吸系统中毒,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使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

轻者,短时间内会自行好转;如有昏迷休克、虚脱或呼吸机能不全时,可人工协助呼吸,化验室如有氧气,可给予氧气,如可能,给予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

2)经由口服中毒:

由口中服入毒物时,首先要立即进行洗胃,呕吐。

常用的洗胃液是1:

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要太浓,浓度过大会烧坏胃壁粘膜),或用肥皂水或者3~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

洗胃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

最简单的催吐方法是用手指或木杆压舌根,或者给中毒者喝少量(15~25毫升,最多不超过50毫升)1%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催吐剂。

如果无洗胃液,可给予大量的温水喝,冲淡毒物并使呕吐。

洗胃要反复进行多次,直至洗胃呕吐物中基本无毒物存在,再服解毒剂。

解毒剂有很多,要根据中毒药物的性质选用。

一般常用解毒剂有生蛋清液、牛奶、淀粉糊、桔子汁等。

对某些特殊毒物要采取更有效的特殊来解毒,并使呕吐。

如,磷中毒用硫酸铜,钡中毒用硫酸钠,锑或砷中毒用25%的硫酸铁和0.6%氧化镁混合液(剧烈搅拌混合均匀,每隔10分钟给一汤匙,直到呕吐后为止),氰化物中毒给1%硫代硫酸钠等。

解毒呕吐后,喝上温水送医院治疗。

3)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

皮肤和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要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冲洗愈早愈彻底好。

如能涂或服用适当的缓冲剂、中和剂(注意要用稀浓度的)更好。

洗净毒物后,看情况请医生治疗。

急救预防措施。

1)气体毒物:

气体毒物中毒时,通常发生窒息性症状。

毒性大的毒气会腐蚀皮肤和粘膜。

如SO2、NO2、CL2等。

贮存有毒气气体,要特别小心,大部分气体要用钢瓶贮装,放置时防止碰撞。

存放阴凉处,要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隔离。

要经常用气体检验器检测,微量的泄漏都不允许。

化学试验时产生有毒气体,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对残余废气可用排风机用水吸收处理,或送至空旷地方。

吸入毒气的患者应急速脱离现场。

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

如发生昏迷等症状,须就医诊治,或送至空旷地方。

2)酸类毒物:

强酸性物质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等物质混合,往往会产生大量热而着火。

注意不要用破裂的容器盛装。

保存于阴凉的地方。

与可燃物隔离。

洒出此类物质时,要用碳酸氢钠或纯碱将其覆盖。

用大量水冲洗,放入废水系统。

处理时须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眼睛、皮肤受伤用水冲洗。

皮肤可涂敷氧化镁甘油软膏。

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饮水及镁乳,急送医院救治。

灭火可用水、干粉化学品或二氧化碳。

 

理化室常见化学危险品

硫酸H2SO4无色至暗褐色的油状液体,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不燃。

遇电石、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它可燃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猛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0.5ppm(1毫克/米3)

硝酸HNO3无色至淡黄色发烟液体,可溶于水,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刺鼻的窒息气味。

化学性质活泼,不燃,能与多种物质如电石、松节油、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

遇可燃或易氧化物即行着火≤2ppm

盐酸HCL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气味刺激性强,不燃,但能与普通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5ppm

氢氧化钠

NaOH无色,有棒、片、粒状或固体,溶于水。

腐蚀性强,能造成灼烧伤。

不燃,但遇水放出大量热量。

能使可燃物燃烧。

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2毫克/米3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化学试剂的管理,满足我室科研、化验的需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室使用、贮存、运输危险化学品及化学试剂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危险化学品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及放射性物品。

化学试剂为无毒、无害的化学试剂。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化学试剂必须由本实验室统一计划、统一到公安部门办理有关采购许可、统一采购、统一设立专门库房进行管理。

第五条运输、装卸危险化学品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轻拿、轻放,防止撞击和倾倒;

    2、碰撞、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它危险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得混装混运;

    3、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毒气的危险化学品,在装运时应当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4、装运危险化学品及化学试剂时,不得客货混装,在运输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批量采购原则上由供货方送货。

    5、剧毒物品必须专人、专车采购和装运。

第六条实验室设立危险化学品、化学试剂专用储存房间及管理人员。

第七条存放危险化学品、化学试剂的房间必须具备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通风、防晒、安全坚固等功能。

房间应具有消防栓、灭火器、灭火沙及报警器等。

第八条实验室人员在贮存危险化学品、化学试剂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危险化学品购入时,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分类、分项存放,入帐登记管理,并做好使用的登记工作。

    2、遇火、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化学试剂,不得在露天、潮湿和易积水的地方存放。

    3、受阳光照射容易产生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化学试剂和桶装、灌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4、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学试剂及危险化学品,不得在同一仓库和同一储存室存放。

    5、剧毒物品必须严格执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本帐、双锁”的“五双”管理制度。

第九条领用化学危险品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用多少领多少(领取所用最低数量),以确保安全。

第十条危险化学品在入库和领用时必须进行认真的检查登记。

对盛装的容器、废渣、废液要及时进行安全处理。

严禁剧毒药品私自流入私人手中,出现问题追究药品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对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做到定期检查,防止变质,自燃或爆炸。

第十二条实验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积极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静电、防高温等工作,以确保库存物品的安全。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执行,由理化实验室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