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537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襄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定襄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定襄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定襄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定襄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襄资料.docx

《定襄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襄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襄资料.docx

定襄资料

定襄县锻压业基本情况

作者:

定襄网   来源:

定襄网   更新时间:

2008-3-8

定襄县锻压业基本情况

   山西省定襄县是亚洲最大的法兰生产基地,全县拥有法兰生产企业695户,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锻压及机加工企业总资产13.5亿元,固定资产9.4亿元,锻压行业拥有锻、压、辗设备780部,其中夹棒锤583部,空气锤152部,大小辗环机40台,各种机加工设备7620台,辅助设备2300台(套)。

主要生产设备有夹棒锤、空气锤、数控碾环机、磨擦压力机及各种型号的车钻床近千台。

可生产直径1/2吋到4000mm的各种规格、品种、材质、标准的法兰件。

产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民用建筑、压力容器和其它各种机械设备。

全县法兰年生产能力达到12万吨,产值4.4亿元,是全县工业的支柱产业。

  多年来,我县法兰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赞誉,产品畅销全国,远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忻定盆地东部。

三面群山环抱,境内四水贯流。

全县地形由东向西呈簸箕形。

北面与原平市、五台县毗邻,东南与盂县、阳曲县接壤,西与忻府区相邻。

全县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865平方公里。

全县总人口约21.4万人。

现辖3个镇6个乡,共155个行政村。

我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朔黄铁路、北同蒲支线忻河铁路、忻台公路贯穿全境,县乡公路纵横交错,80%的村通油路,110个村通公交车,136个村通电话,85%的村通有线电视。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39万亩,其中水浇地25万亩,常年产量稳定在2.5亿斤左右,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县和农业部小杂粮基地县。

我县工业经济以锻造业为主,1999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锻造之乡”,主导产品法兰已成为国字号产品,并成为全国最大的锻造基地,截止2005年锻件加工能力达到32万吨,出口12万吨。

 

近年来,我们实施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一体三化”战略,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定襄县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人民富裕的良好局面,先后被国家和省授予结构调整先进县、农民增收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文化工作先进县、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5.2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36亿元,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5亿元,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828元。

 

   境内民营企业迅猛发展。

全县民营企业已经发展2400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4.5亿元,民营企业上缴税金9115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93%,占到财政总收入的67%,初步形成了锻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两大主导产业。

这两大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解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5万人,占到全县劳动力的60%以上,有力地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截止去年底,支柱产业、锻造企业已发展到680户,拥有锻压辗设备818部,各种机械加工设备7600台,从业人员4.5万人。

锻压行业经营总资产达到13.5亿元,主要产品有法兰盘、锻件、齿轮、合金模块和运输机械类,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全县锻造业实现总产值31.5亿元,占到全县民营企业总产值的70%,上缴税金6300万元,占到民营企业上缴税金总额的68.3%,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215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6%,锻造业已经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  

作者:

范怀成   来源:

忻州日报   更新时间:

2008-11-29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

回顾30年来的光辉历程,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作为改革开放30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因为生长于定襄,长期工作生活于定襄,于2001年从政协忻州工委主任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又定居于定襄,所以,对定襄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变化颇有感受,而感受最深的则是:

信息产业在定襄县的迅猛发展以及对定襄人民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与变化是十分巨大的。

  上世纪80年代:

   我们使用的仍然是手摇电话

   电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说起手摇电话,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见过,使用就更谈不上了。

他们只能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这样的镜头:

部队首长一手压住电话,一手在摇着电话,“喂,给我接××团,给我接××营”。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我们一直使用的是这样的电话。

这种电话,专业术语叫磁石电话,使用时要由接线员转接,打一个电话十分费事。

记得有一次,我从定襄跟外省的某一个县通了几分钟的话,竟等了足足一整天的时间。

据邮电局的同志讲:

从我们县往外省的县里打电话要经过好多个邮局的话务室手工操作接线。

首先要从我们县邮局接通地区邮局,地区邮局接通山西省邮局,由省邮局再接通外省邮局,然后再按省、地区、县一级一级往下接。

接线时总机上一般都是一个单位一个插线孔,如果有别人通话占线时,你就必须耐心等待。

因此,打长途电话,经过的接线站点越多,花费的功夫就越大,通话的成功率就越低。

   那时定襄全县有这样的电话大约780部左右,主要分布在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公社、各大队,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有,家庭里绝对没有安电话的,领导办公室也很少有电话。

   由于打电话很不方便,因此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主要通过邮递信件或拍电报的方式进行,不过信件联系太慢,电报联系又太贵,不是特殊情况,人们一般不拍电报。

那时定襄县每一个企业和生产大队都有自己的采购人员,在采购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的同时,沟通企业或农村与外界的联系。

在那个时代当采购是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体面工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定襄人使用的电话才有所改变。

1988年县城开通了1000门自动交换的脉冲电话,手摇电话开始变成了拔号电话,从此有了电话号码。

这时候人们在县城里打电话,再不需要话务员接线了,只要拔准了对方的号码就可以通话,人们打电话方便多了,单位通知开会、联系工作也方便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

   程控电话开始进入家庭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特别是定襄县以锻造产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企业经营者经济收入大幅增长,这就为信息产业在定襄的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迫切需要信息产业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信息服务。

在这种情势下,具有现代信息传输能力的程控电话便于1992年在定襄隆重上市了。

记得当时任定襄县邮电局长的边高勤同志还为此专门赴欧洲进行了考察,这是对定襄通讯事业发展的一大重大转折。

从那时起,手摇、拨号电话开始变成了按键电话,信件或电报通讯也逐步被电话通讯所取代。

然而由于当时初装费比较高,一开始全县只有2000用户,且大多分布在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部分农村,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家里也装上了电话。

不过在那时的人们看来,家里装电话是一种十分奢侈的行为,好像家里办了一件大事,添置了一份家当似的。

   1992年以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逐年增长和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电话沟通联系、方便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家庭装电话的也越来越多。

据中国网通定襄分公司的业务人员介绍,1995年和1998年定襄县固定电话用户出现了两次大的飞跃,分别比上年翻了好几倍,直到2002年达到最高峰,全县安装固定电话48000部。

正是由于定襄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了电讯业各大公司,2003年、2004年以固定电话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铁通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纷纷落户定襄,与网通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为定襄人民安装固定电话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上世纪90年代后期:

   手机机逐渐平民化

   与开通程控电话的时间相距不远,中国第一代手机——“大哥大”也悄然进入定襄市场,中国的电话由固定开始向移动迈步,由有线向无线挺进。

不过那时候,“大哥大”是有钱人的象征,只有那些有钱的企业老板才用得起;县里的领导干部也一般都没有,个人买不起,也用不起,花公家的钱上面不允许,而且经常要查,查出后要以腐败论处。

到90年代中后期寻呼机开始盛行,“有事您呼我”成了当时的流行语。

那时买一部寻呼机加上入网费需要2000多元,但较之手机上万元的费用还算是省得多了。

因此,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机关干部一般都是用寻呼机接收信息后,再用办公室的电话给对方回话。

   

   手机真正进入千家万户是90年代末。

1998年电信和邮政分开。

1999年中国移动又从中国电信分出去,同年成立了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定襄县分公司。

这时候国内电讯业也有了很大发展,不仅手机的价格便宜了很多,而且手机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最初一斤多重的“大哥大”不见了,小巧精致、携带方便、有多种功能的手机占领了市场。

男士别在腰间,女士装在兜里,在众人面前接打电话,不仅是一种炫耀,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通讯费也不断下调。

移动、联通两大公司竞相推出了话费赠送活动,全力争抢用户。

这时,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机关上班的、企业打工的、地里干活的、街上卖菜的、城里掏粪的、村里放羊的,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有一部手机,有的甚至有两部三部。

据调查显示,截止目前,定襄县拥有手机用户9.2万户,固定电话4.9万户,小灵通8000户。

平均2.4人一部手机,1.2个家庭一部固定电话。

人们足不出户,花几元钱的话费,就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享受到各种服务或办成想要办的事。

   新世纪:

   电脑逐步进入了定襄人的生产与生活

   在手机迅速普及的同时,电脑——这种具有更高信息传输和存储能力的高科技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定襄人的生产和生活。

最初电脑在定襄出现是被人们用来打字的,一台电脑打字机加一套油印设备不到两万元,经营得好,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既新鲜又投资少、见效快、风险相对较低的生意,曾吸引了许多人。

1998年开通因特网以后,电脑传输信息和存储信息的功能才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电脑游戏”、“网吧”成了一些小青年们的一大乐园,但也曾经影响了不少中小学生的学业。

   电脑进入生产领域是在2002年定襄开通宽带网以后,这时候全社会的电脑热已经形成。

大学招生以计算机专业为热门专业,用人单位招聘职工也以会使用计算机为先决条件,机关事业单位技术职称评定也要对计算机知识进行考核。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了解和掌握,简单的通过计算机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交友联谊等活动逐步向企业生产、企业管理层面延伸,电脑的使用范围更为宽广。

   据调查,目前定襄全县已有互联网用户1.83万户,平均每3.6个家庭一台电脑。

人们在网上聊天、网上娱乐、享受网络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还通过网络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聪明的定襄人把自己的企业制成网页,把自己的产品介绍出去,把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引进来。

“网上洽谈”、“网上交易”如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目前,定襄的许多民营企业已与美、英、德、意、日、加、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大批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之间的日常联系就是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进行的。

依托电讯业的有力支撑,定襄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法兰生产出口基地。

   改革开放带来了定襄经济的发展,定襄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定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有关方面统计,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比改革开放时的1978年增长了31.2倍;粮食总产量达到3.18亿斤,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完成2.33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4.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93元,比1978年增长了35.6倍,位居忻州市14县市、区 榜首。

改革开放初期尚且吃不饱的定襄人,现在早已衣食无忧了。

30年前老百姓不敢奢望的蛋奶肉,如今已成了家常便饭。

70年代末连黑白电视都难见到的定襄农村,现在家家购置了彩色电视机。

全县6.6万个家庭,平均2.1个家庭一辆摩托车,23个家庭拥有一辆小汽车。

改革开放使昔日相对封闭、贫穷落后、以农为主的定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定襄人民过上了富裕幸福的小康生活。

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科学创新,定襄经济社会发展的步子一定会更大,定襄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定襄与中国民促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作者:

张 伟 刘小苗   来源:

忻州日报   更新时间:

2008-11-28

  11月26日,定襄县政府与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本着诚信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就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开展沟通、交流与合作,并通过实质性的项目运作,建立战略合作互动平台,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签订合作协议前,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刘延宁为全县领导干部和民营企业家做了题为“发展中期的战略牌”的报告,刘延宁一行还考察了定襄宝源钢厂、天宝法兰公司,并与部分企业老板进行了座谈。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是协调、发展、研究中国民族贸易经济的全国跨行业、跨产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社会团体组织,对外扩大中国民族产业与国际间的交流,拓展企业国际生存空间,引进国外科学技术与资金;对内协助政府做好企业贸易工作,开展区域间经济合作和交流,协助民族产业开拓稳定贸易渠道,为各类企业服务。

与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开展合作发展,是定襄县扩大开放、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举措。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定襄县的支柱产业锻造业受到很大冲击,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有70%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20%企业完全停产,仅有10%的企业生产运转正常。

面对困难,定襄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想办法为全县锻造业排忧解难,这次聘请专家做报告,与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进行合作,其目的就是通过合作交流,继续在人才培训、合作融资、引进技术、开拓市场及争取出口退税方面给企业以大力支持,帮助民营企业破解难题,走出困境。

企业老板们也表示要抓住机遇,编制项目,开展技术改造与产品换代升级,渡过难关,再铸定襄锻造业辉煌。

  

“中国锻造之乡--定襄”产品出口受阻  

作者:

山西日报   来源:

山西日报   更新时间:

2008-11-19

    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波及全球经济,已开始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

作为“中国锻造之乡”的定襄县自然未能幸免。

外向型企业最近产销情况如何?

该如何应对危机?

11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定襄县锻造业最为集中的崔家庄工业园区进行了采访。

    走在通往工业园区的柏油马路上,记者发现,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喧闹的厂区人烟稀少,冷冷清清。

走进当地知名的龙头企业、山西源盛铸锻实业有限公司院内时,记者看到几名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检修机器设备和暖气管道。

会议室里,该公司总经理、定襄县锻造协会副会长智茂林,正在组织60多名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兴致勃勃地观看《乔家大院》的CD。

    今年46岁的智茂林告诉记者,山西源盛铸锻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主要生产球墨铸铁件,产品主要出口法国、英国、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市场,出口额占到年销量的96%以上,年产量在2万吨以上。

由于金融危机,公司出口受到重创。

目前,工人们已放假十余天了。

“企业停产不等于倒闭。

为了应对危机,抓住这次危机带来的机遇,我们花费1000多元购买了关于企业外贸经营、国际贸易知识,以及诚信做人、诚信经营方面的书籍和CD,把公司留下的60余名技术和管理人员组织起来,集中学习文化知识,为他们充电,以提高他们整体素质,顺应国际潮流,养精蓄锐,应对危机。

    他说,定襄县诸多锻造企业多是外向型企业,在这次危机中成了重灾区,主要原因是出口受阻、国内原材料高价位运行。

“大部分出口型企业几乎是赔本生产,大约有90%以上的企业停产、放假。

由于国情和条件所致,我们这些公司生产的许多出口型产品一时转移不到内销上来,国内市场有限,所以出口型企业遇到这次危机的损失要大于内销型企业。

    谈到如何破解迷局时,智茂林总经理风趣地说:

“养精蓄锐,内强素质,顺其自然,应对危机。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前两天,他们又与英国一家公司签订了1500吨球墨铸件合同。

“这是金融危机以来定襄县锻造行业的第一笔订单,也是最大的一笔订单。

”智茂林说,他刚刚与一家原材料供应商谈好协议,再过几天,工人就可以陆续回厂开机生产了。

“定襄制造”漂洋出海  

作者:

山西日报   来源:

山西日报   更新时间:

2008-11-19

   定襄县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锻造之乡”,法兰铸件出口额占到全国法兰出口总量的7成半,是我国法兰出口第一县。

    定襄锻造业是全国较大规模的锻造企业集聚群,全县从事锻造业的有865户,其中73户取得自营出口权,创汇逾1亿美元,法兰产品已出口到美国、英国、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

金瑞高压环件厂生产的风力发电法兰,已替代进口产品,成为国内市场的“抢手货”;冠力法兰公司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其生产的法兰先后取得了美国、欧盟等认证,在国际市场拥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

    开放型经济的大跨步发展,进出口企业的逐步壮大,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目前,法兰已成为定襄县的支柱产业,法兰企业增加值占到全县GDP的56%,上缴税金占到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法兰经济总量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份额占到7成。

 

定襄县:

锻造企业有了“自个”的安全生产标准  

作者:

王晋文   来源:

忻州网   更新时间:

2008-5-25

按照《定襄县锻造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标准》的要求,4月21日,定襄县鑫祥锻造有限公司正式通过安监部门的验收,成为定襄县第160个安全生产规范的企业。

据悉,该标准是定襄县安监部门制定的首个锻造行业的安全生产基本标准。

  锻造加工业是定襄县的支柱产业,定襄县有锻造企业720户,拥有锻锤近800部,各类机械加工设备5381台,从业人员2.3万余人。

由于锻造加工行业发展快,普遍存在办厂起点低,安全生产不容乐观。

安监部门在总结过去经验和借鉴其他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的基础上,于去年下半年制定出台了《定襄县锻造行业安全生产基本标准》,共53条,规范锻造加工从业单位10个方面的条件和行为。

定襄县安监局局长刘林瑞说,制定安全标准,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了锻造加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

定襄工商局助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忻州日报 2004-08-19 

    定襄县工商局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近日,由工商局牵头,正大电脑公司投资500万元,为全县500余家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并开通企业上网工程。

这些企业是从全县锻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奶牛养殖户等行业中筛选出的。

新建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免费建网站,免费提供二级域名,免费提供两个月的网站试用空间。

网站建成后,企业可独立自主选择互联网服务器及使用选择权,无偿得到高质量、高效益的网络信息服务。

(张伟 邢晓英)

 

[定襄]用“锻造”带动经济,用经济带动IT发展

发表时间:

2008-01-0216:

32:

49  作者:

杨勇    来源:

《电脑商情报》山西 授权转载

定襄县位于忻州市东南部,现辖3个镇6个乡,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形成了三干九支六循环为框架的交通网络。

定襄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锻压业,仅锻压业一项年创造产值就达20多亿元,占到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5%以上;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法兰产品生产基地之一,70%以上出口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锻造之乡"。

这样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不少的动力,IT发展同样是突飞猛进,成为受忻州IT辐射下的东南强县。

   

锻造业IT发展的助推器

   定襄县经济发展主要靠的是锻压业,全县大大小小的锻压企业就有1000多家。

从业人员在两万左右,为当地人们解决了不少工作岗位。

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高,购买能力也越发明显。

所以说锻造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不小。

   当地的电脑公司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电脑公司数量差不多有15家左右,据记者了解近几年当地又增加了不少电脑公司,虽然成规模的电脑公司没有几家,但总的来讲公司发展呈现给人的是一片火爆的感觉。

据记者走访,当地较有规模的电脑公司主要有以下几家,像定襄县远大电脑城以联想为主,定襄县江宇公司同样是以联想专卖,天圆通信通信电脑城是以手机和联想销售为主。

此外,当地还有作清华同方、七喜、长城等品牌,可以见的当地的IT市场已相当成熟。

   锻造行业的繁荣无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购买电脑的趋势也越发明显,买电脑的价位普遍在5000-6000元左右,高端机型的电脑也日渐增高。

   当地IT发展受锻造业的影响发展迅速,但也不仅仅局限于当地的优势产业。

据当地的经销商介绍推动当地IT发展同时还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地理因素影响比较显著,因为离忻州比较近,而且交通便利,信息周转比较灵活,所以电脑公司受忻州辐射比较大,电脑公司纷纷抢占市场。

同时造成当地IT市场发展的迅猛发展。

其次,就是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推动IT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人们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带动IT公司把目光瞄准这样的市场。

   

信息化发展出人意料、农村市场潜力无限

   定襄县的信息化建设较去年相比,IT需求旺盛的主要是视频监控,网络工程,涉及到单位的基本上都有,特别是像城市路面,各个街道、小区里面。

相对而言行业信息化建设比较发达。

农村市场发展出人意料,周边农村使用电脑的就占到30%左右,主要的购买群体为20-30岁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

   县城中PC用户比例占总体用户的60%-70%左右可以算是相当之高。

农村比例虽比较的小,但也不容忽视,受县级市场影响较大,有赶超县城市场的势头。

而且像定襄县周边的镇级市场已开始有电脑公司呈现。

   当地人对IT产品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小地方人脉、背景就显得比较重要,不像大城市谁也不认识谁,只能靠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做。

所以说在县级市场积累人脉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人们买电脑已形成一种连环的关系,只要这样的客户相信你们公司,你推什么他就要什么。

此外现在由与IT市场的利润极近干枯。

所以大多数的电脑公司除了传统的电脑经营外,已开始向多模式经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